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寿信  黄瑞梅 《水利科技》2010,(1):62-63,65
变电站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系统反映绝缘子在运行电压下的真实状况,减少不必要的停电检修,避免过度维修等。该文分析了永安110kV坑边变电站绝缘子污秽情况,提出在线监测的设计方案及应用,为其他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基于MSP430高压侧绝缘子泄漏电流在线监测系统,采用一段时间内泄漏电流的峰值最大值、峰值平均值和脉冲数等参数作为污秽程度划分的依据,详细介绍了基于反馈补偿型泄漏电流传感器的设计,实现电流传感器的高线性化,提出用电流互感器直接从高压负载电流中获取系统供电能量的思想,分析了干扰噪声对泄漏电流信号峰值提取的影响,在软件设计中,引入了小波变换算法对信号进行降噪处理的方法。实验测试表明,通过对实时监测记录的历史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统计,能够对绝缘子的污秽程度做出正确的划分,并实现绝缘子污秽过度报警功能,从而减少了污闪发生的概率,提高了供电系统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积污特性,准确设计线路绝缘配置。本文研究了光传感技术测量输电线路绝缘子盐密的方法,设计制作了输电线路盐密在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安装于线路杆塔的数据检测终端(ODU)以及监测中心组成,可实时监测终端所在环境下的气象参数和污秽度,方便工作人员了解线路积污情况。±800 kV楚穗直流输电工程已安装三套数据检测终端,分布在广州、南宁、曲靖三地。分析监测数据可知:气温、湿度受经纬度影响,其中纬度相同的地区气温、湿度大体一致;线路绝缘子污秽度一定程度上受气温、湿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姚继莎赵林杰  李成榕 《红水河》2007,26(B10):98-100,104
防范污闪事故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准确测取运行绝缘子的污秽度。文中采用了基于单片绝缘子表面电导率来评价绝缘子污秽度的方法,主要研究单片绝缘子的电导率与盐密的关系,同时也探讨蒸气雾和冷雾对测量单片绝缘予表面电导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蒸气雾和冷雾对测量单片绝缘子电导率影响较小。单片绝缘子电导率和绝缘子的盐密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用其评价绝缘子的污秽度,并借助本方法形成在线检测装置。  相似文献   

5.
目前低值(零值)绝缘子检测手段主要有电压分布法、电晕脉冲法、红外热像测温法及超声波法等,但均有一定的不足。文中提出了全新的紫外脉冲法:当线路上存在低值绝缘子时会造成绝缘子串电压分布改变,从而使绝缘子串的放电脉冲数目增加,并引起放电紫外光脉冲的相应变化。在线路杆塔上加装根据文中方法研制的监测装置,对绝缘子串放电脉冲引起的紫外光的185 nm~260 nm(日盲区)部分进行连续在线监测,分析紫外脉冲的变化,可以发现低值(零值)绝缘子。由紫外脉冲法构成的绝缘子监测系统,不需和绝缘子接触,检测距离可以远达4 m以上,适用于线路绝缘子在线监测。文中方法经过了110 kV线路的实验验证,证实了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6.
防范污闪事故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准确测取运行绝缘子的污秽度.文中采用了基于单片绝缘子表面电导率来评价绝缘子污秽度的方法,主要研究单片绝缘子的电导率与盐密的关系,同时也探讨蒸气雾和冷雾对测量单片绝缘子表面电导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蒸气雾和冷雾对测量单片绝缘子电导率影响较小.单片绝缘子电导率和绝缘子的盐密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用其评价绝缘子的污秽度,并借助本方法形成在线检测装置.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红外热像处理与支持向量机多值分类器相结合的新方法对高压绝缘子污秽等级进行检测。采用基于梯度信息的自适应平滑滤波方法对原始图像进行了滤波处理;利用OTSU图像分割方法对滤波后的图像进行分割, 获取绝缘子盘面区域,并从绝缘子盘面区域提取了最高温度、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比值、盘面温度的标准偏差、部分最高温度像素点个数与目标总像素点个数的比值共4个反映污秽程度的红外特征量;设计了支持向量机多值分类器对绝缘子污秽等级进行分级。试验结果表明,文中所选取的绝缘子红外特征量可有效表征绝缘子的污秽等级,所采用的支持向量机多值分类器是一个小样本、高效率的分类器,所提出的绝缘子污秽等级检测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给输电线路防污闪提供科学指导,优化绝缘子污秽度预测特征量从而提高污秽度预测时间裕度和可靠性是关键。在人工雾室模拟35 kV线路3片串普通型和防污型染污绝缘子,测取了相同运行状态下相同采样时段内的泄漏电流,提取泄漏电流有效值均值、有效值最大值和有效值标准差作为污秽度预测的特征量,建立了3个特征量与污秽度的回归拟合关系,对比分析2种绝缘子泄漏电流3个特征量与污秽度的关系,推导验证了防污型绝缘子泄漏电流3个特征量小于普通型的原因。提出在污秽沿面放电安全区段内,主要利用泄漏电流有效值的3个特征量作为污秽预测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量。仿真和试验结果对比表明,所建立的预测模型误差在4%以下。所给出的研究结果不仅为输电线路防污预警系统特征量的优化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对线路清扫选线决策也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110kV北门变电站绝缘子放电的原因,对绝缘子污秽的产生和种类进行分析,并对北门变电站绝缘子放电现象提出预防措施,为绝缘子及电气设备运行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当前国内主要在线监测设备厂家采用的数据格式、通信协议不统一的问题,开发了特高压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管理平台。该平台集成了覆冰监测、气象和导线风偏监测、杆塔倾斜监测、导线微风振动监测、导线舞动监测和绝缘子污秽监测等在线监测技术,实现了数据集中采集、处理和综合应用分析。采用浏览器/服务器的3层体系结构,实现了在线监测数据统一接收、展示、状态预测、预警和统计分析,并应用在1 000 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线路上。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遥测技术在电力监测领域的典型应用及其瓶颈问题。以绝缘子遥测系统为实例,阐述了数据压缩的重要性;通过对绝缘子遥测数据的特性分析,论证了各信源内部以及不同信源间的强相关性;通过统计分析,设计了系统最优预测器和最优量化器;提出并实现了分段量化压缩算法,结合矩形波串法使信源冗余度大大降低;采用具有数值序列性的HSF(HuffmanShannonFano)编码实现了高效变长压缩;对误码扩散性和帧长设计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现场测试结果对压缩效能进行了评估。论述的一整套压缩方案能广泛适用于电力系统的遥测领域,为电力系统状态监测更深入地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目前智能输电线路采用的状态监测装置运行现状,并对导线温度、弧垂、覆冰和微气象、防外力破坏视频、绝缘子污秽度、杆塔倾斜、风偏等输电线路状态监测装置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有效的可靠性提升措施,最后对状态监测装置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根据工程特点,苏州裴家圩闸站设置了安全自动监测系统,介绍了工程监测内容及测点布置、系统的结构组成和软件功能选择,总结了系统运行维护的经验。应用实践表明,自动安全监测系统可以实时连续地得到观测数据,提高了工程观测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科学性。今后在水闸和泵站等水工建筑物设置安全自动监测系统会越来越普遍。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对输电线路瓷绝缘子、玻璃绝缘子及合成绝缘子三类线路绝缘子的技术性能和运行性能进行了综合比较 ,并分析材料、工艺、结构与污秽、雷电等内外因素对三类不同材质绝缘子的技术性能和运行性能的影响 ,为输电线路绝缘子的选择和运行维护提供合理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电网质量问题一直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文中提出了一种采用USB 2.0高速通信接口和公共交换电话网进行数据传输的分布式电网质量监测系统,对其如何实现电网质量的高精度、高实时性测量和分布式在线监测进行了深入探讨,并阐述了其软件和硬件的具体实现方法。该系统可移植性强,硬件连接灵活方便,有利于对电网质量的监测和集中管理。  相似文献   

16.
万家寨水利枢纽是黄河中游干流上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针对大坝变形、渗流及自动化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对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进行了改造设计,内容包括新增和改造变形和渗流监测项目,改造和升级自动化系统软件和硬件。通过改造,万家寨大坝安全监测系统将成为一个项目齐全、先进可靠的安全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说明国内外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自动化发展趋势,从国内监测系统自动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现有条件分析,认为研制分布式自动化监测系统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提出了这套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功能特点,根据葛洲坝水利枢纽安全监测和三峡大坝监测自动化试验研究需要,研制完成了大坝应力,温度及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全套硬软件设备。最后介绍这套系统的测试运行情况,对自动化监测系统可靠性的考核指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应用VS .NET开发B/S结构大坝安全监测Web系统软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简要分析了我国大坝安全监测软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大坝 安全监测软件网络功能的必要性。通过比较C/S和B/S结构大坝安全监测系统的优劣,指出B/ S结构大坝安全监测Web系统软件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比较了常见的B/S结构Web系统应用 软件开发工具,确定VS NET作为开发B/S结构大坝安全监测Web应用系统的最佳开发工具, 并介绍了它在大坝安全监测中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清华大学与河南电力局合作开发的±20 Mvar静止同步补偿器装置的运行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运行监测与故障诊断系统是整个装置正确、可靠运行的必要保证,起着运行信息管理中心的作用,文中对其硬软件构成和系统功能进行了说明。现场测试表明它对提高装置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对电气设备的远程、实时、在线的红外温度图像和可见光图像监测,设计并实现了双通道系统。给出了以红外传感器和可见光电荷耦合器件(CCD)为核心器件的系统总体方案,描述了变电站端监测系统的具体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采用面向对象的思想和模块化程序设计开发了系统的服务器端软件及客户端软件,研究了基于傅里叶变换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的自动匹配方法及工程上易实现的手动匹配方法。该系统实现了对电气设备的双通道图像的远程、实时、在线监测,可及时发现设备外部问题以及过热、环境问题。现场运行表明,该系统稳定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