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某300 MW汽轮发电机组长期运行以来,3#轴承瓦温一直偏高,甚至在某次大修后启动过程中,其温度异常升高至110℃导致跳机,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翻瓦检查,找到了瓦温异常升高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应变法对机组轴系载荷分配和标高分布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显示,3#轴承承载较大是引起瓦温偏高的主要原因。降低轴承标高后,机组运行指标达到优秀。  相似文献   

2.
某国产百万汽轮发电机组在调试启动中发生强烈的低频油膜涡动故障,油膜涡动发生在中压3、4号可倾瓦轴承。通过对振动特征和安装数据的分析,判断机组增加顶轴油管等因素导致轴承自位能力和稳定性降低是引起油膜涡动的主要原因。通过修改顶轴油管道布置,并对4号轴承标高和顶隙进行调整,消除了机组油膜涡动故障。  相似文献   

3.
谢尉扬 《浙江电力》2006,25(2):39-41
分析了影响汽轮机轴承自位能力的各种因素,对轴承自位能力差可能造成瓦温升高、顶轴油压降低等现象和影响进行阐述,提出了针对轴承自位能力差可采取的措施,对该类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戚墅堰发电有限公司 # 1 2汽轮发电机系东方电机厂产品 ,型号为QFQS -2 0 0 -2型。由于发电机组基础存在不均匀沉降 ,经过二次大修 ,# 6、# 7瓦轴承标高有较大下落 ,致使大修后发电机轴颈与密封瓦座的间隙较小 ,在运行中发生 # 7瓦轴颈与密封瓦座发生碰撞磨擦 ,使# 7轴颈表面磨出 2道各宽 2 0mm左右的拉毛区 ,拉毛深度 0 .5~ 2 .5mm不等 ,详见图 1。图 1 发电机轴颈表面磨损情况由于轴颈的凹槽型磨损 ,使汽轮发电机组在运行中 ,发电机空、氢侧密封油两侧油压产生偏差 ,同时密封瓦的有效密封长度的缩短 ,使发电机的氢气纯度…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200 MW汽轮发电机组正常运行状态下4号轴承多次出现突发性振动,并导致机组跳机情况,通过对振动数据的测试和分析,判断故障是由于轴承油膜失稳所引起的.通过2个阶段的标高调整,取得了很好的减振效果.指出标高调整所能取得的故障治理效果与标高调整量有较大关系,出现轴承失稳故障后,在轴承瓦温不超标、动静不摩擦的前提下,标高调整量可以适当大一些.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发电公司660 MW机组1号轴承瓦温报警故障,查找出原因为轴承自位能力不良导致轴瓦卡涩并使轴承温度异常升高;基于此提出了并联润滑油泵运行与顶轴油泵试启动的处理措施,通过增加油膜厚度、提高轴心相对高度以及恢复轴瓦自位能力等技术手段有效解决了机组瓦温异常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华能玉环电厂4×1000MW机组在国内首次采用了26.25MPa/600℃/600℃超超临界参数锅炉,投产后4台机组性能稳定,居于国际先进水平;但锅炉在某些负荷段两侧主、再热汽温出现了较大偏差,对机组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产生一定影响。分析了汽温偏差大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1号机组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轴承烧瓦、轴振较大、低压转子轴承金属温度偏高等问题进行分析,认为轴承自定位性能较差,汽封与转子碰磨,5号、6号轴承设计标高偏高是故障的主要原因,提出更换新瓦,控制冲转参数,降低5号、6号轴承标高等处理措施,说明处理效果,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某些300 MW机组顶轴油系统实际运行中容易出现油压低,油泵出力不足,顶轴机构振动和噪音大,甚至油管爆裂及烧瓦等问题,其原因为顶轴油泵柱塞件磨损及密封件密封不严易泄漏等。为此,在超(超)临界机组顶轴油系统上选用性能可靠的进口柱塞泵来替国产柱塞泵,在顶轴油泵进出口处设置过滤器以保证油质清洁度防止轴承磨损,在顶轴油泵出口安装逆止阀等,解决了顶轴系统油压低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泳 《电工技术》2023,(9):217-218
某电厂650 MW机组整个汽轮机轴系由8个四瓦块可倾瓦轴承和1个推力轴承组成。2台机组从商运至今,盘车阶段多次出现2#轴瓦温度较1#轴瓦温度高5 ℃,导致后续冲转过程中2#轴瓦出现轴瓦温度瞬时升高现象,影响汽轮机冲转。阐述了影响可倾瓦温度的关键因素,通过对轴瓦载荷分配的调整、可倾瓦进出口油楔的修刮、轴承安装间隙的合理选择等措施,使2#轴瓦盘车阶段瓦温明显下降,确保了机组的冲转成功。  相似文献   

11.
针对核电100 MW汽轮机轴承在冲转及运行期间轴承温度偏高的问题,根据GBT 21466.2-2008,对轴承温度随轴承标高的变化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制造厂提供的数据进行了对比,认为主要原因为轴承标高变化、轴承瓦衬变形、轴承左右不对中等.对此,采取消除轴承标高变化、修刮消除瓦衬变、调整消除轴承左右不对中等措施后,机组冲转及满负荷运行期间轴承温度均可控制在90℃以内,轴承之间的温差更合理,提高了设备的安全裕度.  相似文献   

12.
王广庭 《湖北电力》2011,35(Z2):46-48
汽轮机组轴承座松动,必然会引起轴承刚度的变化,而刚度的变化又会引起轴承座轴振和瓦振的变化.本文根据发电机组轴承刚度变化对机组振动的影响特性,成功诊断了一起300MW汽轮发电机组轴承座顶销松动故障.  相似文献   

13.
采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轴承载荷计算模型,并以国内两种典型1000 MW汽轮机组为研究对象,考虑油膜缓冲及转子弹性变形影响,比较分析标高调整对单/双支撑机组轴承载荷和轴封间隙的影响。单支撑机组相对载荷灵敏度比双支撑机组小,载荷受标高变化影响小;在油膜缓冲和转子弹性变形共同影响下,双支撑机组标高调整时,轴封间隙实际变化量小于标高调整量,调整量可以适当大一些;单支撑机组轴封间隙变化量和轴承标高调整量相当,标高调整需考虑对轴封间隙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电厂汽轮机组轴系标高调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电站系统工程》2019,(2):53-56
针对某台600 MW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出现的轴系振动异常现象,通过运行参数及振动数据,对#1、#2和#3、#4轴承相对轴振偏大问题、#4和#5轴承座振动大问题进行了研究,最终通过现场动平衡试验解决了该机组轴系振动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国产600MW汽轮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场测试的方法获得各轴承座中分面处标高的动态变化规律,找到影响各轴承座标高动态标高变化的因素。研究表明:机组状态参数的变化对各轴承的标高有较大影响。机组冲转、升速过程中,轴承标高变化主要取决于轴承座本身的温度变化。本文的研究结果,对合理分配轴承的动态载荷,确保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F级燃气轮机多轴联合循环机组安装调试过程中或者燃气轮机长时间停机后的启动过程中,机组顶轴油系统发出油压低的报警,并且会非正常联启备用泵,使后期机组顶轴油泵一用一备的安全冗余配置不能发挥作用。通过分析、现场测试及设备检查,对常规顶轴油系统的流程改进和结构优化,解决了顶轴油系统油压低报警及非正常联启备用泵的问题,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某台600MW汽轮发电机组在大修后带负荷运行中,3X和5X轴的振动较大,4号瓦和6号瓦的瓦振较大;在降速过程中4号瓦、5号瓦和6号瓦出现不同程度的二倍频分量.结合机组检修过程及动平衡过程对上述振动现象进行了分析,指出质量不平衡、轴承紧力不足以及联轴器平行不对中是引起上述振动的原因,并通过动平衡方法以及增加轴承紧力,使得...  相似文献   

18.
某超临界660 MW机组运行中高中压转子热变形引起振动超标,通过现场高速动平衡进行了治理。振动治理过程中,#4瓦出现不稳定振动,#4瓦x、y方向轴振在升速至1100 r/min时开始迅速增大,至1390 r/min时轴振已达到跳机值。振动大时,振动频谱中主要为1/3倍频成分。分析认为#4轴瓦不稳定振动是由可倾瓦故障引起的,揭瓦检查发现可倾瓦瓦块与壳体之间的支撑弹簧折断,瓦壳体柱销孔磨损4 mm。更换弹簧并修复瓦块后机组顺利升速到3000 r/min。  相似文献   

19.
在转子-轴承试验台上开展了标高对轴系振动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标高会对轴系振动的1x倍频分量和2x倍频分量产生较大影响。标高变化对1x倍频分量的影响随转速升高而增大,随转子距离的增加而减小。标高对2x倍频分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二倍频共振区附近。标高变化还会影响转子轴心轨迹形状和长半轴角度。标高变化量较大时,轴承两侧轴心轨迹形状会出现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从轴承弹流润滑的角度出发,指出大型汽轮发电机组采用顶轴系统的必要性,对顶轴系统的主要参数(顶轴油压和流量)及各主要元件(如顶轴油囊、节流阀、顶轴油泵等)的选型等设计要点进行分析。图12表2参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