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通过对钢化玻璃自爆残片的电镜观察和成分分析,发现引起钢化玻璃自爆源不仅仅是传统认识中的硫化镍微粒,还有许多其它异质相颗粒,如:单质硅、氧化铝和硅铝酸钠等。采用有限元对各种自爆源微粒引起自爆的力学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玻璃中的裂纹萌发和扩展主要是由于异质颗粒引起的残余拉应力和玻璃本身残余应力综合作用所导致。导致这种局部应力集中的原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相变膨胀过程所产生的应力,另一类是由于异质颗粒与玻璃基体的热膨胀系数不匹配而产生的应力。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碎玻璃带入的铝还原SiO_2形成单质硅结石引起玻璃板炸板的特点,铝还原形成单质硅结石的形成机理,为生产线单质硅引起玻璃炸板原因和解决问题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杜秀红  李茂刚 《玻璃》2019,(6):19-23
利用岩相分析、电子探针和光学显微镜,对光伏压延玻璃生产线产生的玻璃硅珠结石缺陷进行分析,鉴别出硅珠类结石为单质硅结石,来源于玻璃液中二氧化硅与杂质铝反应生成,同时伴随气泡产生,并对玻璃硅珠结石缺陷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法,为全氧燃烧窑炉压延玻璃生产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光伏玻璃产品领域,自爆和破碎问题给企业带来了诸多困扰,导致玻璃破碎的2个重要原因是机械破裂和热破裂。针对钢化玻璃的机械破裂,从玻璃缺陷和应力分布角度分析影响自爆的主要因素,对比半钢化玻璃和钢化玻璃主要性能的差异,总结半钢化玻璃在应力分布、缺陷管控、生产控制和检验方式上的差异和优势,给出半钢化玻璃的制备过程及产品控制的发展方向,对半钢化玻璃的检测和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吴从真 《玻璃》2012,39(8):39-42
幕墙玻璃自爆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本文针对幕墙玻璃自爆的解决措施尤其是半钢化玻璃特点及应用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通过设定不同钢化应力、硫化镍粒径及距中心面位置、玻璃厚度,计算出不同条件下钢化玻璃内部应力,得到了残余应力分布曲线及自爆临界曲线,并结合80例钢化玻璃自爆源样品测试,讨论了降低自爆率的途径.结果表明:玻璃厚度不变时,随着表面压应力值的增大,自爆临界曲线的截止粒径逐渐变小,截止位置也趋近中心面;表面压应力不变时,截止粒径及截止位置不受玻璃厚度影响;若排除临界尺寸0.046 mm以上的结石,自爆率可由现在的0.3%降低至0.003%.  相似文献   

7.
黄华义 《中国玻璃》2009,34(3):21-28
本文阐述了钢化玻璃的应力机理,着重探讨了钢化玻璃因应力问题而引起的自爆,为了防止玻璃应力过高和不均而引起自爆导致的伤人与更换困难等问题,介绍了生产工艺对应力形成过程合理的控制和现今各标准对钢化玻璃应力的限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钢化玻璃的应力机理,着重探讨了钢化玻璃因应力问题而引起的自爆,为了防止玻璃应力过高和不均而引起自爆导致的伤人与更换困难等问题,介绍了生产工艺对应力形成过程中如何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现今各标准对钢化玻璃应力的限定。  相似文献   

9.
单质硅加入量对铝碳材料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单质硅是生产铝碳制品时常用的抗氧化剂,硅的引入不仅能够提高制品的抗氧化性能,还能够提高制品的高温力学性能.本试验通过在铝碳材料中加入不同数量的单质硅,研究了单质硅对铝碳材料力学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玻璃》2008,35(12)
钢化玻璃作为一种安全玻璃,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等领域,但是钢化玻璃的自爆问题却限制了它的应用。经过长期研究,专家发现玻璃内部存在的NiS结石是造成钢化玻璃自爆的主要原因。通过对钢化玻璃进行均质(第二次热处理工艺)处理,可大大降低钢化玻璃的自爆率。  相似文献   

11.
以碱铝硅玻璃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次离子交换(凯丽法),研究离子迁移与离子交换对玻璃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凯丽法在单次离子交换法基础上引入高温离子迁移(HTIM)工艺,易实现更深的离子交换层深度(DOL),DOL值增加140%,且具有特殊的应力分布层,抗冲击强度较传统一步法提高1倍,避免了传统离子交换法玻璃自爆的安全性风险。  相似文献   

12.
结石能降低玻璃的内部强度,甚至引起物理钢化玻璃自爆。为了弄清结石影响玻璃强度的主要特征,抓住膨胀系数与尺寸两个因素,暂不涉及花样繁多的结石成分与构形。采用各向同性均匀球体模型,分析其周围力场,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硅复合刚玉-氮化硅材料的性能、组成及显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将由50% (质量分数,下同)氧化铝粉、37. 5%氮化硅粉和12. 5%硅粉组成的混合料和由62. 5%氧化铝粉和37. 5%氮化硅粉组成的混合料分别压制成试样,分别在空气和埋炭气氛中于1600℃保温2h烧成,然后检测试样的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常温耐压强度,并采用XRD、SEM、EDS等手段分析试样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结果表明:与未加硅粉的试样相比,加入硅粉的试样在两种气氛中烧成后,显气孔率较低,强度较大,说明硅对刚玉-氮化硅材料具有助烧结作用;在空气中烧成后,试样中残留有较多的单质硅,这些单质硅均匀分布于刚玉和氮化硅颗粒的空隙间;在埋炭气氛中烧成后,单质硅原位反应生成了O’SiAlON和SiC。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的四十年里,由硫化镍杂质(NiS)引起的钢化及半钢化玻璃的自爆一直是个经常发生的问题。目前,均热试验(heat soak test)是避免钢化及半钢化玻璃自爆的最有效的方法,即把玻璃在260-290℃的温度中持续保温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15.
通过设定不同钢化应力、硫化镍粒径及距中心面位置、玻璃厚度,计算出不同条件下钢化玻璃内部应力,得到了残余应力分布曲线及自爆临界曲线,并结合80例钢化玻璃自爆源样品测试,讨论了降低自爆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玻璃和硅微晶玻璃基医用生物材料生物玻璃、生物硅微晶玻璃、生物陶瓷是应用于再造外科、矫形外科和口腔科的新一类无机材料。这类材料具有生物活性高的特点,能与活性骨组织愈合并强团结合,促进骨生成过程,并不会引起机体的不良反应。俄罗斯科研人员研制的KQ生物硅微...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国内外以四氟化硅、氟硅酸钠(钾)、无定SiO2为硅源制备单质硅的主要方法,并对以无定SiO2为硅源制备单质硅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8.
《玻璃》2011,38(11):51-51
中国南玻集团工程玻璃技术服务总监许武毅指出,虽然玻璃幕墙总体是安全的,但由于钢化玻璃本身的特性,自爆无法避免。但已经有多种技术能够大幅降低玻璃自爆率,但由于成本问题没有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锂铝硅微晶玻璃(LAS Glass-ceramics)与其他微晶玻璃相比具有极低的热膨胀性能,在光学领域、航空航天领域和微电子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锂铝硅微晶玻璃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从锂铝硅微晶玻璃的合成工艺、微结构、性能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与讨论,旨在为锂铝硅微晶玻璃新材料的开发和性能改进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王允  方文吉  孟红涛  张俊 《硅酸盐通报》2018,37(7):2157-2160
铝电解槽用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的生产广泛地采用反应烧结法,即单质硅粉和碳化硅混合在氮气气氛下烧结而生产氮化硅,单质硅粉的加入量对氮化硅的含量以及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抗冰晶石侵蚀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模拟挪威SINTEF实验室抗冰晶石试验方法,研究了单质硅粉加入量对氮化硅结合碳化硅制品的抗冰晶石侵蚀性能的影响,为氮化硅结合碳化硅砖的生产和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单质硅粉加入量为17%时试样的抗冰晶石侵蚀性能最佳;对氮化硅结合碳化硅抗冰晶石侵蚀机理研究表明,在有氩气保护的环境下,侵蚀机理方面主要是氟盐从气孔对砖的渗透,而F-和Na+的渗透力最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