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碱变性苎麻织物的柔软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苎麻织物经碱变性后,再经过纤维素酶/柔软剂一浴法柔软整理工艺进行探讨,结果表明,该工艺能有效地改善苎麻织物的刺痒感,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王静 《丝绸技术》1996,4(4):29-32
本文介绍了纤维素酶作用于纤维素织物的反应机理,纤维素酶反应条件有酶碱量工艺,着着重陈述了纤维素在牛仔布,苎麻织物,纯棉平布,灯芯绒,毛巾和人造纤维织物等六种纤维素织物洗涤整理方面的应用及其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苎麻织物生物整理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研制和试验苎麻织物酶洗的专用纤维素酶、酶洗激活削和专用柔软剂的全过程,确定了酶整理的设备、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提供了苎麻织物生化整理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4.
苎麻织物生化整理技术的研究(续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苎麻织物生化整理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研制和试验苎麻织物酶洗的专用纤维素酶、酶洗激活剂和专用柔软剂的全过程,确定了酶整理的设备、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提供了苎麻织物生化整理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5.
本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苎麻织物生物整理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研制和试验苎麻织物酶洗的专用纤维素酶,酶洗激活剂和专用柔软剂的全过程,确定了酶整理的设备,工艺路线和工艺参数、提供了苎麻织物生化整理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6.
针对苎麻织物刺痒感问题,系统研究了单一纤维素酶整理、单一聚氨酯整理、纤维素酶-聚氨酯联合整理对苎麻织物抗刺痒整理效果以及相关的纤维形态结构、结晶度和力学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单一的纤维素酶整理通常达不到良好的苎麻织物抗刺痒感效果,虽有一定的抗刺痒效果,但对织物的强力有严重损伤;单一的聚氨酯整理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苎麻织物的刺痒感,且强力损失率相对较小;苎麻织物的纤维素酶-聚氨酯联合整理可达到良好的抗刺痒感效果,并保持较好的织物透气性、白度和强力。  相似文献   

7.
从提高苎麻织物服用性能着手,提出了用纤维素酶处理苎麻织物的新工艺,详细介绍了纤维素酶对苎麻织物的作用机理、影响酶洗效果的因素以及采用纤维素酶处理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8.
苎麻织物纤维素酶-混合多羧酸防皱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愈 《印染》2008,34(22)
采用混合多羧酸对苎麻织物进行防皱整理时,其白度和柔软性比较差.经纤维素酶预处理后,再进行混合多羧酸防皱整理,可提高苎麻织物的白度和柔软性,且布面光洁,服用性能良好,断裂强力保留率仅略有下降.纤维素酶预处理苎麻织物的最佳工艺为:纤维素酶浓度4%(owf),pH值5.0,温度50℃,时间40 min.  相似文献   

9.
凌群民  谭磊 《纺织学报》2010,31(7):91-96
针对纯苎麻针织物在穿着过程中具有强烈刺痒感的问题,简要阐述苎麻针织物刺痒感产生的原因及降低刺痒感的方法。采用剪毛-柔软剂整理、纤维素酶-柔软剂整理、柔软剂整理3种工艺对纯苎麻针织物试样进行后整理加工,并对整理后纯苎麻针织物的线圈密度、织物面密度等织物基本织物规格及纵向拉伸强力、悬垂性能、起毛起球性能、折皱回复性能及织物刺痒感进行了测试与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后整理工艺均能降低纯苎麻针织物刺痒感,但后整理工艺会劣化纯苎麻针织物的基本性能,对拉伸强力的劣化尤为明显。对比分析3种后整理工艺发现,剪毛-柔软剂整理的复合整理能有效降低纯苎麻针织物刺痒感,是较为理想的后整理工艺,但对织物力学性能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0.
苎麻织物超级柔软处理方法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苎麻织物超级柔软整理及其组合加工方法了一些探讨,作者认为,纤维素酶后结合AIR0-1000柔软处理的新型树脂整理后结合的AIR0-1000柔软处理均能大大提高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1.
苎麻织物的纤维素酶整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苎麻纤维由于分子排列整齐、结晶度高、刚度大,故导致苎麻织物在穿着过程中产生刺痒感。采用纤维素酶对其进行减量整理,使织物表面毛羽变软,从而达到改善手感、消除刺瘁的的目的。在纤维素酶对苎麻织物整理的过程中,反应型活性染料抑制纤维素酶的作用,非离子型还原染料对酶基本无影响。阳离子表面恬性剂存在时,酶失去活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酶有抑制作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酶的作用基本无影响。苎麻织物经酶整理后,强力下降,白度和柔软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
根据苎麻纤维织物的性质,特点和加工要求,分析了在改善苎麻织物手感,解决刺痒感的生物酶处理过程中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以及这项工艺对纤维素酶性质的独特要求,对用于改善苎麻织物服用性能的纤维素酶的菌种,增减条件和制取方法等也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苎麻织物超级柔软整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庆福  赵文艳 《印染》1998,24(2):33-36
本文对苎麻织物超级柔软整理及其组合加工方法进行了探讨。作者认为,苎麻织物采用纤维素酶处理后,结合意大利白卡拉尼(Biancalani)公司的AIRO—1000机械柔软处理和新型树脂整理,均能大大提高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苎麻织物具有凉爽、挺括、吸湿、散热快等特点。但苎麻织物也存在一些众所周知的缺点:手感粗糙,弹性差,穿着刺痒等,严重影响了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为了增强苎麻纺织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我们采用纤维素酶减量的方法处理苎麻织物。纤维素酶的减量整理在欧美、日本等国发展迅速,目前国内这方面的报道很少见到。纤维素酶减量整理的优点是:①使织物获得前所未有的柔软效果,有效地改善织物的手感风格;②去除织物表面的绒毛,提高布面的光洁度;③可以使低档织物整理成高档产品,  相似文献   

15.
苎麻类织物生化处理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苎麻类织物的生化处理,探讨纤维素酶的反应机理和影响酶处理的工艺参数,分析酶减量对苎麻织物手感,刺痒感,强力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酸性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织物的生物减量作用的3种观点,分析了纤维素酶与pH值、温度之间的关系,分别探讨了酶用量、作用时间、浴比等对纯棉、苎麻、棉麻混纺等3种织物生物减量率的影响,评定了生物整理后织物外观和内在质量的变化,还初步比较了浸渍法和机械法的减量效果。试验结果表明:①织物减量率随酶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但当棉织物的酶用量超过5%时变化不明显;②织物减量率随处理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但时间超过1h后,棉减量率的变化不明显;③纤维素酶对3种织物的减量率不同,其中苎麻织物减量率较高;④织物减量率随浴比的增加而下降;⑤生物整理后,织物外观及内在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但强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苎麻织物下降明显;⑥用机械法整理后的织物减量率大于用浸渍法。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提高苎麻织物服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苎麻织物产生刺痒感的原因 ,对提高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 ,通过采取退浆后第二次烧毛、用烧碱和氨使纤维变性、纤维素酶减量处理 ,进行水洗、砂洗、石磨、柔软、防皱、防缩等后整理工艺 ,使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用纤维素酶对苎麻织物进行生物整理,是促进苎麻织物向高级化、高附加值化的突破.它不仅使织物表面均匀、光洁、富有光泽、柔软滑爽,而且不会污染环境、损伤皮肤,对生产者、消费者安全健康,废水容易生物降解,因此越来越受到染整行业的重视.在日本和欧美一些地区,对纤维素酶的应用已趋向工业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印染行业也正在研究、开发和应用纤维素酶生物整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苎麻织物产生刺痒感的原因,对提高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采取退浆后第二次烧毛、用烧碱和氨使纤维变性、纤维素酶减量处理,进行水洗、砂洗、石磨柔软、防皱防缩等后整理工艺,使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20.
提高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晓明 《印染》2000,26(12):19-21
对苎麻织物产生刺痒感的原因以及提高苎麻织物的服用性能进行分析研究,采取退浆后第二次烧毛,用烧碱和液氨使纤维变性和纤维素酶减量处理,以及水洗、砂洗、石磨、柔软、防皱、防缩等后整理工艺,使苎麻织物的服用必能得到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