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于平面凸轮机构的运动分析可以用高副低代的方法将其转化成平面连杆机构来进行,而高副低代后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在已知平面凸轮廓线的基础上求解凸轮的曲率半径.另外,在平面凸轮机构的综合中,一般也要验算凸轮轮廓曲线的曲率半径.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用三次样条插值法求解凸轮廓线为离散点的平面凸轮曲率半径方法,并给出了一个例子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
将凸轮机构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曲线离散为数据点对,用给定的数据点对与设计曲线的数据点对的距离作为适应度函数,采用遗传程序方法对凸轮理论轮廓线进行拟合.在初始群体产生和群体进化过程中,在通常的小概率变异基础上,引入大概率强制变异算子,改进了群体的适应度.设计实例表明,利用遗传程序方法能较好地拟合凸轮理论轮廓线,并能得到凸轮轮廓曲线的解析函数,实现凸轮轮廓曲线的自动设计.  相似文献   

3.
针对三坐标测量机在检测凸轮型线时数据处理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次样条插值法的凸轮轮廓误差算法。以凸轮理论升程数据为基础,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法处理升程数据后得到其拟合曲线,相较于传统的最小二乘法精度更高,边缘处的误差更小。在得到原始的测量数据后,结合三次样条的边界条件和求解方法,完成算法程序编写和数值实验的验证。结果表明:针对凸轮轮廓的位点数据,以三次样条插值法为核心构筑的算法能够有效地计算出凸轮型线的误差,同时完成误差判定。  相似文献   

4.
通过MATLAB小波工具箱函数,选择合适的小波函数和阈值,可以对一维信号进行有效的小波阈值去噪。在凸轮反求过程中所测得的凸轮廓线数据,可以作为两个一维信号进行小波去噪,去噪后得到新的凸轮廓线数据。对比去噪前后凸轮廓线公差带的变化,对去噪前后凸轮运动时的从动件加速度图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小波变换对凸轮廓线去噪有着良好的去噪效果,去噪后基本还原了凸轮的原始廓线。  相似文献   

5.
这里在VC6.0的环境下开发了平面凸轮设计的应用程序,该程序用于进行平面凸轮的参数化和数字化设计,并结合OpenGL实现凸轮机构的三维建模及运动仿真。通过输入凸轮的参数,生成凸轮廓线数据;应用该数据生成凸轮三维模型,并进行凸轮运动状态仿真。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适应多种工况的自动车床转塔刀架凸轮廓线设计,提出了基于VB实现凸轮廓线生成、数据输出、运动特性分析及仿真的一体化协同设计方法.在分析凸轮机构组合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设计了9类凸轮廓线,开发了可视化界面软件工程.根据所需工况实时调试凸轮初始参数,结合从动件运动特性仿真分析结果,验证凸轮廓线合理性.实践证明:软件工程...  相似文献   

7.
郜剑  张家钰 《机械》2004,31(10):8-10
分析未知运动规律的凸轮机构时,传统的方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计算量和误差都很大。根据凸轮廓线实测值,采用样条函数最小二乘拟合法分析凸轮机构,可以为寻找凸轮机构的运动规律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有图解法和解析法.无论用哪一种方法进行凸轮廓线的设计,都是基于"反转法"这样一个基本原理.为了使初学者加深对"反转法"设计凸轮廓线原理的理解,运用CAXA电子图版二次开发功能开发出了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廓线设计虚拟实验.实现了凸轮基本参数和从动件运动特性定义、计算凸轮轮廓线数据、以及按图解法绘图步骤生成...  相似文献   

9.
采用计算机绘制和数控机床加工凸轮廓线时.都要输入直角坐标值。本文论述了坐标旋转变换在凸轮廓线设计中的应用,对几种常见凸轮廓线的设计举例说明,并给出了明确的立角坐标表达形式。用这种方法可以方便地求出凸轮廓线的直角坐标.为凸轮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一种简捷可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双面凸轮的反求设计和误差控制方法。从动件类加速度对轮廓曲线误差敏感,通过修正从动件类加速度曲线,以间接提高凸轮廓线精度。通过数字化测量,获得凸轮双面轮廓的点云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精简并进行重构、装配对齐,获得凸轮轮廓实体模型。对获得的凸轮轮廓数据二次求导并拟合,获得从动件类加速度曲线和类加速度误差值。基于类加速度误差与从动件位移误差的关系函数,对轮廓线进行修正,从而消除反求误差。  相似文献   

11.
凸轮轮廓设计的速度瞬心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凸轮机构的速度瞬心,推导了直动从动件凸轮机构的凸轮廓线方程式,提出了一种新的凸轮廓线解析设计方法,为高精度加工凸轮提供了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坐标测量机上盘状凸轮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直接在三坐标测量机上检测凸轮并评定误差的方法和理论。在凸轮工件型面上接采点测量数据,用不等距三次B样条函数和最小二乘法拟合测头中心轨迹,通过测头半径补偿和凸轮从动轮数据转换,得到凸轮升程曲线,运用最小条件法评价凸轮误差,同时还可以评价凸轮机的速度、加速误差。数字仿真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测量过程简便,测量效率高、计算精度高,应用性广播等优点,适用于三坐标测量机为检测设备的自动加工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s of lubricants on the failure and reliability of cams.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s of the influence of lubricants on cam failure have been carried out at a metalworking factory. This paper presents following:
– A classification of industrial oils for cams. To establish this classification, two essentials of parameters have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the environment (ambient temperature) and the cam operating conditions (load and sliding velocity).
– A flowchart of lubricating oil selection procedure for cams as a function of all relevant influencing factors.
– An analysis of the symptoms and the causes of failure of machine tool cams.
– An analysis of the average life and curves of cam reliability of machine tools as a function of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some industrial oils.
The obtained results have proved that the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of lubricants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 reduction of failures,
– extension of the life and
– increase of the reliability of cams.
  相似文献   

14.
凸轮机构的运动分析在机械优化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几种凸轮机构运动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价,指出了其不足和存在的问题,然后将三次样条函数应用于凸轮机构的运动分析中,建立了基于三次样条函数的凸轮机构运动分析方程,最后以印刷机的开闭牙凸轮机构为例,实现了其完整的运动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及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将解析法同数值法一三次插值样条函数相结合,提出了求盘形凸轮机构速度及加速度的半解析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凸轮机构的反求设计。文中给出了一个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限项谐函数作为凸轮机构从动件运动函数 ,称之为凸轮机构谐综合。本文以升 -停 -降 -停型凸轮机构为对象 ,研究了谐函数项数 N及机构转速 n对凸轮机构运动特性的影响 ,从而为采用谐综合方法设计凸轮机构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刘兴富 《汽车零部件》2010,(6):61-62,66
通过在凸轮型面上直接采集测量数据,样条插值函数拟合测头中心轨迹,测头半径补偿和数据转换得到凸轮升程曲线,用“最小区域法”评定凸轮升程误差。  相似文献   

18.
凸轮机构通用样条函数运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样条函数运动规律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适应性 ,可以不受数量限制地增加运动控制条件 ,能够满足大多数凸轮机构运动设计的需要 ,并非常适用于凸轮机构的动力学综合。本文对样条函数在凸轮机构运动规律方面的应用作了深入的研究 ,给出了样条函数运动规律的通用表达式、实现方法及各种情况下的边界条件 ,开发了适用于各种情况的通用样条函数运动规律设计软件 ,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9.
周永麟 《机械制造》1999,37(11):21-22
介绍了采用车削中心加工双侧面曲面圆柱凸轮的加工工艺、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及圆柱凸轮型面的加工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直动从动件圆柱凸轮、蜗杆凸轮等归为一类,用共轭曲线原理导出了它们的精确的啮合计算公式,如压力角、凸轮工作曲面方程、相对速度、沿接触线法线方向的诱导法曲率等。这些公式为提高这类凸轮的设计质量,建立它们的CAD系统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