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成学校教育的诸要素中,人是最鲜活、最重要的因素,一是教师,二是学生。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就是学校在管理的过程中,领导始终要“目”中有人,关注人的发展,努力创设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尽可能地提供机会,让教师与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个体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班级管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班级管理观念,让班主任真正成为“灵魂的工程师”而不是学生的“保姆”。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我认为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深深感受到教师的“辛苦”;作为一位家长,我体会到学生学习的“压力”,体会到对孩子学习情况实时了解的“无助”。为了让学生学习更快乐,让教师能更加专注于教育教学改革,让学校与学生家长沟通无界限,让教育教学效果更上一层楼,笔者目前正在努力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基于Internet的在线测试系统,期望教师每天多一点休闲时间,学生每天多一点学习乐趣,家长每天多一点了解孩子,学校每天多一点创新教育,社会将来多一些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4.
笔者所在学校于2019年部署了智慧校园系统,以微信和企业微信为入口的智慧教育生态圈,现已全面为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等教育主体提供服务。2020年,学校根据“鼓楼e学校”的使用情况,结合学校各项工作,探索智慧校园的各种应用功能,目前,学校依托“鼓楼e学校”的智慧校园平台管理学校各项工作,使其成为学校、家长、学生三方沟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1.“尊重、民主、和谐”校园文化的积淀:浙江省苍南县第一实验小学长期以来秉承着一种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的理念是让所有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老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尊重、民主、和谐”的办学思想,是学校在宏观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的微观思考。  相似文献   

6.
校园网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全员性的网络维护应用 校园网要发挥效能,电脑和网络是物质基础,人是网络运行和使用的灵魂,信息是校园网效能的关键。校园网的使用、维护、建设都离不开人,因此我们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网络管理思想,即“人人是使用者、人人是维护者、人人是建设者”。在已有的网络管理技术人员的基础上,把处在学校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学生作为网络管理应用过程中的核心力量。因为,校园网及信息技术是服务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而处在学校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学生正是学校开展信息化教育实验、进行信息化教学的主力军。人在校园网中所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技术培训,考虑教师和学生实际及客观限制条件,培训可采取系统培训和应用中学习相结合。我们让每一位教师和一部分学生参与学校网站的维护、建设。  相似文献   

7.
到2008年底,扬州市共建成154所“数字化校园”学校,扬州市区域整体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学校的办学理念得到了提升,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师生的信息素养和能力不断增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力度不断加大,学校在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入,学校信息化建设、应用和研究的水平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8.
常熟市赵市中心小学位于长江之滨,学校以“精细学校管理,优化教育服务,树立教师品牌,彰显办学特色”为目标,以“为每一位学生的幸福成长奠基”为办学  相似文献   

9.
上网是21世纪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是信息科技教育规定的内容。为了上网,普陀区光新中学的教师,领导异常焦急。纵观全区现代化教育的现状,学生能上网的只是那些花了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元的名牌“大”学校,区区一个市里知名的困难学校,能否也让学生上网? 决不能让学生在信息资源的享受上落后! 闯一条自己的路!光新中学的教师、领导暗暗下了决心,自力更生,土法上马搞一个教室的局域网! 从分析需求入手: 1、新教材用到的都是窗口图形软件。教师用黑板、粉笔作工具,效果几乎为零,教师的操作需要能“广播”给学生。 2、学生之…  相似文献   

10.
学校管理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更需要一个能付诸实践、一以贯之的切入点。作为一所低起点的农村初中,我们把“负责任”作为学校管理的关键词,提出了“办负责任的学校,做负责任的教师,育负责任的学生,树负责任的形象”的办学目标,并将其落实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有效促进了学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11):F0003-F0003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娄葑第三中心小学是一所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学校.学校依托苏州古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工业园区的现代化背景,在不断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同时,为学生的发展铺设通向未来的阳光大道。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新教育实验学校”“苏州市常规管理示范学校”“苏州市信息技术先进学校“等20多项称号。2005年12月学校顺利通过了“江苏省实验小学”的评估验收,2007年3月又被评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小学”。  相似文献   

12.
《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十五”期间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目标:全面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在教师教育中的普及和应用,显著提高中小学教师的信息素养,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成为教育信息化的新热点,作为学校应如何抓好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呢?一、基础条件1.学校要有一位好校长校长是学校设计的“总工程师”,是抓好各项工作的“总司令”。因此,校长最好是一位信息技术方面的行家里手,是一位既有较高信息素养又熟悉信息技术应用且热衷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的校长。退一…  相似文献   

13.
鉴于学校在录制、制作、传播及管理教师课堂现场教学录像中的困难,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MediaSite产品的教学流媒体视频制作系统,文章设计了基于MediaSite产品的教学流媒体视频系统的网络平台,提出基于红外技术的视频跟踪与摄像自动调焦技术. 系统可很大程度上简化教师课堂现场教学录像制作与管理上的很多工作,方便学生在课下学习,可提升学校的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四个现代化,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四个现代化每一化都离不开信息化。实现教务管理现代化、校务管理现代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以全新办学特色迎接新世纪,这是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成立之初,在作本学期工作计划时所提出的校园信息化建设目标。 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普及工作,已不是刚提出的新话题,在仇忠海校长的积极推动下,已经开展一年多时间了。在这过程当中,我们作为工作在技术第一线的教师,确实摸索出了在普教系统推广校园信息化工作的一些经验,也确实体会到了“搞教育,要到中学里去看看”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我校地处徐汇区与闵行区的城乡结合部、外地人口导入区,学校的教师也来自全国四面八方,教师、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较低。在实施现代教育技术这条道路上,必须要有过人的付出。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取得了一些体会,今天借《上海微型计算机》周刊“电脑教育”栏目的一角,谨提出一些不甚成熟的观点与教育工作一线的同仁交流,希望各位有识之士多提宝贵意见,求得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门携手互联网企业,不断缩小数字鸿沟,才能让教育信息化发展得更快更好。据相关报道称,国家教育部已和微软于2008年11月4日在北京签署了“携手助学”二期和“长城计划”三期的合作 协议。“携手助学”项目旨在支持中国基础教育和师范教育,帮助提升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二期签署的5年合作主要是围绕创新教师、创新学校和创新学生三方面展开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抢占现代教育技术的制高点,争创省级名校,学校董事会于本世纪初提出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和管理,加快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教育质量的办学方针”。根据本校是一所全封闭、寄宿制的民办高中。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的实际,学校确定了以下工作思路:运用信息技术实行有效教学,推进民主化、精细化管理为主要目标,校长室整体规划.电教处搭建平台.各处室具体落实,教师重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真正实现上下联动,分步推进。经过七年的努力,学校初步形成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蔡胜清 《网友世界》2012,(20):36-37
学生管理是高校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是衡量学校整个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如何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学生,做好班级工作,是当务之急的事情。本文应用自动控制原理来分析如何进行班级管理,并从“稳、准、快”三方面分析了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体育学校学生的特点,提出在体校英语教学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树立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分层备课、分层授课,重视培养“后进生”和“尖子生”工作,优化教学方法和注重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08年12月2日,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年会召开。NOC活动全国组委会及我刊受邀出席了会议。会议以“提升水平,服务发展,努力实现共建、共享、共赢”为主题,对天宁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进行了年度总结。天宁区重视教师技术水平的特长发展,鼓励学校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特色项目为学生成长增色。  相似文献   

20.
学校管理需要一个明确的目标,更需要一个能付诸实践、一以贯之的切入点.作为一所低起点的农村初中,我们把“负责任”作为学校管理的关键词,提出了“办负责任的学校,做负责任的教师,育负责任的学生,树负责任的形象”的办学目标,并将其落实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有效促进了学校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