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无烟煤与贫煤掺烧氮氧化物生成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利用热天平和小型煤粉燃烧实验台对无烟煤、贫煤及其三种配比混煤的燃烧特性、不同配风下NOx的生成规律和燃尽特性进行的实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无烟煤与贫煤在燃烧性能上略有差异,混煤的燃烧特性介于两者之间,合适的选取过量空气系数可实现不同掺烧比无烟煤与贫煤混煤高效低NO燃烧。并针对三种掺烧比的混煤提出了其高效低污染燃烧的过量空气系数范围,为燃用上述混煤的电厂经济清洁运行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低挥发分煤燃烧NO_x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烟煤和贫煤等低挥发分煤在国内许多大型机组上得到广泛使用,该文利用一功率为138kW的小型煤粉燃烧实验台对上述单一煤种及其两者间3种配比混煤的不同配风下NO的生成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无烟煤和贫煤及其混煤在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释放主要聚集在煤粉燃烧前期,且混煤和单煤一样NO浓度在炉膛内仅存在一个峰值,焦碳N是低挥发分煤燃烧时形成氮氧化物的主要成分;合适地选取过量空气系数可实现不同掺烧比无烟煤与贫煤混煤高效低NO燃烧。  相似文献   

3.
低挥发分煤燃烧NOx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0,他引:7  
无烟煤和贫煤等低挥发分煤在国内许多大型机组上得到广泛使用,该文利用一功率为138kW的小型煤粉燃烧实验台对上述单一煤种及其两者间3种配比混煤的不同配风下NO的生成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无烟煤和贫煤及其混煤在燃烧过程中氮氧化物的释放主要聚集在煤粉燃烧前期,且混煤和单煤一样NO浓度在炉膛内仅存在一个峰值,焦碳N是低挥发分煤燃烧时形成氮氧化物的主要成分;合适地选取过量空气系数可实现不同掺烧比无烟煤与贫煤混煤高效低NO燃烧。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混煤燃烧 NO 及 NO2的析出规律,对煤质、温度、掺混比、掺混煤种对 NO 生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煤 NO 的生成量,主要取决于混煤氮含量;在试验条件下温度越高生成的 NO 反而减少;HT 贫煤随掺混 FF 无烟煤的增大,NO 浓度升高;掺混煤种对 NO 释放有较大的影响。混煤燃烧过程中 NO 释放往往出现“双峰”,同时燃烧工况、掺混比例及煤种影响“双峰”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福建雁石煤台混煤的燃烧特性及其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管式沉降炉试验装置(DTFS),我们对福建雁石煤台混煤(简称福建无烟煤)的燃烧特性和其相应的化学动力学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该煤种的活化能为E=19.6×10~3cal/mol,频率因子为3.946g/cm~2.s.atmO_2.同时,本文还给出了中国潞安贫煤,美国无烟煤和南朝鲜无烟煤的煤质特性及其化学动力学特性,以便与福建雁石煤台混煤进行比较.为了解该煤种作为动力用煤的可能性.本文还结合锅炉设计和运行条件讨论并预示了该煤种的燃烧特性.  相似文献   

6.
低挥发分煤燃烧NOx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刊,中]/方立军高正阳阎维平等//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8).211—214 无烟煤和贫煤等低挥发分煤在国内许多大型机组上得到广泛使用,该文利用一功率为138 kW的小型煤粉燃烧实验台对上述单一煤种及其两者间3种配比混煤的不同配风下NOx的生成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认为无烟煤和贫煤及其混煤在燃烧过程中氮氧化  相似文献   

7.
典型贫煤与无烟煤混煤配比优化实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不同燃烧性质的燃煤在掺混后,其掺混比例对于最终混煤的着火特性、燃尽特性、结渣特性等具有显著的影响。对典型的贫煤和无烟煤进行了不同掺混比例下的灰成分分析、可磨性指数测试和磨损指数测试,利用热重分析仪获得了不同掺混比例混煤的燃烧特性曲线。随着无烟煤掺混比的增加,混煤的燃烧特性和可磨性及磨损特性单向恶化。考虑到煤价因素,贫煤和无烟煤存在一个最佳掺混比。提供了典型贫煤和无烟煤在不同掺配目的下的掺配比例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8.
唐斌  朱光明 《湖南电力》2013,(Z2):49-52
对湖南省内主要燃用煤种进行实验室研究,发现其单煤及混煤的燃烧特性、可磨性等煤质参数的变化规律。针对不同炉型、不同制粉系统型式、不同煤种开展大量的混煤掺烧优化试验,得出确保锅炉燃烧稳定和提高锅炉燃烧效率的优化思路,提高锅炉的煤种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无烟煤与贫煤掺混燃烧特性的一维炉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配比下无烟煤和贫煤掺混得到的混煤的燃烧性能进行了一维炉试验研究。对不同燃烧时间内混煤的燃尽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了掺混比例对混煤燃烧特性的影响规律。并对混煤燃尽率随燃烧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低挥发分无烟煤及其混煤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伟  熊蔚立  杨剑峰  曹映春 《湖南电力》2006,26(1):11-14,19
采用热天平和一维火焰炉对耒阳低挥发分无烟煤及其混煤的着火、燃烧、燃尽以及结渣特性等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挥发分含量及掺配比对煤燃烧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结果,运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判,确定了混煤的最佳掺配比,为混煤的合理燃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磨煤机的三维几何模型进行了拉格朗日离散相模拟分析,得到了不同粒径、旋转分离器不同转速下煤粉颗粒的运动规律。研究了磨煤机内煤颗粒粒径和旋转分离器喉口尺寸对分离效率的影响,指出通过放大旋转分离器喉口尺寸,在不增加磨煤机压力损失的前提下可以提高煤粉分离效率及改善煤粉的细度分布。  相似文献   

12.
结合神华煤的煤质特性以及实际燃烧情况,论述了神华煤在提高电厂经济运行指标、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阐述了其灰熔点低、易结渣的特性,提出了采用较低的炉膛热负荷、提高一次风速和煤粉细度、改变磨煤机运行方式,以及炉膛吹灰等防止锅炉结渣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煤粉粒度对煤粉燃烧NOx排放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一维热态实验炉分别对不同粒度煤粉燃烧时,NOx排放特性随煤种、过量空气系数、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NOx的排放浓度与煤粉粒度存在一个煤粉粒度临界值,当煤粉粒度小于临界值时,随煤粉粒度的减小,NOx的排放浓度减小;当煤粉粒度大于临界值时,随煤粉粒度的减小,NOx的排放浓度增大;煤粉超细化后,褐煤、烟煤的NOx的排放浓度明显减少,贫煤、无烟煤则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4.
煤粉浓度对煤粉高温热壁点火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煤粉浓度在热壁无油点火中的影响规律,该文进行了详细的试验研究,揭示了煤粉气流在高温管壁面加热情况下的着火过程和煤粉浓度对无油点火过程的影响。煤粉的着火过程分为3个阶段:初始的挥发分均相着火段、发展的焦炭多相着火段和最后的燃烧稳定段。煤粉浓度的升高导致了煤粉气流着火推迟,着火距离增加,系统出口温度降低,并促使系统出口烟气组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文中得到的煤粉浓度对煤粉高温热壁面点火的影响规律,对于煤粉高温热壁面无油点火燃烧器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现场调查发现,入厂煤质检测存在较大的采样系统误差,通过对比试验,提出了减小这些误差的方法:(1)取样深度由原来的0.4m改为0.6m;(2)入厂煤粒度≥100mm时,子样质量定为≥7.5kg。采用这一方法后,全水分测量的系统误差为-0.1%,干燥基高位发热量测量未出现系统误差。所述方法可供相关标准修订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亚临界和超(超)临界发电技术、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技术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类型发电机组经济运行数据、废弃物排放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亚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烟气脱硫技术成熟,采用低NOx燃烧器及空气分级燃烧技术,可有效降低NOx排放;循环流化床机组污染物控制成本较低;煤气化联合循环机组污染物排放水平很低,并可实现CO2的分离与捕集。  相似文献   

17.
对常用的煤和煤灰中元素检测的消解方法如溶解法、熔融法和燃烧法的基本原理及在煤炭检验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介绍了微波消解技术用于煤元素检测的研究进展。相比于传统的溶解法、熔融法和燃烧法,微波消解技术对样品的消解时间大大缩短,并且可一次处理多个样品,使检测效率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18.
选用11个动力煤样,按照DL/T 465《煤的冲刷磨损试验方法》进行试验,选用磨损特性大小不同的动力煤样,在新建的磨损试验系统上分别进行与DL/T 465平行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DL/T 465进行煤的磨损指数试验,当磨损指数较低时其重复性较差,而在新建的磨损试验系统上所试验煤样的稳定性和重复性均较好,冲刷磨损率E与冲刷磨损指数Ke有较好的相关性,总体上Ke随E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超细化煤粉表面形态分形特征   总被引:10,自引:14,他引:10  
该文将合山、晋城煤分别制成4种不同粒度的常规煤粉与超细化煤粉进行了试验研究。采用英国Malvern公司的。MAM5004型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合山煤、晋城煤各4种不同粒径煤样的粒度分布。采用美国:Micromeritics公司的ASPA2000型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分析仪测定煤样的比表面积和孔隙。采用美国LECO公司的CHN600型元素分析与,MAC-500型工业分析仪测定的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数据。运用分形理论和等温吸附理论及燃烧原理,分析煤粉颗粒粒度对其表面结构:比表面积,孔容积,孔径分布及其燃烧特性的影响。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表明,随着煤粉粒径的减小,煤粉颗粒的孔隙中小孔的数目增多,平均孔径减小,吸附量与吸附表面积增大,表面结构复杂,表面分形维数增高,有利于煤粉颗粒的燃烧。煤颗粒的表面分形维数能很好地反映煤粉颗粒的物理结构特性,并进一步提供有效的煤粉颗粒燃烧特性信息。超细化煤粉具有复杂的表面结构和高的表面分形维数,通过超细化改变煤粉的物理结构,完善燃烧特性,证明超细化煤粉燃烧是一种具有发展潜力与前途的煤粉燃烧新技术。  相似文献   

20.
根据分级转化的思想,以空气与水蒸气的混合物作为气化介质,在小型流化床煤气化试验台上研究了汽煤比、空气煤量比(空煤比)和床层压降对气化过程的影响,并与空气气化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汽煤比和空煤比与床层温度、煤气成分、煤气热值、煤气产率、碳转化率等的关系,并获得了床层压降对煤气成分和煤气热值影响的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