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3 毫秒
1.
该油剂由变性植物油、矿物油和复合表面活性剂组成,特点是将用于制备苎麻油剂的植物油用浓硫酸处理成植物油硫酸酯,与碱作用生成植物油硫酸酯盐,它对未作用的不饱和酸有着独特的乳化作用,弥补了其它乳化剂对植物油中不饱和酸的乳化不足,提高了油剂的乳化性和稳定性。经性能测试,达到日本苎麻油剂水平,并在生产应用中获得理想的给油效果。  相似文献   

2.
非乳化型和毛油的性能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一、前言 和毛油是毛纺纺纱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助剂,它的使用和选型也经历了几代的演变,早期使用的植物油乳化油剂虽然纺纱效果不错,但由于易酸败变质、稳定性差和不易洗除等缺点而被后来研制的矿物油乳化油剂所代替,价格便宜的矿物油乳剂现仍在毛纺厂广泛使用。但这些油剂都属乳化型油剂,从本质上和效果上看都存在着不易皂化、乳化困难、油剂颗粒大、不易洗除、易使产品染色不匀等缺点。因此从六十年代后期国外开始研制新型的非乳化型油剂,这种油剂是由纯表面活性剂复配再加上其它辅助物配制而成。由于这种油剂为非乳化型,因此其水溶…  相似文献   

3.
餐饮业废油脂生产混凝土制品脱模剂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餐饮业废油脂为主要原料,通过乳化剂作用,掺水制成可自乳化的乳化油。初步探讨了乳化剂用量,稀释倍数,防锈蚀剂的添加量对脱模剂质量的影响。试验表明:乳化剂最佳用量为6%,稀释倍数8倍,防锈蚀剂的添加量3%。由此制得的乳化油脱模剂稳定性好,脱模性能好,对钢模无锈蚀危害。产品用于混凝土工程效果良好,实现了对餐饮业废油脂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4.
将反应型季铵盐接枝变性剂与非离子型乳化油复配,得到苎麻阳离子变性油剂,试验了不同变性剂浓度下普通精干麻与变性麻纤维的品质及用不同类型染料的染色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乳化油中变性剂含量达到6%时,变性麻明显改善了纺织服用及染色性能。采用该工艺生产变性麻不增加任何加工步骤,变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表面活性剂在化纤油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莹 《辽宁丝绸》2006,(4):10-11
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在化纤油剂中的应用,指出了用做化纤油剂组分的平滑剂、集束剂、抗静电剂、乳化剂等表面活性剂单体的性能和作用及各种表面活性剂如何复配成油剂。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原丝用油剂,并用几种国产改性硅油、聚醚型非离子乳化剂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油剂乳液.研究了油剂中各组分用量改变对油剂残留量、原丝集束性、比电阻、摩擦性、平滑性、润湿性、稳定性等性能指标的影响,分析得知油剂中各组分的作用是:环氧改性硅油赋予原丝适当的耐热性、集束性;氨基改性硅油赋予原丝适当的平滑性及摩擦性;聚醚改性硅油具有润湿性;聚醚型非离子乳化剂乳化改性硅油使油剂形成较均匀、稳定的水乳液.经反复实验和工厂应用研究,优选出油剂配方为:环氧改性硅油7% ~9%、氨基改性硅油14% ~16%、聚醚改性硅油14%~ 18%、聚醚型非离子乳化剂9% ~11%,配制成水乳液.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学纤维油剂的性能、组成和化学纤维生产、加工对化纤油剂的基本要求。介绍了化纤油剂主要组份平滑剂、抗静电剂和乳化剂的选择原则和主要作用,列举了一些常用单体的类型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1组非/非离子及3组非,阴离子型乳化剂对高耐晒增进剂的乳化效果,通过测量乳液平均粒径、钙离子、离心、储存稳定性,确定了最佳乳化复配工艺.Span80/Tween40复配体系在52℃,m(Span80)∶m(Tween40)=1∶1,分散相体积分数为10%,乳化剂用量为10g/L,加入体积分数为2%的1,2-丙二醇时,制备的高耐晒增进剂乳化效果较佳.AEO-3/AES体系在室温条件下制备乳液,m(AEO-3)∶m(AES)=5∶1,加入体积分数为3%的1,2-丙二醇,分散相体积分数为10%,乳化剂用量为10 g/L,乳液粒径比Span80/Tween40复配体系更小,操作更方便,但泡沫较多.  相似文献   

9.
采用丙烯酸酯类单体,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并加入自制的交联单体进行乳液聚合.通过研究引发剂用量、阴-非乳化剂配比、乳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交联剂用量对低温无醛聚丙烯酸酯乳液性能的影响并且确定最佳乳液合成条件:乳化剂的用量为单体总量的0.8%,阴-非离子乳化剂配比为3:4,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量0.4%,反应温度为80~85℃,滴加时间、保温时间都为60min.  相似文献   

10.
烟用醋纤丝束纺丝生产过程中要使用醋纤丝束油剂,以利于其生产过程中的润滑、集束和防静电。应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析了常用的醋纤丝束油剂ST-90中的菌群,并考察了一系列食品防腐剂对该油剂微生物生长的影响。菌群分析表明,ST-90乳化油剂中的细菌超过170种,主要由Dysgonomonast属和Dehalococcoides属的细菌组成。抑菌实验的结果显示,在固体培养和液体培养条件下,2.5g/L苯甲酸钠和0.05g/L富马酸二甲酯可明显抑制菌体生长。苯甲酸钠与富马酸二甲酯同时添加且其含量分别为1与0.03g/L、1.25与0.025g/L或1.5与0.01g/L,ST-90乳化油剂中微生物在30d内未见明显生长。上述结果表明,采用食品防腐来抑制醋纤丝束油剂中微生物的生长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正> 有这样一个实验:两瓶同样的咖啡,在其中一瓶添加一种白色粉末,而另一瓶没有添加。在相同的杀菌和保存条件下,两个月后未添加粉末的咖啡酸败并出现蛋白质沉淀,而前者却没有变质。这种神奇的白色粉末叫做蔗糖酯,是  相似文献   

12.
<正> RYOTO蔗糖酯是三菱化学食品株式会社的产品,也是食用乳化剂的顶级品牌品。它是由蔗糖和天然植物脂肪酸通过酯化合成的具有安全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植物油甲酯的转化率和收率,对植物油甲酯的合成工艺进行了改进。考察了酯交换反应中引入剪切机的增效作用,确定了最短反应时间;并考察了硫酸催化副产物脂肪酸皂化物酯化来提高分离效率和收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过改进的工艺,酯交换反应效率得到了大幅提高,实验室装置下只需5 min就可以达到单甘酯含量小于0.5%,二甘酯含量小于1%,三甘酯含量未检出的水平,甲酯转化率达到99.1%;反应生成的副产物脂肪酸皂化物被硫酸中和后与甲醇发生酯化反应,最短反应时间为1 h,产品酸值(KOH)小于0.8 mg/g;由于消除了脂肪酸皂化物带来的乳化效果,实现了油水快速分离,且副产物最终全部转化为脂肪酸甲酯,使产品的1次收率达到99.5%;所用原料皆为工业原料,成本低,对原料油脂选择性较宽。  相似文献   

14.
一种复配有机硅羊毛织物柔软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筛选了三种氨基硅油为柔软剂的主要成分,以异构十三脂肪醇醚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为主乳化剂.乙二醇单丁醚为助乳化剂,制得透明清晰的氨基硅油微乳液.重点考察了主乳化荆配比及用量、助乳化剂的优选及用量、复合氨基硅油配比和含量以及pH、搅拌强度等对氨基硅油微乳液状态的影响.根据微乳液的理化性能测定方法,对氨基硅油微乳液及多功能柔软剂的技术性能指标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5.
采用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了6种植物油中脂肪酸烷基酯(包括脂肪酸甲酯和脂肪酸乙酯)的含量,并研究其在植物油煎炸、废弃及废弃油脂精炼等环节中的变化。结果发现,6种植物油中脂肪酸烷基酯的含量均低于30 mg/kg,而植物油在废弃过程中可能会形成大量脂肪酸乙酯,生成量与油脂是否烹饪及废弃物中乙醇含量有关。脂肪酸烷基酯在脱色工艺中不能被去除,但在脱臭中可被去除。因此,可以通过测定植物油中脂肪酸烷基酯含量发现废弃油脂,为废弃油脂的鉴别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正> RYOTO蔗糖酯是由蔗糖和天然植物脂肪酸通过酯化合成的具有安全性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RYOTO蔗糖酯是在蔗糖的羟基上由脂肪酸进行酯化结合的产品:1个蔗糖的分子,总共有8个羟基。理论上,其结合范围可以从1个蔗糖分子与1个脂肪酸结合的单酯产品到1个蔗糖分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以自制硫酸硅胶和10%硝酸银硅胶填料分层装填的复合固相萃取柱为净化手段,建立一种测定食用植物油中饱和烃类矿物油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提取,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浓缩,然后经DB-1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分离,采用气相色谱-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考察了填料类型、填料用量、洗脱体积等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在优化的条件下,饱和烃类矿物油检测的线性范围为5.0~500.0mg/L,相关系数r~2=0.9991,方法检出限为3.0 mg/kg,定量限为10.0 mg/kg。样品在10.0、20.0、50.0 mg/kg 3个水平下的加标回收率为93.2%~103.7%,相对标准偏差为3.97%~5.33%(n=6)。结论该法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度高,检出限能满足对食用植物油中饱和烃类矿物油残留的检测要求,且使用常规分析仪器、分析成本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供植物油在微波和射频等介电加热技术和通电加热技术中的应用基础数据,考察脂肪酸含量对植物油介电特性的影响,分别利用LCR阻抗测试仪和网络分析仪(同轴探针法)测量了4种植物油(橄榄油、自制橄榄油、橄榄调和油、大豆油)和5种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在低频段(1 000 Hz~2 MHz)和高频段(300~10 000 MHz)的介电特性。结果表明:低频下,植物油的介电常数比较稳定,其均值为(1.56±0.02),介电损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下降,其中0.7 MHz时橄榄油具有最大的介电常数(1.67±0.00)和介电损耗(7.31±0.02);高频下,植物油的介电特性随着频率的上升而缓慢下降,4种植物油之间的介电特性的差异不显著(p0.05);低频下,在植物油中加入油酸后,植物油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添加亚油酸呈现相反的趋势。添加脂肪酸会加快油脂的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19.
乳化剂因亲水亲油平衡值的不同对油脂乳化效果表现出固有的差异,但这种差异会因加入辅助剂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以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单甘酯、蔗糖酯和吐温20为乳化剂,以白果直链淀粉及阿拉伯胶(质量比1∶1)为辅助剂,对橄榄油进行乳化,考察了辅助剂加入前后在不同制备方法(先油后水和先水后油工艺)和乳化剂添加量下乳液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单独使用乳化剂时,经外观观察,在三种乳化剂添加量相同时,吐温20的橄榄油乳液稳定性较好,其次为蔗糖酯、单甘酯;加入辅助剂后,乳液的乳化状态较单一加入乳化剂的好,乳液黏度、粒径和浑浊度均随着乳化剂添加量的增大呈先减小后增加趋势,且在相同添加量下,由蔗糖酯制备的橄榄油乳液黏度较低,粒径和浑浊度较小,稳定性较好,吐温20及单甘酯次之;辅助剂加入前后,先油后水工艺制备的橄榄油乳液的稳定性总体优于先水后油工艺的。  相似文献   

20.
在532 nm激光光源的扩展拉曼光谱及一阶导数光谱中,油茶籽油与低价植物油及精炼地沟油光谱形态的差异显著,谱峰得到有效分离。基于全波段光谱信息和形态建立的多步聚类分析模型既可准确鉴定油茶籽油,还可准确鉴定各种类型的掺伪油茶籽油。对26份不同油茶籽油、105份不同低价植物油、75份5%及以上的掺杂油茶籽油和38份不同精炼地沟油的判别正确率均为100%,对5%及以上的180份掺假油茶籽油和72份掺杂植物油的判别正确率达92%以上。样品测量时无需制备样品及消耗化学试剂,测量和分析1份样品仅耗时5 min左右,可实现对掺伪油茶籽油的快速、无损和准确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