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程。就象郭为自己的感叹一样,这样的过程必不可少。在企业迁徙的道路上,如同无数迷雾的穿越,上到总裁、下到员工、外到媒体,总有无数的问题要问:IT服务究竟是什么,是有型产品的附加值,还是独立于产品之外的另一种商业形式?IT服务包含哪些层次?IT服务解决什么样的问题?IT服务的竞争法则何在?如何认识IT服务环境下的IT市场生态?IT服务的利润之源何在?不同企业的IT服务道路如何才能够不同?IT服务会不会带来新的同质化竞争?  相似文献   

2.
李鹏 《网管员世界》2013,(23):10-13
近年来国内IT产业的发展格局始终与我国的经济转型与创新创业的社会大潮息息相关,纵观国内国际形势,IT产业将成为创新经济形势下的支柱产业。IT服务行业作为IT产业的一个关键领域经历了为设备服务、为系统服务和为人服务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精准运维是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为满足服务对象的业务需求而产生的IT服务新模式,其深刻体现IT服务价值始终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的理念,是精益管理在IT行业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IT市场中的消费观念日趋理性,消费已经把服务当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享受。尤其是显示器行业,随着市场的发展,各显示器厂商的产品越来越趋向于同质化,于是厂商间的竞争从围绕产品转移到围绕品牌和服务的竞争。IT服务市场的服务理念、服务模  相似文献   

4.
走近IT服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T服务管理(ITSM)是目前倍受关注的新兴IT领域。为解决快速发展的IT技术,与日益增长的IT应用需求之间的矛盾;解决IT与业务、管理、战略之间的融合问题;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技术与管理的整合失配所导致的“IT投资黑洞”与巨大的运营风险,世界先进企业和IT服务提供商的目光,逐渐聚焦到了如何提供符合用户需求的、高质量、可管理的IT服务(IT服务提供,It Service Delivery),如何确保IT服务主持(IT Service Support)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方面。由此,IT服务管理(IT Service Management) 日益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IT)服务企业所采用的业务模式不仅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服务提供和传递的质量,而且对整个IT服务行业未来的发展模式也将产生重要影响。分析了信息技术服务的内涵,指出IT服务具有生产性服务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按照服务需求的分离点和IT服务的实现方式,对IT服务企业的业务模式进行了分类研究;并对IT服务业中面向产品、面向服务和租赁的3种业务模式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为促进IT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
IT产业在成长,用户的水平也在提高,他们已不再满足于简单地接受产品,他们希望在与厂商的接触中学到先进的管理思想,了解IT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在一个个信息化项目中与IT厂商共同成长。在广大用户的眼里,服务最终体现了IT厂商和产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创新,不要忽略了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太极成立了大型系统集成服务企业,将计算机技术与行业信息化应用相结合,同时也构建起了IT咨询、行业解决方案与服务、IT产品增值服务和IT基础设施服务等一体化IT服务。  相似文献   

8.
转型的主线     
IT服务已经成为各大IT厂商比拼的关键,但对更多的IT企业来说,还是要把精力更多地放在自有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上,无论如何这一步是跳不过去的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相对低迷的市场环境,大部分IT企业都在困惑中思索:方向在哪里?下一步该如何迈出? 在所有的答案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向IT服务转型”。随着产品竞争、技术竞争越来越趋向于胶着化,IT服务已经成为各大IT厂商比拼的关键,各大公司都希望通过确立自己在服务方面的领先优势,跳出与竞争对手混战的泥潭,实现突破与超越。同时,各厂商也都希望扩大服务的内涵,从原来附属于产品的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使IT服务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在这样的背景下,IT服务向着产业化方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 然而,具体的情况还是千差万别,每一个厂商都面临着多种可能和选择——IT服务的层次、环节很多,自己应该从哪一个方向切入?从怎样的高度起步?让我们听听业内先行者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IT产品与IT技术构成了信息化的基础,一个产品的好坏,一个技术应用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信息化的成败。在组织“升级”的过程中,需要CIO不断吸取新鲜的技术“营养”,选择合适的方案应用于合适的业务环境是CIO的首要职责,也是CIO面对的必修课,也是现代化企业管理与IT基础架构的和谐共存的基本条件。2006年,是一个创新的年代,也是一个整合的年代,更是一个理性的年代。CIO们不断地为组织机构优化IT基础架构,希望用IT技术和IT产品这两种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效率,充当企业各种业务的润滑剂。我们透过信息化技术,以一种完全平等的思想来看其本质…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IT产品无处不在,但很少有谁能够让众多IT品牌都为自己服务。大胆想象一下.如果我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品牌IT产品。会是怎样的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基于ISO 20000 的IT 服务管理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SO20000 是国际范围内认可的第一部规范IT 服务管理的标准。本文根据ISO20000 并结合网管软件提 出一种IT 服务管理平台建设方案,包括IT 服务管理与健康检查两部分内容。通过IT 服务管理,以多 厂商、多设备、多资源、多指标、多方式的数据采集与基于丰富的厂商设备产品数据库与图形库以及多 种发现算法的网络拓扑发现与绘制为基础,基于jBPM 实现ISO20000 的各管理流程。通过健康检查实现对IT 服务管理结果的周期性检查,实现对网络设备与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周期性、自动化、多角度的检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服务的定义著名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在经典巨著《营销管理》中对服务有如下定义:服务是一方能够向另一方提供的基本上是无形的任何活动或利益,并且不导致任何所有权的产生;它的产生可能与某种有型产品联系在一起,也可能毫无关联。毫无疑问的是,服务是需求者自身无法实现及完成或需要付出一定代价才能获取的需求。二、管理软件服务产业化的起源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IT产业来说,服务是全球IT产业重要的发展趋势,也是软件企业越来越重要的业务构成,更是软件经营单位最重要的增值方向。在最初,服务是作为一种售后的补偿行为…  相似文献   

14.
IT运维服务目前已经不仅仅是以往狭义的IT服务,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广义的IT服务。狭义的IT服务仅仅是对信息系统的故障进行排除,但是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目前的IT服务已经包含了更多的内容,尤其是IT自动化运维服务系统,已经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开始得到使用。在IT自动化运维服务中,一般都会采用SaaS来作为系统架构。SaaS模式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为IT自动化运维服务提供相应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5.
IT服务本质上是一种服务,追求平稳、可靠。CIO站在IT与业务之间,追求IT服务的低成本、高质量;ITIL作为IT服务管理的最佳实践,在不断完善中实现CIO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孙强 《软件世界》2006,(12):96-96
中国企业信息化建设已从简单应用发展到复杂应用,从低端的IT服务应用(如:软硬件产品维护服务)逐步向高端IT服务应用过渡(如:IT管理外包服务、管理咨询),但总体还比较落后,需要在效能上下功夫,这就需要加强IT服务管理来改变这种现状,进一步提高企业竞争力。在这种状况下,ITIL受到追捧是各种外在环境交织的结果:由于面临IT外包的压力,CIO们急于向公司证明IT部门的价值;由于要遵循萨班斯法案的规定,给企业带来了额外的成本支出,这些都迫使CIO们急于寻求一种有效的IT运营管理流程。这种管理的流程应该给我们称之为“艺术”的计算机科…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IT认识的深入,人们关注的焦点正逐步由IT产品转向IT服务。于是,许多IT企业纷纷对外宣称:“我们提供的不是产品,而是服务。”然而,相对于有形的产品,服务的概念显得更加抽象、更让人琢磨不透。IBM全球服务部  相似文献   

18.
产品技术进步与消费需求变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不断推动着IT市场与产业的发展;信息渠道的刚络化,带来了采购渠道的多样化发展;IT供应链从“单一受动式”的产品推广转向“多元互动式”的品牌消费;IT消费市场日益成熟的发展趋势,要求IT企业将品牌知名度提升到品牌美誉度,是IT企业引导消费者认知和购买产品及服务的根本途径。这是赛迪顾问历时半年进行的“2001年中国IT产品消费行为调查”报告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9.
SOA不是一种技术,更不是一款产品,它是一种企业IT架构。SOA以“服务”作为企业IT系统的基本元素,使IT系统与业务紧密结合起来。SOA最大的特点是基于其上的系统平台具备灵活变化的能力,并允许企业重复利用其已有资源,从而使企业IT对业务提供最佳的支持。  相似文献   

20.
在2008年底,工作站业界厂商惠普在中国发布了深耕电力行业的市场策略.究其策略重点,一是重视与电力行业系统集成商的合作;二是将产品与服务并重,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提供可以融入整个IT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也是顺应着整个IT商用产品提供向服务提供转变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