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针对喇嘛甸油田特高含水期水驱精细调整需求,采用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与层次界面分析原理的储层沉积界面划分方法,研究河流—三角洲沉积背景下的单期河道单元沉积界面识别、划分与对比方法.提出井点砂体沉积微相以测井相图版为识别标准,依据沉积模式基本规律及演化规律研究各类砂体的平面分布特征.大大提高了井间各类砂体的识别精度,形成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指导下的河流—三角洲相储层沉积微相识别技术,有效指导特高含水期水驱精细调整,确保该区块在特高含水期含水不升、产量不降的高效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2.
针对X油田储层单层厚度大、隔夹层分布不稳定等特征,以及"双高"开发阶段剩余油精细描述及挖潜难度大的问题,基于储层构型研究成果,分析砂体间沉积界面对地下流体渗流产生的影响,研究不同砂体构型模式下的剩余油富集规律。同时,通过室内实验、渗流理论法以及数值模拟技术等对剩余油进行了精细表征,指导了油田调整井的实施,推荐以水平井挖潜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共部署7口井,预计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0.7%。  相似文献   

3.
针对油田高含水期断层边部剩余油富集规律认识不清和有效挖潜难等问题,以松辽盆地杏南油田北断块葡萄花油层为解剖对象,利用三维地震、测井曲线和生产动态等资料,分析断层边部断砂配置关系、储层砂体发育特征、油层沉积演化序列和单砂体开发动用状况等,得出断层边部剩余油平面富集部位受控于断砂配置关系影响下的单砂体开发动用状况,以及垂向富集层位受控于油层沉积演化序列和储层砂体发育特征控制下的中厚层河道发育层位,建立油田高含水期断层边部剩余油富集规律及定向井挖潜方法,为老油田增储稳产提供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4.
渤海L油田从投入开发,经历了内部加密、变井网、转流线等多轮次调整,平面剩余油分布零散,纵向水淹规律异常复杂,剩余油挖潜难度大。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生产动态等资料,对厚层油藏储层进行精细刻画,指导剩余油精细表征和挖潜。研究发现,该油田单砂体平面以对接式为主,纵向叠置以切叠式为主,南部垂向加积型朵叶体剩余油富集在断层附近、潜山围区、砂体沉积边部,可部署定向井挖潜,中部前积型朵叶体剩余油富集在厚砂体顶部及薄夹层下部,可部署水平井挖潜。  相似文献   

5.
文昌W油田珠海组二段Ⅵ油组为厚层强边底水驱油藏,目前已处于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复杂。该油组为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储层厚度大,纵向上为多期砂体叠置,隔夹层发育。为了厘清剩余油分布模式,对隔夹层开展研究。研究表明:研究区隔夹层主要为沉积作用形成的泥质隔夹层和物性隔夹层,层间厚度较大且分布稳定的泥质隔夹层对剩余油控制起主导作用,因此精细刻画了层间泥质隔夹层,明确了层间泥质隔夹层空间展布特征,总结了隔夹层的控油模式以及剩余油富集区,可为后续油田挖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惠民凹陷商河油田商一区油气储层经过近40年的勘探开发,挖潜难度越来越大。为了进一步搞清该区剩余油分布规律,充分利用研究区丰富的岩芯、测井等资料,对沙二下亚段三、四砂组河口坝储层的垂向级次划分、单一河口坝识别及发育特征、垂向演化规律等开展精细研究。结果表明:河口坝储层发育5级构型界面,其中五、四级界面的成因类型分别为洪泛泥岩、砂体披覆泥岩,三级界面的成因主要为物性差异沉积、成岩钙质砂岩,并进一步细分为泥质夹层。物性夹层和钙质夹层3类;三级界面中泥质夹层的横向连续性好于物性夹层和钙质夹层,延伸距离为300~800 m,沿河口坝进积方向,在坡折带处夹层倾角最大可达8°,至湖盆内部夹层倾角一般小于2°,沿垂直于砂体推进方向,夹层倾角一般低于1.5°;储层顶面高程差异、坝间沉积、坝缘侧向交错叠置、曲线形态及砂体沉积厚度差异是单一河口坝侧向边界的4种识别标志;基准面的升降变化控制了沉积砂体间叠置关系,决定了河口坝砂体的沉积厚度及储层物性特征。该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商河油田及相似油田开展后期剩余油分布预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针对特高含水期老区油田水驱效果差,剩余油分布零散复杂,应用常规的措施及其调整方法提高采收率难度大的问题,以八面河油田面14区北块为例,从沉积微相研究入手,在储层精细研究的基础上,明确该区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及其分布规律,进而制定出适合面14区的改善水驱开发技术对策。通过相应的调整治理,采油速度、水驱控制程度、采收率明显提高,开发效果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8.
厄瓜多尔D-F油田M1油藏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厄瓜多尔D-F油田M1油藏目前已进入特高含水期。为了进一步提高油藏动用能力,实现井间剩余油挖潜,勘查含油富集区,通过岩心观察和测井相资料,对油藏的沉积特征及沉积模式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该区为潮控三角洲沉积,沉积相类型分为潮汐三角洲前缘和潮汐三角洲平原亚相,也可进一步细分为潮汐河道、潮汐河道间、潮汐砂坝和内陆棚等沉积微相。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萨尔图油田中区西部PI油层组的构造特征,沉积特征和储层特征,分析了该区水淹状况,指出本区存在8种类型剩余油,分别是注采不完善型,沉积微相控制器,微构造控制型,半连通体控制型,砂岩尖灭控制型,厚层分流河道砂顶部控制型,断层控制型和表外储层控制型。纵向上剩余油主要分布在PI1,PI4和PI7小层之中,平面上主要分布在天然堤砂体分布区,决口扇砂体分布区,表外储分布区以及分流河道砂体的半连通体上倾尖灭区部位。  相似文献   

10.
受断层遮挡和断砂配置关系影响,断块区岩性油藏剩余油分布十分复杂.分析葡北油田葡萄花油层正向构造识别、沉积微相解剖、断层侧向封闭性和‘断—砂’匹配样式,认为断块区岩性油藏剩余油主要受"势—断—相"及其匹配关系控制,即断块边部正向断圈和内部微幅度构造高点控制剩余油富集部位;断层侧向封闭性影响剩余油富集程度;浅水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及主体席状砂构成剩余油富集优质储层;断层与砂体匹配样式决定剩余油富集层位.建立4种剩余油类型,提出断块边部遮挡型剩余油钻大斜井,微幅度构造型剩余油钻高效加密直井,河道注采不完善型剩余油钻水平井,席状砂非均质性型剩余油采用油井压裂等挖潜方法.该研究结果对高含水期断块油田高效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QL复杂断块油藏目前已总体进入中、高含水开发期,剩余油分布更趋复杂.从影响剩余油分布的静态参数(地质因素)出发,根据储层沉积相带及其岩性、物性、非均质性、构造和砂体分布形态等建立流动单元的地质模型,准确、合理地划分出流动单元.结合动、静态资料,研究了不同流动单元的水驱油特征与水淹模式,对水淹后油气水分布规律进行了重新认识.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流动单元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指明了挖潜上产的有利区域,指导油田挖潜实际效果显著.对同类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提高原油采收率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渤海S油田为大型岩性一构造稠油油藏,目前已进入开发中后期的高含水阶段。根据钻井、测井资料,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本原理,对研究区进行了多级次基准面旋回的识别与对比,分析了基准面旋回对沉积特征、储层物性、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明确了基准面旋回内不同部位剩余油的富集规律。研究认为:(1)基准面下降晚期、上升早期,砂体面积广,厚度大,储层物性好,剩余储量易于动用且多连片分布;(2)基准面下降早期、上升晚期,砂体面积小,厚度薄,储层物性差,剩余储量不易动用且零星分布;(3)基准面下降中期、上升中期,剩余油储量中等。取得了较好的挖潜效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萨南西部SⅠ ,SⅡ ,SⅢ ,PⅡ 4个非主力油层组 6 9个沉积单元微相及砂体的分布 ,优选一次加密井 ,分析了该区非主力油层的动用状况 ,剩余油的成因及分布 ;油田进入高含水阶段 ,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储层非均质的影响 ,表现在不同沉积微相引起了油层非均质 ,造成剩余油在平面上、纵向上的分布差异 ;注采系统不完善是剩余油形成的主要原因 ,此成果为油层挖潜、井网调整提供了地质依据 .  相似文献   

14.
文38断块油藏属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其沙三上亚段的沉积微相特征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剩余油挖潜难度较大。为了深入挖潜增效,通过泥岩颜色、粒度特征、构造特征等综合分析,进行沉积相展布特征研究。通过沉积微相的精细刻画,明确了各小层河道砂体的平面及剖面展布规律;同时,结合各微相的韵律性特征,剖析了剩余油富集的有利部位;最后,提出了侧钻挖掘的剩余油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喇嘛甸油田断层边部剩余油相对富集,常规研究方法无法准确描述断层构造特征。为此,以井震结合技术为核心,以多学科油藏为手段,精细描述构造特征,量化剩余油,采取大斜度定向井挖潜了断层边部剩余油。2009年以来,先后在37# 、51# 和15# 断层边部优化设计了12口大斜度定向井,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通过对大斜度定向井开发效果分析,明确了大斜度定向井的技术特点及挖潜剩余油类型;通过优化措施调整,有力地保障了大斜度定向井长期高效开发;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大断层边部剩余潜力,为改善断层边部开发效果,增加水驱可采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坪北油田延长组储层属于特低渗透油藏,由于特殊的原生孔隙结构和后期人为改造,导致剩余油分布极为复杂,运用常规油藏动态分析方法开展剩余油描述精度较低,不能满足精细开发的要求。以坪北油田A区块为研究对象,以油藏地质精细建模和非线性数值模拟技术为研究手段,分析剩余油的分布规律,认为剩余油主要受油井距、油水井排距和储层裂缝分布等因素的控制。这一结论与生产实际基本一致,为油田进一步调整挖潜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7.
洪湖油田位于江汉盆地沔阳凹陷中部,具有构造破碎、断块复杂、含油面积小等特点。受断块构造格局制约,注采井网完善程度低,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开发过程中平面调整难度大。通过储层精细对比及油藏精细描述,研究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剩余油挖潜策略。  相似文献   

18.
针对底水油藏进入特高含水期后,剩余油的潜力在油田开发后期调整挖潜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提出了计算其剩余潜力的新方法.从底水油藏的过水倍数和驱油效率的定义出发,利用达西定律和物质平衡理论,推导出底水油藏过水倍数与驱油效率的关系式,提出采用拟合实际动态的遗传算法和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求解关系式.通过实例表明,运用该方法可以找到油田特高含水期时的剩余油潜力,指导油田制定下一步调整挖潜方案.  相似文献   

19.
经过长期注水开采油田进入高含水期,油层内油、气、水交错渗流,剩余油的挖潜难度加大。高含水剩余油分布研究主要从剩余油分布研究方法、剩余油分布特征、剩余油分布控制因素三方面进行。总结目前剩余油分布及挖潜技术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状况和最新进展,提出周期注水、降压开采等剩余油挖潜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柴达木盆地切12区冲积扇砂砾岩油藏为例,针对制约油藏开发的关键地质因素——储层非均质性,运用地质、测井及生产动态等资料,深入剖析砂砾岩储层非均质特征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认为沉积组构差异控制形成的储层孔隙结构差异是储层微观非均质性的主因,冲积扇沉积构型单元时空分布是储层宏观非均质性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厚层砂砾岩发育2类储层孔隙结构、2类渗透率韵律类型、1种夹层类型、2类夹层分布样式、2种有效砂体结构、4类有效砂体连通模式,扇中复合水道平面非均质性最强,渗透率变异系数大于0.7,扇根“泛连通体”平面非均质性中等,渗透率变异系数介于0.3~0.5.储层非均质性主要通过沉积构型单元的渗流屏障分布样式、渗透率韵律性、储层孔隙结构等方面影响剩余油的分布,导致不同构型单元剩余油分布规律不同.在扇中复合水道及水道萎缩期单元内,受注入水沿高渗层大孔道非均匀突进的影响,形成绕流、孤岛状等微观剩余油,且富集于复合韵律层的上部;在扇根“泛连通体”单元内,受注采连通性差和储层低渗透性的影响,剩余油片状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