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国烜 《酿酒科技》2010,(3):110-112
商品条码是酒类产品进入市场的入场券。从酒类产品如何获取商品条码,如何选用商品条码符号及商品条码符号的设计进行了阐述,对酒类生产企业、经销商使用商品条码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邹周 《新食品》2007,(36):96-97
在本刊11月底举办的第二届顶级酒商会上,嘉宾谈论最多的话题是酒类专营店及运作经验,酒类专营店是否已经得到市场的认可?酒类经销商是否可大举进入?是否如某些专家所言可以成为经销商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3.
时事评论     
方燕北 《中国酒》2006,(10):77-77
经过七、八两个月紧张的筹备,2006年9月1日,中国酿酒工业协会中国酒类经销商联盟正式成立,当天有四百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酒类经销商获得2006年酒类诚信经销商的荣誉。姑且不论“诚信”二字含金量,单就它本身所阐发出来的大时代呼唤诚信的精神,就应该说是一种“赤金”的理念!必竟“不诚信”在当前酒类市场普遍存在,“诚信”是弥足珍贵,就像是干旱季节的水一样。  相似文献   

4.
黄桥玲 《新食品》2010,(10):62-67
尴尬的餐饮渠道 2008年以前.餐饮渠道在全国市场都是酒类销售中的最主流渠道之一,但从2008年之后,在一部分城市,餐饮渠道逐渐开始被一部分经销商边缘化。2010年,当我们再看餐饮渠道,这个曾经拥挤、繁华的渠道在全国市场范围内都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有的经销商已经彻底地抛弃了这个渠道,有的经销商则将自己的运作重点转移到了团购、商超或者流通渠道。  相似文献   

5.
林枫 《中国酒》2014,(2):52-55
我国酒类流通业的“冬天”已经到来,市场供大于求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和君咨询基于酒类行业研究并对比其他产业发展阶段认为这个”冬天”的时间不会太短,“传统”流通行业的严冬持续时间不会短于三年。  相似文献   

6.
程万松 《中国酒》2005,(5):38-39
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经销商的客情关系是在北京酒类市场淘金的两大利器,缺一不可。企业有企业的要求,经销商的难处。企业的要求达不到,利润就很难保证;经销商捉襟见肘,市场的推广就很难起色。  相似文献   

7.
实战问答     
《新食品》2014,(2):92-92
作为新世界葡萄酒产区的重要代表,智利葡萄酒以其口感柔顺、浓郁醇厚、性价比高著称,逐渐在中国市场树立起了其影响力。目前智利葡萄酒对中国的出口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三,国内葡萄酒经销商也开始越来越重视消费者和市场在这方面的需求。面对国内中低端酒类市场的挖掘,最近酒商们开始关注智利入门级葡萄酒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黄桥玲 《新食品》2011,(8):104-105
从茅台市场价格冲破千元大关开始,到2011年春季糖酒会,新一轮的涨价潮还没有看到句号。在这一波的涨价中,不管是一线名酒还是非名酒,不管是白酒还是葡萄酒都进行了提价,可谓是酒类行业的一次全面涨价。那么,面对这样的一波涨价。市场有何反应呢?经销商层面是否发生了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新食品》2009,(22):30-33
从2008年10月底黄金酒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数据来看,无论是经销商,还是消费者,对于这个产品本身认可度都是没有问题的。不过,无法回避的事实是,许多经销商选择代理黄金酒都是冲着史玉柱的“巨人效应”。然而,一年下来,残酷的市场现实给了那些相信史玉柱可以缔造“酒类神话”的经销商迎头一击同时也把自诞生之初就饱受争议的“黄金酒模式”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相似文献   

10.
焦昕涛 《新食品》2011,(18):42-42
对于经销商,特别是大型经销商、超商而言,酒类流通“十二五”规划的推出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无论是酒类流通立法、市场环境规范、行业发展趋势等问题,都是现在许多经销商或者说营销商们密切关注的问题。然而,让大家感到担心的是:酒类流通“十二五”规划为何迟迟未见文案?  相似文献   

11.
闫治民 《中国酒》2001,(2):44-45
随着消费导向型经济的日趋成熟,酒类产品城市市场的营销方式正在进行一场变革,这就是从以渠道营销为重点转向了以终端营销为重点的营销方式,酒类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重视销售终端,开始自下而上地直面消费者。在酒类产品城市市场上,各种规模和类型的饭店与商店是最主要的终端市场,酒类企业对饭店这一终端的重视程度非常大,都下了很大的本钱,花费很多的精力去亲自开拓这一市场,而各类商店由于其消费者购买商品存在很大程度的消费非即期性和分散性,使酒类企业对它的关注远远低于对饭店的重视,在对商店的业务中,经销商代理制占了很大一部  相似文献   

12.
黄桥玲 《新食品》2010,(6):66-67
近两年来,外行进入白酒行业成为酒类经销商的人很多。虽然成为酒类经销商容易,但是要在较短时间内赚钱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一位杭州的经销商曾经说过:“初入一行,不交点学费是不可能成长的。然而酒行业的‘学费’太贵,一不小心就会让人倾家荡产”。这番话并不夸张,我就知道有好几个经销商朋友因为错选产品,几百万的货滞销成堆。一些新入行的经销商采用高成本的空中投入,却因为市场对接没有做到位,而使得高额投入打了水漂;也有一些人遭遇到厂家、商家或相关人员的欺骗、出卖,让好好的公司短时间内变得支离破碎。  相似文献   

13.
邹周 《新食品》2007,(15):68-73
这十年,餐饮酒店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不论是餐饮酒店的数量还是规模都全面飘红。但是,供货商的餐饮酒店结算单却红中有绿,时红时绿,影响着供货商们的盈利水平。餐饮酒店是经销商特别是代理中高档酒类产品的经销商的生存根基。但我们发现具体到某一个店,很可能不是根基,甚至是极大的陷阱。这个认知,来自于今年年初几个商贸企业的结算单。通过这些结算单,我们看到,不算突然死亡的酒店,经销商在个别酒店的销量越来越低,甚至在有些酒店做到年底几乎无利润可赚。扩大调查范围,我们发现,单店销量和利润萎缩的问题正像一颗毒瘤,感染着大多数粗放管理的商贸企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经销商们自己也说不清。习惯了年底再说的经销商们。似乎还来不及分析每家单店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刘世松 《中国酒》2013,(3):11-11
这个冬天有点冷。在历来酒类产品销售旺季的春节期间,一度被认为是高档消费品的酒类产品销售遇冷,尝到了门可罗雀的滋味。名优酒企纷纷对经销商发出严厉的保价措施,以应对酒类行业的销售困境。而发改委的调查,又给这些酒企强势要求锁定价格的行为提出了警示。无论是厂家还是经销商,都清楚明白地知道,一场关于酒业营销的风暴正在悄然蔓延,谁都无法在这场风暴中"独善其身"。企业生产经营盲目扩张求大,产品开发追求包装奢华,营销渠道注重攀高附责,品牌传播偏爱浮夸概念。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酒类企业为了赚取利润,利用政府公款吃喝普遍存在的现状,将政  相似文献   

15.
张静  陈慧华 《新食品》2007,(18):105-106
很多酒类经销商在具有了一定的资金实力和渠道资源之后,都会选择走买断经营的道路。他们大多是甩开主品牌独立自主地进行市场开拓,或者靠打擦边球赢得市场。北京军都盛世商贸有限公司在开发和操作买断产品的时候,却主动和主品牌站在一起,共同进退,并肩作战,走出一条共同发展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李士强 《中国酒》2011,(7):40-41
亿星集团作为酒类流通领域的经销商进入白酒行业已22年,就酒类生产行业的发展和酒类流通领域的一些问题,我发表几点看法和观点。酒类生产行业的发展现状近20年发展中,白酒产业资源及其竞争优势已开始呈现  相似文献   

17.
吴蓉 《新食品》2008,(24):108-108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对中国酒业经济也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眼下,低端酒类市场已经硝烟密布,高端市场也成为众多经销商争夺的焦点。一些依靠经营低端市场为主的经销商,在低端市场持续低迷甚至即将断粮的情况下,开始匆忙转战高端路线,希望能在新发展中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18.
《新食品》2007,(12):28-29
2004年底,在中粮长城的经销商队伍中,出现了这样一家企业,它有着多年动作白酒的经验,是华北地区最强势的酒类经销商之一。与长城形成合作关系后,它逐渐成为中粮长城在华北地区一面显赫的旗帜。[编者按]  相似文献   

19.
玖闻 《新食品》2014,(1):135-135
自2012年开始,国家严厉限制“三公”经费,八项规定、反四风使政务消费锐减。时至2013年,白酒的黄金十年结束了。许多酒类经销商、专营店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白酒行业开拓新的流通渠道势在必行。白酒属性决定适合网络销售有人认为,我国的年轻一代,80后、90后的饮酒习惯已经改变,酒类发展前景堪忧,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酒类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那么传统酒企为什么要做电商?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酒类市场持续低靡,特别是白酒市场,前几年热闹的场面已不复存在,许多白酒生产企业几临破产的边缘,经销商的利润也微不足道,而且其风险性越来越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酒类的品牌太多太杂,特别是白酒生产企业众多,品牌繁杂。这几年白酒市场的疲软,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些中小企业的不正当竞争造成的。前几年白酒市场需求旺盛时,许多中小酒厂仓促上马,对其品牌大力进行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