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三叠系延长组长8段是镇泾地区的主要产层之一,具有埋藏深、低孔超低渗、裂缝影响产能的特点。在产能建设初期对裂缝进行有效的识别,能够对油田的开发生产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在现场解释时,首先采用岩心观察、电成像测井和常规测井等方法分别对裂缝进行识别。然后对长8段储层裂缝的特征进行总结。最后,优选双感应-八侧向测井与补偿密度测井、补偿中子测井、补偿声波测井相结合的方法对镇泾地区长8段储层裂缝进行识别,效果良好。研究表明,镇泾地区延长组长8段储层主要发育北东-南西走向的高角度天然裂缝,裂缝较发育,充填程度中等。按照裂缝在岩心上的不同表现,将其分为破碎带、裂缝组、孤立张开缝和充填缝四类。  相似文献   

2.
镇泾油田延长组属于低孔低渗复杂致密砂岩储层,用传统以电阻率为背景的流体评价技术已经不能适用于目前勘探开发的需要.为了增强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精度,根据镇泾油田延长组储层束缚水饱和度较高的特点,建立了含水饱和度与束缚水饱和度比值图版,其比值在1.00~1.17之间为油层或差油层,在1.17~1.55之间为油水同层或含油水层...  相似文献   

3.
通过图版法对镇泾地区长9段进行油水识别,建立研究区的油水识别图版。镇泾油田构造位置处于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天环向斜的南段,面积2 515.6km2,主要目的层有长8、长6、长9和延9。地层平缓西倾,构造为南东高、北面低,单斜背景上发育低幅度的鼻状构造。  相似文献   

4.
镇泾油田长8段砂体均有油气显示,岩屑荧光显示以油斑-油浸为主,岩性为细砂岩,砂体厚度一般10—25米,各井区油气显示特征存在差异。通过对长8砂体分布、沉积相特征以及物性、裂缝、气测等录井地质特征分析,提出含油级别在油斑以上、有效砂体厚度大于10m,这些砂体具有好的沉积相及裂缝配置关系是最有可能取得试油成果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岩芯观察描述、铸体薄片鉴定、毛细管压力分析以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结合测井解释成果,分析了镇泾油田长6与长8油层组油井产能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沉积相带、储层微观特征、裂缝发育程度、封盖条件以及储层伤害等是决定镇泾油田油井产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镇泾油田长8和长6油层组开发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沉积相带及其储层特征的差异,从改进油井施工工艺等方面入手,调整开发方案,改善储层的渗流能力,从而提高油井的产能。  相似文献   

6.
运用岩芯观察统计及地应力场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基于应变能、表面能理论,采用格里菲斯岩石破裂准则,建立古、今裂缝参数计算模型,预测了闵桥油田阜二段低渗透砂岩储层裂缝密度、开度、孔隙度、渗透率等参数.研究发现,闵桥油田阜二段构造裂缝在阜宁晚期古地应力场中产生,在断裂带附近最为发育,走向以北东东向与北西西向为主.现今地应力对裂缝具有改造作用,裂缝参数高值区主要位于构造高部位,工区南部闵35断块裂缝最为发育,裂缝线密度约为1.5条/m,开度约为0.84 mm,孔隙度约为0.26%,东西向渗透率约为94.00 mD.受裂缝自身发育方向影响,裂缝南北向渗透率最小,低于5.00 mD.  相似文献   

7.
裂缝作为裂缝性油气藏储层的主要渗流通道和有效储集空间,决定和影响着流体的渗流特征及分布规律。西峰油田白马中区储层非均质性强,裂缝发育不均,严重影响油藏开发、注水效果。以测井数据作为灰色关联的分类评价参数,选取两口井进行实例研究,预测结果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8.
面板堆石坝裂缝机理及防裂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面板经常出现裂缝问题,对面板的裂缝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造成面板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千缩裂缝、温度裂缝和结构性裂缝。为达到减少裂缝的目的,从不同方面对防止面板裂缝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碳酸盐岩地层中,裂缝是非常常见且十分重要的一类储集空间类型,对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裂缝的识别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以新疆某油田为例,通过岩芯观察及成像测井资料与常规测井资料进行比对,总结出了不同类型裂缝对常规测井的不同响应特征。通过实际应用,识别效果良好,证明用测井方法识别不同类型的裂缝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碳酸盐岩储层裂缝识别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碳酸盐岩储层来说,裂缝发育与否对产能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裂缝不仅是重要的储集空间,而且是良好的渗流通道,还控制着溶孔(洞)的发育,这类储层有强烈的非均质性、复杂的岩性及储集空间。研究发现,目前碳酸盐岩储层天然气的聚集及产出主要依赖于裂缝系统。因此,能否准确识别碳酸盐岩储层中的裂缝显得尤为重要,而利用低成本的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是提高碳酸盐岩天然气开发能力的重要途径。以某气田为例,结合成像测井资料,提取了识别裂缝的相应敏感参数,并总结出了常规测井资料识别裂缝的方法技术,选取典型井结合试气数据对裂缝型储层进行了综合分析,效果较好,说明利用常规测井资料来识别裂缝是经济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红河油田属于发育天然裂缝的低孔低渗致密油藏,衰竭式开发使得该油田存在应力敏感伤害的可能。通过几口井长8储层岩心的室内应力敏感实验,在对行业标准中关于应力敏感实验评价方法提出改进措施的基础上,定量评价基质岩心与裂缝岩心的应力敏感损害程度。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分析应力敏感对单井生产动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应力敏感是前期产量递减和含水率上升的影响因素之一。通过不同生产制度下应力敏感的伤害程度分析,提出降低应力敏感伤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研究华庆地区长6储层超低渗油藏裂缝分布规律.通过井间微地震、井间示踪剂、干扰试井以及生产动态相结合的方式对裂缝进行准确识别,明确该井区已发育裂缝26条,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次之,与现今地应力方向一致  相似文献   

13.
在开发过程中,通过有限的地质及测井资料,对低阻油田如何进行判别,是油气田开发中的一个难题。通过对胡状集油田低阻油层系统地研究,分析了低阻油层的成因机理,提出低阻油层的形成是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储层展布及微观特征;而地层中具有较高含量的束缚水及高矿化度的地层水是低阻油层形成的主要地质条件,确定了以可动水分析法、电阻率增大值法,并参考录井显示的综合解释方法,在胡状集油田胡五块发现了S3中4-6、9-11层系整装低阻油藏,为老区油气滚动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段六拨油田区域构造背景、沉积微相以及储层的岩性、空间展布、物性特征研究为基础,阐述了储层建模的原理及在油藏描述中建立储层模型的过程,并在该油藏的沉积、储层等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油田的构造模型、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储层裂缝研究是裂缝性油气藏勘探开发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阐述了裂缝性油气藏在石油工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关于储层裂缝应力敏感性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储层裂缝应力敏感性研究方法和手段的归纳,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的西峰油田,是近几年发现的亿吨级大油田。其中白马中区为西峰油田重点区块之一,延长组长8油层组是该区块的主力油层。通过对长8段岩石颜色、沉积构造以及粒度特征的研究,得到沉积相特征。主河道、水下分流河道以及河口坝微相发育的砂层较厚,物性较好,是该区重点开发的主要储层。  相似文献   

17.
由于混凝土组成材料和微观构造的不同以及所受外界影响的差异,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较为复杂.阐述了船闸混凝土裂缝发生的机理及其防治措施,针对具体的船闸工程重点介绍了预防船闸裂缝的设计及施工措施,并对船闸裂缝修补提出了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结合扫描电镜、能谱法以及堵塞物形成动态评价、微观可视化、长岩心驱替等实验,进行了注聚油田残酸对储层伤害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残酸对储层的伤害主要是由于聚合物分子链以残酸中Al3+、Fe3+ 等高价阳离子为交联点,通过聚合物侧基中的羧酸根和高价阳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形成交联网状弹性胶状物,且交联程度随离子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生成的弹性胶状物堵塞孔喉边缘和凹坑部位,使孔喉直径逐渐变小,流动过程中包裹缠绕地层微粒、碳酸盐沉淀物等,形成复合堵塞物胶团,造成深部堵塞。长岩心驱替实验表明,残酸对岩心渗透率伤害率高达60%以上。研究结果可为注聚油田解堵液体系研发和解堵工艺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