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加荣  胡夏闽  薛伟 《钢结构》2008,23(8):26-30
在总结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指出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对影响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分析和工程实际的需要,提出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研究中,还需进一步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型钢混凝土结构粘结滑移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0个型钢混凝土粘结试件推出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滑移机理,探讨了影响粘结滑移性能的因素。基于试验结果,得到的粘结应力与滑移的关系,适用于型钢混凝土结构受力的全过程,可供有关理论分析和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SRC结构粘结滑移的研究现状,从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剪切连接件、横向配箍率等方面,阐述了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了该结构粘结强度的计算方法,为今后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淹钢混凝土标准推出试验(push-outtest),对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受力机理、粘结强度和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等关键问题进行研究。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16个标准推出试件,主要研究混凝土强度等级、型钢埋置长度、横向配箍率和型钢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四个主要因素对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考察型钢翼缘外侧、翼缘内侧及腹板与混凝土粘结性能。并设计4个对比推出试件,单独考察型钢翼缘外侧对粘结作用的贡献。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荷载上升阶段和荷载下降阶段内部型钢应变分别呈指数分布和线形分布;在型钢翼缘外侧、翼缘内侧和腹板等不同部位,界面内部滑移具有相近分布规律;在荷载下降阶段,型钢翼缘外侧相对翼缘内侧及腹板对总体粘结作用贡献更大。根据所有试件的加载端和自由端的荷载-滑移曲线试验结果,统计回归出型钢混凝土特征粘结强度和特征滑移值计算公式,并提出型钢混凝土平均粘结应力-加载端滑移本构关系的数学模型(-τSL模型)。  相似文献   

5.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国内外有关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的试验研究资料 ,分析了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机理和影响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各因素 ,并从型钢混凝土保护层开裂的角度 ,根据力扩散角度原理 ,建立了型钢混凝土临界保护层的确定方法。提出了型钢混凝土粘结强度的计算原理和公式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型钢混凝土局部粘结破坏和整体粘结破坏极限荷载的计算公式 ,并与相关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吻合较好。最后从弹性力学的角度 ,推导了沿型钢混凝土锚固长度上的粘结应力与相对滑移之间的粘结滑移t S本构关系  相似文献   

6.
侯嘉麟 《建筑施工》2013,35(9):856-859
结合国内外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的研究,对其现状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概括和总结.介绍了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方法,探讨了影响型钢混凝土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提出目前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性能研究中的一些问题,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根据国内外有关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成果,对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型钢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推导出型钢混凝土粘结增强度计算公式以及破坏荷载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8.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理论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国内外关于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的试验研究 ,对型钢混凝土粘结应力沿锚固长度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综合和分析 ,并根据粘结应力的分布规律 ,利用弹性力学中相似性的原理 ,从弹性力学角度对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本构关系进行了理论推导 ,建立了粘结应力与粘结滑移关系的数学模式 ,可为用有限元法进一步分析型钢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性能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刘焜  张婷婷 《钢结构》2012,27(8):1-5,1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推出试验,研究轻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型钢埋置长度、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和横向配箍率等主要因素对粘结滑移性能的影响。通过型钢普通混凝土对比试件,比较型钢轻骨料混凝土和型钢混凝土的粘结性能。根据试验结果,统计回归了型钢轻骨料混凝土的特征粘结强度和特征滑移值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型钢埋置长度la与型钢截面高度d的比值和轻骨料混凝土强度对粘结强度影响较显著;型钢轻骨料混凝土相对于型钢普通混凝土有较小的粘结强度和较陡的荷载滑移下降段。  相似文献   

10.
型钢混凝土粘结性能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当前国内外关于型钢混凝土在常温下和高温下粘结性能的研究现状作了简要介绍,可供有关研究和工程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FRP(Fibre Reinforced Polymer)用于加强修复钢结构及铝合金结构取得了较多应用。本文首先总结回顾了钢结构、混凝土结构与FRP粘贴连接节点界面应力的弹性分析方法,然后总结了考虑胶水塑性变形的粘结-滑移分析及不同的强度设计准则。文中还总结了不同受力形式下,钢或铝合金与FRP组合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包括受拉、受弯、受压等工况。已有的试验及有限元方法主要分析了FRP和胶水的材料性质、FRP粘贴位置和范围、胶水层厚度等因素对组合构件的强度和破坏模式的影响,并依据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提出了有效粘贴长度的概念。简要回顾了FRP加固后钢结构或铝合金结构的疲劳性能,以及航空领域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情况。最后提出了FRP用于加固金属结构的几点待研究或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某三跨24层巨型框架结构为例,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SAP2000,对比分析了巨型框架结构粱柱节点为刚接、铰接、半刚性连接的自振周期、位移与前三阶振型下的连梁轴力。探讨了考虑梁柱半刚性连接巨型框架受力性能,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指导工程实践。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决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工序穿插繁杂且相互制约、施工速度慢、协调难度大等问题.笔者通过工程实例,对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施工深化设计、吊装方案的优化、施工机械的合理选择提出了建议,并对各施工工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科学的调整,压缩了工序间的时间间歇,加快了施工进度.  相似文献   

14.
由钢筋混凝土主框架与钢次框架组成的混合巨型框架有三种施工方案。为了探讨不同方案下巨型框架的受力性能,以4跨24层巨型框架结构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考虑次框架梁柱与主框架梁柱为半刚性螺栓连接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其梁柱弯矩与主框架柱节点的位移。结果表明,三种施工方案下均需考虑施工过程带来的不利影响,且不同施工方案下相应的部位需加强配筋。  相似文献   

15.
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总结了粘结应力的基础分析模式、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的粘结性能、高性能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钢筋锈蚀对粘结性通报影响以及一些与粘结有关的新式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性能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型钢混凝土竖向混合结构是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主要形式,包括型钢混凝土-钢结构竖向混合结构(SRC-S竖向混合结构)和型钢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土竖向混合结构(SRC-RC竖向混合结构)两种主要类型,在高层建筑中具有显著性能优势并且应用广泛。文章介绍了SRC-S竖向混合结构和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和设计现状;针对我国和日本的相关规程及工程应用实践,结合日本阪神地震中SRC-RC竖向混合结构的主要震害特点,指出国内外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在综合分析阪神地震后日本关于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的设计思路和方法。本文可为SRC-RC竖向混合结构过渡层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8个高温后反复荷载下型钢混凝土短柱推出试验及3个高温后单调荷载下型钢混凝土短柱对比试验,研究高温后反复荷载下型钢混凝土的黏结退化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后反复荷载下型钢混凝土短柱的推出破坏形态与单调荷载下的推出破坏形态基本相同。荷载-滑移滞回曲线偏向初始加载侧,加载过程中未出现类似钢筋混凝土荷载-滑移滞回曲线那样明显的"捏拢现象"。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试件的极限承载力与黏结强度随升温时曾经经历最高温度的提高和最高温度持续时间的增长而降低,随型钢外围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增大而增大。反复加载会导致试件黏结强度的降低和滑移量的增大,升温时曾经经历的最高温度越高、最高温度持续时间越长,黏结强度与滑移刚度退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