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碳捕集系统再生能耗高的问题,以我国600 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机组8段抽汽的品位,引入可以提高低压蒸汽压力的专用设备--汽汽引射器,提出了碳捕集系统与燃煤发电机组的耦合方案,建立了发电机组的经济性指标,研究了碳税价格和碳售出价格对发电机组发电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碳捕集率取85%、MEA吸收剂质量分数取30%时,二氧化碳捕集单位再生能耗为3.84 GJ/(t CO2);耦合机组发电成本随碳税价格的升高而有所升高,随着碳售出价格的升高而降低;参考机组的发电成本随碳税价格的升高而明显升高,不随碳售出价格的变化而变化;当系统操作参数一定时,耦合发电系统全厂热效率为37.05%,与非耦合系统的热效率43.14%相比,降低了6.09%,发电标准煤耗升高了0.047 g/(kW·h),发电成本增加了0.171元/(kW·h)。  相似文献   

2.
针对再生氨法碳捕集面临高昂的运行成本的问题,提出一种氨法碳捕集耦合化工品生产的新思路,分析了该过程的化学热力学趋势,而后通过模拟氨法碳捕集吸收溶液,利用Na2SO4与模拟吸收溶液中的NH4HCO3反应,得到制备Na2CO3的中间产物NaHCO3。实验结果表明,NH4HCO3浓度为2 mol/L时,NH4HCO3的转化率在50%~60%;NH4HCO3/Na2SO4的质量比R=1/1.3~1/2.1,随着R值减小,NH4HCO3的转化率逐渐升高;pH=7.5时,NH4HCO3最高可达50%的转化率,最佳反应时间为40~60 min。  相似文献   

3.
为了客观评价不同CO2捕集技术的能耗水平,判别CO2捕集技术的有效性和经济性,提出减排效率概念和计算模型。CO2减排效率表示某种CO2捕集技术的有效减排能力,即捕集单位CO2所发生的CO2有效减排量,减排效率模型对CO2捕集技术的能耗进行归集和平准化计算,其值越大表明减排效果越佳。利用减排效率模型测算,目前我国燃煤电厂CO2捕集技术的减排效率理论极值为98%,燃烧前、燃烧中和燃烧后捕集技术的减排效率分别达到80%、70%和58%~68%。经工程应用实践验证,减排效率模型能满足评价要求。最后对CO2捕集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认为未来随着捕集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CO2减排效率将超过90%。  相似文献   

4.
燃燥电厂二氧化碳捕集与储存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燃煤电厂二氧化碳捕集和储存技术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和分析.本文还提出了目前该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江西煤炭科技》2010,(1):70-70
中国电力投资集团21日宣布,我国首个万吨级燃煤电厂CO2捕集装置日前在重庆合川电厂正式投运。该装置每年可处理燃煤产生的烟气5000万m3,从中捕集1万吨高纯度CO2。  相似文献   

6.
7.
《云南煤炭》2010,(1):74-74
碳捕集与封存是人类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限制温室气体浓度增加的一种技术措施。即把生产、燃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捕获、集聚并加以封存。此项技术简称为CCS(Carbon Captureand Storage),目前,这项技术主要应用于火力发电和油气生产两大领域。另外,如煤化工、钢铁和水泥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二氧化碳也应捕获封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碳酸化炉烟气中存在SO 2时,CaO硫酸化反应对系统平均碳酸化转化率、CO 2捕集效率和煅烧炉再生CaO所需能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CO 2载体流量比率时,硫酸化引起了平均碳酸化转化率和CO 2捕集效率下降;当载体流量比率相同时,硫酸化时煅烧炉所需能量均低于无硫酸化时,增加载体补充流量比率能减缓硫酸化对煅烧炉所需能量的影响,增大载体循环流量比率能加剧硫酸化对能量的影响作用;在相同CO 2捕集效率时,硫酸化时煅烧炉所需能量均高于无硫酸化时;当烟气中SO 2为CO 2体积的1%和CO 2捕集效率达到90%时,硫酸化时煅烧炉所需能量为290 kJ/ mol CO 2,比无硫酸化时所需能量增长了14%。  相似文献   

9.
在双固定床反应器和热重分析仪上研究造纸白泥在循环煅烧/碳酸化过程中的CO2捕集性能。结果表明:当碳酸化温度为700 ℃时,白泥循环碳酸化转化率最高。随煅烧温度升高,白泥碳酸化转化率迅速降低。第1次循环白泥碳酸化速率和碳酸化转化率最高,5次循环后,碳酸化速率和碳酸化转化率基本不再衰减,从第5次循环到第100次循环转化率基本维持在0.21左右。白泥初始循环碳酸化转化率较低,15次循环后体现出优于石灰石的捕集CO2性能。煅烧白泥孔隙主要分布在1~10 nm,在碳酸化过程中容易被堵塞,所以初始循环碳酸化转化率较低;经多次循环后,煅烧后白泥表面孔隙结构优于煅烧后石灰石,因此白泥取得比石灰石更高的碳酸化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据了解,神华集团正在研究利用碳捕获和封存(CCS)技术减少煤制油项目的二氧化碳排放,目前正在进行示范项目的研究、开发和评估工作。作为国内开展的第一个、碳捕获和封存项目,现在碳封存的各种方式都在考虑,包括进行地质封存.  相似文献   

11.
钙基固体废弃物湿法捕获二氧化碳的反应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元荣  韩敏芳 《煤炭学报》2012,37(7):1205-1210
以钢厂排出的废钢渣粉渣为碳捕获剂,研究不同比例的钢渣浆液对CO2 的捕获效果、碳捕获过程、pH值变化及热力学计算,并通过XRD,TG-DTA,BET,SEM,FT-IR等方法对碳捕获前后的物料特性进行表征分析。XRD和SEM分析结果表明,钢渣粉渣中的碱性物质与CO 2 发生反应,碳捕获后固相中多处出现CaCO 3 且含量显著增加,比表面积也大幅度增加。TG-DTA和FT-IR分析进一步证实碳捕获后由于CaCO 3 的增加使废钢渣内部的物理化学和微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相似文献   

12.
Diamond like carbon film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deposited on the steel substrate, by using a single ion gun with varying beam source. The films may appear blue, yellow and transparent in color, which was found related to contaminants from the sample holder and could be avoided. The thickness of the films ranges from tens up to 200 nanometers, and the hardness is in the range 20 to 30 GPa. Raman analytical results reveal the films are in amorphous structu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beam source on the films structure are further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由于水泥窑余热发电总体布置受场地制约,蒸汽管道可长可短;如果机炉距离较远,若蒸汽管道选型不当,将显著降低机组运行经济性。为此,以某海外水泥窑余热发电为例,分析了不同的主蒸汽与低压蒸汽流速下机组的性能,从发电量、蒸汽量和管道钢耗等3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蒸汽流速在25~30 m/s;低压蒸汽流速维持在30 m/s左右或略低于30 m/s,机组发电量可达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