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他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农用柴油机平均值模型的建模理论与方法,并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以潍柴WP6. 240增压中冷柴油机为原型机,建立了农用涡轮增压柴油机的平均值模型,并且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对所建立的平均值模型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发动机试验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所提出的柴油机平均值模型建模方法可以准确地用于农用柴油机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2.
1100AN型柴油机是80年代研制成功的单缸柴油机,本文简要介绍了1100AN型柴油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着重分析该型柴油机与农用运输车和小四轮拖拉机的配套试验情况及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运行工况的稳定性直接影响到试验数据的有效性,重点针对环境参数对整机主要性能指标影响规律进行了计算,结合试验验证完成了敏感度分析,其结论对评判柴油机台架试验数据的有效性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油液检测技术中光谱分析、颗粒度分析和铁谱分析,研究了柴油机装配清洁度对CA6110Z-07Y型柴油机磨合过程的影响.光谱分析和颗粒粒度分析结果表明:1号机磨损性元素的铁、铜、铅的含量在台架磨合试验结束时仍处于上升趋势,经45 min仍未达到良好的磨合结果;2、3号机分别在40 min左右和30~35 min各磨损性元素的含量处于平衡状态,已初步完成磨合过程.同时,颗粒计数仪的测量结果证明:利用润滑油颗粒计数技术可有效监测柴油机台架磨合过程,评价柴油机整机装配清洁度以及磨合状态.  相似文献   

5.
2001年3月13日,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公安部、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农用运输车报废标准〉的通知》(国经贸资源[2001]234号),对农用运输车的报废标准进行了规定。   《农用运输车报废标准》以1993年发布的《农用运输车安全基准》(公安部第12号令)为依据,充分考虑近年来农用运输车生产制造水平、产品质量和用户维护水平的提高,在对农用运输车生产企业、配套农用运输车的柴油机生产企业和有关质检机构调研的基础上,确定农用运输车的报废标准:三轮农用运输车和装配单缸柴油机的农用运输车使用年限为6年;装配多缸柴油机的四轮农用运输车使用年限为9年;装配多缸柴油机的四轮农用运输车累计行驶里程为25万公里。另外,对达到报废年限或累计行驶里程的,依据有关技术安全和污染物排放规定检验合格的,可延长最长不超过3年的延长使用时间。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传统的柴油机SCR系统试验台架无法控制催化反应温度和对不同排量发动机检测适应性差造成检测结果误差较大等问题,本研究在传统试验台架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能够控制催化反应温度的柴油机SCR台架试验装置,提高台架试验装置的适应性及测量的准确性,为检测和提高SCR系统性能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条件。  相似文献   

7.
农用运输车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国家对它采取一项特殊优惠政策.农用运输车既不同于汽车,也不同于拖拉机;它车速限制在50km/h以内.纵观当前0.5~0.75吨四轮农用运输车的配套动力大多是S285,375Q,380Q等柴油机,这些机型由于性能基本上可以满足匹配要求,所以该档柴油机发展迅速.但随着匹配量增大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笔者愿就匹配中的一些问题发表粗浅的看法,并提出发展新一代适合0.5~0.75吨四轮农用车配套需要的柴油机的设想.1 四轮农用车配套柴油机的现状四轮农用车的发展始于90年,当时国内可用于农用车配套的柴油机主要是配拖拉机用的S285,以及新研制的柴油机375Q,380Q,TS375Q等,由于当时经济迅速发展,因此也带动农用车飞速发展,柴油机产量也  相似文献   

8.
信息动态     
《柴油机》2001,(3)
中国首次明确农用车报废年限 国家经贸委等部门颁布施行农用运输车报废标准国内农用运输车的最长使用年限为12年 这是我国首次对农用车报废年限作出明确规定三轮农用运输车和装配单缸柴油机的农用运输车使用年限为6年装配多缸柴油机的四轮农用运输车使用年限为9年累计行驶里程为25万公里 对达到报废年限或累计行驶里程的农用车辆依据有关技术安全和污染物排放规定经检验合格的可延长最长不超过3年的使用时间 目前我国农用运输车的保有量已接近2000万辆占全国机动车保有量的四分之一以上行业动态 中国内燃机学会中小功率柴油机分…  相似文献   

9.
《柴油机》1992,(2)
<正> 缸套、活塞环是柴油机中的重要摩擦副,对于新出厂的柴油机,其缸套和活塞环的选配都是由生产厂家经过试验筛选出来的。在一般的柴油机缸套、活塞环快修中,经常更换的是活塞环。然而,除了活塞环的尺寸外,往往难以很快判断出损坏环的合金成分及其生产厂家。如果随便找一副尺寸合适的环换上,这样做法就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常会使整机的各项性能降低。现根据整机台架试验和实验室试验结果,对柴油机缸套、活塞环快修中的最佳摩擦副选配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a.第一道环尽可能选用桶面镀铬环。因为第一道气环工作条件差,桶面环对改善润滑油膜分布  相似文献   

10.
龙武  郭忠华 《柴油机》2016,38(5):51-53
针对某型二冲程柴油机在主机厂进行台架试验时不能安装扭振减振器进行试车,须台架试验结束后装入扭振减振器的工艺难题,进行整机配铰安装孔工艺研究。经对产品特点和加工特点的分析,设计了柴油机专用调整托架及扭振减振器安装孔专用加工刀具,优化了加工工艺方案,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质量,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相似文献   

11.
发动机台架试验冷却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用发动机进行台架试验时,经过持续大负荷运行后,出现过热甚至“开锅”现象,其原因是现有台架冷却系统已无法满足发动机的冷却需求。经过对台架冷却系统分析和重新设计,采取冷却水管外接、水箱开式循环冷却及发动机进水并联分流式机油冷却器,实现水温油温恒温自动控制,成功解决了车用发动机在试验室进行台架试验时出现过热甚至“开锅”的问题;同时为车用发动机台架冷却系统朝着智能化、高效低能耗发展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150柴油机瞬态特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150涡轮增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针对加速换档过程中冒烟严重现象,对整车试验中柴油机瞬态运行工况进行分析。在保证稳态性能的同时,提出改善技术措施,并通过台架试验验证柴油机瞬态特性得到较好改善。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一台公路运输车辆在试验场内的油耗试验,通过采集发动机电控数据信息和发动机台架试验数据,结合试验场内的整车路试试验方法,得到平均车速、等速百公里油耗、等效整车运行工况在发动机万有特性上的分布等结果,提出了车用发动机在整车上匹配优化的一种新的试验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张宇  熊小林 《内燃机》2002,(6):18-21,24
对CUMMINS柴油机“首保”机油续用的可行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模拟台架试验、整车道路试验同时进行的方法,运用流体光谱分析,对机油中的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对机油品质进行评价,提出不更换机油的技术要求;同时,指出需在制造过程进行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郭承毅 《内燃机》2009,(3):33-34
通过发动机台架试验,对发动机使用93#汽油、E10W93#车用工业乙醇汽油和E20W93#车用工业乙醇汽油的输出功率、扭矩和燃油消耗率进行了测量对比。对发动机使用三种燃料时排气中的CO,HC和NOx浓度进行了测量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发动机运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乙醇汽油能有效降低发动机的CO和HC排放,但NOx排放比普通汽油要高。  相似文献   

16.
张德生 《内燃机》2012,(3):45-47,56
通过分析轻型汽车发动机台架实验用排气装置的现状,并指出缺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方案,设计一种适用多类型轻型汽车发动机台架实验的新型排气装置,在x,y,z,x,y,z六个方向有一定自由度和伸缩空间,这样解决在安装过程的空间干涉问题,达到一机多用,减少研发与测试成本并可缩短研发周期,并在发动机台架下与传统排气装置进行了发动机外特性对比,两种排气装置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证明新型排气装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非点火发动机台架台架选择和搭建、测试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通过非点火发动机冷却系统热平衡试验,证明了该台架系统能够满足发动机子系统试验所需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模型的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参数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MATLAB软件中的Model-Based Calibration(MBC)工具箱对某款高压共轨柴油机的电控系统参数进行经济性标定优化;详细说明了基于模型的标定优化方法的基本流程,包括试验设计、建模、优化等过程;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发动机在标定点油耗降低了5%;通过整车道路试验验证了在满足欧三排放法规的前提下,装配该款发动机的公交客车在四、六循环工况下油耗分别下降了4.6% 和5.3%.上述方法成功地优化了原机经济性并节约了时间.  相似文献   

19.
张远丽 《内燃机》2014,(1):1-4,13
缸内直喷汽油机以高动力、低油耗、低排放、高功率质量比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认可和普及,大众几乎全系列车型安装TSI直喷发动机,其它合资车企在售车型中,也有相当大一部分装有直喷发动机,但这些直喷发动机普遍集中在中高端车型上。目前直喷发动机存在的一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自主车企直喷发动机的推出,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直喷发动机将覆盖各细分车型。  相似文献   

20.
基于某1.5L增压直喷发动机及搭载相应机型的整车,开展了带GPF的后处理系统台架快速老化试验研究。将两套相同的后处理系统样件在发动机台架上基于SBC循环分别进行等效整车20万公里耐久里程的快速老化。其中一组试验中只考虑热老化,老化过程中燃油为正常状态;另一组试验中将热老化与机油灰分影响进行了耦合,老化过程中将整车20万公里消耗同等量的机油加入到燃油中进行掺烧;并分别对两组样件在老化过程中进行了灰分累积量、GPF背压、催化剂性能、整车排放等测试。结果表明:两组试验中,等效20万公里耐久里程老化后,两个GPF累灰量分别为12.1g和38.9g,灰分主要集中在GPF载体底部中间区域;GPF背压在前2-5万公里上升较快,随后上升稳定;掺烧机油老化对前级TWC催化剂性能劣化有一定的加速影响,对后级GPF催化剂性能影响不明显;掺烧机油进行老化后样件的排放劣化程度相对较大;两组台架老化样件整车排放结果都要差于实车耐久的排放结果,其中THC和CO结果差异较小,NOx结果差异较大;掺烧机油进行老化的GPF在很短等效里程中就能具有很高的颗粒物捕集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