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正>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交联网状高分子互相贯穿,缠结形成的聚合物共混物,是高分子合金家族中新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在塑料增韧、橡胶补强以及用作制取吸振材料等方面都显示出它独特的功能,IPN从1960年Miller提出这一概念以来,通过Spering和Frisch等人的深入研究,某些成果已从试验室逐步进入工业化阶段。IPN的出现,不仅为热塑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丙烯酸丁酯与酚醛树脂的互穿网络聚合物,并对其进行红外光谱的检测和热重分析。结果表明,用此法制备IPN′S是可行的,产物的热性能随酚醛树脂含量的增加而有所提高,并比同种含量的机械共混物的热性能好。  相似文献   

5.
采用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聚苯乙烯/聚丙烯酸丁酯自交联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拉伸实验结果表明,用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己二酸二酰肼自交联的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比相应的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并且随双丙酮丙烯酰胺用量的增加,拉伸强度增加以及永久变形降低,但离子键和氢键交联的LIPN具有很高的扯断伸长率和很大的永久变形,这些说明用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己二酸二酰肼界面共价键交联能很好地改善力学性能和抗蠕变性能。动态力学谱结果表明,用双丙酮丙烯酰胺和己二酸二酰肼交联的LIPN比相应的LIPN以及离子键和氢键交联的LIPN具有较好的组分相容性和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丙烯酸丁酯/聚环氧树脂混合体系的基本反应、相分离以及聚丙烯酸丁酯的增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合体系中,丙烯酸丁酯的聚合反应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彼此间干扰很小,二者各自形成了聚合物网络;混合体系的相分离过程有两种方式,取决于丙烯酸丁酯与环氧树脂聚合反应的相对速率;用互穿聚合物网络技术在环氧树脂中混入聚丙烯酸丁酯即可提高其冲击韧性,进一步通过组分优化,可望得到综合性能优越的环氧树脂改性材料。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醋互穿聚合物网络(Pu/PA IPN)的某些力学性能,拉伸强度,模量和冲击强度及其影响因素。这些因素有:丙烯酸酯聚合的引发剂用量,聚氨酯用多元醇的分子量、NCO/OH比值、Mc,pU与PA的比例等。由于两种聚合物互穿并形成永久性的缠结,从而提高了IPN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丙酸酸丁酯/环氧树脂混合体系的基本反应、相分离以及聚丙烯丁酯的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9.
采用将聚甲基乙烯基硅氧烷(孙爪幅)在丙烯酸丁酯单体(BA)与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组成的溶液中溶胀一定时间后,BA在PMVS中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出PMVS/聚丙烯酸丁酯(PBA)顺序互穿聚合物(PMVS/PBASIPNs),利用红外光谱、动态力学分析和热失重分析研究了材料表面与内部的分子结构、动态力学性能和热分解性能。结果表明,PBA的浓度在复合体系厚度方向上呈梯度分布,其浓度从表面向内部依次增加。与PMVS相比,PMVS/PBASIPNs阻尼性能较好,其损耗因子tanδ最大值为0.63,tanδ大于0.3的温度范围为-41~-9℃。根据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热重分析曲线,用Doyle方法得到在分解率α=0.1~0.5时,热分解反应级数为一级反应,反应活化能E为143.4kJ·mol^-1。  相似文献   

10.
庞雯  杨觉明 《涂料工业》2007,37(B07):6-11,21
采用互穿网络的方法来制备乳液.以聚四氟乙烯为种子乳液.用丙烯酸酯单体对其进行溶胀.加入聚偏氟乙烯后滴加单体聚合,整个实验中采用阴离子乳化剂和非离子乳化剂复配体系、并且添加少量的保护胶。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涂层具有最大接触角的聚合配方.然后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乳液涂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氟聚合物与丙烯酸酯之间有较好的相容性.乳液稳定且乳液涂层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1.
聚氨酯-聚丙烯酸互穿网络聚合物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苯二异氰酸酯、聚醚多元醇、二羟甲基丙酸、1,4 丁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等为原料,采用原位乳液聚合工艺合成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乳液.研究了单体含量对乳液及胶膜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乙烯基单体含量的增加,乳液稳定性下降;胶膜的断裂伸长率降低,硬度和耐水性增加.当乙烯基单体的质量分数为35%时,乳液的稳定性大于365 d,胶膜的断裂伸长率为482%,摆杆硬度为0.68,吸水率为18.7%.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合成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  相似文献   

12.
用光—热交替法合成了聚醚聚氨酯/蓖麻油聚氨酯互穿网络聚合物(IPN)。样品的表征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能在本体系存在一个最佳配比值。它为合成耐热材料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周明 《中国胶粘剂》1993,2(2):1-4,13
为了提高丙烯酸酯压敏胶的耐热性能,本文采用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PA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技术对丙烯酸酯压敏胶进行改性,研制出一种软化点达到125℃左右的耐热压敏胶。分析讨论了不同制备工艺因素对该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耐热性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骆小伟  李国明  孙林  李翠芳 《广东化工》2010,37(5):141-142,147
运用连续滴加单体法合成了聚羟基丙烯酸酯预聚体,运用多次投料法合成了不饱和聚酯,分别用环氧树脂和邻苯二甲酸酐、苯乙烯做固化剂制得不饱和聚酯与聚丙烯酸酯互穿网络聚合物;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热失重分析仪(TG)、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扫描电镜(SEM)等对聚合物的结构特征、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表面形态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5.
刘凉冰  刘树 《聚氨酯工业》1992,(1):12-15,38
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是指由两种或多种各自交联(或其中一种交联)且相互穿透、缠结的高分子共混物。理想的IPN呈现不同网络在分子水平的互穿,而实际的IPN则呈现相分离结构,互穿网络主要发生在相界面上。网络之间的互穿给材料带来某些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丙烯酸酯压敏胶的耐热性能,本文采用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U/PAA)互穿聚合物网络(IPN)技术对丙烯酸酯压敏胶进行改性,研制出一种软化点达到125℃左右的耐热压敏胶。分析讨论了不同制备工艺因素对该压敏胶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耐热性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聚氨酯/聚丙烯酸酯类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聚氨酯聚丙烯酸酯(PAA)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试验结果表明PU/PAA LIPN具有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两步法合成了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PAA)胶乳互穿聚合物网络(LIPN)。试验结果表明PU/PAA LIPN具有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19.
20.
互穿网络聚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穿网络聚合物(InterpenetratingPolymer Networks,简称IPN)是用化学方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聚合物互穿成交织网络状的一类新型复相聚合物材料,常记为IPN X/Y A/B,其中A、B代表不同聚合物,X、Y分别为 A、B的重量分数。合成IPN是高聚物合成方法的新领域,也是一种高聚物共混的新方法,它为制造特殊性能聚合物材料开拓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