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统计热力学的子系统原理和统计热力学的相对论,提出一个新的液体混合物导热系数方程。对88个二元液体混合物体系的697个导热系数数据进行了关联和预测,其平均计算误差为2.00%。  相似文献   

2.
3.
利用修正的幂律关系式预测液体混合物的导热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估算液体混合物导热系数的幂律关系式的基础上,将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导热系数的比值引入幂律关系式,导出了估算液体混合物导热系数的修正的幂律关系式。利用修正的幂律关系式计算了二组分液体混合物的65个物系76组386个导热系数,计算值与文献值的总平均相对偏差为1.26%。与文献方法相比,修正的幂律关系式总平均相对偏差最小;只需要各组分的导热系数数据,就可预测液体混合物的导热系数,简单方便;适用于有机物的液体混合物及其水溶液,可用于多组分液体混合物,不受组分导热系数相对大小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将一个饱和液体状态方程(TONG方程)应用于已知的双元液体混合物密度的推算,温度为105K~140K,该混合物的组分是低碳烷烃和氮,它们都是液化天然气(LNG)的主要成分。此模型方程利用纯组分数据来预测液化天然气低温下密度而被检验。本方法的优点是使用简便。  相似文献   

5.
利用自制的分隔壁精馏塔小试装置对正己烷、正庚烷和辛烷三组分混合物的分离进行了实验。考察了进入侧线采出段的液体流量与进入预分离段的液体流量之比(简称液体分配比)、进料位置和出料位置对分离效果的影响;并与带侧线采出的精馏塔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液体分配比为1、进料位置为分隔壁中间、出料位置为分隔壁中间时,塔顶馏出物中正己烷的质量分数可达99.72%,侧线采出物中正庚烷的质量分数可达95.48%,塔釜液中辛烷的质量分数可达96.80%;采用分隔壁精馏塔比常规带侧线精馏塔可得到更高纯度的中间产物和塔釜产物;采用Aspen Plus流程软件对分隔壁精馏塔模拟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烃类在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加氢异构化反应进行研究,考察正构烷烃链长变化对其加氢异构化选择性的影响、长链正构烷烃与短链正构烷烃之间的影响、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之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正构烷烃的碳链越长其降凝越困难;混合原料中长链烷正构烷烃与短链正构烷烃相互影响、正构烷烃与异构烷烃相互影响,长链烷烃存在时会影响短链烷烃的反应活性,而异构烷烃的存在对正构烷烃反应活性无影响,但对正构烷烃的异构产物分布有影响;在转化率相当的条件下,混合原料的异构产物分布比单纯正构烷烃的异构烷烃分布更加有利于降低凝点。  相似文献   

7.
石油烷烃降解与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的相关性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前,石油污染是全球面临的一个突出的环保难题,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运用生物技术进行此类污染的生物现场修复。一些研究发现[1],烃类可以被其降解菌通过末端氧化生成脂肪醇、脂肪酸,再通过β-氧化形成酰基辅酶A,直至最终被降解。而降解过程中,烃类化合物的憎...  相似文献   

8.
混合气体吸附不仅与温度、压力有关。而且随气体组成而变化、存在所谓竞争吸附现象。 混合气体吸附模型就是应用纯组分或双组分气体吸附等温线,可计算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混合气体中每- 组分的平衡吸附量。应用空穴溶液气体吸附FHVSM模型建立了吸附相与自由气相之间的两相相平衡计算模型.针对二个二元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例子.在完成其纯组分吸附等温线的参数回归计算之后。完成了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空穴溶液气体吸附FHVSM模型能用于描述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不仅能用于烃类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模拟计算.而且能用于非烃类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9.
混合气体吸附不仅与温度、压力有关。而且随气体组成而变化、存在所谓竞争吸附现象。 混合气体吸附模型就是应用纯组分或双组分气体吸附等温线,可计算在给定温度和压力下混合气体中每- 组分的平衡吸附量。应用空穴溶液气体吸附FHVSM模型建立了吸附相与自由气相之间的两相相平衡计算模型.针对二个二元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例子.在完成其纯组分吸附等温线的参数回归计算之后。完成了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模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空穴溶液气体吸附FHVSM模型能用于描述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不仅能用于烃类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模拟计算.而且能用于非烃类气体混合物吸附平衡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10.
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的烷烃辛烷值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定量结构-性质相关(QSPR)原理,研究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应用支持向量机(SVM)回归方法,建立了根据分子结构预测烷烃马达法辛烷值的数学模型,分别采用内部和外部验证的方式对模型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预测能力。该方法的提出为工程上提供了一种根据分子结构有效预测烷烃马达法辛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永祥  彭昌军  黑恩成  刘洪来 《石油化工》2006,35(11):1063-1068
在Eyring绝对速率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链状流体分子热力学模型,建立了一个常压流体混合物的黏度方程。该黏度方程的关键是采用了链状流体分子热力学模型,同时计算黏度方程中的压缩因子和过剩Gibbs自由能。对选择的若干常压二组分流体混合物的黏度数据的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一个与温度无关的可调参数时,黏度方程能关联二组分流体混合物的黏度数据,平均相对误差为3.18%;采用两个与温度无关的可调参数时,关联效果大幅度的改善,平均相对误差降至1.22%;采用与温度有关的可调参数时,单参数和双参数所得黏度计算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79%和0.84%。实验结果表明,该黏度方程的预测结果稍差,误差一般为7%左右。因此,实际计算中,推荐使用与温度无关的可调参数的黏度模型。  相似文献   

12.
高压液体混合物粘度的自由体积模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液体粘度的自由体积模型的基础上,引用Carnaban Starling的自由体积表达式,得到关联或预测高压下液体混合物粘度的模型。对简单非极性体系仅需纯物质参数;对非水体系需一个混合参数;对含水体系,需两个混合参数。对14个体系(其中5个含水体系),共1637个数据点的总平均关联误差仅为2.1%。考虑到同时关联温度、压力和组成影响的复杂性,这一结果是相当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13.
为了准确计算页岩油气储层中的界面张力,基于修正的Soave-Redlich-Kwong状态方程(SRK EoS)和修正的van der Waals(vdW)混合规则,建立一个预测纳米孔中油气界面张力的状态方程模型,该模型能描述纳米孔中孔隙半径和分子一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将状态方程与等张比容模型结合,建立基于气液相平衡的界面张力计算模型,并提出具体计算方法.建立的SRK模型与vdW模型和实验数据对比表明:在相同的温度下,随着压力的升高,甲烷-正葵烷(C1-nC10)和氮气-正葵烷(N2-nC10)混合物在纳米孔中的界面张力逐渐减小,SRK和vdW模型均能准确地预测界面张力,但SRK模型的计算结果更准确.在298.15 K和326.15 K,SRK模型计算的C1-nC10混合物的平均绝对相对偏差为12.42%和7.11%,而N2-nC10混合物为2.83%和3.85%.vdW模型计算的C1-nC10混合物的平均绝对相对偏差为17.10%和4.24%,而N2-nC10混合物为3.98%和7.53%.通过SRK模型对体积相和纳米孔中的界面张力预测表明:在相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体积相中的C1-nC10和N2-nC10混合物界面张力大于纳米孔中的界面张力.对不同孔隙半径的纳米孔中的界面张力预测表明:随着孔隙半径的减小,混合物的界面张力逐渐减小,且在较低的压力下,孔隙半径越小,界面张力的减小程度越大,而在较高的压力下,由于界面张力比较小,孔隙半径的影响也较小.提出的SRK模型能准确地预测纳米孔中的界面张力,为预测纳米孔中油气界面张力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二元可燃混合液体自燃点变化规律并对混合液体自燃点进行预测,采用AITTA 551 自燃点测试仪对不同组分和配比的168组二元可燃混合液体的自燃点进行了测定。根据基团贡献法原理,在纯物质自燃点理论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改进,提出更适用于二元混合液体自燃点的预测模型,并采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拟合,建立了二元可燃混合液体自燃点预测模型。模型对训练集和测试集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0.1042℃和25.9045℃,平均绝对百分误差分别为5.18%和7.25%, 整体预测误差在实验允许误差范围之内。模型对烷-烷和醇-醇二元混合体系预测效果最佳,对含有苯环的混合体系预测能力一般。本文为可燃混合液体自燃点的理论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将流体粘度和导热系数的自由体积模型与平衡性质的统计力学理论相结合,导出用液体蒸发潜热表示的关联液体粘度与导热系数的基本方程。对30种有代表性的物质(354个点)的平均相对关联误差为3.56%。应用蒸发潜热与温度的关系式,进一步得到以温度表示的关联上述两种传递性质的方程,对30种物质的关联误差为3.24%。  相似文献   

16.
《石油化工》2015,44(7):862
采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选用RK-Soave方程计算物性数据,以分离过程的年总费用(ATC)最低为目标函数,对侧线精馏热耦工艺、侧线提馏热耦工艺和完全热耦精馏工艺用于三组分混合烷烃的分离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侧线精馏热耦工艺、侧线提馏热耦工艺和完全热耦精馏工艺分别需要274,293,142块塔板;侧线精馏热耦工艺比侧线提馏热耦工艺塔板少19块,但能耗增加14.98%;完全热耦精馏工艺比侧线提馏热耦工艺的能耗降低24.32%;完全热耦精馏工艺比侧线精馏热耦工艺和侧线提馏热耦工艺的ATC分别减少34.35%和23.08%;完全热耦精馏工艺的塔板数、能耗和ATC最低。  相似文献   

17.
在预测腐蚀率方面,传质系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传热机理和传质机理间的共性,提出了一种机理模型来预测垂直管内两相流的传热和传质系数.通过引自文献资料的气-液传热实验数据,可以对此机理模型进行评价.该模型也可与通常使用的经验关联式进行对比.在与可用传热关联式对比中,该模型在垂直环状流、泡状流、段塞流及间歇流状态下工作良好.建立在两相流的物理机制的基础上,该机理模型同经验关联式相比,应用会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8.
低碳硝基烷的工业应用日益广泛。在使用原料上,以丙烷硝化来制取是合理的途径。在工艺方面,国外较多的是以硝酸为硝化剂的气相硝化工艺,已积累了较丰富的工业经验。有代表性的反应器则是多室斯登该尔反应器。国内迄今有关硝基烷的生产和应用研究均进行得不多,这是应该引起我们充分注意的。  相似文献   

19.
烷烃正常沸点与分子结构的拓扑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图论法为基础, 从分子的拓扑结构入手, 定 义了一个表征分子内聚力 的拓扑指数 F, 并和拓扑指数 W 、 P 一同运用于微观结构与物性关系的研究之中, 提出了一个预测 饱和烷烃正常沸点的准确 计算公式。用该式对68 种饱和烷烃沸点的预测结果, 与文献值相比较, 总的相对误差仅为028 % 。  相似文献   

20.
从分子结构角度出发,针对乙醇 汽油参比燃料混合物的辛烷值开展混合物的定量结构 性质相关性(M QSPR)研究,建立相应的理论预测模型。采用原子碎片描述符对乙醇 汽油参比燃料混合体系的结构特征进行表征,应用遗传 多元线性回归算法从上述描述符中优化筛选出与其辛烷值最为密切相关的特征结构描述符,建立相应的两参数线性预测模型。模型复相关系数为0987,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为1478。模型内外部验证及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及外部预测能力。对模型进行机理解释,揭示了影响乙醇 汽油参比燃料混合物辛烷值的特征结构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该研究为工程上提供了一种根据分子结构预测乙醇 汽油参比燃料混合物辛烷值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