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废锌锰电池中含有汞、镉、锌、铜、锰等重金属,随意丢弃,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导致金属资源浪费。我国每年报废50万吨废锌锰电池,若能全部回收利用,可再生锰11万吨、锌7万吨、铜1.4万吨,是相当可观的资源。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各种基础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而国内资源严重短缺,矿产资源的保证度不断下降,从而促进了国内外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的蓬勃兴起.2002年,我国进口含铜废料和废杂铜共308万吨,废杂铝44.7万吨,废锌5.5万吨.  相似文献   

3.
2005年已经过去,在这一年里,有色金属中的铜锌是一路高歌,不断攀升,达到创历史新高的天价。在2005年末,铜、锌的价格分别达到从未有过的40000元/吨和16500-17000元/吨。这两种金属和电池生产均关系极大,特别是金属锌是锌锰干电池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无论是中性锌锰电池中的锌筒和氯化锌,还是碱性锌锰电池中的锌粉,均在电池生产成本中占有相当比例。而金属铜在电池中主要用于铜帽雨1碱性电池中的集流体——铜丝。  相似文献   

4.
国内废杂铜制杆技术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铜资源人均储量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8%.2008年中国进口铜精矿517万吨,进口废杂铜555万吨,进口精铜1 25.1万吨,进口铜材96万吨,进口仍是解决国内铜资源供需矛盾的主要手段.从2003年到2008年,中国的精铜产量从占全球12%提高到20%,利用废杂铜生产精铜从35.2万吨增加到102.6万吨.  相似文献   

5.
王恭敏 《资源再生》2005,(11):10-12
2004年,我国生产铜精矿含量60.66万吨,氧化铝700万吨,铅精矿含量60万吨,锌精矿含量172万吨,储量的静态保有年限铜10年、铝50年、铅7年、锌9年.铜原料的60%、铝50%、铅40%、锌15%依靠进口,面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紧缺的长期性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6.
再生专利     
纯化氯化铜溶液的方法,一种火法精练精铅的方法,用废旧碱性二氧化锰电池制备锰锌铁氧体的方法,用废旧锌锰电池制备锰锌铁氧体的方法,废蓄电池无污染反射炉熔炼方法,从钒钛磁铁矿中分离提取金属元素的方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铸造纵横》2007,(3):27-28
2006年,中国再生有色金属总产量达453万吨,比2005年增长21%。其中再生铜168万吨、再生铝235万吨、再生铅39万吨、再生锌11万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18%、21%、39%和29%。据中国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共进口有色金属废料实物量678万吨,比2005年增长3.1%。其中含铜废料494万吨、含铝废料177万吨、含锌废料7万吨,与2005年相比分别增长2.5%、5.3%、-5.3%。2006年中国国内回收废杂铜金属量68万吨、废杂铝金属量93万吨、废铅金属量39万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2006年我国电池生产量已经达到190亿支[1],多年来一直居世界第一电池生产国的地位,其中锌锰电池占大多数.废锌锰电池丢弃后,其中的重金属物质会逐渐渗透到地下,污染土壤和水体.重金属在生物体内富集,会使生物体致畸或致变,随着我国现代化通信业的发展,人们使用电池越来越多,产生的废电池也在大量增加,但回收率却不足2%.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各种基础材料的需求急剧增加,而国内资源严重短缺,矿产资源的保证度不断下降,从而促进了国内外再生资源开发利用产业的蓬勃兴起。2002年,我国进口含铜废料和废杂铜共308万吨,废杂铝44.7万吨,废锌5.5万吨。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废金属进口国,每年处理着全球废料市场上的三分之一的废旧金属。国外废杂金属的大量涌入,一方面给我国的基础材料工业带来了丰富的原料,显著缓解了我国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紧缺的局面;另一方面,我国在大量进口废杂金属、通过拆解加工与再生利用重新成为各种基础材料的同时,也给我国…  相似文献   

10.
加快有色金属循环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我国生产铜精矿含量60.66万吨,氧化铝700万吨,铅精矿含量60万吨,锌精矿含量172万吨,储量的静态保有年限铜10年、铝50年、铅7年、锌9年。铜原料的60%、铝50%、铅40%、锌15%依靠进口,面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资源紧缺的长期性是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11.
张希忠 《资源再生》2003,(11):15-18
中国再生铜工业在最近的十年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2年利用废杂铜生产的电解铜、铜材和铜合金达到100-120万吨,大约占精炼铜产量的63%,占消费量的36%.2002年国内产生并得到回收的废杂铜大约为56万吨,进口含铜实物量300多万吨,含铜大约60-70万吨.  相似文献   

12.
2006年我国电池生产量已经达到190亿支,多年来一直居世界第一电池生产国的地位,其中锌锰电池占大多数。废锌锰电池丢弃后,其中的重金属物质会逐渐渗透到地下,污染土壤和水体。重金属在生物体内富集,会使生物体致畸或致变,随着我国现代化通信业的发展,人们使用电池越来越多,产生的废电池也在大量增加,但回收率却不足2%。  相似文献   

13.
正7月29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市场投放第二批国家储备铜铝锌共17万吨,这也是继7月5日投放10吨铜铝锌之后再次抛储,以平抑工业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上午10时,记者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物资储备调节中心看到,17万吨国家储备铜铝锌通过网上公开竞价的方式向市场投放,其中铜3万吨、铝9万吨、锌5万吨。据统计,本次具有竞买资格的企业共计231家,均从事铜铝锌加工制造等相关领域,其他企业无法参与本次抛储竞标。  相似文献   

14.
《模具工业》2022,(6):6-7
<正>(1)生产保持平稳。一季度,10种有色金属产量1 617万吨,同比增长0.9%。其中,铜、铅、锌产量分别为264.4万吨、181.1、165.5,同比分别增长6.1%、1.2%、0.7%,电解铝产量为963.3万吨,同比下降0.4%。(2)价格高位运行。一季度,大宗有色金属价格持续高位运行,铜、铝、铅、锌现货均价分别为71 672、22 187、15 440、25 548,同比分别上涨14.4%、37%、0.6%、15.6%。受新能源产业需求增长、锂资源供应紧张等影响,一季度国内镍、钴、电池级碳酸锂均价分别为19、52.5、42.1万元/吨,同比分别上涨43.2%、54.4%、456%。  相似文献   

15.
正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部署,为缓解企业原材料成本压力,发挥储备市场调节作用,9月1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投放第三批国家储备铜、铝、锌,共计15万吨,其中铜3万吨、铝7万吨、锌5万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已于7月5日、29日分两批次完成投放国家储备铜铝锌27万吨。据悉,  相似文献   

16.
贵冶卡尔多炉处理废杂铜冶炼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波 《资源再生》2009,(6):38-40
介绍江铜贵冶年产30万吨铜冶炼项目引进卡尔多炉处理废杂铜冶炼工艺的情况,并分析了卡尔多炉处理废杂铜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7.
1前言 汞及其化合物是有毒物质,回收废旧锌锰电池关键是保证汞的完全回收.在废旧锌锰电池中汞分散存在于锌皮、黑粉、内层纸以及糊状物等载体中,且载体中汞不能用水清洗除去.鉴于这种情况,按照目前的报道关于废旧锌锰电池的回收处理工艺,极容易出现汞在回收过程中的散失,从而造成二次污染.另外,废旧锌锰电池中含有铵化合物,铵化合物的存在对其他物质的制备也会产生影响.根据汞、汞化合物以及铵化合物具有遇热易分解且分解后物易于回收的特点,本研究提出对废旧锌锰电池中汞、汞化合物和铵化合物作一次性集中回收处理工艺.这样既可回收得到汞及铵化合物,同时又可以避免废电池回收处理中汞的散失,为回收处理废旧锌锰电池提供便利.由于汞和铵化合物分解后的收集容易实现,这里只集中探讨从废旧锌锰电池中分离汞及汞和铵化合物的适宜条件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前言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我国制造业迅速崛起,“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一个焦点。经过了这些年来的发展,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已经确立,而进口废料已经成为弥补我国资源不足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解决我国资源短缺状况,为制造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基础材料重要来源。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废料贸易的主要市场,在全球废料贸易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就以废杂铜的贸易情况来看,全球废杂铜的贸易量从2002年的300万吨增长到2011年的540万吨,2011年,中国进口的废杂铜占全球废杂铜贸易量的62%。  相似文献   

19.
一、伊朗矿产资源 伊朗不仅是石油、天然气资源储藏大国,其他矿产资源也十分丰富,经勘探,除石油、天然气外,伊朗还有60多种其他矿产品。其中已探明铅、锌矿石储量2.3亿吨,居世界第一位;铜矿石储量为26亿吨,约占世界总储量4%,居世界第三位;已探明铀储量居世界第十位。其他的矿产品还有锰360万吨、钛2.5侈吨等。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资源再生情况不容乐观.据预测,我国每年约有500万吨废钢铁、20多万吨废旧有色金属、200万吨废纸、100万吨废塑料、400万吨废化纤以及700万吨废玻璃、废旧电子产品等大量废弃物随垃圾丢弃而没有被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