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胡伊丽  周赳 《现代纺织技术》2022,(5):124-130+138
为解决三纬组合全显提花织物在满足色彩多样性的基础上织纹斜向不可控的技术问题,选用不同组织点分布的16枚纬面缎纹为基础组织,设计组合全显组织库应用于组合全显提花织物设计,并对不同斜向的组合结构进行实物织造与测量。通过阈值分割法对比织物表面织纹斜向方向、角度、明显度和对比织物综合效果,得出组合全显结构表面织纹斜向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基础组织在组合结构中的组织点分布是影响织物表面织纹斜向的主要因素,飞数决定斜向的方向,经纬密度影响织纹斜向角度,显色纬数量和基础组织起始点位置调节织物织纹斜向明显度;在纬向比为1∶1∶1的设计应用中,循环数为16、飞数为7的基础组织形成的织物织纹斜向最不明显。研究结果为组合全显提花织物结构中基础组织飞数的优选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织物织纹主要由织物组织决定,但织纹的清晰程度也受构成织物的主要元素的影响。论文针对不同织物经纬丝线结构配置、经纬丝交织紧密度配置、组织配置的织物,采用平面图示的视觉效果对比法进行评判讨论。结果表明:同捻向经纬丝线配置的织纹更为清晰;织物空隙率增大减弱了纹理清晰度;提花织物的纹地对比清晰度与基础组织及其方向有关。  相似文献   

3.
一、府绸织物经纱间间隙的确定 由府绸效应形成原理可知,在零结构时,经纱的屈曲波高h_jo=d_w,纬纱的屈曲波高h_(wo)=d_j,经纱的几何密度a_(jo)与经纱之间的间隙a_(jo)'分别为:  相似文献   

4.
织物经、纬纱之间的空间关系称为织物的几何结构.经纬纱的原料、粗细、织物的组织密度不同,使经纬纱之间可具有千变万化的相互配合关系.如果再考虑上机工艺参数的变化,纱线受力变形等因素,织物的几何结构就更为复杂.因此产品设计人员往往依照相似织物的经验数据来确定织物的结构参数,对织物的区分也不严格,产品试制带有相当程度的随机性和盲目性,如何抽象概括,对结构参数作必要的简化,得出一些有用的概念,定性地认识织物将是我们面临的课题.近年来,学术界在棉布区域划分上提出了“结构相”理论,把经纱、纬纱的屈曲波高不同配合状态划分成九个数阶,但这种方法繁琐而不直观,本文根据“相对密度”概念  相似文献   

5.
从织物组织结构角度出发,重点讨论了运用不同的联合组织,创新精纺毛织品织纹设计,以扩大精纺毛织品花色品种,更地满足了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6.
织物镜面反射光分布曲线的模拟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个较为接近实际的织物结构模型。结合织物组织结构因素对织物的镜面反射光分布曲线进行了模拟计算,从理论上证明了织物组织、经纬密度、屈曲波高、纱线长短轴之比、纤维折射率以及入射角等因素都对镜面反射光的分布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Peirce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圆弧和切直线描述纱线的屈曲形态,采用圆形描述纱线截面形状,基于坐标变换原理,建立了平纹机织物空间三维形态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采用MATLAB语言编程,对平纹机织物进行参数化建模,实现平纹机织物在不同经纬纱线直径、不同经纬纱线密度、不同结构相下的三维仿真,并通过颜色插值、添加光源等改进模拟效果。  相似文献   

8.
基于L系统的缎纹分形组织及其织纹效果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L系统的链式语言生成规则与计算机图形方法,以缎纹为基本组织,提出一种织纹效果设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基于L系统生成具有自相似结构的分形组织,再以缎纹组织及缎纹变化组织为填充组织,由此得到具有特殊织纹效果的分形织物组织;然后,结合纺织CAD技术,并借助电子提花机进行相应的织物成形实验。  相似文献   

9.
传统PFC模拟卸粮均采用单一ball单元模型,不能准确反映小麦等不规则粮食卸粮过程中的宏细观力学机理。本研究建立了由clump单元和ball单元组成的改进颗粒簇单元,以室内卸粮物理模型试验为基础进行数值计算,并和传统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1)在宏观仓壁压力方面,改进颗粒簇单元模拟所得结果与传统ball模型相比,误差降低了17.9%;(2)在颗粒细观结构方面,改进模型的颗粒堆积孔隙率下降了3.07%,而配位数增大了27%,模拟误差降低了3.12%;(3)改进模型接触力数量增加了96.3%,接触力链分布更均匀密集,能清晰反映瞬时拱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本研究建立的改进颗粒簇单元提高了模拟的准确度,能客观反映卸粮过程的侧压力、颗粒结构、细观力学参数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
以碳纤维2.5D衬经结构织物为例,初步研究了2.5D角联锁织物厚度方向压缩特性,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得织物厚度与压缩应力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压缩应力小于3 MPa时,经验指数取为3的多层平纹织物压缩模型可用于2.5D衬经织物厚度与压缩应力关系估算。在4种不同压缩应力下制备2.5D衬经结构复合材料,进一步观测经向和纬向截面内经纱、衬经纱和纬纱屈曲变化情况,引用纱线段局部屈曲角分布定量表征纱线的屈曲程度。结果发现:经纱的屈曲程度最高,随压缩应力的增加,经纱的屈曲程度降低;当压缩应力超过一定范围时,经纱屈曲程度反而增加,衬经纱和纬纱基本呈伸直状态,衬经纱屈曲程度增加,纬纱伸直度增加。  相似文献   

11.
孙颖  张季芳 《毛纺科技》2007,(10):37-39
文章从对亚麻/毛混纺横编织物的编织前处理、编织工艺的分析与研究入手,探讨了亚麻羊毛混纺纱针织工艺的方法与技术途径.认为对纱线的前处理是提高亚麻/羊毛混纺纱编织性能的有效措施,纵向密度是影响亚麻/毛针织横编织物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所有数据显示紧密纺纱织物的性能及其他物理参数优于精梳纱织物。相对于传统的环锭纺,紧密纺纱的毛羽指数低、强度高、条干均匀。紧密纺和环锭纺纱线结构上的差异明显地影响其织物性能、因此,尽管所有其他织物参数都相同,紧密纺纱生产的针织物相对于环锭纺纱针织物还是有着较短的线圈长度、较高的面密度、断裂强度、断裂伸长、顸破强力,以及更少的起毛起球。紧密纺纱线生产的针织物仅耐磨性稍差于环锭纺纱针织物.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纯棉纱线合股数对织物力学性能和保形性的影响,采用线密度相同的单纱、双股线、3股线、4股线4种股线类型,以适当的经、纬密分别织制成平纹、斜纹、缎纹组织的织物。对织物的拉伸性能、撕裂强力、拉伸弹性、折皱回复性、悬垂性、弯曲性进行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3股线织物的断裂强力和撕裂强力较大,4股线织物的断裂伸长率较大,双股线织物的拉伸弹性回复率较大;平纹织物仅有双股线织物的折皱回复性优于单股线织物,斜纹和缎纹织物的折皱回复性随合股数的增加均变差;双股线平纹织物悬垂性相对较好,但均没有斜纹和缎纹织物的悬垂性好;单纱织物的弯曲性能比股线织物好。  相似文献   

14.
介绍由不锈钢纤维和锦纶、棉纱织制的挂帏类织物的开发,该织物具有较好的电磁辐射防护性能。对该织物的电磁屏蔽性能做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不但与金属丝含量有关而且与纱线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15.
纱线和织物的弯曲刚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归纳了纱线和织物弯曲刚度已有的测量方法特征及意义,并简要地阐述了改进单纤维电子强力仪测纱线弯曲性能的方法和实验结果,。同时对影响纱线和织物弯曲刚度的因素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提出了解决纱线弯曲性能与织物弯曲性能对应测量方法和建立其间理论关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在机织物三维仿真中,为快速实现各种组织织物的参数化仿真,根据纱线的交织特点,提出一种将经、纬纱分别划分为8个组元的模块化构建织物组织的方法。通过建立经纱和纬纱的组元矩阵来实现织物组织的构建。采用“0”和“1”组合唯一表示经纱和纬纱组元。通过对织物组织矩阵(布尔矩阵)进行行向“ ”运算和取反后进行列向“ ”运算,分别建立了布尔矩阵与纬、经纱组元矩阵之间的映射关系。采用MatLab软件设计参数输入界面、编程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快速构建机织物组织,并实现机织物在不同三维模型下的参数化仿真。  相似文献   

17.
纯棉针织用纱与机织用纱的品质对比及生产实践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针织物和机织物组织结构、加工方式、成品特点,提出了针织用与机织用棉纱不同侧重点的品质要求,及针织物和机织物较为敏感的成纱质量指标,并重点讨论了针织用棉纱的质量特点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8.
周赳  张萌 《纺织学报》2015,36(5):39-43
为使数码图像在设计双面花纹织物设计中有更多的颜色讯息保存下来,提出一种新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基于全显色结构双面花纹效果的织物设计原理和方法。设计的基本原理是在分层组合设计模式下,通过先分离并单独设计织物的正面和背面结构,然后结合全显色组合织物结构和规则接续组织的运用进行分层组合设计而成。通过这种方法,组合的织物结构在织物正反面可以呈现独立的全显色效果,背面结构被表面结构所覆盖。另外,由于正反面组织和规则接结组织的应用,该织物满足一切平衡交织的要求,并且可以成功地进行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19.
A geometrical model is proposed to explain the conformational change of fibres in a single yarn during extension in the low-stress region, assuming that fibre slippage and fibre elongation do not occur. The key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yarn low-stress extension are the yarn twist factor and the yarn packing fraction. On extension, a yarn is compressed diametrally and a limit of low-stress extension is attained when the yarn packing fraction reaches an assumed maximum value of 0.76. Using the Van Wyk theory of compression of fibre assemblies,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ensile stress and the yarn extension is derived and the load-extension curve of a single yarn in the region of low-stress extension is defined. Equations are also derived enabling calculation of the yarn packing fraction from the low-stress load-extension curve of a yarn. This work establishes a first step towards the more complex models to characterise the low-stress extension of twofold yarns and woven fabric.  相似文献   

20.
Fabric surface unevenness and defects are usually created by yarn irregularity and defects in weaving process. These unevenness and irregularities appear on fabric and affect various fabric properties.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weft yarn mass irregularities on fabric surface unevenness and defects, various plain fabric samples were prepared in which they differ only in weft yarn mass irregularity. One of the effective factors on fabric surface unevenness is yarn protrusion in fabric structure. Yarn protrusion in fabric structure is influenced by yarn’s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fabric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In this work, relationship between mass irregularities of weft yarn and fabric surface unevenness was investigated using angular power spectrum curve, a measure of yarn protrusion in fabric structures. The results showed a high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se two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