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混凝土保护层抗氯离子渗透性的现场测试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混凝土保护层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是决定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关键因素之一.试验室内测定的混凝土材料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混凝土保护层的抗氯离子渗透性.Permit Ion Migration Test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现场测定混凝土保护层抗氯离子渗透性的试验方法.介绍Permit Ion Migration Test的基本原理和试验方法,推导理论计算公式.通过初步试验介绍了基本试验参数的测定方法并对试验数据的规范化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山东省《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程》中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检测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规程》中的交流电法和RCM法可以便捷准确的评定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性,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不同的试块制备方法对氯离子渗透性电测法的试验结果影响很大,考虑到工程上混凝土的实际情况,建议《规程》中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评定方法应对试块的制备方法应提出更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高新丽  于凯良  徐慧 《山西建筑》2012,38(3):120-122
结合国内外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现状,分析了将抗氯离子渗透性作为评价海工混凝土耐久性的综合指标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针对近年来用加速试验来研究海工混凝土氯离子扩散系数和混凝土耐久性预测模型,探讨了各种试验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对于提高海工混凝土服役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CDF抗盐冻性能试验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来综合评价海工混凝土的耐久性。结果表明:随水胶比的降低,海工混凝土42次盐冻剥落量和相对动弹性模量损失率减小,抗氯离子渗透性提高;在一定范围内混掺矿物掺合料有利于降低混凝土的盐冻剥蚀量和动弹性模量损失率,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和抗盐冻性能,进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5.
PERMIT离子渗透测定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保护层的抗氯离子渗透性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为提高混凝土保护层的抗氯离子渗透性,可以使用透水模板布、防水涂料、防腐涂层等多种技术。介绍一种现场测定混凝土保护层抗氯离子渗透性的非破损试验方法——PERMIT离子渗透试验,并用该方法在青岛海湾大桥工程中评价混凝土保护层的性能改善技术措施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PERMIT试验方法可以现场测定混凝土保护层或表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试验时间短。透水模板布、防水涂料、防腐涂层等技术措施对混凝土保护层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透水模板布的品种不同,改善效果有差异。防水涂料和防腐涂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2016,(7)
氯离子侵蚀是造成混凝土内部钢筋锈蚀,混凝土结构发生耐久性破坏的主要原因。研究冻融损伤对表面防水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的影响,分别对不同水灰比的普通混凝土和表明防水混凝土开展加速冻融循环试验和氯离子侵蚀试验。试验结果表面,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表面防水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降低,氯离子侵入量和氯离子扩散系数急剧增加;但是在相同冻融循环次数下,表面防水混凝土仍较普通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对于严寒环境下,对混凝土结构进行表面防水处理是提其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并延长其耐久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2017,(5)
氯离子渗透性是评价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混凝土在长期服役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在的约束,约束状态会影响混凝土的内部结构。应用板式混凝土早期收缩开裂试验架制成约束状态下C50高性能混凝土,采用ASTM C1202直流电通量法,研究C50高性能混凝土在约束和自由状态下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结果表明:与自由状态相比,约束状态降低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在约束状态下,同一配合比混凝土,不同位置的抗氯离子渗透性有所差异;粉煤灰及聚丙烯纤维的加入降低了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而掺入硅灰会增强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比研究了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及模拟实际结构混凝土,即温度匹配养护条件下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结果表明大掺量粉煤灰混凝土能够满足实际结构对耐久性的要求。同时本文对两种不同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方法也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李树山  李红梅  解伟 《混凝土》2022,(10):87-89+94
渗透性是评定水工混凝土耐久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掺入矿渣微粉能够提高混凝土的致密性,改善混凝土对氯离子的渗透性。通过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研究了矿渣微粉掺量(0、15%、30%、45%)对高强(水胶比0.32)和普通(水胶比0.5)混凝土渗透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降低水胶比,提高矿渣微粉掺量,能够显著提高混凝土抗氯离子的渗透性。相同水胶比,随着矿渣微粉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得到提高。水胶比越小,这种改善趋势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姜慧  喻孟雄  刘荣桂  殷惠光 《混凝土》2015,(3):10-13,17
粉煤灰混凝土大量应用于海工混凝土结构,其耐久性对结构耐久性至关重要。海工环境下,混凝土受到载荷与氯离子的双重作用,极易出现耐久性问题。开展了载荷作用后粉煤灰混凝土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掺量为20%的混凝土,从初期到后期始终具有良好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粉煤灰掺量为35%和50%的混凝土,初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降低,后期有所改善。研究成果可为合理设计粉煤灰掺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调整配合比法和单掺膨胀剂法来改善掺入Ⅲ级再生粗、细骨料C30再生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可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调整配合比法改善再生骨料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效果优于单掺混凝土膨胀剂法;采用改善措施后,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随着再生骨料替代率增加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薛勇  郝永池  杨晓青 《混凝土》2012,(7):83-85,126
加强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的试验检验,是目前再生混凝土应用研究的重点之一。通过对再生混凝土抗冻性、抗渗性、抗裂性和抗氯离子渗透性的试验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建议加强对再生混凝土高性能化的试验检验,以保证其工程应用方面的高耐久性和长期性能,发挥其最大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氯离子侵入而导致的钢筋锈蚀现象是混凝土结构的常见病害之一,因此混凝土抵抗氯离子侵入的能力对其耐久性有重要影响。进行氯离子侵蚀试验是研究氯离子侵入规律的有效手段,但目前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针对无应力状态下的普通混凝土,对处于受力状态下的混凝土研究很少。为了研究受力状态下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入性能,对混凝土进行了盐溶液浸泡和盐雾试验,得出未开裂的试件在不同水灰比、受力状态、应力水平和作用环境下的试验结果,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减小水灰比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氯离子侵蚀能力;在拉应力状态下的氯离子含量比无应力状态下的要多;在压应力状态下的氯离子含量取决于压应力水平;盐溶液浸泡环境对混凝土结构的作用比盐雾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14.
关于混凝土抗渗性试验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志勇  姚佳良  张宇 《混凝土》2006,94(2):57-60,69
混凝土的渗透性是决定耐久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水渗透、气体渗透和氯离子渗透三种不同的渗透性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并提出了混凝土渗透性今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Pore structure and chloride permeability of concrete containing nano-particles (TiO2 and SiO2) for pavement are experimentally studied and compared with that of plain concrete, concrete containing polypropylene (PP) fibers and concrete containing both nano-TiO2 and PP fibers. The tes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ddition of nano-particles refines the pore structure of concrete and enhances the resistance to chloride penetration of concrete. The refined extent of pore structure and the enhanced extent of the resistance to chloride penetration of concrete are increased with the decreasing content of nano-particles. The pore structure and the resistance to chloride penetration of concrete containing nano-TiO2 are superior to that of concrete containing the same amount of nano-SiO2. However, for the concrete containing PP fibers, the pore structure is coarsened and the resistance to chloride penetration is reduced. The larger the content of PP fibers, the coarser the pore structure of concrete, and the lower the resistance to chloride penetration. For the concrete containing both nano-TiO2 and PP fibers, the pore structure is coarser and the resistance to chloride penetration is lower than that of concrete containing the same amount of PP fibers only. A hyperbolic relationship between chloride permeability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oncrete is exhibited. There is an obvious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chloride permeability and pore structure of concrete.  相似文献   

16.
采用RCM氯离子扩散系数法和渗水高度法,研究了粉煤灰、矿粉、PVA纤维、纤维素纤维的掺入对混凝土抗渗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和矿粉的掺入能有效降低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系数和渗水高度.在掺加矿物掺合料的基础上再掺入纤维混凝土的抗渗性能进一步提高,双掺对混凝土抗渗性能提高的复合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是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试验主要依据普通混凝土和水工混凝土标准中的方法。本文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混凝土抗渗性的试验方法,希望对相关研究中试验方法的选择、试验方法标准的修订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氯离子自然扩散试验,测定再生混凝土试件中的氯离子浓度,分析了再生骨料、粉煤灰掺量、全浸泡与干湿循环方式对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比普通混凝土差;掺入粉煤灰能提高再生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能力,粉煤灰最佳掺量为20%(质量分数);干湿循环方式可加快再生混凝土中氯离子的渗透速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