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改善麻/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阳离子聚合物纳米粒子对麻/棉混纺织物进行表面改性,然后用酸性红B对改性后的织物染色,通过测定织物的色度学指标L*、a*、b*、C*,探讨了纳米粒子质量浓度、处理温度、时间、pH和氯化钠等因素对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织物的染色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适宜的改性条件:纳米粒子质量浓度为0.5 g/L,温度为60℃,处理60 min,pH为6~8,不加入氯化钠溶液,浴比1∶100。  相似文献   

2.
《印染》2017,(10)
采用双活性基活性染料诺威克隆蓝FN-R对阳离子改性菠萝纤维/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讨论了染色工艺中元明粉和纯碱用量,染色温度和时间对织物上染率和K/S值的影响。优化的染色工艺为:元明粉10 g/L,纯碱9 g/L,染色温度65℃,时间70 min。结果表明,活性染料对阳离子改性菠萝纤维/棉混纺针织物进行染色,可以在低盐低碱条件下达到较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3.
染苑精粹     
《印染》2017,(21)
<正>阳离子改性罗布麻/棉织物的酸性染料染色罗布麻/棉混纺织物经阳离子共聚物纳米粒子改性后,用CI酸性红14染色。研究了纳米颗粒与Na OH或羧甲基纤维素(CMC)或等离子体的组合预处理对染色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纳米颗粒与Na OH组合预处理能改善染色效果,Na OH和纳米颗粒的最佳质量浓度分别为100 g/L和2 g/L。CMC预处理也可提高织物酸  相似文献   

4.
针对活性染料对涤纶与棉织物的染色差异,为实现涤/棉混纺织物活性染料同浴同色染色,基于紫外光接枝技术,将N—(3—二甲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酰胺(DMAPMA)接枝到涤/棉混纺织物上。采用电子扫描电镜SEM对紫外光接枝改性前后涤/棉混纺织物的表面形貌进行表征。探讨涤/棉混纺织物改性染色工艺参数,如紫外光照射能量、光敏引发剂用量、单体(DMAPMA)质量浓度、染料用量、染色温度、NaCl质量浓度等对染色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DMAPMA改性的涤/棉混纺织物用活性染料进行染色时,染色深度与上染百分率显著提高,在紫外光照射能量为30 J/cm2,光敏引发剂用量为25%(owm),单体质量分数为60%,染料用量为9%(owf),染色温度为60℃,NaCl质量浓度为30 g/L时,涤/棉混纺织物能够获得较好的同色性,耐皂洗色牢度和耐干摩擦色牢度达到4级以上,耐湿摩擦色牢度达到3级以上。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仪纶/棉混纺织物一浴一步法染色,分析了染色工艺中各因素对仪纶和棉两组分得色及色差的影响,确定了仪纶/棉混纺织物的最佳染色工艺为:匀染剂质量浓度1.0 g/L,元明粉质量浓度50 g/L,碳酸钠质量浓度15 g/L,染色温度90℃,保温时间60 min。结果表明,该染色方法可获得色光稳定、同色性好、各项色牢度高的产品,且工艺简捷,时间短,生产成本低。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试聚酯/聚酰胺织物(以下简称改性聚酯)的沸水收缩率,改性聚酯/棉(65/35)混纺织物的最佳前处理条件,改性聚酯织物常压染色和改性聚酯/棉织物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染色的K/S、色牢度,对新型改性聚酯及其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染前热定型后,改性聚酯及其棉混纺织物的经向、纬向收缩率都低于5%;改性聚酯/棉织物的前处理优化工艺条件为:双氧水4g/L、精炼剂3g/L 、NaOH4g/L;改性聚酯织物可以常压染色;改性聚酯/棉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一步碱性染色匀染性良好,染色样品的熨烫、日晒、干摩擦牢度都达到4级及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大豆蛋白/棉混纺织物的深浓染色效果,研究DE改性的大豆蛋白/棉混纺织物对双活性基B型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出了DE改性的大豆蛋白/棉混纺织物的较佳染色工艺,并对其染色效果进行评定.结果表明,DE改性的大豆蛋白/棉混纺织物显著改善了对B型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而且皂洗牢度令人满意,从而为大豆蛋白/棉混纺织物深浓染色提供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8.
周晓东  朱平  王炳  董朝红  盛冰冰 《印染》2007,33(2):13-15
为提高甲壳素/棉混纺织物的染色同色性,采用阳离子醚化剂3-氯-2-羟丙基氯化铵进行改性预处理,研究了预处理工艺条件(醚化剂、NaOH用量,处理时间及温度)对织物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阳离子改性工艺条件:阳离子化试剂50g/L,氢氧化钠15g/L,处理时间40min,处理温度60℃。结果表明,在该工艺条件下,甲壳素/棉混纺织物可实现活性染料一浴法染色,同色性得到提高,对抗菌性和皂洗牢度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黄韬 《印染》2011,37(19)
为提高活性染料上染率,采用阳离子改性剂CR2000对粘棉交织物进行改性处理,优化的改性工艺条件为:改性剂CR2000质量浓度20 g/L,NaOH质量浓度8 g/L,改性时间60 min,改性温度80℃,浴比1∶10.活性大红RGB的染色优化工艺为:pH值7,染色时间60 min,染色温度80℃,浴比1∶10.改性粘棉交织物活性染色得色量高、染色牢度好,染料利用率大大提高,染色残液的COD值大幅降低.  相似文献   

10.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棉用阻燃剂 FPK8002 对阻燃涤棉混纺织物的阻燃整理工艺.利用 CONE(锥形量热仪)法研究FPK8002阻燃整理前后涤棉混纺织物的热释放性能、烟释放性能及其毒性的变化.结果显示,改性涤棉混纺织物的FPK8002整理优化工艺为:FPK8002 质量浓度400 g/L,交联剂质量浓度80 g/L,150℃焙烘3 min;测试表明,阻燃整理有效地抑制了改性涤棉混纺织物燃烧过程中的热释放速率、总热释放量及CO<,2>的生成,而烟释放速率峰值、烟释放总量和CO的生成速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华清 《纺织学报》2012,33(2):73-79
 采用色媒体预处理真丝/棉交织物,可实现活性染料无盐碱染色。采用不同活性染料对改性后的真丝/棉交织物进行一浴法染色,通过分析同色平衡值K及色差?E,优选适合改性真丝/棉交织物一浴法染色的三原色活性染料。讨论了色媒体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等因素对真丝/棉交织物同浴染色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确定了真丝/棉交织物改性的最佳工艺。实验结果表明,改性丝/棉织物无盐碱染色工艺与传统染色工艺相比,上染率、固色率、同色性和纤维的强力保留率都得到提高,且染色牢度相当。  相似文献   

12.
Glycidyl trimethyl ammonium chloride (Glytac) was used as a modifier for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jute fiber. Modifying effect factors such as Glytac concentration, sodium hydroxide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were optimized as follows: Glytac concentration, 60 g/L; sodium hydroxide concentration, 20 g/L; temperature, 60°C; and treatment time, 60 min. After the Glytac treatment, the zeta potential value on the fiber surface increased over a pH range of 3.5–9.5. Compared to the raw jute fibers, the modified jute fibers could be dyed with reactive dye using a small amount of salt and alkali and had higher K/S values under the same dy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0.5–8.0% (o.w.f.). Furthermore, the dyed Glytac-treated jute fibers had higher exhaustion, fixation, and total fixation and better washing fastness and dry rubbing fastness than those of raw jute fibers.  相似文献   

13.
针对活性染料常规染棉织物工艺中纯碱用量过多的问题,采用新型的低碱活性染料对棉织物进行染色。分析了工艺参数如盐、碱及温度等对K/S值的影响,得到了低碱活性染料染棉织物较佳工艺:染料1%(owf)时,纯碱1.5g/L,元明粉70g/L,80℃固色40min,浴比1∶25;染料5%(owf)时,纯碱3g/L,元明粉80g/L,80℃固色60min,浴比1∶25。低碱活性染料染色所需纯碱用量少,仅为传统活性染料染色时纯碱用量的1/10左右,染色织物得色量高,且染色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4.
代盐剂ABE在棉织物活性低盐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房莉  陈英  张迎春  何鹰 《印染》2009,35(23)
将棉织物煮漂与代盐剂ABE预处理进行一浴一步法前处理,探讨了代盐剂种类及用量、中温型练染酶LS用量、双氧水(30%)用量、处理温度及时间对棉织物低盐活性染料染色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获得的优化工艺为:代盐剂ABE 7 g/L,碱剂EH1 g/L,LS酶3.5 g/L,双氧水(30%)3 g/L,处理温度98℃,时间30 min,浴比1:50;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活性染料染色,织物经一步法前处理后,再经低盐染色碱S固色,可减少无机盐用量50%~75%,染色织物得色均匀,皂洗牢度和耐摩擦牢度均达到服用要求.  相似文献   

15.
张巧芳  陈晓光 《印染》2003,29(6):15-17
在保护羊毛不受强碱、高温损伤的条件下,使用乙烯砜型活性染料在弱碱性及中温条件下一浴一步法染棉毛混纺织物,可获得棉毛同色织物,其工艺简单,匀染性好,染色牢度高。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少活性染料染色过程中无机盐的用量,用染座剂对棉织物进行改性以增加棉纤维上的染座数目。研究棉织物经染座剂改性后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包括改性对碱用量和加入时间的影响,对无机盐用量的影响,对上染速率的影响,对染色牢度、匀染性和色光的影响等。结果表明,改性棉织物对活性红R02的吸附符合Langmuir模型,Langmuir吸附常数K和饱和吸附量S都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染座剂改性后最佳碱用量减少,碱加入时间与常规染色一致,染色时无机盐质量分数可以减少40%~60%,上染速率增加,染色牢度和匀染性有所改善,色光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7.
WLS助剂改性的棉织物活性染料浸轧无盐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阳离子改性剂WLS改性棉织物对活性染料连续轧染染色性能的影响,优选出了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轧染染色的最佳工艺,并评价改性棉织物活性染料轧染染色性能。结果表明,WLS助剂改性的棉织物活性染料轧染染色性能明显改善,织物的K/S值显著提高,同时耐摩擦色牢度和耐皂洗色牢度有所改进,可以实现活性染料轧染无盐低碱染色。  相似文献   

18.
程珊  曾登 《纺织科技进展》2014,(2):48-50,76
为解决天然染料在纯棉织物上上染率低和色牢度差的问题,用自制季铵基阳离子改性剂对棉纤维进行阳离子改性。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了改性剂浓度、碱剂浓度、改性温度及时间对改性纯棉织物K/S值的影响,确定出纯棉织物的最佳改性工艺条件;在最佳改性工艺条件下用4种天然染料对改性棉纤维和未改性棉纤维进行染色试验。结果表明改性剂改善了天然染料在棉织物上的染色性能,当改性剂浓度为15~20g/L,改性温度为60~70℃,氢氧化钠浓度为6~9g/L,改性时间为50~60min时,K/S值显著提高,但匀染性并未得到明显改善,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纯棉织物X型活性染料轧染时,使用聚丙烯酸盐(PA)和聚马来酸盐(PM)代替Na2SO4作促染剂。通过比较染色织物的表观色深(K/S值)、各项牢度和强力指标,探讨了聚羧酸盐作为促染剂应用于纯棉织物X型活性染料轧染工艺的可行性,并得出了最佳染色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当聚羧酸盐用量为50g/L时,染色织物的K/S值、各项牢度指标和强力均与用Na2SO4作促染剂时相当。  相似文献   

20.
用新型盐剂A对棉织物进行阳离子化和胺化改性,提高其对活性染料的上染性能。红外光谱分析发现,棉织物经新型盐剂A改性预处理后,纤维上引入了大量氨基。优化的改性工艺为:盐剂A 6 g/L,浴比1:20,80℃处理10 min。经盐剂A改性的棉织物采用活性染料染深色时,无机盐用量可以减少60%以上;染料的上染率和固色率,以及耐水洗色牢度和匀染性均有提高,但耐摩擦色牢度略有降低,色光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