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风电增速箱用载荷分流式两级行星齿轮新型传动机构,应用转化机构法和行星齿轮传动构件速度间的普遍公式,求得了该新型传动机构的总传动比公式。研究表明,传动比随着两级行星排特性参数的取值的增加而增大,在区间[3,8]之间传动比最大取值为73。在此基础上对载荷分流三级行星传动系统的参数优化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给出的优化设计方法和得到的优化设计参数,能够显著的降低载荷分流式风电增速箱多级传动系统的体积。  相似文献   

2.
多段液压机械无级传动的效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多段液压机械无级传动的效率问题。方法在建立构造模型和分析功率流程的基础上,推导了效率计算的一般公式。结果多段液压机械无级传动的效率是分段连续的,在较大的范围内高于液压传动的最高效率;液压传动的容积效率能引起输出转速跳动,但可通过控制液压元件排量比或调整换段点的办法使其减小或消失;液压元件的机械效率会引起液压元件的工作压力或输出转矩的变化。结论多段液压机械无级传动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高效率无级传动装置。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小传动比谐波齿轮传动的实现方法,对工程塑料柔轮小传动比谐波齿轮传动进行了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4.
本文导出了两传动轴相对移动,变传动比条件下平面连续接触传动的曲率公式。两种退化条件下的曲率公式分别是欧拉——萨伐尔公式和曾中坚公式[1]。文末研究了曲率公式在平面凸轮连杆组合机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无级变速传动中非圆齿轮节曲线的改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非圆齿轮无级变速传动中非圆齿轮节曲线存在尖点的问题,通过对传动比函数的改进,从而使非圆齿轮节曲线的平滑连续,消除了尖点,使非圆齿轮无级变速传动的平稳性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活齿无级变速器( movable-teeth 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MCVT)的传动效率,分析了MCVT的功率损失机理,建立了其传动效率理论计算模型,搭建了其传动效率试验台,开展了定传动比条件下MCVT传动效率与其转速、转矩关系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由齿侧间隙产生的滑动摩擦功率损失、冲击功率损失、搅油功率损失以及油封功率损失是MCVT的主要功率损失.在定传动比为1.2时,MCVT的传动效率可达95%左右.转矩对MCVT传动效率的影响显著,而转速对MCVT的传动效率影响不显著,但MCVT高转速时的传动效率要大于低转速时的传动效率.当转速、转矩同时从低到高变化时,传动效率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7.
传动比是齿轮传动的主要参数之一,本文从齿轮传动应力和相对滑动速度及磨损的度探讨了传动比对齿轮传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小传动比谐波齿轮传动的实现方法,对工程塑料柔轮小传动比谐波齿轮传动进行了承载能力和传动效率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用工程塑料制造柔轮是实现小传动比谐波齿轮传动的一条有效途径;工程塑料柔轮小传动比谐波齿轮传动减速器与三级国柱齿轮减速器、蜗杆减速器相比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基于2K-H型行星轮系的运动方程,给出了分流式液力机械变矩器(HSTC)自锁的判断方法;提出了HSTC功率流的分析方法;建立了HSTC的结构参数与传动参数之间的关系,对比分析了各种型式的HSTC的效率、变矩比、分流比等传动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没有功率循环和自锁的情况下,HSTC的传动效率高于液力变矩器,HSTC比液力变矩器具有更宽的应用范围.所得研究成果可为HSTC的计算和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考虑流体的可压缩性和齿轮传动重合度对轮齿载荷的影响,对渐开浅直齿轮传动进行热弹流数值分析;计算分析了在综定传动比和中心距条件下,齿轮模数、齿数以及变位系数等几何参数对齿轮润滑性能的影响,获得了齿轮传动沿啮合线的中心油膜厚度、压力、温度以及表面摩擦系数等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1.
管式硅基裂解膜陶瓷支撑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氧化硅粉为无机粉料,玻璃粉为粘合剂,通过改变组分配比,实现了对陶瓷支撑体热膨胀系数的调节,从而使支撑体与表层硅基裂解膜热膨胀系数保持一致,以防止在高温条件下膜的龟裂.同时,通过调节无机粉料及成孔剂等组分粒径的大小及其分布,控制陶瓷支撑体的孔结构.制备出孔结构、强度,以及热膨胀系数等多方面,满足要求的多孔陶瓷支撑体.  相似文献   

12.
由于存在平移一扭转耦合作用,结构的非主振方向的振型对地震响应量也有贡献,和非耦合结构中模态贡献一般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减小不同,对不同的响应分量有可能高阶模态的贡献要大于低阶模态的贡献,这就造成了采用振型参与系数比或有效质量参与系数比判断结构模态的选取不能保证结构全部地震响应分量的计算精度,这在算例中也得到了证实.为了更好的控制模态选取,定义了振型参数"λji",提出采用振型参数和振型参与系数比这两个参数共同控制结构模态的选取.通过变换影响模态响应对总响应贡献大小的四个因素,即周期比、基本周期、偏心率和地面运动,按正交设计法设计了16个计算模型,采用MATLAB计算软件编程对平一扭耦合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进行了精确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振型参数和各个模态的各个响应分量的相对大小有很强的相关性,从而采用振型参数可控制振型每一个响应分量的误差,振型参与系数比可控制某一振型整体对结构响应的贡献大小,通过这两个参数可更好的控制模态选取,特别是对于复杂高层结构的意义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一组无腹筋对边简支构件为依据,参考其抗剪承载力的塑性解,分析了构件宽厚比的变化对其剪压区混凝土应力状态的影响,建立了此类构件剪压区混凝土的复合强度与单向轴心抗压强度的关系武,论证了混凝土标准试块的抗压强度与构件中类似应力状态区域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了无腹筋对边简支构件从梁过渡到板的连续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根据多晶体的晶体学滑移理论,提出了计算不同织构组元、不同织构程度板材完整屈服表面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计算同一织构板在不同方向拉伸时相应的塑性应变比R(θ)值和屈服应力比σ(θ)/σ(0)的方法。描述了织构组元、织构程度、拉伸方向的不同对织构板屈服表面形状和大小的影响,以及R(θ)和σ(θ)/σ(0)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15.
模型材料的研究主要是根据相似理论,寻找一种力学参数与实际工程材料相似的模型材料。通过改变模型材料各组成成分的配比,分析各种配比对模型材料各力学参数的影响,同时分析单种材料对模型试件物理性质的影响,根据试验所得变化规律,确定一组较佳配比的模型材料用于模拟公路隧道衬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结合算例对组合梁进行研究,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以期使结构截面尺寸减小,刚度增加,稳定性和耐久性增强,动力性能改善.方法以北京南站进站立交-曲线型分联为基础,使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在ANSYS中建立了整体有限元模型,通过改变跨度分析计算,研究了跨度与整体刚度以及跨高比之间的关系.结果通过结合算例分析计算,得出了静力作用下组合梁桥的位移、设计跨高比随着跨度的变化关系.和不同跨度影响下的位移分布.结论通过分析计算得出,随着跨度的增加,位移呈非线性增长趋势,跨中转角也呈非线性增长趋势;跨高比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对于该曲线形式的组合梁,存在最优跨度,在此时结构的跨高比最大,结构的设计最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生物技术改变烟叶化学组分提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酶解和微生物发酵等生物技术综合用于改变低次烤烟化学组分,有效地降低了对吸食品质和安全性不利的蛋白质成分及小分子含氮化合物如氨等.实验结果显示用酶和微生物处理后可降解烟叶中41.34%的蛋白质;烟气中有害气体HCN、NO、CO分别减小了76.19%、71.43%、42.33%,焦油生成量减少26.01%.评吸结果表明处理后的烟叶香气增加,刺激性显著降低,余味干净,杂气轻微.该处理方法为设计低焦油卷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配方原料.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动力测试采用柔度变化率对一座独塔斜拉桥模型进行了损伤识别实用性研究,识别过程基于动力模态分析,激励方式包括车辆激励、锤击激励和环境激励,传感器布置方式包括稀布传感器和密布传感器两种方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柔度变化率可以识别梁式结构主梁的损伤位置;锤击激励产生的加速度信号损伤识别的效果最好;传感器的密布可以增加环境激励和车辆激励进行损伤识别的精度;斜拉桥的索力大小不影响柔度变化率进行主梁的损伤识别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磷酸甲酯和乙二醇为原料,通过反应物配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滴加速度对产率影响的正交试验,优化合成条件,制备一种新型磷酸酯阻燃剂;将其用于棉织物阻燃整理,通过阻燃剂的用量、轧余率、焙烘时间和焙烘温度等整理工艺参数对损毁长度影响的正交试验,优化了整理工艺;采用热分析探讨了阻燃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整理织物损毁长度在105 mm左右,续燃和阴燃时间均为0 s,极限氧指数可达26.4,整理织物阻燃效果可达B1级,能很好满足阻燃织物对阻燃性能的要求.阻燃织物的热分析结果表明该阻燃剂符合磷系阻燃剂凝聚相阻燃机理.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川威高炉铁水和高炉下渣的特性研究,比较铁水带渣和KR脱硫前渣的组成不同,分析从高炉下渣到川威KR前渣各组分的变化特征以及KR前渣各组分发生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