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临界条件是污秽绝缘子最重要的特征量之一.本文详细讨论了基于优化算法的污秽绝缘子模型临界条件的计算,包括建模、仿真和计算流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典型实验模型作了计算.由于该法可以动态的控制寻优范围和叠代步长,所以收敛迅速,结果准确.该法不仅可以计算简单模型,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表面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的模型同样适用,和传统的模拟电荷法和电路分析法相比,更加适合于绝缘子闪络特性的仿真和计算.  相似文献   

2.
<正>常工作电压下的绝缘子,由于表面污秽物的堆积,在阴雨、大雾等恶劣天气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污闪,对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对汕头供电局辖区内的变电站模拟支柱绝缘子的自然积污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模拟支柱绝缘子自然积污特征与地理位置、积污时间段有关,不同积污时间段、不同测量点的污秽度存在差异;不同积污期间,模拟支柱绝缘子表面等值盐密变化小,灰密变化分散性大;模拟支柱绝缘子表面灰密累积速度大于盐密累积速度;汕头供电局辖区内变电站污秽等级主要为b级或c级;运行中变电站应关注装设的模拟支柱绝缘子污秽变化情况,并及时对重污秽的站点采取应对措施.研究结果对汕头电网的污区图绘制、变电站绝缘子表面污秽的清扫以及外绝缘的选择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模拟电荷法是电磁场数值分析方法中的一种边界域方法,通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计算高压电场的一种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然而应该看到,长期以来,对于模拟电荷法的应用研究较多,而对其基本原理本身的研究并不很深入,造成了目前在运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如模拟电荷类型的选取没有理论根据;无法进行误差特性分析等。本文对模拟电荷法基本原理进行重新研讨,提出了新的较为合理的计算方案;对误差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准确分析船体分段的建造误差,给出合理的建造精度评价,船体分段测量点数据与CAD模型的精准匹配是关键.针对目前船厂通常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提出一种以全站仪测得的船体分段测量点集为处理对象,自动进行测量点数据与CAD模型匹配的算法.该算法分粗匹配与精匹配两部分,粗匹配采用主元分析(PCA)法来缩小测量点集与CAD模型点集间的错位,通过搜索最近点法来确定对应点对;精匹配以粗匹配的结果作为初始位置,采用欧拉旋转理论对测量点集进行旋转和平移调整使匹配结果最优.实例表明,该算法不需要明确测量点与CAD模型点的对应关系,能自动匹配二者,准确地评价船体分段建造精度,为后续装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表面电荷法,对DC—Ⅳ型悬式直流绝缘子在三种不同污秽和电极腐蚀程度条件下的电场进行了分析;借助于可变容差法,对绝缘子的局部电介质形状作了优化设计;并根据污秽闪络理论,对修改前后的直流绝缘子的污秽耐受电压作了估算与比较。  相似文献   

6.
针对500 kV GIS中隔离开关分合母线充电电流电路,对快速暂态过电压(VFTO)进行了数值模拟,讨论了变压器入口电容、母线残余电荷以及支撑绝缘子等元件参数的变化对VFTO幅值的影响,并给出了VFTO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7.
常用场源激励下椭球体电阻率的数值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模拟电荷法对椭球体的电阻率曲线进行了数值计算,介绍了模拟电荷法的原理,匹配点及模拟电荷的设置方法,并编程计算了椭球体的电阻率曲线.椭球体是典型的三维地电体,实现椭球体电阻率的数值模拟,就可以计算绝大多数三维地电体的电阻率曲线,为深入研究电法勘探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针对绝缘子在输电塔线体系动力分析中的作用问题采用在计算中变化绝缘子长度的方法来研究.建立有无绝缘子的输电线路有限元模型,分析有无绝缘子情况下线路动力特性的区别,采用导线脱冰分析绝缘子在顺线向响应中的作用,通过地震响应分析绝缘子对顺线向和横线向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绝缘子的摆动对纵向不平衡张力有明显的缓冲作用,长度越长缓冲作用越明显;地震分析中绝缘子对顺线方向响应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对横线方向没有缓冲作用;采用无绝缘子的塔线体系模型会给动力响应带来一定的误差.  相似文献   

9.
最小区域法是符合最小条件的一种直线度误差评定方法,但较难实现.针对最小区域法提出了一种新算法——交错排序法.该算法首先按测量点到最小二乘直线的位置及距离对它们进行分区排序和交错排序,形成较优的搜索路径,其次进行坐标系旋转,最终通过斜率极值法确定包容直线,得到直线度误差.在VC环境下通过直线度误差评定实例验证了该算法可以快速有效的实现直线度误差的精确评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减小极坐标法测量摆线齿轮时测球的球度误差和测杆的受力变形对齿廓法向误差的影响,通过分析误差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法向极坐标测量法.结合法向极坐标测量摆线齿轮齿廓偏差的测量路径,建立了齿廓曲线在法向极坐标系中的参数方程和齿廓偏差的数学模型.利用齿轮测量中心获得了摆线齿轮全齿廓上各测量点的齿廓偏差.测量结果表明:摆线齿轮齿廓采用法向极坐标测量时,测杆受力变形较极坐标法小,测杆受力变形所引入的测量误差小;测球与齿廓的接触点固定不变,测球球度误差对齿廓法向误差的干扰得以消除;各采样点测力大小相等,示值误差对齿廓法向误差的影响较极坐标法小.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合成绝缘子具有优秀的短期防污特性的原因,分析了老化对合成绝缘子防污性能的影响。指出老化使合成绝缘子防污性能下降,是导致合成绝缘子故障的主要原因。沿面放电加速绝缘子老化,合成绝缘子污秽度不宜用盐密表征。  相似文献   

12.
有关样本误差与逼近误差的误差估计已经得到了不同的渐进表达式,通过这2个表达式可以间接刻画一般误差的大小。本文通过添加限制条件,将样本误差和逼近误差2个误差估计式统一为1个一般误差的估计式:通过固定样本空间的半径R,得到一般误差关于样本空间半径R的对数收敛阶;通过固定采样点数目,得到一般误差关于采样点数目的指数收敛阶。  相似文献   

13.
大型桥梁自动变形监测中全站仪动态基准误差传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将全站仪站点布设在桥梁变形体上的自动变形监测导致的测量精度下降问题,提出了动态基准观测的新方法.在稳定点布设一台全站仪站点,在桥梁变形体上布设另一台全站仪站点(称为动态基准).当动态基准处全站仪对变形点进行变形观测时,稳定点处全站仪跟踪动态基准处全站仪,获取动态基准点的坐标变化;并将这一坐标变化折合成动态基准误差用来改正被测点的坐标.采用Leica TC405(精度:5±(2 mm+2 ppm))对动态基准观测方法进行了观测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动态基准观测方法正确可行,观测点坐标的中误差在5 mm以内;该方法可用于大型桥梁的自动变形观测.  相似文献   

14.
当采用多个数控定位器对飞机机身进行支撑和定位时,由于重力载荷等因素的影响,机身会产生变形,而机身的变形可能导致装配过程中对机身制造和装配准确度的误判.为了保障飞机的整机装配质量,需要给出合理的机身支撑点数量和位置.根据某大型飞机的全机对接装配问题,建立机身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不同支撑条件下飞机的变形性态,分析了定位器的数量、布局以及工艺接头的安装位置等因素对机身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机身姿态角度参数由0°变化到10°时,机身测量点平均误差值由0.641 0 mm变为0.910 0 mm,而测量点最大误差值变化并不明显;当工艺接头安装角度由 0°变化到15°时,机身测量点平均误差值由0.910 0 mm变为1.216 2 mm,测量点最大误差值由2.803 4 mm变为3.122 9 mm;机身分别采用三点支撑(1、2号支撑框位),四点支撑(1、3号支撑框位)和六点支撑时,测量点平均位置误差分别为1.567 6、0.690 0、0.458 1 mm,测量点最大空间位置误差分别为2.738 8、1.228 1、0.874 9 mm,根据计算结果和机身装配工艺要求,最终确定机身采用六点支撑.  相似文献   

15.
误差椭球的性质及其在置信域问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空间点定位误差的误差椭球的性质和空间点误差的表示.以概率论和多元分析为工具,证明空间点误差落入椭球内的概率可以由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表示;证明了空间点误差可以沿误差椭球主轴方向分解为3个独立的分量,并给出了分解方法和算例;证明点误差落在误差椭球一侧内的概率为常数,该常数与切点坐标无关且可以由标准正态分布函数表示;讨论了点误差的可视化表达问题,为空间点建立了椭球形及长方体形置信域,井给出了置信水平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多工位共用安装的夹具定位布局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加工过程中多工位共用安装的情况,提出一种可以优化选择夹具定位配置的方法。该方法首先针对单工位夹具根据3—2—1定位原则在工件表面选取6个定位点组成初始定位配置,接着定义可以反映工件定位点到加工特征关键点处误差传输的矩阵,利用矩阵特征值建立优化目标函数,然后通过给各个目标函数设定权因子合并共用安装的多个模型的目标函数。此方法适合于基于特征的加工操作中多工位共用安装的定位布局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7.
标准渐开线齿轮热变形时的非渐开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温度对齿轮传动精度的影响,对齿轮的温度场进行分析,指出标准渐开线齿轮在温度发生变化时,其几何尺寸也相应改变,使实际齿廓曲线与理论渐开线曲线不相重合,表现为齿形的非渐开特性,并运用传统的传热学理论,计算出非渐开误差.分析结果认为该误差会带来齿形误差,进而影响到齿轮的传动精度.  相似文献   

18.
DEM若干理论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用中误差描述和评价DEM整体精度的DEM随机误差观提出质疑,认为DEM是由带随机误差的原始数据内插而成,DEM误差就应由性质不同的两部分误差组成,即测绘所产生的随机误差和内插所产生的对地表曲面的逼近误差,二者可分别进行质量控制,对于内插误差,应采用定义域内的全部点是否符合最大绝对偏差的一次性否决法进行检验.通过讨论三维地面概念模型和DEM高保真问题等概念,说明DEM误差以随机误差概而论之的实质是漠视了DEM高保真这一质量要求;并结合地图代数研究,论述等高线族和地形结构线族的空间几何对偶关系———后者是前者的广义Voronoi界线,因此,当利用等高线数据生产DEM时,并不存在选择性采样F-S数据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