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竹筋混凝土梁构件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理论,对竹筋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提出了竹筋混凝土梁的计算方法。对竹筋混凝土梁的配筋、受弯和受剪承载力进行了计算,验算了挠度,并与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对比,为竹筋混凝土构件应用于结构次要部位的可行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因具有环保、力学性能优良等特点,竹筋渐渐作为筋材被运用于加筋土技术中。对于加筋土结构,筋-土界面处的摩擦特性是影响加筋土强度的重要因素。因而,文章通过大型直剪试验对竹筋加筋土界面摩擦特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竹筋加筋土界面特性远远优于素土;竹筋的间距对加筋土界面强度的影响较大,间距越小,其界面强度越高;作用于竹筋加筋土的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加筋土的加筋效果,作用压力越大,竹筋加筋土的嵌固力和咬合力越显著,界面强度越高。  相似文献   

3.
竹条或竹竿作为混凝土结构单元的骨架,其强度比钢筋低,但竹材是低能耗的建筑材料,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十分丰富,且是一种可再生的林业资源。因具有较高的强重比、抗拉强度以及易加工处理等物理力学性能,竹筋作为潜在的骨架材料替代钢筋已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单元,如竹筋混凝土梁、柱、板和墙。  相似文献   

4.
改性竹筋混凝土受弯构件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竹筋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种对竹筋的改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对12根采用不同配筋和不同改性方法的受弯构件(11根竹筋混凝土梁和1根钢筋混凝土梁)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改性方法和不同配筋率竹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力学性能、破坏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竹筋能有效提高混凝土受弯构件的承载能力;经过适当方法改性后的竹筋能确保竹筋和混凝土之间的有效粘结,其正截面强度计算可以采用平截面假定;竹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破坏均为脆性破坏,其破坏形态与其截面配筋率有关。  相似文献   

5.
浅谈竹材与竹筋混凝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竹材的物理,力学性质的试验与分析,以及对竹筋混凝土的适用性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木资源需求不断增加,国内木资源压力也不断增加。为解决国内因木资源紧张以及现今市场上竹产品无法满足作为结构建材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竹筋组合空心板,解决了竹重组板重,用材料大的问题,把板内用小竹条填塞成井字型竹筋组合空心板试验模型,试验采用结构尺寸和特性基本一致的两块竹筋空心组合板,进行了加载受弯性能试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竹筋组合空心板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且在小变形加载过程中均发生弹性形变,在卸载后两块竹筋组合空心板均能回复到原来状态,具有良好的弹性。该研究成果对于竹筋组合空心板结构设计工程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临时工程使用后复耕问题,将竹筋作为筋材应用于加筋土结构,并通过筋土界面摩擦试验对竹筋加筋土界面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加筋土界面特性远远优于素土,竹筋加筋土的界面强度稍高于土工格栅加筋土;竹筋的间距对加筋土界面强度的影响较大;作用于竹筋加筋土的压力大小直接影响加筋土的加筋效果。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加筋土的特征及竹筋的物理特性。目前,加筋土工程所采用的土工合成材料价格较高,导致加筋土技术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在西部山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利用加筋土技术,本工程引入竹筋代替普通的土工合成材料应用于加筋结构中。结合攀枝花学院内高差33m、长175m的土质加筋高边坡采用竹筋的工程应用实例,重点介绍了竹筋的工程特性、竹筋的选材以及采用"沥青煮"对竹筋进行防虫防腐处理的方法;介绍了高填方土质加筋边坡的施工要点、滤水、防冲刷等构造措施及边坡竣工后的位移监测等关键环节。此外,利用理正岩土软件对边坡进行了稳定计算以及利用ANSYS对边坡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肯定了竹筋在高填方土质边坡中的应用的可行性及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拉拔试验研究了竹筋陶粒混凝土的黏结性能,探讨了陶粒混凝土强度等级、竹筋类型、竹筋黏结长度、竹筋边长和竹筋刻痕间距对竹筋陶粒混凝土黏结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刻痕竹筋陶粒混凝土的黏结破坏形式主要为拔出破坏,而带刻痕重组材竹筋陶粒混凝土的黏结破坏形式则是肋间混凝土被剪坏;同等条件下,重组材竹筋陶粒混凝土极限黏结强度高于层积材竹筋陶粒混凝土,但低于塑料筋陶粒混凝土;当竹筋刻痕间距为15 mm时,带刻痕重组材竹筋陶粒混凝土的极限黏结强度最高.另外,根据试验结果拟合出了重组材竹筋与陶粒混凝土的锚固长度计算公式,该公式可指导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0.
戚明军  陈元  靳龙  张正 《山西建筑》2012,38(28):112-113
通过对竹筋材料优点的阐述,基于传统测试粘结强度方法的介绍,证明传统方法无法适用于竹筋混凝土粘结强度的测试,通过对传统方法改进,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分析,验证此方法的可行性,该研究成果对研究竹筋混凝土粘结强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竹芯竹筋混凝土板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资源日益紧缺,环境日益恶劣,人们对建筑材料、环境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毛竹属于可再生资源、经济且环保,将毛竹代替钢筋运用于混凝土楼板,不仅减去了钢筋繁琐的加工工序,而且提高了板的空心率,从而达到减轻自重的目的。为研究竹芯竹筋混凝土板中的受力性能,对3块配筋率不同的竹筋板进行均布荷载下的抗弯试验性能及相关材料力学性能试验。通过试验现象及数据对比分析,可知:毛竹抗拉破坏无屈服点,属于脆性材料;板破坏时,其跨中挠度可以达到以上,延性很好;竹筋板受弯过程,呈两阶段特征,即开裂前弹性阶段和开裂后带裂l0/25缝工作直至破坏;并结合试验挠度、应变、裂缝、承载力计算结果,提出了竹芯竹筋混凝土板设计的相关构造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螺旋扭状增强材料与螺旋效应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国内外出现的众多具有螺旋外形的材料,提出了螺旋扭状增强材料的概念,介绍了螺旋扭状增强材料所存在的形式及其主要特征,综述了其力学性能及粘结锚固性能的研究现状,讨论了螺旋扭状增强材料性能优于其他材料的机理,探讨了研究螺旋效应的意义,并分析了“螺旋外形”设计思想在其他材料设计领域内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新型竹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能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屹  陈钰  陈柯逸 《华中建筑》2014,(10):56-59
该文以常规建材作为参照对象,在分析了原竹材料的生态效益,基本性能和内部组织特点的基础上,通过对比,指出新型竹材较原竹材料存在结构致密,强度高的优势。总结了竹材胶合板、竹材层积材、竹材重组材等新型竹材的制作工艺、产品特点及应用现状。并通过比较新型竹材与常规建材在密度、静曲强度、弹性模量、顺纹抗压强度等方面的不同,进而分析了新型竹材的力学性能和物理学性能及其在现代建筑工程活动中突出的适应性。文章最后结合现代竹结构建筑的优秀案例,以及新型竹材的简要发展历程,针对新型竹材的加工技术和应用推广提出建议,以利于新型竹材产业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竹胶合板矩形梁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竹胶合板矩形梁的多种力学性能试验出发,研究了竹胶合板矩形梁的弯曲弹性模量、剪切弹性模量、抗弯强度等力学性能并将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加以比较,进一步验证试验数据的可靠性。同时还研究了竹胶合板矩形梁在弯曲变形过程中的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试验方法是合理可靠的,这就为评定竹材及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同时对竹材标准的制定、更科学合理地发挥竹材的优良特性、竹材及其复合材料的推广应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紫外线是导致材料老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模拟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加上温湿度循环变化的影响,测试未经防护处理的工程竹的物理力学性能,并与花旗松木材在紫外线辐射下的物理力学性能变化进行对比,评价胶合竹、重组竹、花旗松木材试样的抗紫外线老化性能。结果表明,花旗松木材颜色对紫外线辐射比较敏感,受辐射面有明显的颜色变深,在紫外线辐射下胶合竹也发生颜色变黄但没有花旗松木材严重,重组竹的颜色变化不明显;除顺纹抗压强度胶合竹降幅最大外,顺纹抗压弹性模量、顺纹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均为花旗松木材降幅最大。总体来说,重组竹的抗紫外线老化性能最优,但胶合竹、重组竹、花旗松木材这三种材料在紫外线辐射作用下均有不同程度的力学性能退化,用于室外环境时需要进行防护处理。  相似文献   

16.
碳纤维布作为一种新型的加固材料,其基本力学性能越来越深入地被研究,结合实际工程对损坏钢筋混凝土梁进行加固设计,重点研究了梁的受弯加固和受剪加固,加固后混凝土梁的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7.
对旧桥粘贴复合纤维加固法进行了分析与探讨,阐述了高强复合纤维的材料性能和技术要求,总结了此方法的工艺、原理、力学性质和优缺点及施工注意事项,对旧桥加固施工技术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Soil reinforc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nd cost-effective methods among ground-improvement techniques. Recently, sustainable and natural materials for soil reinforcement have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soil engineers. Bamboo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effective materials for soil reinforcement due to it’s excellent mechanical and engineering properti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sults of laboratory model studies conducted on sand beds reinforced with traditionally woven bamboo mats. An improvement in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about 2.5 times was seen when the reinforcement was placed at the optimum depth. The effective spacing of the reinforcement between two layers of bamboo mats was found to be equal to the optimum depth value, i.e., 0.3B. An improvement in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about seven times was observed when four layers of reinforcement were placed at a spacing of 0.3B.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present study reveal the excellent capacity of bamboo mat for soil reinforce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