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井下冲刷带构造特征的分析研究,揭示了凤凰山矿井田内3号煤层冲刷带地质构造的分布规律及成因,为矿山的安全生产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通过井下地质观测研究,对布尔台矿井3-1煤层冲刷带砂体的岩性、赋存特征和几何形态进行了描述,阐明了其识别特征.在对该矿井煤系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利用3-1煤层顶板砂岩等厚线图对冲刷带进行了预测,分析了矿井煤层冲刷带的总体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
分析汾源煤业8114工作面距切眼700m处煤层冲刷带的实际情况,决定对冲刷带岩石进行提前掏掘形成空巷,采用锚杆索配合点柱进行支护和空巷煤柱侧围岩注浆加固方式,强化过空巷时的安全措施,实现了综采工作面顺利通过冲刷带。  相似文献   

4.
胡家河矿首采工作面运输巷掘进中顶煤突然变薄,根据煤层情况,判断其为古河床冲刷带。利用地质探孔钻探,确定了冲刷带产状及影响范围,经过对巷道坡度调整,顺利通过了煤层冲刷带。  相似文献   

5.
煤层冲刷带一般是指水流对泥炭层或煤层的冲蚀,并通常由砂质沉积物充填而成的地质体,简称冲刷带。冲刷带是一种常见的矿井地质现象,直接关系到掘进率、回采率等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是影响煤矿综采生产的重要地质因素。本文通过对冲刷带成因及特点的介绍,论述了东曲矿24103工作面过冲刷带时采取的具体措施,提出了利用地震勘探技术对煤层冲刷带进行解释,确保了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矿井地震反射超前法探测煤层冲刷带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采掘过程中避免煤层冲刷带对掘进成巷和采出率的影响,利用矿井地震反射超前法对煤层冲刷带影响范围进行远距离超前探测.在分析煤层冲刷带的地球物理特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多波多分量地震反射超前法探测技术的时距曲线特征,研究了远距离超前预测预报后期古河床煤层冲刷带发育及其边界范围的实例.应用表明,在巷道掘进过程中,运用矿井地震反射超前法探测技术预测煤层冲刷带的发育及其边界范围是可行的,探测结果误差较小,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矿井地震反射超前探测法是超前预测掘进前方煤层冲刷带的一种有效的地球物理探测新手段,能较好地指导矿井生产,满足矿井高产高效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王沿岑  王冲  昝明君 《煤》2014,(9):58-61
古书院矿开采半个世纪以来,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日趋复杂。文章通过分析矿井的充水水源、充水通道、充水强度等充水条件,认为目前对矿井构成威胁的主要充水水源为奥灰水、K2灰岩水和老空水,主要的导水通道是底板采动裂隙和断裂构造;井田受白马寺逆断层影响,并伴生许多小断层、陷落柱等小构造,且这些小构造导水性良好,是古书院矿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采动裂隙计算公式,得到局部地段采动裂隙大于隔水层厚度,可成为煤层底板导水的通道,以上因素加剧了古书院矿水害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决冲刷带和断层叠加地质构造安全高效开采问题,探讨冲刷带断层叠加地质构造对回采的影响,并制定精准地质预报、两巷超前控制顶板、工作面调斜优化回采工艺、煤体加固和煤矸分采等措施,在山西保利平山煤矿的实践结果表明,风险预控体系下超前防范措施的综合运用,使大采高工作面过复杂地质带可以实现安全高效开采。  相似文献   

9.
陈国飞  赵金凯 《煤炭技术》2007,26(12):92-92
通过分析珠山矿的井田构造,系统地了解了井田位于勃利煤田山字形弧形构造的东翼,受这一弧形构造牵引的影响,形成的一级构造(即主要构造线)及次一级构造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以便更好地对今后的矿井生产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沙曲井田煤层冲刷带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层一顶(底)板砂体等厚图法预测煤层冲刷带是以沉积学分析为基础,对比煤层与其顶(底)板砂体等厚图,分析二者岩性、厚度的相互变化关系,最终确定煤层冲刷带的分布规律.运用这一方法,研究了沙曲井田山西组沉积概貌,并揭示出4#煤层冲刷带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济二煤矿123上02工作面3上煤层存在冲刷变薄现象,影响到3上煤层巷道掘进工程。利用3上煤层反射波的振幅和波形信息地震属性技术对煤层冲刷变薄范围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多种地震属性,能够准确圈定3上煤层冲刷变薄带的分布范围,为煤矿高效稳产提供了地质保障。  相似文献   

12.
基于FLAC3D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冲刷带煤层厚度变化区的应力分布特征.现场利用微震监测系统,揭示了冲刷带附近的微震活动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当煤层的厚度发生变化后,煤层内部附加的水平应力会发生变化,且水平应力的变化幅度明显大于垂直应力,产状变化程度越大,水平应力变化越剧烈,煤层越不稳定;②煤层中存在冲刷带时,工作面前方...  相似文献   

13.
地质统计学在预测煤层冲刷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俊杰 《煤炭学报》2004,29(1):49-52
研究与计算验证结果表明,在采区与工作面设计布置阶段,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预测煤层冲刷带的发育与展布规律是可行的,能够保证估计偏差小,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采用合适尺度的正交网格实施已知区域冲刷带样本点数值的采集,是满足区域化变量准连续性和运用地质统计学方法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简要介绍了方差体技术原理,以陕北黄陵地区某煤矿为例,在分析该矿地震勘探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方差体解释技术对该矿区内煤层冲刷带进行了圈定,根据巷道实际揭露情况,圈定结果准确。应用实例表明,利用方差体技术解释煤层冲刷带时,参与计算的道数和时窗不易过小;解释时应对照钻孔进行约束,必要时需结合时间剖面进行综合分析,以减少多解和误判。  相似文献   

15.
赵峰 《煤矿开采》2002,(3):11-11,13
介绍庞庄矿煤层变薄带的分布 ,对 75 0 1工作面煤层变薄带成因进行了分析 ,由煤层顶板岩相变化规律、顶底板起伏特征与标志层变化的分析研究 ,得出 75 0 1工作面的煤层变薄带为后生冲刷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1307工作面内赋存的冲刷变薄区成因的分析,并借助钻探和物探手段对变薄区范围和顶板性质进行预测,为工作面的科学合理规划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转龙湾煤矿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东北缘,主要可采煤层为侏罗系中下统的II-3号煤层。根据煤层采掘及钻孔的揭露情况,发现井田中存在古河流冲刷带。本文使用全波场地震模拟软件建立了煤层冲刷的地质模型,通过分析总结出了冲刷带在时间剖面上同相轴振幅变弱或中断的响应特征。结合转龙湾井田西部勘探区工程实例,解释了区内的冲刷带,与矿方的实际揭露情况吻合度较高,为煤矿的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8.
吕家坨井田西翼部分区域八煤层顶板由正常的粉砂岩变为粗中砂岩,并有煤层变薄现象。通过对岩层和煤层的成份、结构及所含化石特征分析,揭示出井田内发育有古河流地质构造。并对古河流的流径区域和对煤层的破坏程度作了研究,为井田中深部八煤层的开采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高家庄煤矿掘进过程中,煤层的厚度变薄,并且出现无煤区,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初步判断为古河床冲刷带。针对这一问题,通过地质钻孔探测和地质素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了冲刷带的空间位置分布,为巷道的顺利通过提供了可靠的地质依据,并实践验证了推断预测的准确性。通过对冲刷带的判断及探测研究,为揭露并处理冲刷带提供了成熟经验,也为矿井对于冲刷带的判断、探测及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补连塔煤矿12520工作面两组冲刷带的地质情况,根据12煤层条件,提出先探冲刷带连续性、再探冲刷带展布规律的"分步勘探"定向钻进方案,采用"分支孔式"与"波浪线式"组合工艺,施工了定向钻孔TC1#主孔及20个分支孔,进行了冲刷带连续性和展布规律勘探,并从勘探精度和地质解释两方面分析了勘探效果。结果表明,12520工作面两组冲刷带连续为同一冲刷带,且煤层最薄处仅0.4m,严重影响采煤作业,应根据3m煤厚圈闭区域调整采煤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