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实现人体远程测量系统的有效性,提出运用人体照片来预测青年男体的围度。通过HSI颜色空间转换、轮廓光滑处理等图像处理方法提取了人体轮廓。通过识别人体特征点,得到人体的体表角度、宽度和厚度;按照体表角度、厚度/宽度等指标进行人体体型分类。基于各个围度对应的厚度和宽度构建了颈围、胸围、腰围、腹围、臀围和大腿根围的围度拟合方程,并对拟合方程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围度预测模型有效,保证了人体远程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二维非接触测量系统是一项新兴的数字化服装技术。为了提高二维非接触式人体测量系统围度尺寸预测的精准度,尤其对于胸围、腹围等关键围度,以272名在校男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人体各围度的宽厚比作为体型分类的依据,采用高度定位的方法,从三维扫描仪获取的点云图和人体正侧面照片中获取相关数据,并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对应和筛选,然后进行青年男体围度尺寸测定与分析研究,建立拟合方程。实验结果表明,胸围、腹围、腰围和臀围等的拟合结果较理想,且预测的精准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也证明了二维非接触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个性化裤装样板自动生成,探讨了青年女性下肢体型的分类方法及腰部、腹部、臀部、大腿根部和膝部5个人体特征部位的围度预测模型建立。主要通过美国[TC]2三维人体扫描仪获取202名在校女大学生的人体点云数据,测量各特征部位的围度、宽度和厚度等相关形态参数。然后进行体型分类,提出VDwh值(表征腰臀相对凸出量)、Dbw值(表征后腰的凹陷程度)、HDht值(表征站姿)、Atk值(表征腿型)4个形态指标,将青年女性下肢形态分为圆长型、圆润型、扁长型三类。基于体型分类结果,选择圆润体,对该体型下5个特征部位的宽度、厚度以及围度进行相关分析并建立特征部位围度的回归方程,并以手工数据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除大腿根部最大误差值为1.98 cm外,分类后预测的其他特征部位围度值与手工数据的误差绝对值均在1.5 cm范围内,说明本围度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对基于照片的青年女体个性化裤装样板自动生成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三维人体扫描系统的公众认知度分析及其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公众的调查,获得各类人群对三维人体扫描技术的认识和看法,再通过对比分析[TC]^2和Cyberware两种扫描仪的软硬件等方面,给出结论和对三维人体扫描系统改进的意见。  相似文献   

5.
尚笑梅  卢晨  王辉 《纺织学报》2010,31(4):128-131
通过拍摄人体正面和侧面的图像,提取其轮廓线形用于服装三维人体尺寸的自动测量技术。该技术成本低,转换后二维尺寸的计算简单快速,适合产品的商业化。(一般的计算方法是对人体围度进行样本分析,利用拟合方法获得不同号型样本的围度曲线函数模型,通过围度曲线的二维信息估计尺寸。)主要基于自动人体测量需要,在选取号型随机样本的试验基础上,使用指数曲线、对数曲线、二次曲线和三次曲线拟合其中胸围曲线,建立对应的围度函数模型并对其在误差和线形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与比较,论证这些模型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为建立更适用的围度尺寸函数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晓志  李晓久  刘皓 《纺织学报》2019,40(7):128-132
为简化围度尺寸计算过程,首先将三维人体截面点云转化到平面坐标系内,然后采用快速比较法获取点集中的4个极值点,并根据极值点将点集分成4个子区域,根据每个子区域点集的凸包具有单调性这种特性,对区域内点集的xz坐标值进行排序比较去掉部分凹点,再通过计算点与相邻2点组成向量的叉积判断其夹角范围获取截面凸包点,将最终凸包点连接起来即为人体围度尺寸。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Graham扫描法相比,二者时间复杂度相同,计算结果一致,但本文方法在程序上更容易实现,且通过简单的排序比较法简化初始点集可减少凸包顶点回溯迭代次数,从而提高计算人体围度尺寸的效率。  相似文献   

7.
张金花  王宏付 《纺织学报》2011,32(9):100-103
女性人体表面由复杂的曲面构成,即使胸围和腰围完全一样,三维的截面形状也会有显著差别.为更好地表达女性曲面特征,以江浙女青年的主要围度和身高为出发点,以三维人体测量为基础,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中的因子分析,得到人体围度的主要参考部位为身高、胸围、腰围、最大腹圆周、臀围.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频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合GB...  相似文献   

8.
利用马丁测量仪和体重脂肪率计测仪,选择年龄在20~39岁之间的中、韩女性共400名,测出其躯体围度与体脂肪率等数据;通过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中韩两国女性(20~39岁)体型特征与体脂肪率非常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最后应用人体测量学理论得出结论:中韩两国女青年的平均肥胖指数都在正常范围之内,但韩国女性的体脂肪率和体重指数(BMI)值略高于中国女性,该数据可为服装工业提供更精确的人体尺寸资料。  相似文献   

9.
张秀  王宏付 《纺织学报》2012,33(7):100-103
裆底高关系到上体长与下体长的比例是否协调,裤装款式是否舒适等,本文以青年女性为研究对象,利用非接触式三维人体测量仪测得相关数据,再通过excel和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得出青年女性裆底高与腰高的差值的平均值为26.64cm;裆底高与身高的比值趋于0.44。另外通过聚类分析,将被测对象分成四类,身高以4.9cm分档时,裆底高以3cm分档。  相似文献   

10.
围度尺寸是裙装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本文以119名在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照相测量法和手工测量法进行人体测量。运用Corel DRAW 12.0软件量取腰宽、腰厚、臀宽、臀厚等尺寸。根据厚、宽度比值进行体型分类,并根据各类体型的宽度、厚度和围度尺寸建立细分化的腰围、臀围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细分化的围度尺寸预测的可行性较好,对青年女性裙装样板的自动化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肩部作为人体和服装的贴合区,是服装结构设计重要的部位之一,也是服装合体性要求较高的部位之一.为提高服装肩部的合体性,以三维人体测量为基础,获取与肩部相关的部位数据,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首先将肩部相关变量进行归类,根据特征指标的算法,得出每类的特征部位,确定出肩部的特征部位,即肩宽和右肩倾斜角度.对特征部位的数...  相似文献   

12.
陈益松  夏明  林琳 《纺织学报》2013,34(6):83-87
本实验研究根据光栅相移法的基本原理,通过数字投影仪和数码相机构建了低成本的人体测量实验验证系统,为了消除近心交叉光轴系统所存在的非线性测量误差,本实验采用平行光轴系统设计并运用投影仪移轴和相机区域拍摄技术,扩大了有效测量区域,同时对系统的标定以及投影光栅的设计原则给予详细的描述。文中阐述四步相移法测量人台的实验过程,所获得的条纹图像通过处理与计算,运用基于二阶差分的区域增长抗噪算法进行相位展开,较好地避免了噪声对相位解算的影响,最后前后面点云数据进行拼接实现了人台的虚拟还原。  相似文献   

13.
女体体型识别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敏之  邹奉元  张渭源 《纺织学报》2009,30(11):141-144
为满足服装定制生产和销售的需求,设计并开发了基于三维测量数据的女体体型识别专家系统。通过设定从整体到局部11个体型特征的识别项目,对女体体型实现了模糊细分。系统知识库根据不同类型的领域知识,采用了相应的框架式或产生式知识表达方法。系统推理机制为向前推理模式,能模拟专家进行体型评价的过程。针对5种典型着装的合体性要求,快速、有效地完成相关特征部位形态识别,生成相应的服装标识,从而帮助消费者挑选合体的服装、辅助样板师进行个性化制板。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最佳的着装美观和舒适性,通过三维人体测量方法获得肩部有关数据,并利用SPSS 分析软件对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肩部横向弯曲度为研究对象,建立肩部参数对象,即肩弓系数,分析得出其值介于 0.702 与 0.912 之间;通过对肩弓进行聚类分析获得3 类不同弯曲度肩型,再结合肩斜将肩部造型整合得出 9 种不同造型;通过对肩弓与肩宽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负相关性;通过运用 OptiTex 软件中三维试衣功能建立肩弓模型,分析不同肩弓弯度对着装外观的影响,并通过三维立体裁剪技术获得不同样板纸样,对纸样中各工艺点的位移变化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不同肩弓弧度对贴体性上衣的领窝弧线长度和位置、衣身袖笼弧线和肩线的长度均会产生影响,其中对后领窝线长度影响最为显著,即随着肩弓弧度增加,后领窝弧线长度以均值 0.3 cm 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Kinect深度相机三维人体扫描重建中人体特征尺寸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散乱点云的三维人体自动测量方案。首先,对采集三维点云数据进行预处理,经点云降采样、离群点滤波和表面重建,以及点云坐标转换,进而识别出人体正背面;然后,利用人体几何形状分析法,自动提取人体特征点和特征截面点云;最后,对得到的特征截面点云提取特征边界点,再通过基于凸壳的轮廓线提取算法得到特征边界线,通过三次B样条曲线拟合计算围度、弧长尺寸,利用坐标差值和欧氏距离计算长度尺寸,从而完成对三维人体点云模型的特征尺寸测量。结果表明,该方案受人体体型因素影响较小,所提出的尺寸信息的自动提取方案有效,并符合相关标准中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基于3-D测量的江浙女青年中心号型及体型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服装的合体性,减少服装产品在销售中因号型问题带来的产品积压,以江浙女青年为研究对象,以3-D测量为基础,对所得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确定江浙女青年中心号型的主要参考部位,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的频度分析,得出该数据确定的中心号型和体型分布。  相似文献   

17.
《纺织学报》2016,37(05)
为更好地区分人体体型;随机选取东华大学人体数据库中用三维人体测量系统测量的 200 名江浙地区女性的人体参数;分析江浙女性人体水平截面的横矢径比;并与日本女性的数值进行比较后发现;日本的分类数值不适合江浙女性。使用自编程序获取人体矢状、额状和水平截面的形状;因相同横矢径比的人体水平截面形态不同;认为用横矢径比区分体型不准确;用自编程序得到人体水平截面的周长和面积;选取胸、腰、臀三围的截面面积与三围围度平方的比值进行聚类分析;体型细分为 3 类:扁体型、中间体型、圆体型。  相似文献   

18.
王祺明 《纺织学报》2016,(5):131-136
为更好地区分人体体型,随机选取东华大学人体数据库中用三维人体测量系统测量的200名江浙地区女性的人体参数,分析江浙女性人体水平截面的横矢径比,并与日本女性的数值进行比较后发现,日本的分类数值不适合江浙女性。使用自编程序获取人体矢状、额状和水平截面的形状,因相同横矢径比的人体水平截面形态不同,认为用横矢径比区分体型不准确;用自编程序得到人体水平截面的周长和面积,选取胸、腰、臀三围的截面面积与三围围度平方的比值进行聚类分析,体型细分为3类:扁体型、中间体型、圆体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