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知耻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耻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切入点,也是“八荣八耻”的核心精神之一。中国传统耻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它既是做人的标准,也是道德教育、道德养成和道德内化的重要环节。当前大学生耻感意识缺失,既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缺陷、社会机制不完善等因素有关,也与大学生道德意识淡薄、缺乏知耻感有很强的关联度。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倡导正确的荣辱观,弘扬传统美德,抓好知耻环境建设,加强“耻德”修养。  相似文献   

2.
剖析了“非典”疫情期间,一些不法商家的种种行径,分析了这种经营道德缺失会造成的严重危害,提出了建树经营道德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从最初的"毒奶粉"到"瘦肉精"、再到今天"蒙牛牛奶添加牛尿"等,如此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给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巨大损害,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道德和法律的反思。本文从食品安全问题出发,分别分析了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道德和法律的缺失,并结合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关系,提出只有德法并重才能有效遏制此类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中国是一个道德伦理十分发达的国家。中华民族的优秀伦理道德传统和良风美俗,不仅源远流长,丰富多采,而且同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东方各国,有着密切的关系。亚洲“四小龙”之一的新加坡,社会文明程度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水平,这与中国道德传统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日本、南韩、朝鲜及东南亚各国无不受中国传统道德的影响。所以说,中华民族的优秀伦理道德传统,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贵遗产,同时也是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弘扬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对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  相似文献   

5.
道德责任是伦理学的研究范畴。伴随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道德冷漠和道德责任丧失已成为危及社会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阐述道德责任在公民行为中的重要作用,分析公民道德缺失原因,提出构建道德责任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厚德才能载物。“中国梦”旨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道德不仅是其题中之意,也是推动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只有在发展经济、促进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完善道德,使强健的肌体有高尚的灵魂与之匹配、与之伴随,“中国梦”才能真正实现。相反,如若缺少道德的支撑,则国家虽富也难强,民族难言振兴,人民难有尊严,“中国梦”难以企及。  相似文献   

7.
针对当前我国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道德示范、诚信缺失,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途径,即重视道德建设中各级党员干部的示范与引领作用,着力解决好凸显的道德问题,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8.
人性问题一直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论题。本文浅析了当今社会物质丰富的条件下,人们的基本道德却在逐渐滑坡的一个社会现象。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文中从当今社会一些负面的现象分析了人性逐渐缺失的原因,并且基于建设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基础上,对于当今社会人性的缺失作出了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切实加强德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认识理解“礼仪”及“礼仪教育”的基本含义基础上,阐述礼仪教育的社会功能及其与德育的关系,提出把礼仪教育作为加强德育实效性的切入点,有效解决知行统一的问题,引导大学生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内在素质优秀,外在形象良好,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出现了一部分公民社会意识淡漠、诚信和道德缺失、价值取向扭曲,以及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的现象.提高公民素质、开展公民养成教育,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公民养成教育研究的归纳总结,阐明了研究我国公民养成教育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收入分配问题的时候了,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橄榄型”是社会财富分配较为合理、以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结构。比之“金字塔”型结构,“橄榄型”格局是一种现代的、相对符合社会稳定和发展要求的状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国古代服装结构特点的分析,对比东西方服装褶皱的成因,阐述了中国古代服装追求“完整、天成、留褶”的造型倾向,并进一步揭示了中国古代服装与中国古代文化内涵和社会道德、礼仪等因素的相互联系,归纳出中国古代服装“意在留褶”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13.
净明道在儒家忠孝思想演化为片面的道德义务的历史背景下,继承并扩充了忠孝道德的内涵,追求“一物不欺”的“大忠”和“一体皆爱”的“大孝”,体现出一种无差等的尊重和关爱;将忠孝道德与道教“净明成仙”的心性修炼之道和得道成仙的人生理想紧密结舍起来,有助于激发主体内在的道德需要,形成忠孝之德的精神信念支持,产生践履忠孝之行的道德内驱力。这种将社会伦理要求向道德主体内心世界辐射和渗透的道德培育模式对当代道德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伴随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病毒事件和黑客事件等网络安全危机问题日益突显。这既蕴涵着网络技术对传统法律的挑战,更显露出网络主体道德责任意识的缺失和社会道德体系的不完善。本文旨在对网络安全危机的种种原因进行伦理考量的基础上,为人类合理规避网终安全危机提出三大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5.
墨子的伦理思想以“兼相爱,交相利”为总纲,表现出“贵义”、“尚利”的功利主义特点,符合变动时代人们的利己心态和实际倾向。墨家坚持“志功合一”的道德评价原则,把能否“利天下”作为衡量人类行为是非善恶的标准,并且以切实行动坚持贯彻以社会为本位的崇高道德原则。当前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有必要重新研究和挖掘墨学所倡导的合理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16.
本对中国法治化进程中存在的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指出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一些隐患。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中国在借鉴和移植西方先进法律制度时,人们常常忽视了彼此法治模式的背景、改革路径、市场环境、社会结构等方面的差异,致使法治的正统性和合理性产生危机;在法治化进程中,人们常常曲解了道德与法的内在统一性,致使道德泛法律化,从而偏离法治的方向;最后,章指出中国在法治化进程中不应忽视“正当程序”的价值功能,应借鉴西方法治实践的成果,重视程序法的构建和完善,以期顺利实现中国的法治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受历史因素和当前“技术至上“思潮的影响,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教育仍然被忽视,馆员道德缺失问题也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而要提高图书馆馆员职业道德修养,必须从馆员自身、高校管理层以及社会监督三个方面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8.
公司社会责任的法理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司社会责任是一个有争议性的问题,本文正是从法理学的角度论述公司社会责任,即公司社会责任所涉及的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的区别、公司社会责任是法对利益机制调整的结果及法学理念“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的变化。最后,探讨了我国在《公司法》中应否确立公司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9.
提出假设一:对自然界和艺术进行美的认知与敏锐感受,可以导致人们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对道德美的认知,这一假设没有实验研究法来证明,是从理性推理上进行探究的;提出假设二:道德美的认知可以导致道德情感,特别是体验“崇高”的道德情感可以导致道德行动的倾向(忠实于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这一假设被近来出现的一些研究证据给以支持。提议设计一些课程和指导来强调道德美的例证,并且鼓励学生们去体验道德情感,特别是“崇高”的情感。在感知自然界、艺术和人类的美的方面,重点是强调“多样性中的统一性”原则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应该说比之“金字塔”型结构,“橄榄型”格局是一种现代的、相对符合社会稳定和发展要求的一种状态。对于中国社会来说“橄榄型”分配格局仍是一个愿景,仍是一个正在追求的目标。今年,国家明确提出,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并且要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从形状上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