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探讨了利用雷达主天线的变极化特性和辅助天线相结合来识别有源假目标欺骗干扰的可行性.首先建立了主辅天线对雷达目标和有源假目标干扰的接收信号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有源真假目标回波特性直观的差异提出了识别判决检验量,设计了有源真假目标的识别算法.最后,结合有源假目标干扰的极化特性,具体分析、评估了利用辅天线进行有源假目标欺骗干扰识别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PolSAR有源假目标干扰的鉴别与对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针对分时极化测量体制,研究了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SAR)有源假目标干扰的鉴别与对消问题.首先建立了真实雷达目标和有源假目标干扰的极化信号模型,指出了真实雷达目标和有源假目标干扰的极化特性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在慢时间多普勒域进行有源假目标干扰鉴别和对消的原理和方法,并给出了抗有源假目标干扰的PolSAR成像的工程实现流程.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转发式干扰机能在距离、速度上生成大量假目标,给防空警戒雷达的目标探测、跟踪带来严峻挑战.针对此问题,研究了一种新体制极化雷达(极化二元阵雷达)的有源假目标干扰鉴别方法.建立极化二元阵天线的空域极化捷变模型,分析真实目标回波和假目标信号之间的空域极化特性差异;通过提取空域极化特征量,设计相应的有源假目标鉴别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及性能.该研究对于提升防空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全极化转发式假目标在极化域上具有逼真的雷达目标特性,给现代导弹防御系统构成了严重威胁。文章综合考虑在干扰机侦收雷达信号与雷达接收干扰信号时的极化基变换,修正了全极化转发式假目标在后向散射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全极化转发式假目标的互异性与非奇异性质。结果表明,对于常见的单站极化雷达,全极化转发式假目标具有恒定的同极化比和共交极化比,这些确定属性能够为真假目标的极化鉴别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极化滤波利用干扰信号和目标信号的极化状态差异,能够有效对抗多种有源干扰样式.然而,大多数现役雷达还不具备极化测量能力,为此,利用天线固有的"空域极化特性",研究了对抗有源压制干扰的"空域虚拟极化滤波"算法.建立了有源压制干扰及目标回波的接收信号模型,给出了算法的详细处理流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实验和雷达外场测量实验.实验...  相似文献   

6.
现有雷达目标鉴别方案大多是针对单极化假目标设计的,对于能够在极化域上模拟雷达目标特性的全极化转发式假目标难以凑效。分析了全极化转发式假目标的特性及其与真实雷达目标的差异,定义了雷达目标之间的极化特征描述子矢量相似系数,以共交极化比和极化特征描述子矢量相似系数为特征参量,设计了全极化假目标的极化鉴别方案。利用八种真实雷达目标实测数据仿真实验,表明了该极化鉴别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0528193一种基于兼容度的组合评估方法[刊,中]/苗海//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5,17(3).—112-114(D)0528194地基防御雷达的有源假目标极化鉴别能力[刊,中]/李永祯//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5,27(7).—1164-1168(D)研究了有源多假目标等欺骗性电子干扰对地基防御雷达系统的有效性问题。首先详细分析了任一椭圆极化天线有源假目标的极化特性,并探讨了典型雷达目标的极化散射特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有源多假目标的极化鉴别算法.  相似文献   

8.
有源假目标极化识别方案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有源多假目标的极化识别及其性能评估问题.首先给出了极化雷达对目标和有源假目标干扰的接收信号模型,然后根据有源真假目标回波特性的差异提出了识别检验量,并给出了有源假目标的极化识别方案.最后,研究了识别检验量的统计特性,从理论上分析、评估了真假目标极化识别的性能.  相似文献   

9.
干扰背景下瞬时极化测量雷达的目标识别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以瞬时极化测量雷达的攻防对抗为背景,分析了单极化有源干扰机形成的假目标的极化散射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同样的干扰样式下,干扰机在分时极化测量雷达和瞬时极化测量雷达下生成的假目标具有不同的散射特性。在单极化有源假目标极化散射特性分析基础上,针对对抗条件下极化雷达无法准确测量目标散射矩阵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不完整极化测量的目标识别预处理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获取目标三个极化散射矩阵序列,它们可以用作目标识别的稳健特征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双极化测量体制毫米波雷达,研究了有源干扰诱饵的极化识别方法。首先介绍了双极化技术原理,然后详细分析了典型雷达目标和各种极化有源诱饵的双极化回波特性,引入能够有效表征有源诱饵和雷达目标极化特性差异的同极化比和极化起伏等特征,并提出基于自适应恒虚警阈值的目标识别方法。最后通过组建双极化试验雷达系统采集并分析了建筑物和垂直极化、水平极化、左旋圆极化有源诱饵的回波数据,实验结果证明了有源诱饵的双极化识别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极化调制假目标干扰的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数字射频存储器(DRFM)技术的转发式假目标干扰对雷达构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利用极化信息对真、假目标进行鉴别进而剔除假目标,是对抗假目标干扰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的极化鉴别方法只对脉内极化恒定的假目标干扰有效,为此,本文专门研究了真实目标和脉内极化调制假目标的鉴别方法.首先设计了一种对来波极化矢量进行张量积接收的处理方式,目标回波矢量经此处理后,汇聚于四维复空间中一点,而假目标干扰则无规律地散布在该空间中,利用这种差异,以矩阵间的散度作为鉴别统计量设计了鉴别算法.仿真实验结果及分析结论表明,本文方法对真实目标和脉内极化调制假目标均具有较高的鉴别率.  相似文献   

12.
时变电磁波瞬态极化投影矢量的数字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瞬态极化概念是描述时变电磁波极化动态变化特性的重要手段.在正态假设下,研究了时变电磁波瞬态极化投影矢量(IPPV)的概率分布和均值、方差、混合二阶矩等数字特征,得到了电磁波IPPV一些重要统计性质.分析了JPPV相对于Stokes参数表征的优势.证明了电磁波在特征极化基上IPPV的3个分量互不相关,得到了IPPV的数字特征随波的极化度的变化关系.这些工作为随机性散射波或辐射波的极化特性分析提供了有用工具,对雷达目标动态极化散射特性表征、目标检测、目标特征提取与识别等领域的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亮  徐振海  吴迪军  王雪松 《电波科学学报》2012,(4):685-690,845,846
在考虑极化影响的情况下,建立了相位干涉仪导引头跟踪相干两点源的数学模型,分析了雷达信号、诱饵信号及导引头接收天线的极化方式对被动雷达导引头测角性能的影响,推导了导引头跟踪辐射源时极化应满足的条件,并采用庞加莱(Poincare)极化球描述了极化与导引头指向角度的关系。指出利用极化信息可以改善导引头对雷达和相干源诱饵的分辨,为极化信息在被动导引头中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成像中真假目标难以区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极化合成孔径雷达(Polarmetric SAR,PolSAR)成像固定极化转发式干扰诱饵目标鉴别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极化熵对目标进行分类,提取低极化熵的目标并对目标进行Wigner-Ville分布(Wigner-Ville Distribution,WVD)变换,再利用Hough变换计算WVD图像中的曲线斜率,将计算出的多普勒调频率与理论调频率进行对比,进而完成真实目标与假目标的鉴别,最终通过极化对消对鉴别出的目标进行抑制。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归纳了现有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特性的表征方法,回顾了雷达目标极化散射经典表征的物理概念及内涵。阐述和深化了在时变极化波激励下雷达目标的瞬态极化表征方法,提出了瞬态极化相似系数和瞬态极化相似度等概念。简要介绍了雷达目标的瞬态极化时频分布表征思路。试图理清这些刻画手段的研究思路,为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极化是电磁波的基本属性之一,目标在反射电磁波的同时会改变电磁波的极化状态,其变极化效应蕴含了目标的特征信息,充分利用极化信息可以有效提高雷达系统的反杂波、反隐身、目标识别和抗干扰性能。文中针对雷达单极化、双极化和全极化测量体制,从目标的散射结构出发分析了极化信息对雷达目标检测信噪比的改善程度,为雷达极化方式和极化测量体制的选择、极化检测算法的优化设计等应用提供了有益参考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