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结合某30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建立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型钢混凝土核心筒和格栅式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三种结构体系对比方案,进行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对比。研究表明:在罕遇地震时,由于钢管混凝土框架-格栅式双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核心筒结构体系抗侧刚度退化和强度退化缓慢,因此层间剪力和基底剪力有所增加,结构抗侧刚度增加显著,层间位移转角减小显著,提高了超高层建筑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
水平加强层作为提高结构抗侧刚度、降低框架-核心筒结构剪力滞后效应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带水平加强层的高层筒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表现出非常复杂的反应特性,为了定量地分析水平加强层对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模拟框架支撑结构替代剪力墙,采用杆系空间协同模型,选取典型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进行了3种加强层不同设置方案的Pushover分析,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框架-筒体结构与带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屈服机制和延性性能。为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框架-核心筒结构是超高层建筑中最常用的结构体系之一.当结构抗侧刚度不足时,在设备层设置水平伸臂桁架可以显著增大结构的抗侧刚度,减小结构位移,降低水平荷载作用下核心筒的倾覆力矩.但是传统的伸臂桁架设置会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容易引起结构刚度、结构内力的突变,产生较大的附加内力,连接节点复杂,施工周期长等.而环带桁架加强层可...  相似文献   

4.
加强层可以增加结构的整体刚度,但同时使结构在加强层处出现刚度突变,随着加强层刚度的增加,刚度突变越明显,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越大。针对这种不利影响,一些学者提出了有限刚度加强层的概念,本文即对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加强层的有限刚度进行了研究。文中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在地震作用下,带加强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顶点水平位移,通过计算不同加强层广义刚度与核心筒广义刚度比下结构顶点水平位移,来研究加强层广义刚度对结构整体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加强层广义刚度与核心筒广义刚度比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结构侧移减小产生明显效果;而当加强层广义刚度与核心筒广义刚度比增大到一定值后,则对减小结构侧移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稀柱框架-核心筒结构由于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以及开阔的建筑使用空间,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稀柱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通过采用YJK软件对两个工程的多个方案进行的小震、中震对比分析及采用SAUSAGE软件进行的大震对比分析,研究了框架梁刚度、核心筒自重、框架柱数量及大小以及放宽层间位移角的限制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各层框架梁刚度时,稀柱框架-核心筒结构整体性能与常规框架-核心筒结构加强层设置伸臂桁架或腰桁架加强层方案相近;稀柱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核心筒沿竖向高度逐步取消部分受力较小墙肢,可保证结构整体抗侧刚度,减轻结构自重;在结构性能满足实际使用安全情况下,放宽小震下层间位移角的限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鉴于带普通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在加强层附近刚度突变和应力集中现象严重,罕遇地震下难以形成合理的破坏机制,本文借鉴偏心支撑钢框架剪切屈服耗能梁段,提出采用剪切屈服型伸臂加强层。通过对比带剪切屈服型伸臂加强层与带普通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在风载以及多遇地震下弹性动力响应,以及其在罕遇地震下塑性铰和剪力墙裂缝分布情况,得到其在弹性阶段与带普通加强层结构抗侧刚度接近的情况下,在弹塑性阶段的位移控制能力优于带普通加强层结构,且破坏机制合理,有效减少了剪力墙裂缝,并保护了框架柱使其不出现破坏。  相似文献   

7.
稀柱框架-核心筒结构由于有良好的抗震性能以及开阔的建筑使用空间,在超高层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稀柱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通过采用YJK软件对两个工程的多个方案进行的小震、中震对比分析及采用SAUSAGE软件进行的大震对比分析,研究了框架梁刚度、核心筒自重、框架柱数量及大小以及放宽层间位移角的限制对结构整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大各层框架梁刚度时,稀柱框架-核心筒结构整体性能与常规框架-核心筒结构加强层设置伸臂桁架或腰桁架加强层方案相近;稀柱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的核心筒沿竖向高度逐步取消部分受力较小墙肢,可保证结构整体抗侧刚度,减轻结构自重;在结构性能满足实际使用安全情况下,放宽小震下层间位移角的限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海口海航中心办公楼为超限高层建筑,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通过合理地配置核心筒、外框结构及其连接构件的刚度,形成多重抗侧力体系,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性。对结构进行了小震弹性、中震及大震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结构具有良好的抗侧刚度和抗扭性能,可较好地满足抗震设计各阶段的性能目标。  相似文献   

9.
青岛深蓝中心1号综合塔楼地上共74层,建筑高度328.60m,采用框架-核心筒-外伸臂钢桁架结构体系。外框架为型钢混凝土柱与钢梁,为了增加弱轴抗侧刚度,东西立面框架柱间距加密,且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与周边框架组成双重抗侧力体系。塔楼采用3m厚整体筏板基础,局部采用岩石锚杆抵抗水浮力。针对项目的特点和超限情况,对结构小震弹性、中震弹塑性、大震弹塑性及关键节点等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结构能满足所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0.
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加强层,一方面可以增大结构抗侧刚度、控制结构位移,另一方面还可以调节倾覆弯矩在核心筒和外框之间的分配比例,减小核心筒的倾覆弯矩。首先研究了加强层位置对于核心筒弯矩的影响规律,得出了利用加强层调整核心筒弯矩的基本概念;其次探讨了如何通过给定的核心筒弯矩分布来反推加强层的位置,给出了显式的递推公式。算例表明,这些概念和公式是合理的,对于带加强层的框筒结构的核心筒弯矩调整,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苏志彬  孙胜男 《山西建筑》2009,35(27):81-82
分析了框架—核心筒结构中设置加强层的几种常用做法以及加强层在高层建筑中的布置原则,同时探讨了框架—核心筒结构中加强层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框架—核心筒结构加强层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从而促进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地震中输入结构的能量,首先应考虑的是它在结构层间的分布情况,层间耗能规律是结构抗震分析与设计的能量方法中的一个主要部分之一。本文通过一12层的钢筋混凝土框筒结构实例,利用pushover方法分析了其层间耗能分布规律,与非线性动力时程需要选取地震波的不确定性相比,采用该法可以减少分析时间,同时获得较为稳定的分析结果;通过改变该框简各主要结构参数,得出了各种参数变化对结构能量集中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上海东方国信工业楼扩建工程为一带2层超长地下室的单体建筑,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地下1层为板柱体系,局部核六级人防。详细介绍了该结构分析与设计的有关内容,包括桩基选型、结构抗侧力体系、相关的特殊构造措施。主体框筒仅35m高,对高宽比小于1的框筒结构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最不利楼层较常规框筒结构下移;大震作用下,在框架梁进入塑性的情况下,竖向构件依然保持弹性。  相似文献   

14.
对于高层钢框筒结构体系,风荷载起控制作用,结构顶层侧移、层间位移角不易控制,为提高钢框筒结构的抗侧能力,将柔性预应力索用于钢框筒结构,并运用SAP 2000有限元软件对跨层预应力支撑钢框筒结构和钢框筒结构的抗侧性能和剪力滞后效应进行分析、对比,进一步研究预应力支撑的初始预拉力、弹性模量、布置角度、截面直径和布置方式等参数对跨层预应力支撑钢框筒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对钢框筒结构施加预应力支撑,显著提高其抗侧能力,并改善结构局部的剪力滞后效应;跨层预应力支撑宜布置为45°左右的交叉剪刀形状;在实际钢框筒结构工程允许的范围内,预应力支撑应选取较大的弹性模量和直径。  相似文献   

15.
"碧玉蓝天"商务综合楼位于上海市浦东陆家嘴金融中心区,地下4层、地上45层,总高度220 m.主楼为超高层建筑,采用钢管混凝土框架一筒体结构体系,主要的抗侧力构件由钢筋混凝土核心筒、钢框架、避难层横向伸臂钢桁架组成.文中对该项目的结构设计作了简单总结.  相似文献   

16.
以40层超高层建筑为例,在保持材料用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分别采用不均匀布置和均匀布置2种方案,采用通用有限元软件 MIDAS,对比分析了结构自振周期、扭转效应、抗侧刚度、结构侧移、层剪力、总框架承担的剪力、框架承担总剪力百分比、底层框架承担总倾覆弯矩百分比。结果表明,只要对杆件截面面积进行合理分配,既可加快框架-核心筒结构的施工速度,又可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  相似文献   

17.
根据带刚性加强层的高层结构的动力反应特点,提出了地震区带刚性加强层框架-核心筒合理布置原则及结构构件抗震措施.强调在地震区应用带刚性加强层的框架筒体结构时,应考虑加强层的“合适刚度”的设计概念.  相似文献   

18.
框筒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由剪切变形和弯曲变形两部分组成,弯曲变形必须考虑正、负剪力滞的影响。本文在框筒柱应力分布和剪力滞分布假定的基础上,取消连续化假定,推导出了框筒结构弯曲变形时柱轴力和侧移的简化计算公式,对影响框筒结构负剪力滞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水平加强层对筒中筒结构空间受力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陈林之  李章政 《工业建筑》2005,35(10):23-25
设置水平加强层可以降低由裙梁柔性导致的框筒剪力滞后效应,增强结构空间受力性能,提高结构抗侧刚度。通过对若干算例进行空间有限元分析,讨论了加强层的刚度、布置状况等对外框筒剪力滞后效应、结构抗侧刚度等的影响,并提出了加强层设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苏迎社 《山西建筑》2010,36(36):40-41
以某高层建筑为倒,对结构体系方案进行了优化比选,并通过软件计算和经济性论证,对框架——筒体结构和剪力墙结构这两种结构体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分析,最后选择了框架——筒体结构体系怍为本大楼的主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