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控轧控冷工艺对低碳贝氏体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国彬  刘昌明 《轧钢》2005,22(4):10-13
通过在中厚板轧机上进行的控轧控冷工艺试验,研究了不同控轧控冷条件对低碳贝氏体钢DB685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得出增大变形量可得到细小均匀的晶粒组织,使钢材的强韧性提高;增大轧后冷却速度能有效地提高钢板强度。并提出了工业生产DB685钢的控轧控冷工艺参数:终轧温度≤850℃,轧后冷却速度≥5℃/s,终冷温度≤650℃。  相似文献   

2.
60SiZMn钢贝氏体转变过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3.
大森等和Habraken曾分别研究了低碳低合金钢中出现的B_Ⅰ型、B_Ⅱ型、B_Ⅲ型贝氏体和粒状贝氏体的特点和形态。我们对低碳Mn-Nb-V和Mn-Mo-Nb-V钢中的贝氏体进行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贝氏体形态和转变。试验用钢用感应炉冶炼,锻成直径15 mm的圆棒,经退火加工成直径12mm厚2mm的片试样。其化学成分如下(wt-%):  相似文献   

4.
李华卫  殷匠 《热处理》2010,25(3):41-43
以Mn系空冷贝氏体钢成果为基础,设计了新型B800贝氏体钢的成分和工艺,实现了高强-塑-韧性热轧态空冷贝氏体高精度扁钢的批量生产。B800钢制铁道绝缘接头的力学性能达到了Rm835~925 MPa-A21.5%~24.5%-A_(kv)38~64 J的水平,解决了在普通工业生产条件下,铁道绝缘接头同时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断后伸长率的国际性难题。B800贝氏体扁钢具有高的性能价格比。  相似文献   

5.
对高性能桥梁钢的成分进行了设计,并通过不同的控轧控冷工艺轧制成不同板厚的钢板。钢板经过回火后,进行了力学性能的测试及组织分析。结果表明,高性能桥梁钢回火后的强度较高,屈服强度达到600 MPa以上,伸长率达到20%以上。由于轧制工艺的不同,不同板厚的钢板冲击性能有较大的差距;显微组织主要由粒状贝氏体和板条贝氏体组成。测定了高性能桥梁钢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结果表明:实际生产中,应将冷速控制在10~30℃/s,开始冷却温度约780℃,此时的相变组织为较均匀的贝氏体组织。  相似文献   

6.
新型空冷贝氏体渗碳钢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减少齿轮渗碳淬火后的变形和开裂 ,研制了一种新型空冷贝氏体钢 ,其成分为 (质量分数 ,% ) :0 2C ,0 7Si,一定量的Cr、Mn ,测定了其CCT曲线。用空冷贝氏体渗碳钢制作的齿轮 ,经渗碳后空冷 ,齿表面硬度在 6 1HRC以上 ,齿心部硬度在40HRC左右 ,冲击韧度为 82J·cm 2 ,较好地满足了齿轮的硬度和强韧性要求。齿尖渗碳层的显微组织是下贝氏体 高碳马氏体 ,齿的心部是贝氏体 低碳马氏体复相组织。这种组织保证了齿轮既具有较高的抗接触疲劳性能又具有较好的抗冲击能力。用该钢制造的齿轮变形小 ,精密度高 ,可极大地降低运行时的噪音  相似文献   

7.
对35MnV钢连杆中出现的贝氏体异常组织进行了原因分析,结果表明,原材料中微量元素的变化造成工件出现异常组织。通过对锻造工艺的改进,调整锻后冷却工艺,将冷却速度由原来的100~130℃/min,调整为冷速60~90℃/min,获得了80%珠光体+20%铁素体的合格显微组织以及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采用热膨胀法测定了未变形和不同变形条件下海洋平台用钢E40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对E40钢的显微组织与硬度进行观察。通过分析不同变形量及冷却速度对试验钢相变及组织的影响规律,研究了变形工艺参数对铁素体相变和贝氏体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冷却速度的增加,贝氏体量增多,铁素体量减少,铁素体的晶粒变细;随着变形量增加,铁素体与贝氏体晶粒均能得到细化。  相似文献   

9.
预转变马氏体对GCr15钢贝氏体转变动力学的影响SCIEI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磁性法和膨胀法研究了GCr15钢M_s点以下贝氏体转变动力学以及不同温度预转变马氏体对240℃等温时贝氏体转变动力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过冷奥氏体在M_s点以下等温过程中首先形成变温马氏体,继而转变为下贝氏体。随着等温温度的降低和预淬马氏体数量的增加,应力促发作用有助于贝氏体转变的加速,200℃左右其孕育期最短。但是,当温度继续下降、预淬马氏体超过一定数量之后,贝氏体转变却愈趋困难,此外,M_s点以下不同温度的预转变马氏体对随后240℃等温时贝氏体转变动力学影响的研究结果,也具有相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11.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behaviors during continuous cooling of low-carbon boron steels with different vanadium contents were studied by means of dilatometric measurement and microstructure observation. The bainite transformation behavior is not noticeably altered when the vanadium content is 0.042 and 0.086 wt%, and these steels exhibit full bainitic microstructure even at a cooling rate of 5 °C/s. When vanadium content is increased to 0.18 wt%,ferrite is still present in the microstructure even at a cooling rate of 40 °C/s. Vickers hardness of the steels with 0.042 and0.086 wt% V is remarkab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steel with 0.18 wt% V at a cooling rate higher than 10 °C/s, and the difference i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cooling rate. Moreover, the amount of coarse vanadium precipitates formed in austenite i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vanadium content. The optimum content of vanadium to obtain bainitic microstructure is 0.086 wt% in this experimental low-carbon boron steels.  相似文献   

12.
The aim of this work is to investigate the fatigue behavior of a new class of nanostructured,low-temperature bainitic steels,where rotating bending fatigue tests were conducted on samples isothermally transformed at 300,250,and200 °C,after which,fracture surfaces were examined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Results showed that,fatigue limits of about 820,945,and 1,005 MPa were achieved for the samples transformed at each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respectively.Moreover,according to the SEM micrographs,secondary crack initiation was observed in the high carbon retained austenite blocks for samples transformed at 300 °C and at the interface of blocky austenite-bainitic ferrite for samples transformed at 250 and 200 °C.  相似文献   

13.
应力对钢中贝氏体相变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徐祖耀 《金属学报》2004,40(2):113-119
外加应力使贝氏体相变形核率增大,等温孕育期缩短,即使所加应力远低于母相的屈服强度.由于钢中γ→α γ′的形核驱动力较大(约为kJ/mol数量级),贝氏体相变的嘭胀应变能很小,过小的外加应力对形核率的影响甚微.考虑在外加应力的影响下,会使界面能量有所下降,也可能发生碳原子的再分布,偏聚在晶界或其它缺陷,甚至碳化物析出都会显著地增大形核率和缩短孕育期,有待进一步实验给予证明.无应力下,贝氏体相变动力学可以用Avrami的等温相变方程来表述;应力下则符合应力下铁索体及珠光体相变的动力学模型(经修改的Avrami方程).形变奥氏体促发贝氏体相变,但随后会发生奥氏体的力学稳定化,其机制可能和马氏体相变时的奥氏体力学稳定化不完全相同,仅形变形成的位错阻碍贝氏体以一定位向长大,使相变动力学迟缓.贝氏体相变时奥氏体力学稳定化的模型有待建立。  相似文献   

14.
贝氏体相变简介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徐祖耀 《热处理》2006,21(2):1-20
钢、有色合金和一些陶瓷材料中都存在贝氏体相变。贝氏体钢正成为有益的工程材料。总结评述切变学派和扩散学派作者们以形貌、动力学或晶体学对贝氏体相变机制所持的论点。钢中贝氏体相变以过饱和铁素体开始形成之说迄未得到支持。一些实验已发现替代(置换)型合金元素在相界面上的偏聚,并以此所呈现的拖曳效应说明相变的不完全现象,切变学者以切变机制来解释这个现象,但此现象不是钢中贝氏体相变的普遍情况。贝氏体形成时呈现帐篷形浮突,不具不变平面应变特征;有时马氏体相变晶体学表象理论能近似地应用于贝氏体相变晶体学,但不能以此来判定其相变机制为扩散或切变。溶质拖曳效应以及高分辨电镜对相界面结构实验、热力学研究、磁场和应力场对贝氏体相变影响以及一些预相变现象都确证贝氏体相变籍扩散机制进行。本文作者定义贝氏体为:在Ms温度以上,经扩散相变的产物,多呈片状,形成时会在自由表面上呈现帐篷形浮突。提出贝氏体相变机制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以CR600TRIP工业成品钢为研究对象,利用彩色金相、SEM、TEM和EBSD等技术手段,在详细考察TRIP钢的微观组织特别是残余奥氏体分布规律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分阶段拉伸试验,对钢中残余奥氏体在应力作用的相变行为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钢中残余奥氏体的相变行为表现出显著的选择性:既有按其本身的稳定性由小晶粒到大晶粒逐步递进的总体趋势,更与应力应变的发展方向,以及所处晶界的曲率有着直接联系。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零保温”淬火状态下,25MnV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了马氏体的形态及转变特点。结果表明,在830-910℃,该钢的强硬性随淬火温度的增加而提高,910℃淬火达到最高值。淬火温度高于880℃后.“零保温”淬火的性能优于传统的保温淬火。25MnV钢“零保温”淬火得到极细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其原因与奥氏体晶粒的细化和奥氏体中碳浓度分布不均匀有关。  相似文献   

17.
XER70S-6钢形变奥氏体连续冷却相变规律和显微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THERMECMASTOR-Z热模拟机上,利用热膨胀法测定了XER70S-6钢在1030℃变形50%再快冷至880℃后的连续冷却相变曲线(CCT曲线),在Leica Q550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冷却后的组织。结果表明,奥氏体化的低碳钢低速冷却后的组织主要由粗大的铁索体和少量颗粒状珠光体组成;提高连续冷却速度,可以降低其相变开始温度并缩短相变持续时间,细化组织,并伴随着珠光体的逐渐消失及贝氏体、马氏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18.
25MnV钢"零保温"淬火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组合回归设计试验方法,研究了“零保温”淬火工艺对25MnV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零保温”淬火条件下奥氏体转变的特征。结果表明,在830—930℃“零保温”淬火时,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25MnV钢的强度、硬度升高,经930℃“零保温”淬火后该钢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零保温”淬火后可获得细小的板条状马氏体组织。25MnV钢“零保温”淬火工艺可以代替传统的保温淬火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9.
贝氏体钢轨热轧过程中再结晶行为及组织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leeble-1500D热模拟试验机研究了KB1250贝氏体钢轨在不同条件下热变形时的再结晶行为。分析了变形工艺参数对该钢轨再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KB1250贝氏体钢轨在1100℃热轧时发生动态再结晶,而在900~1050℃热轧仅发生少量的动态回复;在1000℃、1050℃变形时,静态再结晶分数即软化率几乎达到1.0。KB1250贝氏体钢轨被多道次压缩时,变形温度低有利于晶粒细化,而变形温度高则容易发生混晶。  相似文献   

20.
以Si、Mn、Cr为主要合金元素,加入少量Mo、V、Ti、B、稀土进行微合金化和变质处理,在空冷淬火条件下,获得了综合性能优良的贝氏体组织.主要介绍了低合金空冷贝氏体铸钢的成分、组织和性能,这种材料具有优良的强韧性和耐磨性,用于制造破碎非金属矿的鄂板和研磨矿粉的磨机衬板,使用寿命比高锰钢提高1.5 倍~3.0 倍,用于制造球磨机磨球,磨耗比普通锻钢球和低铬铸铁球低70 %~90 %,和高铬铸铁球相当,用于制造矿粉输送管道,寿命比16Mn钢提高3 倍~4 倍.低合金空冷贝氏体铸钢生产工艺简单,贵重合金元素加入量少,生产成本低,应用于矿山行业,可明显提高破磨设备运转率,降低矿粉加工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