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已有高压并联电容器在线监测方法仅通过监测电流值、温度值或谐波等参量中的某一种来判断电容器故障与否的局限性,提出一套基于嵌入式设计的多参量联合在线故障监测与诊断系统.该系统利用分布式现场传感设备对高压电容器的电压、电流、温度进行同步采集,并在图形化编程软件LabVIEW环境下完成对上述3种参量以及电流、电压谐波的智能分析.多参量联合监测的设计在提高诊断可信度的同时,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贵港供电局110kV江南变电站试运行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实现对现场并联电容器组运行状态的在线监测和预警功能.  相似文献   

2.
LabVIEW下水泵机组在线监控与通信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型水泵机组是常见旋转机械设备,采用的检测方法和装置是点检制度,用状态监测系统(含数据采集系统)进行逊检,发现故障征兆后再重点监测和精确诊断.介绍了虚拟系统实现智能监测与远程通信方法的特点.针对机组为关键机械,采用了实时的在线监测扣故障诊断系统.采用离散小波变换对振动信号进行处理,对压力、温度、电量等其它参量进行联检与分析,用LabVIEW系统进行归纳、对比,采用DataSoeket方式实现远程通信.  相似文献   

3.
基于PHM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技术,分析铁路货车实施PHM系统智能在线监测与故障预警的必要性,阐述铁路货车智能在线监测与故障预警系统的基本设想、主要功能、总体架构以及系统的组成,分析系统发展和推广的关键技术和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DSP的电机断条故障在线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电机断条故障在线检测系统计算能力有限,不能实时、有效地进行高速数据处理的缺点,结合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高精度、高速率的特点,研制了以TMS320F2812为核心的电机断条故障在线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采集电机的电流、电压、转速等参数,实时处理采集到的电机数据,在线监测电机状态,系统通过细化包络算法诊断电机断条故障,当有故障出现时发出报警信号,并以自动短信方式通知值班人员,从而保证电机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小波变换理论,论述了基于电流频谱分析的异步变频电机在线监测诊断系统架构。通过对电机电气信号的采集,利用小波变换频谱分析方法,分析了稳态运行时定子电流的频谱,提取出故障信号的特征,对电机典型故障进行了定位和诊断,并通过故障案例论证该诊断分析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常规神经网络收敛速度慢,难以实现水电机组故障在线学习的不足,提出基于径向基多小波神经网络的水电机组故障诊断方法.采用多小波尺度函数作为径向基多小波神经网络的核函数,建立网络模型.利用水电机组振动信号频谱分量的幅值作为特征向量,对网络进行训练,实现特征样本集到振动故障集的有效映射,达到水电机组故障诊断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神经网络的诊断方法相比,径向基多小波神经网络水电机组故障诊断方法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和较好的泛化能力,为水电机组故障在线学习和诊断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在智能电网和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建立高压设备红外热成像在线检测与故障辅助诊断管理系统。提出了系统的具体结构和实施措施:建立远程智能化红外在线监测手段、红外专业数据库服务器端数据分类存储、远程调用数据库中的红外图片及相关知识库智能分析红外图片。通过实例说明了使用该系统进行检修工作的流程及取得的实际效果,创造了红外热像技术在电力设备故障诊断中的新的应用和管理方式,提高了变电设备红外成像监测的专业化、智能化、实时化、信息化、系统化水平,是智能电网综合在线监测数据平台建设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核心部分,能够实现对变电设备的监测,从而促进电网的健康运行,通过对数据的收集,从而实现智能化的调节。智能变电站能够使电力系统安全的运行,能够自动的诊断故障,所以,应该对智能变电站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从而促进电网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电子式互感技术和在线监测技术等进行分析,从而能够提高智能变电站运行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基于DSP低压电网电力参数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计一种具有可编程、自动化测量、智能分析、数字通讯等功能的智能三相综合电力参数监测系统。该系统底层设计采用DSP作为中央处理器,实现对前端采集数据的处理;用CPLD完成整个系统的逻辑控制,简化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并提高其稳定性;通过异步通信单元与上位机构成分布式实时监控系统,实现电力参数在线监测、分析。测试表明,该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0.
异步电机故障的电流监测和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异步电机的预测维修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科学经济的维修体制,预测维修的关键是对电机的故障进行准确有效的监测与诊断。本文介绍的电流监测法,只需一个电流互感器和频谱分析仪就可实现对转子偏心、断条、裂环、相间短路、断路等故障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1.
团务管理是高校信息管理现代化的一个分支,传统团务管理依靠人工操作,十分耗时和费力,开发一种基于分布武网络计算的智能教务管理平台迫在眉睫。本论文结合我校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给出了一种新的高校团务管理系统的整体模型设计,提出了使用J2EE架构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公共交通智能化管理系统的核心是公共交通智能化调度系统,智能化调度系统可以动态地获取实时公共交通信息,实现对公交车辆的实时监控和调度,是公共交通实现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标志,能够完成乘客在出行时达到最优换乘,本文研究了城市公交交通智能化调度系统实时网络优化模型的建立与实施,旨在推动我国智能公交系统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SNMP的综合故障检测模型、采用RMON技术进行网络监控、实现了一种基于故障诊断专家系统模型进行故障诊断的故障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所面临的问题日益复杂多变。传统的控制技术与信息处理技术对这些复杂问题时常无能为力,因而产生了智能控制技术。近年来智能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模糊系统、神经网络以及二者结合的模糊神经网络技术方面,特别是模糊神经网络已成为研究者们倾注的焦点。因此提出了一种具有专家调整策略的模糊神经网络自组织控制器的设计方案。其特点是:用神经网络代替传统模糊控制器的隶属函数和权值,实现了模糊规则的自动更新;采用一种对量化、比例因子进行专家调整的策略。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智能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15.
人工智能是电力系统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已在输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电力工程师经过多年的研究,引入了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专家系统和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成功开发了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通过人工智能诊断实例,论证了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RFID和无线传感网等技术实现智能楼宇管理的信息化。针对智能楼宇建设的需要,从智能楼宇五大子系统出发,利用物联网中的RFID射频识别、无线传感网等技术展开了全面设计,对整体系统架构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完成了现代智能楼宇管理信息化的设计,达到了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楼宇管理信息化水平的目标。这一系统得到了实际应用,效果良好,能满足现代楼宇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微波接力机远程分布式无线监测系统由监测站工控机采集各接力机状态和机房状态,数据由工控机串口送入无线传输设备传输。服务器端采用智能多串口卡实现数据通讯,具有数据处理、状态显示、数据库管理及报警等多种功能。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具有性价比高、受地理条件限制少、易于扩展、易于维护和操作、实时数据采集、实时声音动画报警、数据远距离无线传输等特点,适用于在高山丛林、沼泽、沙漠等地区建立无人值守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18.
从一体化装备保障需求出发,提出并设计了基于感知技术的智能化、网络化装备管理保障信息系统,实现了装备保障信息获取自动化、信息传输网络化和信息管理智能化。系统软件采用基于中间件构件技术的开放式分布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可扩展性和运行的稳定性。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不同战场条件下决策的科学性问题。借助于该信息系统,可大大增强一体化装备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智能配电网(SDG)建设中的若干关键问题进行了介绍和分析。首先介绍了智能配电网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简要说明了建设智能配电网对智能电网的重要性;AMI是电网智能化的第一步,介绍了其概念、系统组成以及优点,并指出现在发展中的不足;高级配电自动化是配电网革命性的管理与控制方法,介绍了其概念、功能组成及特征;智能配电网与传统电网的最大的区别就是分布式能源的接入,介绍了分布式能源的概念、优点以及对智能配电网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医疗诊断系统专家知识的表达与获取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讨论了神经网络理论在智能医疗诊断系统方面的应用,在分析医疗诊断专家知识不完备性的基础上,研究了适应医疗诊断系统专家知识表达与获取的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集成方法。提出了采用单参数动态搜索算法训练神经网络,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BP算法。设计了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集成的心血管疾病智能医疗诊断系统,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证明专家系统与神经网络的集成是医疗诊断系统专家知识表达与获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