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辽宁省1907年有暴雨记录以来选取暴雨中心突出、暴雨中心雨量大于200mm的43场次暴雨数据,基于动点动面方法对辽宁省设计暴雨点面折减系数进行计算,得到辽宁省6大水文分区的暴雨雨量-时段-面积曲线,并对各分区曲线进行方程拟合,得到拟合方程,利用设计暴雨点面折减系数计算公式和分区拟合方程可实现不同计算时段的设计暴雨面雨...  相似文献   

2.
简述定点定面关系的分析方法,对山西省不同水文气候分区内的点雨量及面雨量系列进行频率分析,综合出山西省不同分区、不同历时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并利用公式对定点定面关系进行了拟合,使暴雨点面关系在推求设计洪水中的应用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24h、3d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分析方法,对不同分区24h、3d点面雨量系列的频率计算与分析并进行了合理性检查,通过对不同分区、不同历时暴雨定点定面关系成果分析与综合,得出了北京地区24h、3d暴雨定点定面关系。  相似文献   

4.
文中以动态概念处理不同频率的暴雨时-面-深之间关系,并用暴雨体雨深归一化统计分布函数,导出依面积、历时、频率而变的点、面深关系表达式,用动点动面准外包法分析确定出式中的分区参数。用实例计算与省内现引各经验公式做了比数,比以往采用的定点、定面计算点面深方法相对完善,可直接用于水文分析和各类工程设计。同时首次提出暴雨分区所需的千条原则,即:发生同一性原则或称发生学原则;相对一致性原则;何系整体性原则;主导因素原则。根据以上原则,山西省可分为与省气候巨大体对应的北区、中区、东南区和西南区。  相似文献   

5.
原彪 《海河水利》2001,(5):16-17
用定点定面法。对张家口坝上地区已有实测降水资料进行暴雨点面关系分析,给出了坝上地区不同历时和面积的暴雨点面折减系数。  相似文献   

6.
用定点定面法,对坝上地区已有实测降水资料,进行暴雨点面关系分析,给出了坝上地区不同历时和面积的暴雨点面折减系数,供水利、城建和交通等部门进行工程设计施工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河北省段交叉建筑物的设计洪水,大多通过设计暴雨间接推求。暴雨点面关系是由点设计暴雨推求面设计暴雨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对暴雨点面关系分析方法作了评述,然后介绍了本次分析各计算区同频率暴雨定点定面关系所采用的方法步骤,经地区综合给出了工程范围内分区的3d、24h、6h、3h的均值及各频率的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并与暴雨动点动面关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河北省段交叉建筑物的设计洪水,大多通过设计暴雨间接推求,暴雨点面关系是由点设计暴雨推求面设计暴雨的重要依据。本文首先对暴雨点面关系分析方法作了评述,然后介绍了本次分析各计算区同频率暴雨定点定面关系所采用的方法步骤,经地区综合给出了工程范围内分区的3d、24h、6h、3h的均值及各频率的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并与暴雨动点动面关系怍了比较。  相似文献   

9.
1 概述针对小流域资料缺乏的特点 ,设计暴雨推求常采用以下步骤 :一是按省 (自治区、直辖市 )水文手册、水文图集中绘制的暴雨参数等值线图 ,查算出统计历时的流域设计雨量 ,如 2 4h设计雨量等 ;二是将统计历史的设计雨量通过暴雨公式转化为任一历时的设计雨量 ;三是按分区概化雨型或移用的暴雨典型同频率放大 ,得设计暴雨过程。2 统计历时设计暴雨推求过去长期自记雨量记录很少 ,比较多的是日雨量资料 ,因此以往大多数省 (自治区、直辖市 )和有关部门对于短历时暴雨都只绘有 2 4h暴雨参数的等值线图。后来 ,随着自记雨量资料的增多和调…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暴雨定点定面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点定面关系是反映固定边界内各站年最大雨量发生于同一起讫时间的程度随面积大小的变化规律 ,是间接计算设计面暴雨量推求设计洪水的重要环节。首次对浙江省的暴雨点面关系进行系统分析 ,并介绍了定点定面关系的分析方法和具体分析示例  相似文献   

11.
定点定面关系反映的是固定边界内各站点不同历时的年最大降雨量,与同一起讫时间内面雨量之间的折算系数。通过计算出该折算系数,可以间接的根据点暴雨资料推求流域或者区域内的面雨量,进而推求设计洪水。本文选择黄山市作为分析范围,分为3个流域研究定点定面折算系数,为设计洪水计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面雨量达到中雨以上级别的降雨对防汛至关重要。采用1960~2017年期间长江流域气象和水文站降雨量资料进行逐日分区面雨量计算,对面雨量达到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量级的降雨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不同雨量级别降雨发生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和发生频次,探索长江流域各分区不同面雨量特点和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长江中下游东南部全年都出现暴雨,而雅砻江全年没有暴雨量级的降雨;(2)长江上游降水在时间上较中下游更为集中;(3)鄱阳湖水系中雨、大雨、暴雨频次最高;(4)嘉陵江、渠江、三峡区间、汉江上游秋汛期9月降雨具有高强度的特点,乌江、三峡区间10月降雨更多是绵绵秋雨;(5)长江上游面雨量最大值依次出现在三峡区间、涪江、渠江,中下游依次为滁河、陆水、青弋水阳江。研究成果可为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防御、水库群联合调度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小型水工建筑物的设计洪水,一般通过暴雨参数图间接推求.暴雨参数图是由定位观测资料,按年最大值独立选样统计方法编制的.由该图计算的雨量,一般大于直接计算的流域平均面雨量,通常仍称它为点雨量,因此,流域平均面雨量还应通过相适应的雨量点面关系间接推求.过去我省不考虑雨量点面关系,即直接采用暴雨参数图查算的雨量计算设计洪水,致使设计洪水成果偏大.为合理地计算设计暴雨洪水,我省曾对应用于暴雨参数图的雨量点面关系进行初步研究,现将分析方法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4.
基于小流域暴雨强度与时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流域暴雨洪峰流量的计算过程中,暴雨强度资料是计算结果的主要参数,文章就在设计条件下按各时段降雨量选配设计点暴雨强度公式,根据时间和降雨强度把点雨量换算为设计面雨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山西云首水库所在的小流域无实测暴雨资料,水库工程设计时需要进行设计暴雨计算以推求设计洪水。参考了当地水文手册和水文图集,计算出5种标准历时的设计点雨量,通过点面折算系数得到设计面雨量,再采用暴雨公式将标准历时的设计面雨量转化为任一历时的设计雨量。计算了设计暴雨的日雨型和时雨型,并借助暴雨公式确定了主雨历时和雨量,为该区域设计洪水计算提供了不同频率的设计暴雨和暴雨时程分配资料。  相似文献   

16.
长江流域是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出现的地区之一,对长江流域暴雨雨型特征演变的研究,可以为流域内城市防洪排涝提供科学依据。利用1970—2020年间长江流域11个典型城市站点的逐小时降雨观测资料,筛选场次暴雨后利用累计雨量历时曲线和模糊识别法识别暴雨雨型,采用Mann-Kendall方法对单峰型暴雨雨峰系数和占比进行趋势检测,并对不同历时暴雨分组后进行雨峰特征分析。结果表明:①长江流域典型城市中的单峰型暴雨出现频次占85%,平均型和双峰型出现较少;单峰型暴雨的前期集中型最多,占50%,中期集中型和后期集中型次之。②短历时(1~6 h)暴雨的雨峰占比达到70%,长历时(13~24 h)和超长历时(24 h以上)的雨峰占比分别只有28%和17%。最大小时雨强主导了短历时暴雨的特征,对长历时暴雨来说,降雨的持续性是总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从上游到下游,暴雨的雨峰系数逐渐增大,峰现时间逐渐向后推移,长历时和超长历时暴雨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吊草沟水文站历年实测暴雨记录资料的分析,建立该站短历时暴雨强度公式,由年最大24h设计雨量转换为任意历时t的设计雨量公式。为洱海周边小汇水面积的设计暴雨计算提供经验参数。  相似文献   

18.
2007年雷州半岛出现持续强降水过程,暴雨中心幸福农场最大24h降雨量高达1 188.2mm,应用P-Ⅲ型频率曲线对这场特大暴雨进行分析,计算暴雨中心点雨量各种短历时暴雨的重现期,其参数在地区暴雨分析的推荐取值范围内。参照地区最大可能降雨分析成果,24h点雨量的重现期超过2 000年一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澄清城市排水规划设计中对暴雨计算的一些误区,合理确定浙江省城市市政排水和城市排涝系统的规模,对"浙江省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和《浙江省短历时暴雨图集》作了简要介绍,并从暴雨选样、拟合曲线和参数、设计雨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浙江省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对实测暴雨资料拟合最优,对降雨地区分布考虑较少;《浙江省短历时暴雨图集》对降雨地区分布规律考虑较多,存在"均化"效应;市政排水设计标准总体上低于水利行业的排涝标准。  相似文献   

20.
班英华 《人民珠江》1999,(3):25-25,43
分析钦江流域暴雨和洪水特征,以及短历时暴雨,场次流域平均雨量与钦州洪峰水位的关系。对时段雨量和场次雨量进行分析筛选,其中以6h最大时段暴雨量与洪峰水位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