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提出了一种全局优化的多面体匹配方法,该方法对物体的拓扑关系和结构关系进行多级匹配,利用全局优化的松驰迭代方法减少匹配误差,并由匹配的一致性准则进行匹配结果的检测,根据物体的内在特征来进行匹配,从而解决非同构物体的匹配.可广泛应用于物体识别、三维物体重建、医学图象处理等领域,实验证明此方法质量好、自动化程度高,是一种有效的全局优化结构匹配方法.  相似文献   

3.
一种离散隐Markov模型参数的全局优化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隐Markov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是HMM在语音处理应用中的关键问题。经典的Baum_Welch算法是基于最陡梯度下降的局部优化算法。HMM模型的质量取决于初始模型的设计。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在于使算法具有随机性。本文结合随机松弛算法(SR)的全局搜索能力和Baum_Welch算法的局部优化性能,提出了一种离散隐Markov模型参数的全局优化算法。该算法根据HMM的参数对P(O)/λ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4.
刘闯  韩敏  邢军 《电子学报》2013,41(5):871-877
针对全局数值优化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膜计算理论的启发式全局优化算法.受细胞内液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启发,该算法构建了液体分子沿任意和某一方向运动的机制,实现了算法全局探索和局部开发的能力.8个benchmark测试优化函数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具有保持解的多样性和跳出局部极值的全局寻优能力.  相似文献   

5.
《现代电子技术》2015,(17):110-113
随着虚拟化技术逐渐在数据中心环境中的普及,虚拟化系统的容灾成效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虚拟化集群的心跳算法是关系虚拟化容灾成效的关键技术之一。研究了一种虚拟化的心跳算法,该算法通过利用所有网络节点有序的进行网络心跳检测,输出一个布尔值,负责裁判进程的Master主机根据该值判断节点是否出现故障,可用于快速检测出集群环境中节点的故障。  相似文献   

6.
本文中,针对规则的VLSI设计模式(门阵列,标准单元等),我们提出一种新的非常简单有效的布局算法.该算法基于严格的数学分析,可以证明能够找到全局最优解.在实验中发现,对于很大规模的电路,我们的算法比现有的所有算法都快.此外,我们的算法还能够同时适应于线长优化和时延优化模式.  相似文献   

7.
由于海上受地理和环境因素条件的限制,许多先进的通讯技术难以得到应用。以中海油渤海油田通讯网络建设为依据,在充分分析应用背景的前提下,提出针对海上复杂作业环境的多层次多种通讯链路集群解决方案,详细介绍了通讯系统中用到的关键技术、方法和实施方案。通过该方案的实施应用,解决了海上油田长期制约生产的通讯瓶颈问题,改变海上油田通讯手段单一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新型全局运动估计算法,将进货规划算法引入全局运动估计算法中,能明显加快全局运动估计的计算量。实验结果表明,新算法有良好的计算速度和计算精确性。  相似文献   

9.
10.
吴乃星  廖建新  杨孟辉  朱晓民 《电子学报》2005,33(10):1745-1750
针对基于软交换的集群媒体服务器的系统特征,本文提出了一种LRV(Limited Resource Vector)负载均衡算法,该算法考虑了系统中资源的协调使用并有效防止了系统性能的剧烈变化.通过在集群媒体服务器负载均衡系统Petri网模型上的大量仿真模拟,对LRV负载均衡算法与其他传统负载均衡算法在异构环境下的均衡能力、系统吞吐量、系统响应时间和性能平稳性几个方面做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LRV算法具有优越的性能,对集群媒体服务器的异构环境有良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集群系统具有性能高、扩展性强等特点,能够充分发挥并行计算能力。在现有的微机条件上建立了基于Windows和MPI的集群计算环境,并在此平台上通过MPI并行程序设计思想,提出了利用蒙特卡罗积分法的PI值求解算法。通过对大量的PI值计算实验结果分析,发现基于MPI的并行计算能大幅度提高运算效率。  相似文献   

12.
面对分子动力学模拟在串行计算上的速度瓶颈问题,设计一种并行计算模型来加快计算速度,在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LAMMPS下引入MPI+OpenMP并行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在LAMMPS下提供两级并行处理,充分利用集群优势,提高模拟计算速度.实验结果表明,在十节点下,采用并行模型加速比至少提高8倍以上.  相似文献   

13.
基于隐聚类和狄利特雷过程的大规模MIMO-OFDM接收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建华  袁正道  王忠勇  路新华  薛琦 《电子学报》2019,47(12):2515-2523
本文首先讨论了大规模MIMO-OFDM(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信道的空间相关性,提出了一种基于隐聚类假设的信道建模方法,利用概率参数模拟不同的传播环境.然后,将机器学习领域的狄利特雷过程(Dirichlet Process,DP)引入到稀疏贝叶斯学习(Sparse Bayesian Learning,SBL)模型中,建立了DP-SBL结构,在信道估计的同时挖掘并利用大规模MIMO系统所特有的隐聚类特征.接着,将DP-SBL结构应用于大规模MIMO-OFDM系统中,在因子图上利用消息传递算法推导了一种基于隐聚类和狄利特雷过程的接收机算法.最后,将本文提出的接收机算法和现有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接收机算法充分利用了大规模MIMO-OFDM系统特有的空间相关性,能够以较低的计算复杂度获得较强的鲁棒性和显著的性能增益.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介绍了虚拟令牌传递方式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重点介绍了虚拟环形网令牌传递方式控制数据传输的机制  相似文献   

15.
网络结构上的信息传递(Message Passing, MP)机制是理解大型网络结构,实现网络节点属性预测的重要工具。然而,在电力线通信网络中,无法在终端和链路上部署复杂的身份识别验证的计算模块,导致无法建立可信的电力线通信网络MP机制,从而无法杜绝潜在攻击者的恶意对抗攻击行为,例如恶意更改电表数据、恶意隐藏终端故障等。为此,以电力节点匿名为动机,将电力节点位置隐藏至高斯噪声中,从而使攻击者无法定位具体的目标节点,抵制潜在的攻击行为。首先证明了节点定位定理,给出了图信息在傅里叶域中传递的数学模型,从而展示主流MP模型(图神经网络)定位节点的具体量化指标;然后设计了一个从高斯噪声中生成节点位置的生成器,实现节点匿名;最后设计了一个对抗生成网络,用来实现精确的电力线通信网络建模。实验表明,即使完全隐藏电力线中节点的位置,通过端到端训练,依然可以实现精确的MP,从而构建更加可信的电力线通信网络理解机制。  相似文献   

16.
消息传递并行环境中全文换操作的发送接收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苗浩  黄刘生  张国义  陈国良 《电子学报》2004,32(12):2109-2112
传统的全交换操作实现未考虑消息的发送接收序对进程阻塞数目的影响.本文通过理论推导,证明其将导致单进程平均阻塞数、单进程最大阻塞数、所有进程平均阻塞数、所有进程最大阻塞数的量级分别为O(logN)、O(N)、O(NlogN)、O(N2);接着按优化程度提出了三种改进的发送接收序:任意发送层次接收、单一集中控制、层次多集中控制,其中层次多集中控制的后三个参数的量级分别减少至O(logN)、O(N)、O(N).  相似文献   

17.
基于Pub/Sub模式的智能消息中间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总结消息传递模式和消息队列模式,及其中都可用到的点对点通信方式和发布/订阅通信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ub/Sub模式的智能消息中间件,并对该智能消息中间件的系统架构及工作流程进行了研究.此种消息中间件可以根据消息的不同类型来自动选择最佳的传递方式,以此来满足不同消息在及时性,高速性,可靠性等方面的不同要求,它适用于多种领域,尤其在企业应用集成中.  相似文献   

18.
基于联合判决消息传递机制的LDPC码译码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对LDPC码进行译码时,变量消息的振荡会引起错误的发生.本文以(600.300)非规则LDPC码仿真实验为例分析了不同译码效果下判决消息均值的分布特点,并结合环的特点,分析了译码产生错误判决的原因.研究了\"纠删\"型消息传递机制和联合判决迭代停止准则,针对判决消息出现振荡情况,提出以\"纠删\"方式处理变量消息的更新,并结合变量节点判决消息均值分布趋势与伴随式结果确定迭代终止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LDPC码译码算法.仿真分析表明,新的译码算法能够在减少迭代次数和降低译码复杂度的同时,有效提高译码的纠错性能.  相似文献   

19.
给出一种新的Q LDPC码(多进制LDPC码)译码简化算法,比较了在突发噪声信道以及衰落信道下,高码率(码率不低于8/9),短帧(帧长小于5 000 b)情况下Q LDPC码与RS码的纠错性能,并分析了其译码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Q LDPC码具有很好的抗突发和抗衰落性能,在突发噪声长度高达144 b的情况下,在误帧率为10-4的水平下,Q LDPC码的编码增益超出RS码2.7 dB,而在瑞利衰落信道下,则要比RS码多出9 dB的编码增益。这对于Q LDPC码应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彭立  朱光喜 《信号处理》2004,20(5):494-496
本文以Tanner图上的迭代消息流传递技术为基础,分析了Gallager提出的LDPC码第一解码方案,给出基于校验和的位翻转硬判决解码算法。在此基础上引入接收信号作为可靠性评估,使评估值作为硬判决的加权系数,从而提出基于校验和的加权位翻转解码算法。加权位翻转算法充分考虑了接收符号的信息;为了快速搜索翻转位,对不满足的校验方程数采用最大投票数排队算法。这些措施的合理应用改善了基于校验和的位翻转解码算法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