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观察比较了干旱胁迫下两个小麦代换系品种及其亲本旗叶超微结构的差异,结果表明:在正常灌水务件下,父本Synthetic 6x、母本中国春以及2D、5D代换系旗叶叶肉细胞中叶绿体、细胞核、线粒体结构正常.干旱胁迫条件下,抗旱性较强的父本Synthetic 6x与2D代换系变化较小,叶绿体稍显膨胀,基粒片层较发达,淀粉粒较多;细胞核与线粒体无明显变化.而抗旱性较弱的母本中国春与5D代换系变化明显,叶绿体膨胀成球形,类囊体肿胀,基质片层模糊,脂类小滴增加,淀粉粒数量减少,郝分叶绿体开始解体;线粒体部分外膜断裂.嵴结构模糊不清;细胞核无明显变化.叶肉细胞变化程度与小麦的抗旱性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黑暗对西瓜幼苗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TEM),对黑暗常温条件下西瓜幼苗叶片的叶绿体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黑暗时间的延长,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受损越严重,黑暗2天,叶绿体膨胀,基质片层减少且排列不规则,淀粉粒消失;黑暗4天,片层扭曲甚至解体;黑暗6天,片层结构完全消失,叶绿体变成球形,膜破损严重,叶绿体趋于解体。恢复光照(300μmol·m^-2·s^-1)2天,淀粉粒开始积累,证明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的功能开始恢复,但基粒较少,且模糊;恢复6天时,基粒垛叠较丰富,且片层清晰;黑暗时间越短,恢复越快。  相似文献   

3.
对于高海拔生境中植物的亚显微结构的研究国内尚无报道,我们对分布于马衔山不同海拔高度(2700米、3150米、3675米)处的淡黄香青(Anaphalis flavescens Hand-Mzt)的叶片超微结构与海拔高度的相关性作了分析,结果如下:1.叶肉细胞强烈液泡化,中央液泡随海拔升高而变小,但内含物浓度加大,细胞中除了大量的叶绿体外,还有丰富的脂滴、微体、过氧化物酶体,淀粉粒存在,在3675米处植株叶肉细胞中还有脂类小滴的团聚物。2.叶绿体中含有许多质体小球与淀粉粒,随海拔升高叶绿体体积变小,数量有所增加,结构简单化,其中基质与基粒片层的叠垛程度,以及基粒片层与基质片层的比率都有所下降,其中这个比率在栅栏细胞中最大,  相似文献   

4.
柑桔黄龙病叶的细胞病变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柑桔感染黄龙病后,病叶细胞中的亚显微结构表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在:1.叶绿体中的淀粉粒异常膨大,基粒片层受破坏、排列紊乱、松散。2.细胞质膜凹入形成所谓质膜体,内含多数形态不一的空泡。3.线粒体内嵴断裂不完整或消失。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以大田栽培的十年生雄性银杏植株为试材,研究了自然条件下叶片生长和衰老过程中叶肉细胞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叶片生长过程中叶肉细胞叶绿体的超微结构有着明显改变,基粒类囊体逐渐丰富,片层结构更为发达,排列更加整齐,光合器官逐步完善。叶片衰老过程中其叶肉细胞叶绿体的超微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叶片的衰老,叶绿体内基质片层变得松散,叶绿体体积逐渐膨大,形态以不正常的圆形为主,类囊体膜的结构遭到破坏,基粒类囊体膜逐渐松散或消融,基质逐渐散失,嗜锇滴变大并逐渐增多。随着衰老的加剧,叶绿体开始解体,被膜破裂,内含物减少,内部结构出现破坏,最后叶绿体完全解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应用透射电镜观察雨生红球藻在环境胁迫条件下 ,细胞积累虾青素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暴露在高光强及氮饥饿环境 3天后 ,运动细胞在核周围开始迅速沉积色素 ;5天后色素颗粒几乎占据细胞质的大部分区域 ;7天后大多数细胞丧失运动能力 ,转变成厚壁的静孢子。最初色素颗粒球状 ,随后迅速增多并相互融合而增大体积 ;当运动细胞转变成静孢子后 ,色素沉积物呈不规则形状 ,但其嗜饿性及沉积位置则保持不变。在色素累积过程中 ,叶绿体内的淀粉粒明显增多 ,但叶绿体膜结构始终保持完整。本研究进一步证实环境胁迫可导致红球藻细胞在质体外大量沉积次生类胡萝卜素 ,同时也表明色素能在营养细胞中快速沉积  相似文献   

7.
链格孢菌毒素对紫茎泽兰叶组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用导致世界恶性杂草紫茎泽兰自然致病的链格孢菌(Ahemaria ahemata(Fr.)Keissler)强致病菌株所产生的毒素处理紫茎泽兰顶端第2对真叶,研究该毒素对紫茎泽兰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毒素处理4h后,细胞出现质壁分离,叶绿体变形;24h后叶肉细胞的细胞壁变形甚至断裂,质膜断裂;叶绿体变形严重,类囊体片层解体,叶绿体膜膨胀、断裂。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受损伤程度大,暗示了毒素的作用方式很可能是抑制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8.
油菜霜霉病叶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感染霜霉菌后,病叶细胞的超微结构发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叶绿体细长,双层膜不完整,基粒片层排列不规则,有的消失,嗜锇颗粒数目增多;出现质膜体,发生质壁分离现象;细胞核及其它细胞器也有一些变化。  相似文献   

9.
大豆子叶发育过程中的显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农47(Glycin max L.‘Dongnong47’)种子发育过程中,子叶贮藏细胞大量合成和积累贮藏物质,在光镜和电镜下观察了贮藏物质的积累过程。结果表明:在子叶发育过程中,淀粉粒在开花45天前逐渐增多,之后则逐渐减少。生理成熟期时,子叶细胞中仅有少量淀粉粒存在。淀粉粒的减少可能与细胞发育过程中能量需求有关。蛋白质体经历了由少到多、由不均匀分布向均匀分布的转变。脂体在积累的过程中数量逐渐增多,起初仅有少量在细胞壁周围散布。生理成熟期时脂体垂直于细胞壁和蛋白质体的表面呈镶嵌状排列。脂体除了在细胞质中分布外,在蛋白质体中也有分布。开花25天后予叶细胞的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对质体片层结构观察表明,片层在逐渐减少,到成熟时几乎消失。子叶的光合活性逐渐下降直至完全消失,由具光合活性的器官转化成贮藏器官。  相似文献   

10.
小麦不同发育时期旗叶叶绿体结构与多糖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往有关小麦旗叶的研究多集中在生理生化方面,对不同时期旗叶的生理生化特性及其叶片结构动态变化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应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显微组织化学和紫外分光光度计等技术和方法,对高产小麦品系(小偃81)开花前后旗叶叶绿体数目与超微结构变化,以及多糖的显微定位与含量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旗叶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数目、叶绿体基粒类囊片数目和垛叠数随着小麦开花期的到来逐渐增多,至开花后的灌浆期均达最高值,此后随之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多糖与蔗糖含量等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我们认为:在小麦开花前后,特别是灌浆期,旗叶上述特征与小麦的光合效率及产量关系极为密切.本文的观察结果为高产小麦的选育和栽培管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茄未成熟叶与衰老叶叶绿体超微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林 《电子显微学报》2011,30(6):541-546
为揭示叶衰老对茄叶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用透射电子显微技术对茄未成熟叶和衰老叶叶肉细胞叶绿体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未成熟叶叶绿体类囊体染色深,基粒柱状,许多基粒类囊体向基质中延伸,基粒之间由基质类囊体连接,基质中有大量淀粉和少量质体小球,小球体积小,直径0.1 μm以下;衰老叶叶绿体类囊体染色较浅,基粒球状,基粒类囊...  相似文献   

12.
Rubisco及其活化酶定位于豌豆和蚕豆叶绿体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免疫金标记电镜技术研究了豆科C3植物豌豆(Pisum saticum L.)和蚕豆(Vicia faba L.)叶片中Rubisco及其活化酶(RCA)的细胞定位,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叶片解剖结构及叶绿体超微结构相似,叶肉细胞叶绿体具有发达的基粒片层,Rubisco和RCA免疫金标记颗粒主要分布于叶绿体的间质中,在基粒片层上很少,在表皮的气孔保卫细胞叶绿体内也有免疫金颗粒标记,在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细胞器中无特异性标记。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关键酶在叶绿体中定位的相似性,体现了C3植物在光合器结构与功能上具有共性。  相似文献   

13.
‘麦香’桃叶片变色期色素含量及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桃的栽培品种‘麦香’(Prunus persica‘mai xiang’)为试材,在8月中旬其叶片由绿变紫红时,对其不同叶位的叶片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以叶色维持绿色不变的品种‘照手姬’桃(Prunus persica‘terutehime’)为对照,并观察了这2个品种的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当花色苷与总叶绿素、类胡萝卜含量的比值约为1∶3.86∶0.43时叶片开始转为淡紫色;当三者含量的比值达到1∶1.70∶0.18时,‘麦香’的整个叶片转变为紫色;当三者的比值大于1∶1.35∶0.16时,叶片的紫色加深变为紫红色。超微结构研究发现,‘麦香’的顶端嫩叶与‘照手姬’的存在显著差异,‘照手姬’桃叶绿体基粒片层清晰,而此时‘麦香’叶绿体基粒片层已表现出明显的松散,线粒体膜有降解现象,而且在上表皮细胞和栅栏组织的液泡中已存在不明物质,这种幼龄期表现的衰老迹象,可能是‘麦香’桃的早熟性决定的。在基部叶片的超微结构中,两品种都出现了相似的衰老现象,即叶绿体片层结构严重扭曲并出现解体现象、嗜锇颗粒增多变大、线粒体外膜解体,内嵴混乱。此外’麦香’叶片中还显示出特有的结构:栅栏组织细胞的液泡和上表皮细胞出现大量絮状或粒状的黑色物质。本实验结果表明,‘麦香’桃叶片的成色取决于花色苷和总叶绿素的比例,‘麦香’桃在变色期合成花色苷,然后可能运输到栅栏组织的液泡和上表皮细胞,使叶片呈现紫红色。  相似文献   

14.
2011~2012年在浙江杭州连续发现感病甘薯植株具有甘薯病毒病SPVD的典型症状,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其叶片包含有长度为600—900nm,直径为12nm的线状病毒粒子。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RT—PCR扩增及测序,其病原为甘薯羽状癍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复合侵染。运用透射电镜研究SPVD引起的细胞病理学变化,观察到叶肉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马铃薯Y病毒属特征性柱状内含体,其结构分类为Ⅳ型;线状病毒样粒子以束状平行排列成聚集体的方式存在于细胞质中;叶绿体伸出伪足状结构包裹线粒体。在维管束细胞的筛管和伴胞中观察到弯曲线状病毒样粒子形成的聚集体,其粒子排列交错,与叶肉细胞中平行排列的病毒样粒子聚集体不同,符合毛形病毒属特征。另外还在维管束和叶肉细胞结合的部位发现复合侵染的细胞病理学特征。本研究表明危害甘薯生产的SPVD已扩散蔓延到浙江省。  相似文献   

15.
樱桃番茄叶体细胞胚发生的组织细胞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樱桃番茄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在附加2.0 mg/L 6-BA+0.1 mg/L IAA的MS培养基上诱导培养,利用石蜡切片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外植体体细胞胚发生过程中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的变化.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培养5天后,部分叶肉细胞通过脱分化而进入分裂,开始形成胚性细胞;13天后切口处可诱导出淡黄色胚性愈伤组织,继续...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浓农265和汕优63两个水稻(Oriza sativa L.)品种的稃片和旗叶叶绿体超微结构,低温荧光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的稃片具有发育良好的叶绿体,在高产品种中,稃片和旗叶叶绿体的发育程度比对照品种好,而且基粒类囊体的垛叠更规则。通过低温荧光发射光谱分析表明:两个品种中稃片的F685/F734值均比旗叶高,因此,在稃片中激发能较多地分配给PSII。最后,本文讨论了稃片可能在提高水稻的产量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小鼠植骨气囊动物模型中,观察外源性FTY720(Hngolimod,芬戈莫德)对骨溶解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小鼠植骨气囊模型,将构建好气囊模型的小鼠分成4组:空白组(气囊内注人生理盐水、腹腔注射DMSO),FTY720组(气囊内注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FTY720),聚乙烯颗粒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腹腔注射DMSO),聚乙烯颗粒+FTY720组(气囊内注入聚乙烯颗粒、腹腔注射FTY720)。4周后处死小鼠后取气囊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炎症反应和炎症细胞渗出情况,取组织匀浆行Elisa法检测气囊组织中IL-6和TNF-α浓度、取骨组织行电镜扫描观察骨片吸收情况,取组织匀浆行RT—PCR检测破骨细胞相关基因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HE染色后炎症细胞渗出量,聚乙烯颗粒+FTY720组(4892±457)与聚乙烯颗粒组(4931±57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Y720组(2013±375)与空白组(2151±31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含有聚乙烯颗粒组高于无聚乙烯颗粒组(P〈0.05)。②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IL-6、TNF-α)浓度,聚乙烯颗粒+FTY720组[(130.13±3.22)、(129.22±5.02)]与聚乙烯颗粒组[(149.22±6.09)、(140.52±2.68)]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FTY720组[(68.24±2.83)、(82.88±5.34)]与空白组[(69.51±2.31)、(74.15±4.64)]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含有聚乙烯颗粒组高于无聚乙烯颗粒组(P〈0.05)。③扫描电镜检测骨片吸收面积与视野面积百分比,聚乙烯颗粒+FTY720组[(10.21±1.78)%]低于聚乙烯颗粒组[(17.79±2.56)%],FRY720组[(1.82±1.37)%]低于空白组[(6.27±2.11)%];并且含有聚乙烯颗粒组高于无聚乙烯颗粒组(P〈0.05)。④破骨细胞相关基因TRAPmRNA表达量,聚乙烯颗粒+FTY720组(0.53±0.04)低于聚乙烯颗粒组(0.74±0.05),FTY720组(.22±0.03)低于空白组(0.38±0.04);而含有聚乙烯颗粒组高于无聚乙烯颗粒组(P〈0.05)。结论:在小鼠植骨气囊动物模型中,FTY720能有效抑制聚乙烯颗粒诱导的局部骨溶解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对涎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细胞中抑癌基因第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y deleted on ...  相似文献   

19.
水生动物病毒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对三种水生动物病毒粒子形态、病毒感染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及亚细胞定位进行比较和研究。负染电镜观察显示:鳜鱼弹状病毒(SCRV)粒子呈典型的子弹状形态,长约76~118 nm,直径约29~52 nm;鲈鱼呼肠孤病毒(LJRV)粒子呈正二十面体结构,具有双层衣壳,直径约70~80 nm;蛙虹彩病毒(RGV)粒子呈正二十面体结构,具有囊膜,直径大小约150 nm。超薄切片观察表明,宿主细胞的基本结构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成熟病毒粒子分布在胞质中或以出芽的方式释放到胞外,且RGV增殖后在胞质中聚集形成晶格状结构。免疫荧光观察进一步显示,RGV感染细胞后能产生多个直径大小不一的包涵体。本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和认识水生动物病毒的超微形态特征、复制过程及致病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