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网工艺和设备 纤维网是非织造织物的“骨骼”,纤维网中纤维的排列是直接影响非织造织物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非织造织物的成网基本方法有四种:机械成网,气流成网,纺丝成网(布),水流成网。其中以气流成网和机械成网较为普遍,估计1980年采用这两种方法制成的非织造织物占其总产量的89%;但近两年,随着合成纤维发展及其新产品的开  相似文献   

2.
目前,非织造织物的生产方法主要为干法、湿法和纺粘法。但是,这些方法所使用的纤维或长丝都是由别的工序供给的。日内瓦的巴特尔(Battelle)研究中心经多年努力,研制成用静电力引导或转移纤维的方法。这种用静电生产非织造织物纤网的方法,其新颖之处在于它所使用的纤维或长丝不是现成的,而是在制网过程中制成的,从纤维到形成纤网全靠静电场的力起作用。  相似文献   

3.
美国非织造织物耗用纤维占总消费量的20%以上,而日本只占1~2%。1974年日本非织造织物产量为1.72亿平方码,1975年比1974年产量约提高15%。日本非织造织物的最大用途为衬里布,在1974年占总产量的55.7%,其次供材料用的占22.9%,地毯用占13.9%,其他用途占7.5%。所耗用的各种纤维比例为:纤维素纤维48.8%,丙纶27.4%,腈纶9.4%,涤  相似文献   

4.
Dynabond是Fiber Dymamics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非织造衬布,釆用热点粘合特种纯聚酯制成的棉网。由于Dynabond非织造织物是100%纯纤维,无布边,其软柔、柔韧及耐用性迎合当今舒适要求。  相似文献   

5.
金属叠层增强"防护伪装" 日本东丽工业株式会社开发的一种新型防护材料,是由金属薄层、树脂层和纤维基布经复合层压而成.其中金属可以是金、银、铜、或铝材,树脂涂层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的有色或无色的涂层剂构成,底布可以是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的机织物或者非织造物.涂层添加剂涂在织物的一面或者两面,其中一面的涂层添加剂中含有炭黑导电树脂,能形成导电树脂层.  相似文献   

6.
在非织造布生产方面 ,印度仍打算赶上许多其他国家。非织造布在多样化应用方面有巨大潜力。用机织、针织和编织的方法生产织物时 ,提高产量的范围有限。非织造布则生产速度很快 ,且应用范围很广。非织造布是纺织工业的一个重要部分。非织造布的产生可追溯到 1 942年。非织造布是聚合的纤维网絮片 ,其中的纤维平行、交叉或杂乱地排列在一起成为集合体 ,并且用粘合剂粘结以提高强度。热塑性纤维则是用加热方法粘合起来。非织造布生产工艺有两个过程 ,首先是连续纤维絮片 ,即纤维网的形成 ,网重范围是 5 0 g/ m2~ 60 0 g/ m2 。网重必须调整到…  相似文献   

7.
非织造布因其在生产中织物成型快速、机器使用少、节能且利润高而广泛应用。纤维成网和纤网固结是非织造布生产中的重要工艺。介绍了多种纤网机械固结工艺及其产品的特性和应用,分析了影响产品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非织造织物由于其许多不同特点现今已经赢得了大部分市场。这些特点包括它们均匀的外表、柔软度。如果材料选择正确非织造织物能抗有害物质。非织造织物可以高速生产,可以特制以满足任何情形需要。然而不论用何种材料非织造织物都有一个弱点,即撕破强力差。应用粘合剂或热处理能部分抵消这一缺陷。但是织物的手感和悬垂性受  相似文献   

9.
有各种非织造布叠层与复合结构,这些材料在许多不同用途上是有用的。非织造布叠层与复合结构包括粘合到其它非织造布纤网上的各种非织造布纤网,也包括粘合到热塑性薄膜上的种种非织造布纤网。在这样的结构中,非织造布可通过各种工艺来生产,包括热轧粘合、针刺固结、水...  相似文献   

10.
ITMA'87展出的非织造织物的生产设备,从纤维混合到整理,都使用计算机软件控制系统,使之更加精密。例如Haigh-chadwick有限公司展出的设备中应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包括:纤维混合生产线的计量微处理机;非织造布生产线的自动喂料微称量机MK4;控制交叉铺网的微折叠处理机。 ITMA'87展出的非织造织物生产设备有梳理机、针刺生产设备、热粘合设备等。  相似文献   

11.
近来,非织造织物的制造工艺,诸如熔喷法、纺粘法、水力缠结法正在得到极大的关注。但是对传统的制造技术作改进,同样可得到性能较好、用途广泛的非织造织物。采用热力和压力熔融化学粘合剂或树脂粘合纤维梳网,作为非织造织物的主要生产方式已有多年。也曾出现过用纤维作为热熔介质方法,其中可追溯到40年代的Kendall和Vinyon等专利。由于刚度和最终产品要求的其它限制的影响,这种工艺未能广泛应用于有潜力的众多产品中。命名为热熔纤维的新纤维,正在改变这种状况,并正在成为生产有专用性能的膨体织物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1980年欧洲非织造织物生产量已达到185600吨,价值8亿美元。这也代表着1970~1980年间的欧洲非织造织物的年增长率达17%。 1.生产情况 欧洲非织造织物的生产情况见表1~3。 2.原料使用情况 (1)欧洲非织造织物原料量中粘胶纤维占第一位,用量占整个非织造织物原料的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国际上非织造织物所用纤维原料的水平和发展趋势1.纤维用量非织造织物工业的发展与纤维原料工业主要是化纤工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非织造织物所用的纤维原料很多,可以用天然纤维、化学纤维、无机纤维。目前,世界上非织造织物所用纤维化纤用量在90%以上,天然纤  相似文献   

14.
序言热粘结非织造织物可以通过不同的加热方法来实现。粘结方法、纤维类型和梳理工艺最终都要影响非织造织物的机械性质和美感性。Harris发现含有聚酯粘结纤维的非织造棉絮的强度,取决于粘结温度和粘结纤维的密度。Soszynski 对生产点状粘结丙烯腈和  相似文献   

15.
一、引论缝编技术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40年之前采用链式线迹在交叠铺网的纱线上进行缝衍以提高织物的生产速度的初衷,一开始同样也被应用于非织造织物行业中。将按照机械方式形式的纱线交叉铺网按针织原理进行连结加  相似文献   

16.
探讨超细纤维非织造织物用于生产物理防螨家纺产品的可行性。介绍了超细纤维非织造织物的防螨机理,以超细纤维为原料,通过复合短纤水刺、熔喷纺粘复合、纺粘加水刺3种非织造工艺制成5种超细纤维非织造织物,测试各织物的厚度、强力、弯曲性、透气性,并与美国杜邦闪蒸非织造织物特卫强进行了对比,同时测试了PET/PA6 70/30纺粘水刺非织造织物(100 g/m2)的孔径分布和防螨性。试验结果表明:单位面积质量在100 g/m2的超细纤维纺粘加水刺非织造织物具有理想的防螨效果,并基本能满足家用织物强力要求。认为:应加强纺粘加水刺非织造织物生产工艺研究,以完善产品性能,替代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安芙赛阻燃纤维织物的阻燃性能,采用极限氧指数法研究机织物纱线线密度和捻度、织物组织、经密、织物面密度等参数对其织物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层织物的阻燃性能优于单层织物,极限氧指数均大于31.0%;双层织物的密度、纱线线密度、捻度越大,极限氧指数越高。此外,对安芙赛非织造布阻燃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安芙赛非织造布极限氧指数随面密度的增加而提高;当安芙赛纤维与阻燃涤纶混合制备非织造布时,安芙赛纤维的含量应高于60%;当安芙赛纤维与羊毛纤维混合制备阻燃非织造布时,安芙赛纤维的含量应高于25%。  相似文献   

18.
瑞典专利申请号8003776-5,8100819-5和8204595-6公布了用于泡沫复合材料的各种制造方法。这种泡沫复合材料含有织物形式的某种材料,如玻璃纤维、矿物纤维、纤维素纤维或聚酯纤维,用可焙固的树脂(最好是酚醛、间苯二酚、肥醛或密胺树脂)浸渍,在泡沫复合材料中这种树脂是处于B-阶段,即部分焙固的阶段,并含有多孔的热塑性粒子,它们主要均匀地分布在树脂和织物材料之中。泡沫复合材料能被用作一种制造叠层物的中间产物而利用树脂在其最后焙烘时的残余键合量。叠层物可以是同质的,即包括一个以上相同的复合材料;可以是不同质的,即含有其他材料或混合物,亦即含有一个以上泡沫复合材料及其他材料。  相似文献   

19.
1 对地毯底布进行粘合的新工艺采用Fleissner公司已获专利的射流喷网系统将非织造纤网用作簇绒地毯底布 ,可避免产生使用乳胶预涂层而引起的生态危害以及乳胶层的回收利用问题。射流喷网使纤网上的纤维粘入或粘在底布上 ,并可保持绒头层原有特性。这一工艺可采用的纤维类型为PES、PP和PA ,也可以是其他纤维。除了簇绒地毯 ,其他绒头织物 ,如长毛绒织物等 ,也可采用同样的方法固定。采用另一个射流喷头 ,将第二层底布刺入非织造纤网中 ,这样改善了地毯的行走舒适性。这不仅使得地毯的绒头永久地粘合在底布上 ,而且还可获得理想的膨松性…  相似文献   

20.
非织造布(或称无纺织布、非织造织物)是纺织工业中一门新工艺、新技术。它具有生产流程短、连续化、自动化程度高,采用纤维原料广,产品品种多等优点。自七十年代以来,非织造布的世界产量每年以10~14%的增长率向前发展。我国非织造布的织造技术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试制、生产后,它的产品已在电机、化工、服装等工业和民用方面广泛采用,其需求量和产品种类日益增多。当前有很多单位在引进设备与扩大非织造布的生产,现介绍国外非织造布生产的一些情况,以供参考。一、原料 1.纤维原料近年来西欧国家使用的纤维情况如表1所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