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据钱塘江河口实测水下地形资料和水文资料分析,在河口段支流曹娥江口门建闸后,其闸下河床面貌主要取决于钱塘江河口尖山河段主槽的位置,并通过类比法等方法预测了尖山河段达到规划线后的曹娥江口门建闸闸下最不利的河床面貌。  相似文献   

2.
珠江河口演变规律与治理利用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现代珠江三角洲形成具有发展的阶段性、形式的多样性和淤积的不平衡性等特点。因而近5000-6000年来珠江河口演变有如下特征和规律:(1)在纵向上,河口性质发生由废弃河口→河流优势型河口→河流-波浪型河口的转换变化;(2)在横向上,向海凸伸的三角洲及其河汉优势型河口和其两侧向陆凹入的河口湾或潮汐优势型河口相依并存,并随三角洲的发展,衍生出“河道”与“潮道”共生的现象,此是陆海动力耦合和相互作用的表面;(3)“河道”与“潮道”间的横比降愈来愈大,其间之横汉道起着良好的调节作用。日前珠江河口的治理应强调保护利用问题,有关整治措施应符合河口的特性及其发展演变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伶仃洋河口近年潮位变化分析及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实测资料分析了伶仃洋河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年最高、最低潮位变化规律,得出高潮位抬升与口门港口、航道建设大幅度开挖、大规模采砂等致河口纳潮容积增大有关,低潮位抬升与口门地区滩涂围垦致口门水道泄洪路径延长、河口泄洪断面缩窄等有关。了解和掌握伶仃洋河口近年潮位变化,对河口防洪、综合治理及管理等有着重要意义,对掌握河口未来变化趋势、适应河口变化调整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基于日潮平均的盐量输运方程,利用变量分离的方法分析实测资料,对磨刀门河口大小潮变化过程中引起日潮平均盐通量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磨刀门日潮平均盐度变化主要由平流输运和重力环流输运驱动,说明磨刀门河口是一个非稳态河口。大小潮变化过程中,从大潮转小潮的中潮阶段到下一个周期小潮转大潮的中潮阶段,重力环流作用大于平流输运作用,盐量在河口持续增加,各站点盐度持续增大;在小潮转大潮的中潮阶段到大潮转小潮的中潮阶段,平流输运作用大于重力环流作用,盐量在河口持续减少。咸潮上溯过程中,下游站点的纵向盐度梯度先于上游增大,也先于上游减小,上游站点盐度从增大变为减小的时间比下游站点有所滞后。  相似文献   

5.
射阳河口模型水位—流量控制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射阳河口及其周围海域汐模型的水位-流量控制系统,论述了可逆水泵潮流生潮和尾门水位生潮装置,以及采用IBM-PC微机和PC总线接口装置构成控制与数据采集系统。  相似文献   

6.
珠江河口规划与治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概述珠江河口基本情况,简要回顾珠江河口规划工作,并叙述河口治理现状,指出珠江河口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洪、涝、潮、风灾害突出,二是河口区的水文及水生态发生较大变化,三是河口规划与研究工作滞后,四是河口管理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建议尽快编制《珠江河口综合治理规划》,重视并加强治理规划的基础和研究工作,完善投入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河口的水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7.
在无挡潮闸的入河口,在潮汐的作用下,海水沿河口上溯,直接影响两岸的生态环境,河口盐水入侵长度主要取决于河流的径流量和潮汐,同是与河口形态,河床阻力,口外盐度及波浪有关,本文用憩流近假法揭示盐水入侵长度与径流量和口外盐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每逢冬春季节,珠江三角洲的部分群众都会面对困扰他们生产生活的同一难题——咸潮上溯。一、珠江口咸潮上溯呈越来越严重态势咸潮是一种水害,通常发生在河口地区,所谓河口,是指河流和海洋的交汇处,海水的盐度平均值为千分之三十五,河水的盐度平均值为零,河口盐度平均值在两者之间。河口水盐度超过一定程度就是咸潮,也叫咸害或水害。当河口处的海水水位比河流水位高时,海水就会向河流倒灌,咸潮就会沿着河流从河口不断向上游扩展,这种现象叫咸潮上溯。近5年来,珠江口咸潮上溯的现象频繁出现,其出现的次数和影响的范围呈现越来越严重的态势。2005年,珠江三角洲遭遇了20年来最严重的咸潮灾害。广东省水文部门也开始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同步监测行动。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泥质河口纳潮冲淤加拖淤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省沿海诸多河口建有挡潮闸,由于长期关闭闸门,受潮汐影响,闸下河道严重淤积,严重影响河道的防洪安全。寻找经济、合理、客观地解决河口淤积的有效措施,是一项非常重要和迫切的任务。在子牙新河河口原型观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河北省河口的现状,分析了全潮、纳潮、冲淤加闸下拖淤等5项试验成果,提出了河北省泥质河口清淤的最佳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0.
河口泥沙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作者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评述了国内外学者在河口泥沙运动的基本理论、数值模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和成果,结合近年来作者关于河口水流结构、盐淡水混合以及泥沙输运的研究工作,提出加强对河口泥沙非恒定运动过程、河口最大浑浊带形成机理及其与河口拦门沙演化关系研究的必要性,并指出河口泥沙运动与河口地区湿地演变和浮游生物生长环境的关系是当前河口泥沙运动研究的两大热点。  相似文献   

11.
刘斌  刘丽诗  闻平 《人民珠江》2012,33(4):26-28
珠江口枯水期风向以北风、东北风和东风为主.强风是珠江口咸潮活动的主要扰动因素,也是珠江口附近饮用水源地取淡几率异常减少的主要原因.通过建立理想模型研究发现:无论发生哪个方向的强风,河口、河道咸情均会较无风时严重.对于河口地区,东风和西风造成的盐度增加幅度最高;而对于河道上游地区北风导致的咸潮入侵距离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南风,接着是东风和西风.  相似文献   

12.
海河、永定新河、独流减河三河口 生态需水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证河口一定规模的生态用水需求,是恢复河口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依据沈焕庭的河口定义,参考有关文献水文模型界定了海河、永定新河及独流减河河口区域。据此计算了永定新河、海河、独流减河河口的适宜生态需水量。与多年入海径流量及文献数据对比,永定新河、独流减河口的生态需水量计算结果较为合理;但海河口的计算结果明显偏低,其主要原因是海河口开发利用强度大,填海造陆,原有河口海域被大量侵占,水域面积大量减少等等。  相似文献   

13.
高浊度河口颗粒态重金属对泥沙运动的指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越  何青  林卫青 《水利学报》2003,34(1):0057-0061
作者根据1994年6月长江口、杭州湾的水质调查资料,分析了这类高浊度河口颗粒态重金属的分布规律。研究表明,在长江口和杭州湾内,悬沙和表层沉积物中Cu、Pb、Cd分布特征相似,尤其在杭州湾中部水域,二者重金属含量呈趋同的态势。细颗粒泥沙是颗粒态重金属的主要载体。在高浊度河口,动力沉积过程为控制颗粒态重金属分布和输移的主要因子,颗粒态重金属的分布对泥沙运动具有指示作用,悬沙和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反映了长江口泥沙向杭州湾输移的事实。  相似文献   

14.
以钱塘江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河口挟沙水流的复杂冲淤行为和河横断面形态对动力作用的复杂响应,表明河床高速存在临界的动力条件,继而探讨了潮汐河口的河相关系,为工程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长江口细颗粒泥沙过程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时钟 《泥沙研究》2000,(6):72-80
本文对长江口细颗粒泥沙过程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今后重点研究方向1)长江口细颗粒泥沙是非均匀沙,其运动机理究竟如何?2)大规模水利工程究竟如何影响长江口最大浑浊带?3)在长江口细颗粒泥沙过程的数学模拟中,如何考虑河口波、流相互作用(耦合)及其对近底细颗粒泥沙输移的影响?4)整个长江口水域瞬时、连续的水深、含沙量、地形变化资料的获*粒泥沙过程数学模拟的精度。5)长江口悬沙以拉格朗日模式输运,而过去大多悬沙观测调查是在欧拉模式中进行,如何进行欧拉和拉格朗日模式对比研究?6)风暴潮、台风等对长江口细颗粒泥沙运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the turbulenc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dal flow in the Qiantang River, China, the world-famous Qiantang bore, are studied. A detailed field observation at the Yanguan section of the Qiantang River was carried out during the spring tide in October 2010 with a continuous collection of high frequency turbulence data. The data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hydrodynamic processes are characterized by a strong tidal bore. Statistics of the turbulence such as the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of the turbulent components, the variance terms and the covariance terms are found consistent with those of previous studies of estuaries without the tidal bore. However, along the vertical profile, the distributions of all variables become more scattered downwards. The horizontal turbulence fluctuations are of a similar magnitude while the vertical turbulence has a fluctuation magnitffde about 1/3 of that of the horizontal turbulences. The fluctuation strengths and the Reynolds stresses are much larger than those of other estuaries when the bore arrives. The bottom shear stress varies periodically with the tides, less than 0.44 N/m2 during the ebb but is increased drastically at the bore arrival, with the maximum being 0.92 N/m2.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is found between the bottom shear stress and the bottom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17.
河口最大浑浊带平面二维数值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平面二维数值模型模拟河口最大浑浊带现象。在概化河口的基础上,比较了恒定流与非恒定流、稳定源与非稳定源、矩形河口与线性河口等不同条件下河口悬沙浓度平面分布特点,并在黄茅海河口进一步得到验证。结果表明,河口地形边界和非恒定潮流作用对河口最大浑浊带悬沙富集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8.
王金銮 《人民长江》1995,26(9):59-62
河口区是河流与海洋之间的过渡区,河口水文学是涉及水文学、水力学、地理学、海洋学、河流学及生态学等的综合性学科。国外早已开展河口水文研究,并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伏尔加河河口早在1777年即开始进行水文观测及科学实验,此外,莱茵河、马斯河、些耳得河、泰晤士河、塞纳河、密西西比河、哈得逊河及萨克拉门托河的河口水文研究也较为深入。河口水文学有研究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本文阐述了河口水文学  相似文献   

19.
新情势下黄河口演变与整治研究思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基于黄河口水沙变异的新情况以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新需求,提出新情势下黄河口演变与整治的研究思路。针对目前研究中需要突破的薄弱环节,瞄准国际河口学领域中的前沿问题,采用多学科交叉和多种研究手段,对黄河口开展创新研究。主要研究:黄河口水沙变异特征,尾闾河道枯萎机制及其演变响应,拦门沙演变响应过程及其反馈影响;河口泥沙通量,最大浑浊带、泥沙异重流形成机理,河口海岸淤进、蚀退及其动力平衡机制;黄河口陆海相互作用的整体数模,河口演变趋势与入海流路使用年限;新情势下黄河口治理对策及水土资源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20.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温榆河水质参数反演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提高内陆水体水质参数遥感反演的准确性,北京市温榆河被选为研究对象,研究选取ETM+数据和准同步实测水质指标(浊度、BOD;)数据,建立了多个隐含层数目为1的BP神经网络模型,并选出分别针对浊度和BOD5的最佳神经网络模型,利用ETM+影像的波段组合值反演了浊度和BOD,浓度值。最后将其反演结果与常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反演结果进行精度比较。结果表明:温榆河的水质参数遥感反演为非线性问题,使用BP神经网络方法进行浊度与BOD,两种水质参数反演的结果优于线性回归方法的反演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