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霍尔果斯复杂山地逆掩构造带勘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霍尔果斯逆掩构造带位于准噶尔盆地南缘北天山山前带。因该区地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虽经多年地震勘探。收效甚微。2003年在霍尔果斯地区开展的新一轮地震勘探攻关中,针对地表及地下构造复杂的特点,利用高精度卫星照片辅助采集方案设计,采用了灵活多变的观测系统、覆盖次数、激发方式、激发因素及适用的静校正方法等一整套新的勘探思路;并制定了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得到好的地震资料为目的的实施技术方案,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主要表现在:目的层反射能量强、信噪比高;断裂特征清晰,逆掩断面清楚;原霍尔果斯构造北翼地震资料空白区消失了,深浅层局部构造关系清楚。  相似文献   

2.
深度成像技术在构造勘探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度成像”是近年来使复杂构造地震成像发生深刻变化最具决定意义的技术。这项技术对于勘探盐下构造远景区带起着关键作用,其成功的应用已使墨西哥湾当前勘探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与常规时间成像相比,深度在像明显的优点是揭示了盐下构造的形成和提高了成 清晰度。  相似文献   

3.
以西非毛塞几比盆地为例,介绍了盆地演化与地层结构特征,总结了盆地裂陷后期宏观地层速度特征,剖析了影响盆地速度分布的因素.研究表明:盆地地层速度具有平面上"西北深水区低,东南陆架区高"、纵向上"两段式"的分布特征,而影响盆地速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埋深和压实作用、地层岩性组成、地层地质年代厚度组合关系等.鉴于毛塞几比盆地面积...  相似文献   

4.
5.
以珠江口盆地陆丰油区A油田为例,通过模型正演分析了引起地震波传播非对称走时的主要原因,进而通过层速度求取、平均速度求取、速度宏观趋势校正与实钻资料剩余误差校正等步骤,建立了反映实际地质情况的时深转换关系,得到了精度较高的构造图,从而减小了实钻深度与预测深度的误差,有力支持了该油田调整项目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6.
酒东拗陷南缘山前冲断带是酒泉盆地油气勘探的主要目标,金佛寺逆掩推覆带是目前在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上发现的一个大型逆掩推覆带。本文利用新采集的地震资料,结合电法、地面地质露头资料,依据断层相关褶皱理论,进行了该区构造建模,明确了该推覆带具有三层冲断结构的构造样式。与窟窿山逆掩推覆带相比,逆掩推覆带具有相似的石油地质条件,而且在逆冲推覆下盘,发育金佛寺掩伏构造。此构造具有面积大、幅度高、断层发育的特点,有可能成为该区下一步应重点评价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老君庙构造带是中国发现最早的老君庙油田所处的构造带,位于酒泉盆地南缘新生代前陆冲断带,叠置于早白垩世断陷盆地的南部隆起和石大凹陷之上。综合地震、非地震及地面露头资料研究分析后认为,老君庙构造带经历了中生代和新生代两期构造演化;在剖面上具有多层冲断席推覆叠置的结构特征;由于发育多条北北东向的调节断层,平面上的构造变形具有东西分段的结构特征,并具有西弱东强的变形趋势。利用钻井、测井资料对油气富集规律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其勘探目的层主要为古近系白杨河组间泉子段河流相砂岩层,油气主要来自青南次凹下白垩统烃源岩。通过对构造区块的剖析及对相应区带与圈闭的评价,指出134断块、庙西断块、庙西背斜以及中盘逆冲断片为下步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8.
复杂断裂构造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及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泌阳凹陷南部边界陡坡带复杂的地表及地下地质条件,提出了解决盆地边界构造破碎、断面倾角大、断裂带附近岩性横向变化剧烈等地质问题的办法,采取地质模型与数据采集、处理解释相结合的办法,通过计算机模拟实现观测系统的优化,利用微测井和小折射资料合理选择激发井深,在山前带采用钻孔埋置检波器。应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使南部边界大断裂成像清楚,位置准确,小断层断点明显,地层接触关系清楚,便于地质人员分析解释。  相似文献   

9.
10.
低幅度构造识别技术在南美奥连特盆地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低幅度含油气构造是地震勘探圈闭识别的难点,储层地震预测则是隐蔽圈闭识别的核心。利用最新的地震技术,通过长期在南美西北部厄瓜多尔奥连特盆地的储层岩性、形态、物性及含油气性的预测,形成了一套基于高精度地球物理资料,适合于低幅度构造圈闭识别的地震解释技术。  相似文献   

11.
前陆盆地掩伏带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针对掩伏带构造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不清的问题,运用构造解析、油气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通过构造演化、成藏期次分析手段,明确了西北缘掩伏带构造及演化特征、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西北缘构造具有东西分带、上下分层的特点,掩伏带地层分布与后期逆冲推覆构造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构造型掩伏带的源-储-盖层分布对于形成高效疏导体系和大规模地层油气藏十分有利。该研究推动了风险探井的部署实施,为该地区的勘探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祁连山北缘逆掩推覆带构造及成藏特征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青西油田位于祁连山北缘窟窿山逆掩推覆带的中部,其山前强烈褶皱并伴随一系列大型的逆掩断层,构造表现为断层向地表的前展式叠瓦状逆掩断裂带及其相关褶皱。为了搞清青西油田的构造特征和油气富集规律,以断裂构造剖析为主线,通过精细解释各级控油断层、构造细节、进行裂缝预测及控油作用研究,剖析了其油气分布的独特规律,指出在逆冲断层前缘形成的北东向撕裂断裂控制着有效裂缝发育带,是青西油田的高产区块。  相似文献   

13.
 酒泉盆地南缘山前冲断带东部金佛寺逆冲推覆带发育上覆高速花岗岩推覆体和推覆体前缘下伏新近系高速层,并有速度倒置的特征,导致下盘原地系统(由新生界和下白垩统组成)掩伏构造的形态在时间域与深度域出现较大差异。本文利用金佛寺逆冲推覆带北部三维地震资料和钻、测井资料,分析了三维区速度变化规律和金佛寺逆冲推覆带北缘下伏新近系高速层空间分布;针对金佛寺逆冲推覆带结构和速度特征,将三维区速度变化趋势向南延拓,应用分区分块层位控制法建立了金佛寺逆冲推覆带速度场;通过层位控制法建立平均速度场,用变速成图法及构造模型层速度充填法开展了金佛寺掩伏构造形态研究,进而提出了该区下步勘探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相关分析构造图误差校正方法应用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造图误差校正是构造成图过程中一项基本工作,常规的构造图误差校正存在井点之间校正量缺少地质依据的问题,可能会引起构造假象。在分析Oued Mya盆地速度变化特征和变化原因基础上,针对该区复杂的地下构造特征,提出了相关分析构造图误差校正方法,即利用引起研究区速度变化的主要地质因素与构造图误差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构造图的误差校正。该方法在Oued Mya盆地研究区的构造成图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通过对该区构造成图和钻探效果分析得出,相关分析构造图误差校正法是缺少详细速度场资料地区的一种简捷而有效的构造成图方法。  相似文献   

15.
“深度成像”是近年来使复杂构造地震成像发生深刻变化最具决定意义的技术。这项技术对于勘探盐下构造远景区带起着关键作用,其成功的应用已使墨西哥湾成为当前勘探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与常规时间成像相比,深度成像明显的优点是揭示了盐下构造的形态和提高了成像的清晰度。 尽管盐下构造远景区正使深度成像获得名声远扬,但是深度成像对其他类型的复杂和隐蔽构造远景区带勘探也能取得显著效果。特别是对于断层屏蔽区和逆冲断层带这两种远景区,深度成像技术能大大提高勘探的成功率。本篇文章将重温偏移成像的基本原理,并且针对地质情况论述这项技术在什么时候可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地震勘探技术在焉耆盆地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地震勘探技术可以分为以二维地震为主的地震勘探初期阶段、以地震地层学为主的地震勘探中期阶段、以三维地震为主的地震勘探高级阶段、以地震储层研究为主的开发地震初级阶段和以四维地震为主的开发地震高级阶段。针对不同阶段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地质任务,选择合理的地震勘探技术可有效提高勘探开发效益。焉耆盆地的勘探开发体现了以地震勘探为主的思路,在勘探开发过程中重视了针对不同勘探开发阶段和不同的地质目标选择合理的地震技术,因此,在早期勘探开发中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山前带逆掩构造区上覆高速地层对地震波传播能量具有比较严重的屏蔽作用,因而导致逆掩下伏构造成像比较困难。如今广泛采用的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由于其自身算法的限制难以对其精确成像。基于此,本文引入了保幅FFD(傅里叶有限差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通过在传统延拓算子的基础上增加振幅恢复项求得保幅延拓算子,并给出保幅偏移的成像条件,从而实现了保幅FFD叠前深度偏移。数值试验及实际资料处理结果均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补偿地震波场传播中的能量损失,提高逆掩下伏构造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18.
六盘山盆地西缘逆掩推覆构造的发现与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六盘山盆地是由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盆地叠合形成的复合盆地,发育多套生储盖组合;盆地中、新生代经历了燕山期和喜马拉雅两期改造,纵向上形成了变形程度不同的3个构造层,平面上在原型盆地东西分带基本风格基础上叠加了南北分快的构造格局.每一阶段形成的盆地成油气地质条件各具特点,其油气的形成、运移、聚集和成藏过程主要受盆地构造演化的控制,盆地中部反转构造带和西部山前逆掩推覆构造带是盆地最有利的勘探区带.  相似文献   

19.
大天池构造带是四川气田钻井的主要战场之一,“八·五”期间开展钻井技术攻关,形成了8个方面的深井钻井综合配套技术。该技术用于该构造上,平均机械钻速1.99m/h,平均钻机月速达599m/台月速,为川东深井钻进开创新纪录。  相似文献   

20.
盆地构造分析在我国油气普查和勘探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油气的分布与沉积盆地密切相关。盆地的性质、形成和演化控制着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和保存。因此,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工作者十分重视对盆地的整体解剖和研究控制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分析岩相古地理和古构造和研究埋藏史、剥蚀史、热史、孔隙史和构造变形史,在此基础上进行盆地分析和盆地动态综合模拟,并确定:(1)油气源岩层位、分布范围及潜在的生油气量;(2)有利储集层的储集类型、性质及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3)邻近生油气坳陷的古斜坡和古隆起,油气运移的指向和方式以及运移量的计算;(4)生、储、盖层组合类型,特别是与不整合面和断裂面运移有关的间断型生、储、盖层组合;(5)盖层厚度、性质及其纵向和横向上的展布;(6)不整合面和断裂的分布以及它们在油气运移和遮挡中的作用:(7)圈闭类型及其所在的岩相古地理和构造位置,圈闭的形成时间与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时间的配置关系以及估算可能的聚集量;(8)构造运动的时期和强度、地层变形的剧烈程度、地层剥蚀的时间和程度,以及水动力状况等油气藏保存条件,估算油气在地质历史时期中的丧失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