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啤酒每年市场规模已突破了5000万吨,而青岛、华润、燕京三巨头的总产销量接近2000万吨,几乎占据了国内啤酒市场份额的40%。中国啤酒市场全国和区域性强势品牌众多,目前已形成燕京、青岛、华润三大啤酒集团为第一梯,珠啤、重啤、哈啤、金星等为第二梯队的竞争格局。  相似文献   

2.
闫治民 《中国酒》2004,(4):48-50
2004年6月4日早,香港联交所发布最新消息,称SAB己决定撤销全面收购哈尔滨啤酒(0249.HK,简称哈啤)的建议,结束与哈啤的伙伴关系,并将其所持哈啤股份出售给竞争对手安海斯一布希(Anheuser—Busch,简称AB)。至此,业界纷纷扬扬的哈啤股权之争终于落下帷幕。AB是以接近2005年市盈率50倍的天价全面收  相似文献   

3.
符辉  李秀兰 《中国酒》2002,(3):56-57
哈尔滨啤酒集团公司是我国具有百年经营史与文化蕴涵的大型啤酒企业。近年来,哈啤集团公司遵循市场规律,以资产重组和资源整合为手段,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对企业进行品牌及资本运营,通过实施资本扩张战略,仅用3.2亿元资金,就将生产能力由8万吨提高到110万吨,跃居全国同行业第四位。哈尔滨啤酒集团公司现拥有一个核心企业(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9个子(分)公司,总资产达20亿元。2001年,哈啤集团公司实现产销量9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3亿  相似文献   

4.
方政 《中国食品工业》2005,(10):22-22,24
<正>中国古代的“原始啤酒”大概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但市场消费的真正啤酒却是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洋枪洋炮一起进入中国的。从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到今天华润、青啤、燕京、珠啤、哈啤等啤酒巨头企业割据的啤酒市场,中国啤酒的风雨百年数言难尽。历经大规模合资并购、乐此不疲的价格战,中国啤酒企业又在笑纳来自世界各地卷土重来的啤酒资本。市场运作手段的不断创新,集团化啤酒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使得中国啤酒企业无论是在资本运作还是在市场运作上,从理念到实践都有了质的飞跃。然而,中国啤酒市场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令其游戏规则无论对“国啤”还是“洋啤”都极具挑战意味!  相似文献   

5.
李文涛 《酿酒》2001,28(3):19-21
2000年我省啤酒产量已达143万t,比上年增长6.69%,是全国各省、各自治区、直辖市的六强之一,这一成就的取得,为我国啤酒工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哈啤公司和国内省内兄弟厂一样,在近几年通过不断的深化改革,走技术创新之路,使企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啤酒是竞争最为激烈的行业之一。随着竞争加剧和行业的不断整合,品牌、规模高度集中的格局更加明显,以雪花、青岛、燕京为代表的第一集团军规模空前膨胀;哈啤、重啤、金星、金威等中间力量也奋力拼搏,共同上演中国啤酒大战,使得中小啤酒企业生存越来越困难。  相似文献   

7.
近日,华润雪花宣布正式进入北京主流啤酒市场,针对青啤“大优”和11度燕京推出雪花原浆酒产品。三大啤酒巨头齐聚北京市场角力。哈啤也在AB的扶持下开始进军主流酒市场,谋划借百威啤酒的渠道发力全国。与此同时,啤酒巨头们也将目光投向了高端啤酒。  相似文献   

8.
2010年1至11月份,中国啤酒行业累计产量4239.89万千升,同比增长6.5%,增速与2009年同期持平;11月份单月产量同比增长6.4%,增速环比上升5.9%,比2009年同期快11.2%。据了解,目前我国啤酒消费人群占全世界啤酒消费者的20%,全球啤酒量的增长中30%来自于中国。与巨大市场容量相对应的是强势品牌众多,山东有青岛,华北有燕京,东北有华润雪花和哈啤,西南有重啤,广东有珠江,福建有雪津,中原有金星等,再加上数量庞大的地产啤酒企业,可以说我国啤酒市场还处在群雄割据时代,要最终赢得市场就必须更清晰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变化。  相似文献   

9.
<正> 青岛啤酒集团在中国国啤与洋啤市场争夺的激烈撕杀中,把握市场、不失良机、运筹帷幄,雄心勃勃地收购兼并外商在中国经营不善的啤酒制造厂。在全国各地先后收购兼并了23家国外品牌和中外合资啤酒厂,轰动厂整个啤酒行业。  相似文献   

10.
今年以来,啤酒的生产和消费仍然保持着两旺的势头,啤酒市场依然充满生机活力。1-2月份,全国累计生产啤酒456.72万千升,增长了11.19%。进入2008年春天,受国际啤麦市场的影响,啤酒生产成本有所提高,特别是国内外啤麦价格上涨,水、电以及运输费大幅度涨价在啤酒行业与市场掀起了波澜。啤酒企业在原材料成本上涨以及食品行业涨价的大潮中终于耐不住寂寞了,纷纷将部分品种的价格上调。雪花、  相似文献   

11.
蝴蝶兰 《中国酒》2004,(1):48-49
中国巨大的啤酒市场空间一直让洋啤看得眼睛发绿,继上世纪抢滩中国跌倒之后,2003年又挟着资本的牛气卷土重来,不过这次不是直接抢食,而是与国内一二线啤酒集团分享,主要形式是购买股份。吃一暂长一智,洋鬼子也变得鬼了。  相似文献   

12.
《中国食品工业》2014,(6):26-26
提起中国酒文化,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是白酒,其次是葡萄酒,而啤洒和文化似乎沾不上什么边。如今进口啤酒的增长,让中国啤酒企业认识到,中国啤酒文化的缺失是整个行业面对的严肃命题。如何改变消费者“进口啤酒才是真正的啤酒”的主观论断,体现国产啤洒的品牌价值,道路依旧漫长。  相似文献   

13.
<正>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连续几年恶劣的干旱气候,啤麦价格上涨,竟引发了我国啤酒市场“涨声一片”。产量居世界第一的中国啤酒的安全系数受到了严峻挑战,为什么拥有13亿人口大市场的中国啤酒的命运,要受洋麦左右? 啤麦吃紧,中国啤酒面临 断炊的危机。 我国啤麦依赖进口已有些年头了。据介绍:我国啤酒大麦的主产区分布在西北、江浙和东北,近年来由于受水灾、  相似文献   

14.
岳蕾 《新食品》2005,(11):11-14
1994年,青岛啤酒打着“振兴中国民族啤酒”的大旗,率先以收购的方式,大举整合啤酒业。此后的十年里,中国啤酒业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并购”狂潮。特别是在过去的三年中,以华润为首的中资企业和以AB为首的外资军团将“收购战”演绎至颠峰,50多亿港元的哈啤收购价格,让许多人瞠目结舌。追逐“规模竞争力”成为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新食品》2008,(10):109-109
四川南充:哈啤热销 夏日即将来临,南充市场哈尔滨啤酒渐渐成了百姓餐桌上的热销酒类品种,南充大街上也随时可以看到哈啤的送货车在忙碌着。据哈啤的南充经销商介绍,由于哈啤百年品牌的影响力,以及产品的合理定价和市场促销活动,近两年哈啤成为南充市场的畅销产品。  相似文献   

16.
《酿酒科技》2010,(6):68-68
微型啤酒实质上是一种古老啤酒作坊的延续,是人们追求啤酒文化的体现。微啤自1994年进入中国,至1998年已逐渐迈入稳定发展期。  相似文献   

17.
蒋磊 《中国酒》2007,(1):56-56
方贵权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2004年9月方贵权出任广州珠江啤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起,珠江啤酒产量由100万吨上升至150万吨,珠江纯生、白啤、ALE等产品,始终居于全国领先地位,2005年,完成啤酒产销量122万多吨,利税总额8.96亿元,利润3.03亿元;2006年,珠江啤酒完成产销量134万多吨,同比增长10%。[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闫亚磊 《新食品》2011,(9):123-123
继成功推出金星新一代、金星纯生系列产品之后,金星啤酒集团再度发力中高端市场,研发、推广金星鲜啤酒。日前,伴随河南第一支鲜啤——金星鲜啤下线和上市销售,河南市场无鲜啤历史终结。作为豫啤历史上的第一支鲜啤,金星鲜啤不仅填补了河南市场鲜啤空白,引导啤酒消费潮流,更推动了豫啤进一步升级。  相似文献   

19.
功能啤酒的市场前景及开发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中国啤酒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1999年总产量达2088万t,稳居世界啤酒产量第二位,但市场上出现的啤酒绝大多数为普通淡色啤酒,啤酒品种单一,功能啤酒(保健啤)的品种少,且占市场的份额很小.结合中国国情及中国啤酒业的现状,讨论有保健作用的功能性啤酒定义、市场开发前景和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20.
1 成为仲啤第二大股东 2008年4月1日,重庆啤酒董秘邓炜向外界宣布,丹麦最大的啤酒企业嘉士伯啤酒公司联手荷兰喜力公司,对苏格兰纽卡斯尔公司业务的收购协议已在前一日获纽卡斯尔股东大会通过。嘉士伯接手纽卡斯尔在重啤中持有的17.46%的股权,正式成为重啤第二大股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