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从居住区生活设施的规划设计角度出发,以北京近5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发展变化为基础,引发了一系列居住区生活设施规划建设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相接合的思考;结合对北京市部分居住区、居住小区的实地调研,提出街区型居住区规划设计模式是调节居住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一个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4)
居住区的设计与规划对于人们的居住感受起着重要的影响,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进步,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完善程度更是成为现阶段人们生活的关注点。这其中涉及到房地产的开发、城市的发展规划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将物业管理理念与居住区的规划设计进行融合,将很好地推动城市的居住区发展,并由此体现出规划设计完善的居住区所带给人们生活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新经济时代,居民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度更高,作为城市重要结构之一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是否生态化、绿色化与现代化成为了衡量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依据。然而城市居住区规划过程中,由于规划合理性欠缺,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了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因而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应将生态理念引入其中,通过绿色、生态、节约型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化解环境危机,通过新型技术的应用打造宜居环境,改善民众生活品质。文章从自然生态理念及生态型居住区的内涵分析入手,阐述了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基本应用要求,基于自然生态居住区的发展现状及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问题,对生态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合理运用的策略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进行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规划设计中,必须要基于居民生活所需进行设计,以突破传统城市居住区设计局限,为广大居民营造一个舒适并且能够满足审美需求的居住区。本文则对现代城市居住区园林的规划设计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我国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发展和人们正常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居住小区模式被引入到居住区规划中后,很好的促进了住宅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但是居住区规划的单一小区模式存在许多的缺陷,给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带来相当多的问题。如何突破居住区规划的小区单一模式,实现多元化的居住区规划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居住区边界空间作为居住区与城市相交接的过渡性空间,是居住区与城市交流的前沿地带.丰富的边界空间是居住区良好的对外展示窗口,也增强了街道的视觉效果,具有重要的城市意义.当前居住区大多以封闭的姿态面向城市,居住区边界空间呈现出僵硬冷漠的表情.论文从促进居住区与城市交流互动的角度展开对居住区边界空间的研究,以居住区与城市的衔接方式对边界空间的形式进行划分和比较,并提出了一些提出改善居住区边界空间的设计手法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城市旧居住区的改造,是对旧居住区进行更新使之尽量符合现代居住生活需要的过程。旧区改造涉及面广,问题复杂,是规划与设计部门多年来一直致力解决又未能很好解决的棘手问题。近年来,在改革开放浪潮的冲击下,城市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  相似文献   

8.
城市居住区更新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亦与广大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质量相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城市更新概念和发展背景进行描述,并对国外城市居住区更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求解决的途径与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门窗》2017,(12)
居住区绿化建设为人们营造一个有趣的生活环境,是生态居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在生态居住区建设中存在一些误区。本文从居住区绿化的视角去分析居住区绿地的功能以及小区的设计原则,并且对当前城市居住区存在的问题从如何创造一个宜居的城市居住环境的角度提出一些建议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城市公共空间对于人类及自然的作用的重要性已经逐步得到承认。特别是大型居住区附近的公共空间,更是对市民生活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北京市回龙观居住区为例,通过研究和分析居民区内城市公共空间,得出城市公共空间在大型居住区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刘传明  卢中辉 《规划师》2012,28(8):13-17
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市规划转型发展都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主体功能区规划作为一种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回归了主动引导和公共政策的本性,是对传统空间规划理念的一次重大变革。而作为传统空间规划的城市规划存在诸多弊病,转型发展成为必然趋势。研究通过梳理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市规划在空间规划体系中的关系,以及分析两者的不匹配性,提出主体功能区规划是城市规划转型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其具体驱动机制在于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对城市规划提出的要求。主体功能区规划驱动下城市规划转型的方向应是政策引导型规划、综合目标型规划、宜人特色型规划和主动引导型规划;转型的推动力在于政府,而推动政府的力量主要是绩效考核机制、公众参与和完善的审批制度。  相似文献   

12.
《城市规划》2020,(5):104-110
目前,交通运输部门正在组织编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但在规划的性质和其与国土空间规划关系的认识理解上,存有诸多争议困惑。本文在充分借鉴新加坡等国家经验的基础上,从对空间规划和发展规划的关系、交通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探讨分析入手,重点围绕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的性质及其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国土空间规划是规划技术和政策手段的结合体,发展规划则是一系列公共政策的组合包,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的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同样需要分级并建立相应体系,该规划性质需要从技术性规划向政策性规划转变,规划思路则需要从均衡发展向以差异化为主的思路转变,规划作用则应从引导性规划转为约束性规划。  相似文献   

13.
邵莉  周东 《规划师》2012,28(4):46-51
在我国多级政府管理体制下,一级规划主管部门对应一级规划事权。城乡统筹规划如何面向规划事权是充分发挥规划职能、构建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济南市立足实际,面向管理需求,对应规划事权,划定市区为规划区,构建由宏观层面的城市总体规划、市区镇村体系规划,中观层面的中心城控制性规划、重点地区次区域规划,微观层面的修建性详细规划、新农村建设规划组成的城乡统筹规划体系,尤其是加强了承上启下的市区镇村体系规划、重点区域的南部山区保护与发展规划、覆盖乡村全域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实现市区暨规划区城乡规划的多层次统筹。  相似文献   

14.
从"多规合一"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国家规划管理体制和规划治理思路的转变。在此背景下,交通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一部分也面临迫切的深层次变革。本文梳理了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提出的过程和含义,基于现有规划体系中交通规划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其他城乡规划的联系,分析了在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变革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交通规划的变革要点:首先,交通规划的变革要认识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交通规划面临的主要矛盾,明确交通规划的作用,厘清交通部门与城乡规划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关系;其次,确定交通规划与空间规划体系的适应性发展,即交通规划既需要在管控层面与空间规划体系的规划思路、分级管控和划定的"三区三线"相协调,也需要在发展上充分体现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需求。最后,以厦门市为例,介绍了厦门对于建立空间规划一张蓝图的探索,分析了厦门交通系统规划与全域空间规划一张图的适应性,以期为新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背景下的交通系统规划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5.
论城市规划学科体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城市规划具有两层涵义,既包括城市规划所开展的工作,同时也包含对城市规划工作的相关的科学研究.但是其科学研究往往受到忽视.从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双核心模式角度提出了城市规划学科体系的构架,认为城市规划学由理论城市规划学、技术城市规划学和应用城市规划学三部分组成,而科学性内涵是城市规划学科体系架构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谈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基本定位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徐波 《城市规划》2002,26(11):20-22
针对目前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应该从法规的角度明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专项规划这一基本定位 ,建立与城市规划各个阶段相对应的 ,划分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绿地分区规划、绿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等阶段的绿地规划体系。并提出作为城市总体规划阶段专项规划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质性内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城市各类绿化用地的规划控制 ,城市主要的绿地体系的规划 ,城市绿化特色的拟定  相似文献   

17.
比较分析了战略规划与总体规划的概念特征及技术内容,并梳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几种类型,认识战略规划在我国规划体系中的地位、作用。通过战略规划与总体规划互动的规划案例阐明两者互为支撑、互为补充的关系,提出强调两者的差异化发展有利于规划技术进步,战略规划应突出目标引导性,总体规划应加强综合控制性。  相似文献   

18.
An interactive planning system approach poses challenges to the efficient integration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lanning process. Current research is focused on organizational knowledge processing in build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such as the representation of object-oriented planning models and constraint management incorporating design,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planning through several planning stages. Since building construction involves cooperation among designers, engineers and project managers, comprehensive organization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ools are relevant. The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planning system (ICPS) aims to cover a wide range of knowledge processing based on formaliz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systems. To realize the integrated construction planning system, appropriate modelling techniques need to be introduced.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results of research on several issues such as formaliza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interactiv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planning processes, methods for incorporating project information, knowledge and constraints and the concept of applying an object-oriented paradigm to interactive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system planning. A prototype system is also presented which integrates building space planning, building system planning, construction system planning, construction activity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site layout planning.  相似文献   

19.
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回顾了当前我国城市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两张皮"的理论根源;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建构的视角论述了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融合的可能性、必要性,并指出城市规划的生态化是这一融合的基本途径,也是城市规划未来发展的方向;最后,指出了城市规划生态化对传统城市规划和城市生态规划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深圳市在探索能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弹性规划方法,增强城市规划实效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现以深圳市城市规划实践为研究对象,从中提取弹性规划的技术方法,按照时间脉络将其划分为"外向"弹性规划、"外向+内向"弹性规划与"内向+过程"弹性规划三大发展阶段,从行动、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梳理了弹性规划从静态蓝图式弹性规划到动态控制性弹性规划、从"最大值域"到"有限值域"、从具体弹性规划技术到总体弹性规划思路等发展演进特征,最终指出,走向多维弹性是当今城市规划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