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b)水润滑止推滑动轴承充水式电动机和屏蔽式电动机的水润滑止推滑动轴承,以粘度很低的水作为润滑冷却剂,轴承承载面并非处在完全的液体润滑状态,而是处于边界润滑状态.止推轴承与对磨圆盘的摩擦面有时处于液体润滑状态,有时却处于干摩擦状态.为了保证水润滑止推轴承在边界润滑条件下仍能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要求轴承材料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较高的耐磨性、较低的摩擦系数、承载力高、运转稳定、耐腐蚀性好.结构上应保证轴承的工作面能得到充分的冷却和良好的润滑.  相似文献   

2.
《电站系统工程》2017,(4):71-74
轴封式反应堆冷却剂泵(简称"核主泵")是压水堆核电站中核岛一回路最关键的主设备之一,是一回路系统中唯一的旋转设备,属于高温、高压、受核辐照的压力边界一级设备。对于核主泵设备有很多关键部套组成,其中油润滑推力轴承是支撑核主泵转子的系统的重要部件,决定了核主泵能否可靠长期运行。通过对核主泵的结构特点、运行条件,零部件的装配关系,研究温差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温度不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新型穿轴(悬挂)式自动调平、水润滑滑动止推轴承.该型止推轴承较为经济地解决了立式充水式潜水电动机,穿轴(悬挂)式滑动止推轴承的自动调平问题.  相似文献   

4.
谭祖  陆亚连 《电工技术》2021,(24):40-43
反应堆冷却剂泵一直被称为压水堆核电站心脏.针对某核电站一起高压厂用变故障导致反应堆冷却剂泵停运事件,通过查阅技术资料和故障录波数据,结合现场勘查,实地取证,进行事件推演、原因分析,从深层次探索问题的本质,提出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胡冬清  张志恒 《热力发电》2015,(1):112-114,118
针对田湾核电机组主冷却剂泵(主泵)运行中出现的止推轴承石墨瓦块表面存在异常磨损的问题,根据水润滑轴承工作原理和磨损机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磨损的主要原因是:1)主泵启、停过程摩擦副瓦块轴向载荷偏大;2)主泵内流体存在大量小气泡在高压作用下被压缩和凝结,使石墨瓦表面形成明显的空化腐蚀。因此,提出:1)长期投用电磁铁,可将主泵的轴向载荷由450kN降至约200kN(该方法正处于试验阶段);2)将主泵水箱封闭,采用盐水系统压力提高石墨瓦冷却回路静压力。该方案实施后主泵运行正常,未再发生因参数超标而导致的机组停机故障,有效解决了石墨瓦块表面磨损问题。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论述了影响止推轴承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轴承结构、对磨付平面度、粗糙度等对轴承性能的影响。轴承损耗-承载力线的斜率大小可用来判断止推轴承的性能。该斜率越小,止推轴承承载力高、损耗小。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水冷堆(SCWR)是在高于水的临界点(374℃,22.1 MPa)的温度和压力下运行的反应堆。它的设计为一次通过循环,其中没有再循环回路。这点是与现在运行的轻水堆的最大不同。在超临界水堆电站系统中,以控制棒、汽轮机控制阀与反应堆冷却剂泵为主要的控制方式。通过对比分析超临界水冷堆与田湾核电站WWER1000型压水堆主泵卡轴事故下的安全特性,得出超临界水堆给水流量的丧失会造成反应堆冷却剂流量的丧失,而WWER1000型压水堆给水流量的丧失并不会造成反应堆冷却剂流量的丧失;WW-ER1000型压水堆的安全系统有控制棒、蒸汽发生器的主蒸汽旁排阀、应急给水泵,这些安全配置与超临界水冷堆相似;相比WWER1000型压水堆,超临界水冷堆在压力较快达到稳定状态前提下,其最高包壳温度有个剧烈变化过程,但超临界水冷堆和WWER1000型压水堆在卡轴事故发生后,都能建立稳定的自然循环。  相似文献   

8.
马习朋 《电力设备》2007,8(12):20-23
介绍了我国将引进的第三代先进压水堆AP1000主冷却剂泵拟选用的变频设计方案和运行方式,分析了采用变频设计后对主冷却剂泵工作和反应堆运行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通过对主泵设计特性的分析,提出了变频器供电方案下的特殊要求。探讨了主泵变频设计和运行中应当考虑和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通过大量的试验数据论述了影响止推轴承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了轴承结构、对磨付平面度、粗糙度等对轴承性能的影响。轴承损耗.承载力线的斜率大小可用来判断止推轴承的性能。该斜率越小,止推轴承承载力高、损耗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周向中心支承推力轴承的润滑问题进行了计算,分析了轴瓦弯曲变形度和支承点的径向位置对轴承承载能力以及轴承润滑可靠性的影响,并提出了轴瓦倾斜率的变化规律.文中给出了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1.
从分析水润滑止推轴承产生磨损的原因入手,对轴承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增大水膜厚度,通过理论分析以及试验验证,证明这种设计可以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植入式人工心脏泵要求体积小、质量轻、功耗低,为了满足这些要求,需要研究磁悬浮人工心脏泵的轴承特性。为此,对径向永磁轴承自身的耦合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据此提出了心脏泵转子的磁悬浮支承方案,该方案采用两个径向永磁轴承和一个轴向电磁轴承来实现转子的五自由度稳定悬浮。根据径向永磁轴承的磁场分布特性,提出了采用两个关于转子轴线对称布置的霍尔传感器,从转子径向方向检测转子轴向位移的方法,理论分析揭示了转子径向位移和轴向位移在检测结果中的耦合关系,并给出了解耦方法,得出了轴向位移。基于研究成果设计了轴流式磁悬浮人工心脏泵原型机,并成功实现了转子的五自由度稳定悬浮。  相似文献   

13.
旋转式压缩机径向滑动轴承性能对减少轴承磨损、降低压缩机振动与噪声、提高使用寿命具有非常重要意义。文中以流体润滑理论为基础,建立压缩机径向滑动轴承三维流体润滑数值分析模型。在该模型中计入表面形貌参数、润滑油粘温效应等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差分法求解Reynolds方程,获得了油膜厚度、油膜压力分布及轴心轨迹等润滑性能参数,分析了轴承润滑性能。通过分析轴承结构参数对轴承润滑性能的影响,提出轴承结构与运行参数优化方案,达到提高轴承润滑性能、降低振动噪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本文确定了涡旋压缩机止推轴承润滑性能的优化设计方法,该分析方法采用了Patir&Cheng的平均雷诺方程,Greenwood & Williamson的固体接触理论则用于计算综合润滑性能.由给出的摩擦面积、推力负载和轨道运行速度、油膜压力、固体接触力和摩擦力计算决定摩擦系数.由于油粘性力的下降,摩擦系数随摩擦面积减小而逐渐减小.然而当摩擦面积变得相当小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变大,因此导致摩擦系数变大.此外,优化过的摩擦面积随轨道运行速度和推力负载而改变.总而言之,由给出的压缩机工况可以计算出止推轴承的优化设计值.  相似文献   

15.
动静压混合气体箔片止推轴承具有优良性能,但目前针对其研究报道较少。对此,提出了该轴承的模型,并针对其静态特性和流弹特性开展了数值研究。基于MATLAB软件建立了动静压混合气体箔片止推轴承静态特性的双向流固耦合数值预测方法。计算分析了不同转速、供气压力、供气孔布置位置下的箔片变形,静态载荷和摩擦力矩,获得了运行参数和供气孔位置对动静压混合气体箔片止推轴承静态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增大供气压力对摩擦力矩的影响较小,但会增大轴承轴向载荷,升高转速会导致轴承摩擦力矩明显增大;供气孔布置位置对动静压混合气体箔片止推轴承的静态特性影响较大,应合理选择供气孔的布置位置,在满足轴承载荷要求的基础上优先考虑将供气孔布置在倾斜区域。相关研究结论对动静压混合气体箔片止推轴承设计和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1 序言 在涡旋式压缩机中,止推轴承摩擦损耗在机械损耗中占很大的比例.因此.正确地预测止推轴承损耗在压缩机设计上是一项重要的项目,还有,对于改善涡旋式压缩机的性能来说,降低止推轴承损耗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潜水电机单机容量的增大,所配水泵的扬程越来越高,要求推力轴承的承载能力也越来越大,止推轴承已成为潜水电机中的关键零部件,有时甚至成了决定潜水电泵寿命长短的主要因素。 作者根据多年的设计、制造和试验,提出提高水润滑止推轴承承载力的方法,抛砖引玉,以期引起行业的重视,共同研究探讨,提高我国止推轴承制造的总体水平。 1.水润滑轴承的特点 我们在止推轴承加载时,一开始损耗较大,但很快就减小,然后趋於稳定。例如250轴承加至50kN时,损耗为1750W,随后降至800W,而后一  相似文献   

18.
压水堆核电站的主设备,包括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一回路冷却剂泵和稳压器(以下简称压力壳、蒸发器、主泵和稳压器)。它们是核电站内功能上和安全上最重要的设备,同时也是在极苛刻的工作条件下使用的设备。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哈电机公司贯流式机组发电机径向轴承和水轮机径向轴承的润滑、支撑结构等有关方面作了系统性研究,通过与进口贯流式机组轴承方案和轴承性能的比较分析,证明所设计的轴承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大型电动机径向轴承的常用结构型式,包括圆柱瓦、椭圆瓦、多油叶瓦、可倾瓦等,宽径比、间隙比、单位压力等主要设计参数及其选取范围。采用相同的轴颈、瓦宽和运行参数,对比分析了其流体动力润滑性能,油膜厚度、油膜压力、温度、失稳转速等主要性能参数可充分体现轴承性能的优劣。采用流体、固体、热三场耦合的分析方法,对电机轴承性能进行分析,能直观反映油膜压力和温度分布及瓦的变形。对于低速重载轴承,承载能力是首先要考虑的指标,而对于高速轻载轴承,稳定性则是首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