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煤炭大规模的生产和消费,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但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也遭到严重破坏,进行煤矿区土地复垦可以减少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对国内外煤矿区土地复垦现状论述后,对现行的土地复垦技术进行了详述与分析,结合煤炭发展需求及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对煤矿区土地复垦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与探析。分析认为,强化煤矿区土地复垦土地适宜性评价研究、发挥"3S"技术集成优势、发展与优化煤矿区生态复垦技术、建立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相统一的理论体系等,将成为煤矿区土地复垦技术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将采前生态系统类型与采矿扰动因子列为矿区生态破坏类型划分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对煤矿区生态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回顾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历程,简要介绍了各阶段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矿区土地复垦评价与规划、复垦土壤重构、矿区土地复垦界面要素演替规律、矿区生态重建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土地复垦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地下开采矿山充填复垦与非充填复垦、露天开采矿山剥采复一体化、矸石山绿化、复垦土壤剖面重构、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综合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3.
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文章分析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特征,将采前生态系统类型与采矿扰动因子列为矿区生态破坏类型划分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对煤矿区生态破坏类型进行了划分;回顾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历程,简要介绍了各阶段所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在矿区土地复垦评价与规划、复垦土壤重构、矿区土地复垦界面要素演替规律、矿区生态重建原理等方面的研究为土地复垦科学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矿区土地复垦技术不断创新,初步形成了地下开采矿山充填复垦与非充填复垦、露天开采矿山剥采复一体化、矸石山绿化、复垦土壤剖面重构、植被恢复的技术体系;综合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4.
从自然地理要素及煤层赋存特征分析了榆神矿区煤矿生产特点,分析了煤炭开采对土地的破坏,并结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探讨榆神矿区采空区土地的复垦技术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自然地理要素分析了山西煤层形成的原因,探讨了煤炭开采对土地的破坏,包括对地形的破坏及对土壤的破坏。综合上述问题,结合可持续发展要求,探讨山西省煤矿区土地复垦的技术。研究认为,矿山进行资源开发的同时,应特别重视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充分利用破坏的土地空间,坚持矿区可持续发展战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理、有序地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减轻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破坏。  相似文献   

6.
王子玮  李斌 《中州煤炭》2022,(11):18-23,28
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问题时有发生,针对减少地质损害方面,研究了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设计,分析了当前矿区的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生物、土壤等特征;研究了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预防措施,并基于实际地质概况,对其进行具体的设计;最后,研究了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监测技术以及技术保障措施。这些措施对煤矿区生态地质环境以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起到了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煤炭开采土地破坏及其复垦利用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介绍了中国煤炭开采对土地破坏的特点、煤炭开采破坏对土地的复垦利用现状及主要复垦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煤炭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减排已成为矿区复垦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绿色矿山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对中国多个煤矿区调查的基础上,从“减排”和“增汇”两个方面,剖析当前中国土地复垦政策对矿区低碳土地利用的要求,以及土地复垦施工工艺、土地复垦管护等不同土地复垦环节中碳源、碳汇的相互关系,进而挖掘煤矿区低碳土地利用模式,提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约束下,适用于中国煤炭生产方式的低碳型土地复垦工艺,为促进中国低碳型煤矿区建设提供依据,保障中国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我国煤矿区低碳型土地复垦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炭是中国的重要能源,减排已成为矿区复垦的重要目标,也是建设绿色矿山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对中国多个煤矿区调查的基础上,从"减排"和"增汇"两个方面,剖析当前中国土地复垦政策对矿区低碳土地利用的要求,以及土地复垦施工工艺、土地复垦管护等不同土地复垦环节中碳源、碳汇的相互关系,进而挖掘煤矿区低碳土地利用模式,提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约束下,适用于中国煤炭生产方式的低碳型土地复垦工艺,为促进中国低碳型煤矿区建设提供依据,保障中国减排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文中简述了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几种危害,并提出了卧龙湖煤矿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的治理措施。着重介绍了卧龙湖煤矿土地复垦措施、矿区绿化措施以及生态矿区建设等内容。  相似文献   

11.
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农业复垦是矿山关闭后首选的复垦方式,但是传统农业效益低、产出少,这极大地阻碍了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的农地复垦积极性,因此必须探索一条现代高效农业复垦的新路径。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沈煤集团沈北矿区采煤沉陷地为例,基于现场调查法、RS技术和GIS技术,以及极限条件法和指数和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辽宁沈北矿区采煤沉陷地损毁现状,指出了采煤沉陷地农业复垦制约因素,探讨了采煤沉陷地农业复垦的选择路径。结果表明,采煤沉陷地复垦为现代农业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浅塌陷区可以重点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而季节性性积水区则可发展养殖、种植、加工三位一体的立体农业和生态观光农业,大面积深积水区则适宜开发为湿地农业,发展生态旅游。  相似文献   

12.
煤矿开采对土地资源的破坏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矿开采是对土地资源破坏的主要部分之一,不仅使耕地面积减少,而且造成矿区环境的破坏。在分析目前煤矿开采造成土地资源破坏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进行土地复垦的治理措施、减沉开采技术措施,以及煤矿开采应引入“3S”理论与技术等一系列对策,使煤炭资源的开采纳入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煤矿区土地损毁预测对于矿区土地复垦具有重要意义,而损毁预测方法的选取对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分析的准确性和客观性至关重要,进而影响土地复垦的决策工作。以山西省富康源煤矿、贵州省郭家地煤矿为例,对概率积分法和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与移动角组合判别法这2种煤矿区土地复垦损毁预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并对它们的适用性和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概率积分法理论体系完善,适用于我国北方和中部大部分平原、丘陵以及部分山地区域;导水裂隙带最大高度与移动角组合判别法容易操作,适用于我国南方如云南和贵州等中高山地区。该研究将为提高我国煤矿区土地复垦损毁预测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的科学依据与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4.
ERDAS IMAGINE在采煤沉陷地复垦土方量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采煤沉陷地复垦施工工艺的特点,提出一种利用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实现土方量自动计算的方法,为采煤沉陷地复垦的规划设计、总投资控制和资金分配提供准确的依据。介绍了该方法的计算原理和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15.
 随着煤炭大量开采,大面积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矿区环境恶化。本文在分析安徽某矿区塌陷地特征的基础上,结合矿区开采沉陷预计结果和国内外土地复垦的经验,提出塌陷地复垦远景规划与可持续利用的战略对策,对其他矿区塌陷地整治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刘曙光  徐良骥 《金属矿山》2017,46(10):110-114
为研究废弃矿区煤矸石充填复垦地复垦效果,选取淮南市大通废弃矿区复垦地为研究试验区,对大通矿区复垦地及周边未塌陷地土壤理化性征开展研究,同时分析两地自然生长的一年蓬、葎草、蒺藜、苘麻4种苗木叶片中叶绿素总量、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过氧化氢酶含量的差异,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各植物生长状况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大通矿区复垦地区和未塌陷地土壤容重、含水量、微量、中量元素差异较大;大通复垦区与未塌陷地土壤有机质皆处于6级水平;大通复垦区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处于6级水平,速效钾含量处于5级水平;未塌陷地速效氮含量处于5级水平,速效磷、速效钾处于4级水平;由植物生长主成分得分可知,未塌陷地区葎草、蒺藜、苘麻生长状况皆好于复垦区,未塌陷地一年蓬生长位次低于复垦区一年蓬生长位次。  相似文献   

17.
煤炭开采沉陷与积水对土壤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潜水位矿区,研究煤炭开采造成的土壤退化规律为耕地报损提供理论参考。通过野外原位监测和室内实验分析,对开采沉陷水域周围不同位置土壤的含水率、pH值、养分含量、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煤沉陷水域周围土壤受到地下水和侧渗水的侵蚀,同时又处于沉陷坡的底部,土壤肥力呈现沉积效应;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影响着土壤的酶活性,土壤蔗糖酶与有机碳、脲酶与全氮表现出相同的规律性;开采沉陷与积水改变了土壤的特性。该研究对于指导矿区土地复垦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土地复垦对矿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栋  崔艳  白中科 《金属矿山》2010,39(12):144-147
运用生态足迹法分析了平朔矿区2005年生态承载力状况;通过改变土地利用结构,模拟出3种不同条件下的生产性土地配置情景:①破坏土地无复垦措施情景,②破坏土地采取生态效益优先情景,③破坏土地实行耕地优先情景,计算得出矿区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和人为干预下生态承载力的恢复程度。通过设置4种模式:土地适宜模式、提高生态生产性土地面积模式、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模式、不同程度的资金投入模式,计算矿区生态承载力,为矿区土地复垦和复垦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煤矿塌陷区景观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研究塌陷区土地资源的破坏规律。以徐州市贾汪区的采煤沉陷地为研究对象,对沉陷地的图斑形状和规模分别进行了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同标准田块相比,沉陷地的斑块指标平均值接近优质农田,但变化幅度较大。图斑面积变化较大,面积小于500亩的图斑较多,占总地块数的65%,占总面积的27%。并以贾汪区商湖复垦项目为对象,分析了复垦前后的景观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复垦工程实施后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周复旦  赵长胜  丁佩  李定鹏 《金属矿山》2010,39(10):146-150
依照安徽某矿区逐年开采计划,利用自主开发的沉陷预计软件MSPS对开采工作面进行预计,分析未来5年内该矿区沉陷区、积水区范围和地物破坏情况,并计算出塌陷地复垦应投入的资金量,为该矿区制定塌陷地复垦远景规划和投入资金提供依据,对其他矿区塌陷地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