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代玲静  刘皓 《西部皮革》2023,(3):111-113
为丰富和发展服装热湿舒适性的研究方法,归纳总结了服装热湿传递机理和影响因素及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方法。分别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即暖体假人法、人体生理实验法、数值模拟法和主观评价法,最后指出现阶段对服装舒适性研究的不足,并对未来服装舒适性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吴红 《江苏丝绸》2001,(2):35-38
服装材料的生理舒适性是指有在穿着服装时和环境热湿交换的舒适程度及面料的一些机械性能,它包括热湿舒适性和非热湿舒适性,热湿舒适与服装材料的保暖性,透气性,吸水性,干燥性和防水性等有关,非均湿舒适性是指面料的弹性,拉伸,伸长,表面性能,透湿指数和湿热指数。  相似文献   

3.
服装热湿舒适性和材料的热湿传递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柱 《广西纺织科技》1996,25(2):21-24,35
  相似文献   

4.
服装和纺织品的舒适性研究是现代纺织服装科技领域的前沿课题之一,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从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的角度综述了服装热湿舒适性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5.
服装热湿舒适性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谌玉红  唐世君 《纺织导报》2000,(3):66-66,68
研究了热湿条件下服装热湿舒适性的评价体系 ,确定了一套可行的评价方法 ,并对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针织服装舒适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服装的舒适性包括视觉舒适性、触觉舒适性和热湿舒适性。本文试从这三个方面分析针织服装的面料选择、款式的设计、结构的设计及工艺处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赵蒙蒙  宋晓霞 《纺织学报》2017,38(10):94-97
为研究高温环境中降温服装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通过出汗暖体假人实验和真人着装实验分别研究了通风服的热湿性能以及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通风量为0.012 m3/s 时,通风系统的引进使服装的湿阻减小58%。男性受试者穿着通风服在25℃、相对湿度50%的环境条件下运动,其局部皮肤温度、平均皮肤温度均比风扇未打开时低;其中,胸部和腿部皮肤温度降低幅度最为明显;打开与关闭风扇两种实验条件下,受试者的局部皮肤温度以及平均皮肤温度有显著性差异。运动20 min 和休息20 min后,风扇打开时的平均皮肤温度比未打开时分别低2.4、0.9 ℃;研究表明该通风服装可用来作为改善人体热舒适的服装雏形。  相似文献   

8.
从热质传输理论和纺织材料学方面阐述了服装在穿着过程中的热湿传递机理,从宏观和微观上对服装热湿传递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9.
从热质传输理论和纺织材料学方面阐述了服装在穿着过程中的热湿传递机理,从宏观和微观上对服装热湿传递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测量服装综合换汽能力的新方法。该技术采用湿汽作示踪气体,更加符合实际穿着条件,利用增衡定律推导服装综合换气量指标,克服了以往这一指标在服装衣内微报候区体积不同时不可比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相似文献   

11.
赵蒙蒙  柯莹  王发明  李俊 《纺织学报》2019,40(3):183-188
为揭示通风服对人体热舒适影响的机制,阐明通风服与人体之间的热湿传递关系,在介绍通风服的起源和工作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和总结,重点论述了通风服热舒适性的研究方法:出汗暖体假人测试法、人体着装实验法和数值模型构建法,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通风服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机制是一门集环境传热学、人体生理传热学、服装面料学以及流体力学交叉结合的工程问题。最后对通风服热舒适性研究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将在通风服衣下气流的精确测量与仿真,衣下气流和热流数值模型的构建以及通风引起的局部和整体热舒适不匀等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2.
张文欢  李俊 《纺织学报》2021,42(10):190-198
为有效避免低热辐射环境中消防作业人员遭受热损伤,揭示消防服系统内复杂的热交换机制并由此指导产品设计与开发,由消防服系统传热理论出发,从消防服织物基本性能和服装的款式特征、人体的形态结构与活动状态、辐射热源的特征以及热湿耦合作用4个角度对当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与讨论。基于对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难点和瓶颈问题的分析,提炼出未来研究中值得探索的方向,包括:非均匀空气层的分布与模拟方法的升级、非稳态人体运动和环境风形成的气流场和速度场变化规律及其与传热的关系、耦合人体热调节模型拓展服装传热机制研究的内涵3个层面。  相似文献   

13.
防护服装结构设计对着装舒适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服装结构设计是影响防护服装着装舒适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国内外多种防护服装结构设计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并结合已有的相关研究结果,分别从服装衣下空隙、服装开口、部位结构以及防护服整体结构优化设计4个方面分析了防护服装的结构设计对着装舒适性的影响,总结了防护服装着装舒适性的评价方法,提出采用并行工程的设计概念进行防护服装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夏季室外高温日晒环境下作业人员的热舒适性,对人体、服装与环境之间传热过程进行分析,以此作为针对性降温方式的理论基础建立了通风服装在室外高温日晒环境下的传热模型,并采用真人实验的方法验证了该传热模型;分析了送风后衣下空间空气参数及人体主观反映的改变.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的人体得热量与失热量误差仅为9.1%,...  相似文献   

15.
为了全面了解生化防护服的各项性能要求,首先介绍了4种生化防护服的类别和透湿机制;其次列举了橡胶基防护材料、离子交换膜材料、消毒高分子材料和其他高分子复合材料等用于生化防护服主要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展示了生化防护服的研究现状。然后总结了应用于生化防护服的新型技术,包括自修复技术和静电纺丝技术,为生化防护服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最后根据生化防护服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当前面临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做出展望。研究表明:尽管目前生化防护材料发展迅速,但其产业化仍面临诸多问题,现有的各类生化防护服优缺点明显,未来应侧重于防护范围和性能的扩大与提升,并使其向舒适化及智能化发展。  相似文献   

16.
张中启 《国际纺织导报》2011,39(1):71-72,74,75
功能性是摩托车服设计的关键因素,通过对摩托车服现状进行阐述,对摩托车服的着装状态进行分析,提出需加强摩托车服在防护、安全、运动、舒适四个方面的功能性设计,为提高摩托车服功能性设计技术含量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管是宏观的朝代更迭,还是每个人的衣食住行,中国传统服饰都有着极大的魅力,承载着文化、承载着历史、承载着五千年来先辈们的辛勤创造。中国传统服饰可以说是文化传承的结晶,从古代的深衣曲裾,到近代的旗袍唐装,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史也是中华民族的发展缩影,是一部属于中华民族辐射圈的时尚发展史。时至今日,汉服的再次兴起让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再度步入人们的视野。从对于"落后思想"的不理解,到设立汉服日的建议,汉服对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快节奏的现代,如何让传统的汉服发扬光大成为服装设计的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18.
Thermal comfort of firefighters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moisture management of clothing layers closest to the skin. This study centers on liquid moisture and moisture vapor transfer across various types of underwear fabrics and innermost layers of the firefighter intervention jacket (linings). Importance of the underwear neighboring layer in liquid moisture and moisture vapor transfer and hence, in thermal comfort of a firefighter is underlined and discussed. Moisture management tester is employed as an efficient tool in evaluating a transfer of liquid moisture not only through individual underwear fabric but also through bi-layers underwear lining. Moisture vapor transfer properties of mono- and bi-layer fabrics were investigated by evaporative dish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isture management performances of tested mono- and bi-layer fabrics are related to their composition and the general physical properties. Composition of both underwear and lining has a crucial impact on liquid moisture transfer through bi-layers. Transfer of moisture vapor is mainly governed by fabric physical properties. Combination of natural and synthetic fibers results in best performing fabrics with regard to the moisture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9.
可穿戴医疗监护服装可低负荷、长期连续地获取丰富的人体生理信息,从而达到疾病提前预防及治疗的目的。综述了医疗监护服装系统构成、监护服装设计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医疗监护服装系统的核心技术——穿戴式人体生理信号检测技术、传感技术、电子器件与服装连接技术、信号处理及系统通讯等技术,并分析了其医学应用;总结及预测了可穿戴医疗监护服装在设计研究和应用中还有待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