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第十二届国际沉积学大会于1986年8月24日至30日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市举行,这次大会由国际沉积学家协会、澳大利亚地质学会、新西兰地质学会共同组织,并得到澳大利亚国家矿产资源局的赞助。会议为期七天,其中大会一天,分组专题报告会和讨论会六天。会前、会后还分别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巴布亚新几内亚境内的25条路线上进行5至10天的地质考察。952名代表来自40多个国家  相似文献   

2.
“中美国际岩土力学研讨会”由北京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和美国奥克拉荷马大学岩石力学中心联合主办,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和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联合协办,于1999年11月1日至3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来自美国、法国、澳大利亚...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石油学会(CPS)、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和欧洲地球物理学家及工程师协会(EAGE)联合主办,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石油物探学会与美国SEG共同承办的“CPS/SEG/EAGE北京’98国际地球物理研讨会暨展览”于1998年6月22~25日在中国大酒店举行。来自世界各地16个国家242名地球物理专家、学者与来自中国各勘探  相似文献   

4.
1990年5月28~30日在中国海洋石油测井公司燕郊基地召开了北京(1990)地球物理测井技术国际讨论会。这次会议是由专业测井分析家学会北京测井学会、中国石油学会海洋石油学会、中国石油学会石油测井学会和中国石油学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共同举办的。有120多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其中外方代表为31人。他们大部分是著名学者、专家、教授或高级工程师,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加拿大、匈牙利、新加坡等国家的45家公司、研究所或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石油学会物探学会(SPG)与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联合举办的碳酸盐岩石油物探技术国际研讨会于1990年8月24~29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苏联、联邦德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中国等9个国家的近20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大会执行主席孟而盛、陆邦干、俞寿明、John L.Dcvault,Stanley B.Joncs,P.H.Pan主持了会议,四川省副省长马林、中国石油学会物探学会主任潘瑗、SEG第二副主席Thomas L.Davis、四川石油管理局局长蒋长安分别在  相似文献   

6.
<正>由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承办,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计算力学委员会、中国矿业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东北大学等协办的中国页岩气学术会议2015(China Shale Gas 2015)将于2015年9月6-8日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此次会议主题为"通过创新与多学科整合开启页岩气资源的大门",会议议题有:1页岩气与煤层气开采中的地球科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学会主办的渗流力学学术交流会,于1980年4月2日至6日在江苏油田召开。中国石油学会付秘书长、石油工程学会秘书长秦同洛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34个单位的82名代表。代表中包括有石油、水工、水文和数学界的同志。  相似文献   

8.
1980年10月23日至28日在甘肃庆阳召开了全国首届碳酸盐岩学术会议。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和中国地质学会共同召开的。来自各单位、院校的148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近百篇。此次会议所提供的学术论文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反映了近几年来碳酸盐岩研究的基本动向和主要成果,在这些论文中,既有碳酸盐岩相古地理及矿物岩石  相似文献   

9.
由中国石油学会测井学会和湖北省石油学会测井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声波测井方法理论与应用研讨会于1991年5月22日在江汉测井研究所召开。大会历时4天,圆满完成各项议程,于5月25日结束。湖北省石油学会理事长谢国光、总公司科技局刘凤惠高级工程师出席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发言。参加这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教授及科技工作者共68名。其中有来自石油系统的测井公司、制造厂、研究所、院校和出版部门,海洋石油测井公司、中船总612厂、地矿部石油物探  相似文献   

10.
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中国地质学会沉积专业委员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会,于1980年9月16日至25日,在西安联合召开的。来自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及九个部的106个科研、生产部门和大专院校的17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陕西省有关单位的200余名科技人员,也到会听取了大会的学术报告。会议期间,进行了大会学术报告、专题组宣读论文和学术讨论,还穿插了野外地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孢粉学会和黑龙江省石油地质学会联合举办的“孢粉与油气生成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8月26日至30日,在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开发研究院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石油、地质、煤炭,科研、高校等部门56个单位,78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宣读和交流  相似文献   

12.
1986年8月23日至26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地质仪器学会暨黑龙江省石油学会在大庆市联合举办了放射性测井仪器学术交流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煤炭、石油、核工业部、地矿系统的生产、科研、工厂、院校等33个单位的54名代表。会议期间通过宣读论文、座谈和参观开阔了代表们的视野、活跃了会议的学术气  相似文献   

13.
第一届国际石油技术大会(IPTC)于2005年11月21日至23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召开。该届会议由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协会(AAPG)、欧洲地球科学家和工程师协会(EAGE)、勘探和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和石油工程师学会(SPE)这四家当前油气行业最权威的学术和技术机构主办,是一次国际石油技术综合性会议。本次大会的主题是:“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科技与人”,旨在从科技与人力资源两个角度,探讨当前油气工业和世界能源供需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会议包括了勘探、油藏、钻井、生产、天然气中游和人力资源等内容。大会吸引了来自油公司、国际组织、学术机构和资源国政府的一千多名与会者。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力学学会流体力学专业委员会“三流”专业组主办的,由浙江省力学学会、浙江大学力学系和化工系承办的第三届全国“三流”学术会议于11月17—20日在杭州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高等学校、科研单位、设计单位和工厂等125名代表。会议期间,广泛地交流了基础理论、数值模拟、  相似文献   

15.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计算数学学会联合组织的地球物理反演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1月4日至8日在上海同济大学举行,正式代表有110人,列席和旁听者数十人.这次会议是计算数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第一次携手合作的盛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于一九八○年十一月在昆明召开了“中国南方碳酸盐岩区含油气远景评价学术报告会”。来自全国各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长期在南方碳酸盐岩区从事石油地质勘探的科技工作者共122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石油地质学会理事长翟光明同志主持,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阎敦实同志出席了这次会议并讲了话。这是近年来一次规模较大,专门探讨我国南方碳酸盐岩区找油找气的学术会议,共宣读及交流学术论文107篇。代表围绕南方区域构造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碳酸盐岩生油及油气  相似文献   

17.
正第十二届高等教育改革国际研讨会于2015年10月21日~23日由天津师范大学主办,国际比较教育学会(CIES)、加拿大社会高等教育研究(CSSHE)、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委员会(CCSHE)、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高等教育和培训的政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墨西哥等17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与了此次会议。一、全球化与质量标准如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  相似文献   

18.
<正> 河南省石油学会四届二次理事会议8月28~29日在河南省嵩县彩云山庄召开。洛阳石化工程公司、中原石油勘探局、河南石油勘探局,地矿部华北石油地质局、石油建设一公司、管道局三公司、物探局二处、洛阳石化厂、范县炼油厂、无锡炼油设备配件厂等十个学会分会,共43名学会理事和分会代表参加了会议。学会理事长汪景砺同志主持这次会议,并作了“国际、国内石油生产及贸易形势”的报告。  相似文献   

19.
《测井技术》2006,30(5):483-483
SPWLA核磁共振测井专题国际研讨会于2006年10月9日至13日在桂林隆重召开。会议由国际岩石物理学家与测井分析家学会(Society of Petrophysicists and Well Log Analysts简称SPWLA)主办,长江大学与SPWLA北京分会具体承办。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叙利亚、挪威、加拿大、印度、马来西亚等13个国家的128位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参加了此次学术交流大会。  相似文献   

20.
《石油学报》1983,4(1):111-114
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与陕西省石油学会联合召开的国外测井技术考察报告会于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九日至十四日在西安市召开。石油工业部、地质矿产部、煤炭工业部有关厂矿、油田、研究所及高等院校共五十五个单位的11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石油工业部顾问张文彬同志、陕西省科协付主席赵莱文同志、石油工业部勘探司司长、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学会理事长翟光明同志出席了会议并讲了话。组织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对国外测井先进技术的介绍,使我国测井界进一步了解,当前国际测井技术发展的动向和主要技术特点,进而推动我国测井技术的发展,使之更好地为石油勘探和有关矿产的勘探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