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春夏之交是青海湖一年当中最好的季节,旅游时代的人们也在这个时候选择前往青海湖去旅游,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看见的淼渺水域下面,成年的湟鱼将腹部的鳍变硬作为一种逆水而上去淡水区产卵的资本和力量,在这种力量驱使下,它们离开青海湖,开始生命中最重要的旅行。  相似文献   

2.
汽车在青藏高原上奔驰。沿着湟水谷地向西,地势渐渐升高,一路上景色不断变化。从兰州到西宁,上了一个台阶;从西宁到青海湖,又上了一个台价——海拔高度从2800米上升到3100米。夜宿西宁,寒气袭人。拂晓时分,冷雨纷纷,当我们上车准备继续西行的时候,司机说:“不要担心,一过日月山,就没有雨了。”日月山是分水岭。  相似文献   

3.
青海湖水域的小气候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才  孔巧玲 《青海水利》1992,(2):37-39,44
  相似文献   

4.
《治淮》2009,(11):1-1
天地万物,共生于世。河流、湖泊、湿地是地球生态平衡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输送水和氧气,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藏。然而人类在推动社会发展和产业化的进程中,无节制的开发和污染水资源,造成河流断流、水质污染等一系列水生态问题。我们应该正视对自然的过度索取造成的恶果,勇敢地承担起水生态治理和修复的重任,重建人水和谐共处的关系,让河流湖泊休养生息,永续为人类造福。  相似文献   

5.
青海湖湖水中磷的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黄河》2015,(9):69-73
以青海湖湖水9个采样点135个水样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湖水总磷和可溶性磷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湖水总磷、可溶性磷浓度6月较高,其次是8月、9月;不同区域总磷浓度变化较大,其中沙柳河入湖湖区、布哈河入湖湖区、鸟岛浓度较大,不同区域可溶性磷浓度变化不大;同一采样点总磷浓度变化明显,其中151码头、江西沟、鸟岛、青海湖农场、沙岛、海晏湾6月的总磷浓度高于8月、9月的,黑马河入湖湖区、布哈河入湖湖区、沙柳河入湖湖区8月、9月的总磷浓度高于6月的;青海湖湖水中磷的分布与转化受湖水理化性质和雨季磷的外源输入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人民黄河》2016,(3):51-55
综合运用青海湖水深、地形和湖区多年水文、气象数据资料,借助数值模拟技术,对青海湖水动力特征、影响因素和多年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海湖水动力特征主要表现为三个大的顺时针旋回(布哈河入湖口南、北两侧和东南湖湾)和河流入湖口、铁布卡湾、哈达湾及沙岛附近等区域的一些次级旋回;近岸浅水区域水动力特征比湖中心复杂,水动力强度更大;常年盛行西北风为控制水动力特征的最主要因素,入湖河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湖泊水动力特征,边界形态、水深、地形等影响局部区域水动力状态。近年来,随着气候持续干旱,入湖河流数量减少和流量减小、河流改道,青海湖近岸局部区域水动力特征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湖泊型水生态功能分区是以流域数字高程模型(DEM)为底图,通过水文分析划分出目标流域的自然水文单元和水系,借助流域综合调查资料确定水生态功能分区,也是地学分区面向生态环境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基于GIS技术,将研究区7大主要河流水系图、DEM、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图、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图、土地利用类型图等进行统一处理为栅格单元相同的栅格图,使用GS+软件计算各指标要素的空间自相关距离,从而得到各因子之间的空间自相关距离,确定青海湖流域水生态功能一二级分区主导指标和影响指标,运用ArcGIS 10.0软件中的空间叠加法对选定的指标栅格图进行模糊叠加,修正分区边界,确定青海湖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分区为8个。以青海湖流域水生态功能一级分区图为底图,在一级分区的基础上确定青海湖流域水生态功能二级分区为27个。青海湖流域水生态功能一、二级分区有助于丰富青海湖流域分异规律研究,为青海湖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理论与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夏天,我先后前往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地,实地领略了千姿百态的海洋美景,那些特色鲜明的海岛,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观黄海渤海分界线的好去处——山东长岛北方竟也有如此美妙的海岛!这是我登岛后发出的感慨。长岛的山石经海水亿万年侵蚀,形成了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海蚀平台、海蚀栈道等奇观,处处巧夺天工。  相似文献   

9.
张璐 《长江建设》2012,(2):54-55
说起德国巴伐利亚的新天鹅堡,很多人会问,这是哪个地方;但是说起《圣斗土星矢》,说起迪斯尼乐园中的公主城堡,或许很多人都知道,德国的新天鹅堡是《圣斗土星矢》动漫剧的现实场景,是迪斯尼乐园里公主城堡的原型。这是一座接近童话的城堡,是一座带着故事的城堡。  相似文献   

10.
<正>从外星空俯瞰地球,它是蓝色的,那蓝色就是水的颜色,覆盖了地球表面70%的面积。人类就生活在这片被水包围的陆地上。水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同时哺育了人类的文明。上古时期,人们视  相似文献   

11.
简单介绍了Google地球的基本概况,对如何从Google地球中提取高程数据进行了探讨。通过软件编程,调用WindowsAPI函数,结合Google地球所提供的二次开发接口,实现对指定区域高程数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2.
地球空间信息科学主要包括全球定位系统、地里信息系统以及遥感3个方面。地球空间信息的本质是反应出我们对地球表层系统的运动规律的认知,它是我们保护地球表层系统的先决条件。因此对地球空间信息的获取对我们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冬天走了,春天来了,办公室的窗子涌进来满满的暖意,大家的话题也由去年的冰雪转到今年的时尚。这个春天,有很多不平常的纪念日,她们共同指向相似的环保主题,提示人类正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的新学科——地球信息科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目前理论发展赶不上技术发展的需求从而制约了技术发展的状态。从发展的观点提供了地球信息科学形成的背景。同时介绍地理信息科学的性质、研究内容、已有基础和应用前景。这一21世纪的新学科将对包括水利在内的很多领域产生广泛和深刻的影响。关注这一学科的发展并与之尽早的并轨将给各领域及相关学科自身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和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论述了采用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探查坝基帷幕体防渗缺陷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 ,结合数个工程实例的应用 ,认为该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并指出 ,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化学分析资料的精度。最后 ,也对如何提高其精度作了扼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坝基岩体(包括防渗帷幕)与其中地下水水溶液之间发生的化学作用是坝基晚期出现一系列病态问题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本文针对上述问题,以不同化学组分在坝基岩-水系统中空间和时间上相互转化量的定量化作为目标,建立了坝基岩-水化学作用的水文-地球化学模型,并把模型成功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7.
陈陆  林初学 《中国三峡建设》2009,(6):96-96,F0003
换一个角度着我们的家园——地球,眼前全然是另一副模样。  相似文献   

18.
《治淮》2011,(4):1-1
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所提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确定自当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设立世界水日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世界各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相似文献   

19.
地球工程应对气候变暖已成为近年来学界广泛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BNU-ESM模式数据,采用百分位数阈值方法界定强降雨和极端强降雨事件,从气候态特征、变化趋势和波动特征三个角度对比分析了地球工程情景(G4试验)和非地球工程情景(RCP4.5)下全球陆地强降雨量和极端强降雨量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在气候态特征上,地球工程实施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强降雨和极端强降雨量的空间高低分异格局,仅数值上有所差异。两种情景下气候态差异特征表明地球工程在2020—2069年实施期间对北(南)半球以抑制(促进)作用为主,而在2070—2099年实施结束后对北(南)半球以促进(抑制)作用为主。地球工程实施结束后相比实施期间促进了全球多数地区的强降雨和极端强降雨量。(2)在变化趋势上,两种情景下的强降雨量变化趋势在2020—2069年存在一定差异特征,而在2010—2099年和2070—2099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两种情景下的极端强降雨量变化趋势则在2020—2069年和2070—2099年呈现出异质性。两种情景下变化趋势差异特征表明, 2070—2099年地球工程均促进了强降雨和极端强降雨量增加趋势。强降雨和极端强降雨量在地球工程实施前后均具有不同的区域性特征。(3)在波动特征上,地球工程实施不同阶段强降雨和极端强降雨量波动特征的空间高低分异格局相差不大,仅数值上有一定差异。两种情景下波动差异表明地球工程实施不同阶段均减小了强降雨量的波动特征。但极端强降雨量则在2020—2069年和2070—2099年呈现出相反的波动差异特征。地球工程情景下实施结束后的波动特征明显高于实施期间。  相似文献   

20.
在唐家山堰塞湖的应急抢险中,应急抢险方案提出开挖导流渠疏导湖水,并利用水力的冲刷作用,加深导流渠,降低水位,以排除溃坝风险。为了快速有效地了解开挖导流渠的地层结构,在导流渠两侧做了两条高密度电法勘探剖面,结果显示导流渠前部和尾部的电阻率较高,推测为碎裂岩;中部电阻率较低,探测为碎石土。导流渠泄水后的形态与解释成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