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时间与空间的中轴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和空间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空间建立后便具有了时间意义。空间不仅是视觉的三维空间,由于留存的历史痕迹、特有的尺度、蕴含其中的文化及其在社会中的作用,又使空间成为时间的载体;时间也因为空间的不同而具有了特定的社会性与文化性。因此,由各种不同空间构成的城市,便具有了不同的时间特点。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改变,使北京成为融合了时间和空间的复合体。正是空间所体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成为我们认识北京的关键,这种特有的流动的时间,被记录在遍布北京的城市节点上,恢复这些已经分裂、割断的时间联系,保护和发展北京固有的…  相似文献   

2.
董禹  金广君 《华中建筑》2007,25(5):138-140
时间与空间是一个统一体,是物质世界的基础.时间是场所中的重要尺度,是人们行为的背景,时间意向对个人成长和环境塑造都是至关重要的.该文在城市环境背景下探讨了时空关系、时间意向、环境改变和场所感知,指出时间是环境塑造中的重要要素,城市设计通过强化和扩展时间意向和场所感知,促进物质环境与使用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提升城市环境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王瑜 《南方建筑》2006,(9):78-81
室内外空间环境正是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是时间的函数,离开了时间,其意义也不复存在了,时间以其自身独特的魅力在室内外空间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相似文献   

4.
该项目位于苏黎世湖上游,占地面积约为75000平方米,于2010年6月14日正式对公众开放。该项目的椭圆形场地被分割成若干“房间”,每个“房间”自成一体,各具特色,但无不展示着瑞士景观设计师、杰出的树木收藏家EnzoEnea精心收藏的各式树种。该项目旨在向世人展现树木独一无二的美感,让人们意识到它们的珍贵,而更深一层的用意则是借设计师的珍藏帮助游客们进一步认识“时间与空间”,理解这些构成生命的最原始元素的深意,并参悟此类元素如何在这些珍贵的古树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
时间     
一个永久的日历。将希望.梦想连接到时间和空间。转动以确定它的日期、更新每个周末,可作为镇纸。  相似文献   

6.
罗华  张治 《景观设计》2007,(5):100-102
植物空间,顾名思义就是地形与植物围合的自然空间。在一座精巧的自然式的花园中,通常由若干个主次分明.大小各异的植物空间序列组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动态时间序列预测DM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解决呈波动现象的系统预测方法-动态时间序列预测模型,简称DM模型。阐述了DM模型的建立,参数辩识,模型求解和应用方法。为经济领域波动现象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岩土工程时间序列预报问题初探   总被引:47,自引:9,他引:38  
 对岩土工程中的时间序列预报问题进行了研究, 认为: 在该类问题中, 灰色建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通过两个实例指出神经元网络是解决岩土工程时间序列预报问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从时间概念的哲学解读出发,将西方园林最观置于时间审美的角度加以审视,提出了园林景观时间审美的内涵,即在历史尺度的视野中感知园林景观并借助时间要素创造富于变化的空间场所.与此同时,通过对园林景观审美过程中时间性要素的剖析,建构出以时刻,时序、时向和时域为基本维度的园林景观审美时间序列,其最终目的在于引发人们对园林景观时间审美问题的深入思考,进而创造出更加具有美学内涵的园林景观作品.  相似文献   

10.
俞青峰  韩兵 《中国电梯》2003,14(19):48-50
介绍了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时间序列分析。对质量信息反馈、质量信息预报,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可靠性及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评价,从而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童淑媛  龙彬 《新建筑》2012,(2):146-150
西方传统文化一直重视空间、轻视时间,导致以西方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现代建筑乃至现代社会产生了种种难以协调的问题。对此,当代建筑理论与实践不得不重新审视时间因素对建筑的作用。一种时间与空间并重的潜流欲从现代哲学、艺术与建筑发展的背景中喷薄而出,这似乎预示着建筑创作的一种新趋势。通过对此现象的探讨,呼吁当代建筑创作重视时间因素,将时间与空间并重,在一种全局视野下进行建筑创作,以期营造更符合科学规律的新建筑。  相似文献   

12.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更是凝固的时间,建筑在空间关系设计、历史传承等方面与时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设计活动中,从建筑与时间的相互关系入手,能够更深层次地去理解空间设计与建筑历史.  相似文献   

13.
黄捷  黄皓  余彦睿 《新建筑》2005,(1):45-47
简述了广州“双塔”(西塔)建筑设计方案国际邀请竞赛唯一由国内设计机构独立完成的方案构思.从总体布局、形象创意、平面功能、交通组织、结构选型等方面说明了方案的主要设计特点。  相似文献   

14.
指出园林是作为人类再现自然的一种理想而产生、发展并存在的,介绍了西方几何式造园手法和东方自然式构园手法,分析了中西方传统园林构成的和谐与差异,针对我国北方城市在园林建设方面的不足,阐述了北方园林空间构成中应具备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着重分析复杂建筑中所反映的新的时空观念,这种观念类似于复杂科学的时空观——有机时空观。具体表现为:时间空间化、时空溶解、时空黑洞。  相似文献   

16.
利用直线式单协调相位模型设计出的方案与实际交通状况不符,线控效率低下.折线式单协调相位模型与实际交通吻合较好,但是理想信号间隔较大.折线式双协调相位模型大大地缩短了理想信号间距(即线控绿时损失),使长距离多交叉口双向协调控制成为可能,但该模型尚未建立时差优化模型.建立双协调相位时差优化模型,并通过具体的实例说明模型的算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7.
设计"健康"的地下空间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的趋势。能够获得充足、新鲜、温湿度适宜的自然通风和充足日照,提高其空间环境质量,对于"非典"乃至"禽流感"等公共空间卫生危机后的地下空间发展是非常值得关注的。采用自然通风空调系统和自然采光设计的"健康的"同时也是"绿色的"地下空间必然是未来地下空间开发的一个重要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反应谱理论对于解决大跨度、现代大型复杂结构的抗震设计存在较大的误差。应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对大跨空间网壳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和比较,讨论了矢跨比、跨度等对其的影响。分析发现,对于大跨空间网壳结构,有一定数量的"反应谱方法计算安全而时程分析危险"的杆件,设计中应注意。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时间不断流逝,精典的仿古建筑不仅赋予人们更多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空间,变幻莫测的建筑空间布置更把人们带入了太虚幻境的历史年代,或享受体会、或瞻拜寄意,仿佛时间在倒流,世界在轮回。把握了仿古建筑的时空观可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