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闫广  吴铿  刘肖  门正朝  申威  员晓 《钢铁》2015,50(12):85-90
 为了研究低质焦炭条件下高炉喷吹煤粉的利用率,对安钢高炉两批低质焦炭及炉尘进行取样分析。测定了焦炭的常用质量评价指标及炉顶除尘灰的碳质量分数,并采用岩相测试技术分析了炉尘未消耗煤粉和焦炭的不同结构形态,定量地给出了炉尘中未消耗煤粉和焦炭颗粒的质量分数。结合安钢配煤现状,考察了3种高炉所用喷吹原煤不同粒径的燃烧率,并讨论了不同烟煤配比下挥发分质量分数对不同粒径煤粉燃烧率的影响,为低质焦炭条件下提高煤粉利用率提出合理化建议。结果表明,低质焦炭条件下,炉尘碳质量分数明显偏高并含有较多未消耗煤粉;炉尘中的未消耗煤粉分为热变煤颗粒和残炭颗粒,而未消耗焦炭则以镶嵌结构为主;控制焦炭质量波动、减少焦炭水分质量分数有利于降低炉尘碳质量分数;安钢喷煤首选无烟煤应为B煤,喷吹煤粉的挥发分适宜控制在17%左右。  相似文献   

2.
不同喷吹煤种对除尘灰中未燃煤粉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某钢厂一座高炉现阶段喷煤量为160 kg左右,对其使用晨旭煤做喷吹煤时和正赫煤做喷吹煤时的2个阶段的高炉除尘灰(重力除尘灰和布袋除尘灰)进行了研究。高炉的重力灰和布袋灰的粒度组成和分布表明:重力灰中粒径主要集中在10~110 μm,小于110 μm颗粒占96%左右, 大于74 μm,小于297 μm的颗粒约占60%;布袋灰的粒度分布图大致集中在3~30 μm,小于20 μm颗粒占到80%以上。通过岩相显微分析得到了重力灰和布袋灰中的各显微组分的面积比,并根据除尘灰中未燃煤粉和焦粉的消耗程度,结合化学分析和岩相显微分析结果计算,得到了该高炉喷吹不同煤种时除尘灰中未燃煤粉所占的百分比。最后,初步得出喷吹不同煤种对高炉除尘灰中未燃煤粉质量分数的影响,即与晨旭煤相比,正赫煤的反应性和燃烧性都较好,喷吹期间,炉尘中产生的未燃煤粉较少,煤粉利用率较高。同时也表明,实验室热重法测得的燃烧性和反应性可以作为评价煤粉最终利用率的2个重要参数,为钢厂实际生产中的喷煤评价和煤种选择提供了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津西钢铁公司高炉重力灰和布袋灰中的碳元素含量都比较高,高炉内碳元素的利用率比较低,且炉尘中来源于焦炭的含碳物质比例明显高于来源于未燃煤粉的比例,通过改善焦炭的质量可以有效地提高煤粉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高炉大喷煤时煤粉利用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徐万仁  吴铿  张龙来  赵勇  张飞 《钢铁》2006,41(4):10-14
根据岩相显微分析和化学分析的结果,计算了宝钢高炉不同煤比操作条件下,炉尘中未消耗煤粉中的碳含量.给出了在正常生产情况下,炉尘碳含量与未消耗煤粉碳含量的关系式.确定了高炉喷煤比与炉尘碳含量和未消耗煤粉碳含量与喷煤比的关系式,进而计算了宝钢高炉在不同喷煤条件下煤粉在高炉内的利用率.为高炉大喷煤提供了必要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5.
高炉炉尘中未消耗煤粉和焦炭比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郑涛  吴铿  徐万仁  朱仁良  姜伟忠 《钢铁》2006,41(3):20-24
测定了宝钢高炉炉尘的粒度组成和分布,二次灰的粒径主要以小于149 μm的为主,占85%左右,重力灰的粒度主要以74~297μm的为主,占60%左右.通过岩相显微分析确定了炉尘中未消耗煤粉和焦炭存在的不同结构形态.根据炉尘中煤粉和焦炭中碳的消耗程度,给出了由显微分析结果计算出的宝钢高炉大喷煤时炉尘中未消耗煤粉碳所占的百分比的定量表达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使武钢高炉达到经济性喷煤的目标,通过煤资源调查,掌握了适合武钢喷吹用煤的煤源情况;通过对高炉大煤比条件下的风口理论燃烧温度进行计算,分析了影响高炉喷煤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武钢高炉炉尘中的残碳量及其来源进行分析,发现目前操作条件下炉尘中源自煤粉的碳量占总碳量的10%左右,此结果已用于研究未燃煤粉在炉内的利用状况及评估高炉喷吹煤粉的燃烧情况;通过对高炉操作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煤比在160~170 kg/t时,高炉燃料比较低。实践结果表明,上述经济性喷煤技术在5号高炉应用后,在煤比仅略增加0.8 kg/t的情况下,焦比降低了9.7 kg/t。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目前大喷煤条件下煤粉喷入高炉后在炉内的利用情况,对鞍钢高炉除尘灰进行收集、取样和测试;同时采用岩相分析手段观察分析高炉炉尘中未燃煤粉、焦炭和矿物质灰渣的组成及微观形貌,定量计算出除尘灰中不同含碳物质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整体来看,鞍钢4座3 200 m3级别的大高炉喷吹煤粉在炉内的利用率要低于其余4座小高炉,说明高炉在提高煤比的同时,还需重点关注煤粉的燃尽率。通过调节各项操作参数来提高煤粉在高炉内的利用率,可节约生产成本并保证高炉的顺行稳产。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提高喷吹率依赖于煤气分布的控制和喷吹煤粉的足够的燃烧率,实验室用一个空的炉子和一个装有焦炭床的炉子研究煤粉在回旋区的燃烧,试验表明在艾莫伊登厂使用的高挥发分煤有较高的燃烧率。在高炉的高喷煤比试验期间,从风口水平的焦炭结构和炉尘取样调查表明在喷吹率为190-210kg/t铁时喷吹的煤粉可得到有效的利用。从炉顶逸出的喷煤碳含量小于1%,而且不会受煤粉喷吹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二氧化碳是典型的温室气体,在钢铁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必须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要降低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通过提高喷煤比就是方法之一高炉冶炼是通过焦炭提供热量、还原铁矿石。以及维持高炉料柱透气性。高炉喷吹煤粉是从高炉风口向炉内直接喷吹煤粉,以替代焦炭起提供热量和还原剂的作用,从而降低焦比、降低生铁成本。根据发展指南,我国2011~2020年,高炉发展目标是喷煤量≥180 kg/t。而国际先进水平是180~200 kg/t尚有差距。研究表明:高炉喷煤量在超过170 kg/t后,随着喷煤量的增加,二次灰中碳的质量含量随喷煤比增加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长钢9#高炉布袋灰与屯留煤、府谷煤在不同配合比例下煤质指标、粒度和燃烧性能的分析测定,探讨了布袋灰与煤混合后进行高炉喷吹的最佳配比。实验结果表明:长钢9#高炉布袋灰由于含碳高、热值高可以与煤混合后进行高炉喷吹,布袋灰与屯留煤混合喷吹最佳配比是20%布袋灰与80%屯留煤,布袋灰、屯留煤、府谷煤三种混合喷吹的最佳配比是10%布袋灰、10%屯留煤及80%屯留煤。  相似文献   

11.
宝钢高炉200kg/t以上喷煤比的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炉喷煤能大幅度降低入炉焦比,减少对日益匮乏的焦煤资源的依赖,是炼铁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手段,已成为高炉炼铁技术进步的重要一项内容。宝钢高炉喷煤始于1992年5月的2号高炉,虽然起步较晚,但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努力、科学探索和生产实践,从优化喷吹煤种、控制混合煤成分、改善喷煤设备性能和操作参数、制订原燃料质量标准和重新设计高炉操作制度等方面着手,高炉喷煤比一年上一个台阶。1998年以来,高炉喷煤比持续稳定在 200kg/t,1号高炉与此同时还在高产能、低燃料消耗下取得了月均喷煤比260kg/t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2.
伍世辉  刘三林  俞荣 《南方钢铁》2010,(3):37-39,52
韶钢6号高炉(750 m3)经过不断科学探索和生产实践,从优化喷吹煤种、控制混合煤成分、制订原燃料质量标准和调整高炉操作制度等方面着手,高炉喷煤比达到新的水平.2009年4月开炉以来,煤比由原来的140 kg/tFe提高到185 kg/tFe的水平,实现了高煤比、低焦比、低综合燃料比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根据承钢高炉冶炼条件,以其高炉喷吹煤粉作为试验原料,利用煤粉燃烧炉模拟现场高炉风口区域煤粉的燃烧过程,探讨加入含钛炉渣稀释剂CaF2和MgO后,对煤粉燃烧性能的影响,并结合扫描电镜(SEM)观察未燃煤粉颗粒表面结构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煤粉中添加CaF2后燃烧率有所提高,但提高幅度不大,SEM图未燃煤粉的颗粒减小,这说明CaF2对高炉内煤粉的燃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添加MgO后煤粉燃烧率明显提高,当添加MgO质量分数为1.20%时,煤粉燃烧率提高了12.41%,此时未燃煤粉SEM图平均粒径为4.30 μm,比未加入稀释剂未燃煤粉的粒径小5.48 μm,并且组织颗粒的大小及分布比较均匀,综合考虑炉渣稀释剂MgO对承钢含钛炉渣的稀释作用和对高炉内煤粉燃烧的影响,含钛炉渣稀释剂MgO的最佳添加质量分数为1.20%。  相似文献   

14.
简述了助燃剂强化煤粉燃烧的机理,及目前助燃剂提高喷煤量的技术难点及要点。  相似文献   

15.
高炉喷吹用煤粉的燃烧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自制的燃烧试验装置研究了高炉喷吹煤粉成分和粒度对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煤粉的成分对燃烧性具有较大影响,灰分升高燃尽性变差,挥发分升高燃尽性变好;煤粉的粒度对燃烧性也具有很大影响,粒度越小,燃烧速度越快,虽然粒度<0071 mm的煤粉燃尽时间最短,但与0071~010 mm 和010~020 mm粒度级别之间的差别并不是很大,粒度>020 mm时燃尽时间明显延长,020 mm是明显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16.
利用TG-DTG-DSC热分析方法对武钢常用烟煤、无烟煤的混合燃烧特性进行实验研究,根据实验数据评估了不同种类烟煤、无烟煤混合使用的最佳配比,武钢炼铁厂根据实验结果,将某些烟煤、无烟煤混合喷吹时挥发分逐渐由14%提高到16%以上,达到了扩大烟煤用量、维持高炉顺行、降低成本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应用能量法间接测定锅炉一次风管煤粉浓度具有投资少、易于实现的特点.本文针对传统能量法模型存在精度不高的问题,分析了煤粉与热风混合时所带水分的汽化潜热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提出一种修正模型.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所测结果与现场情况吻合得较好,说明本文提出的模型比传统的能量法模型有更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原有制粉系统的不足,分析了影响制粉系统产量的因素,并提出了改造措施。改进工艺后高炉喷煤粉量提高到136.4kg/t.Fe,同时耗电下降,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降低炼铁成本,采用增加烟煤配比、控制煤粉粒度、降低煤粉灰质量分数、添加助燃剂等方法改善了喷煤效果。同时,以精料入炉为基础,改善焦炭质量为关键,采取中心加焦、适度开放边缘等操作改善料柱透气性,控制适宜炉温,提高顶压。结合高风温、富氧等技术优化高炉操作,在保持较高置换比条件下,最终达到合理喷吹煤粉降低焦比和燃料比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通过试验室模拟攀钢高炉未燃煤粉在高炉内与炉渣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的行为,分析了炉渣粘度和流动性所受到的影响,并对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