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邢台地震、唐山地震已过去三四十年,防震减灾意识不仅在京城干群的思想中逐渐淡薄,而且在城市建设的实践中也有不少反映,比如: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外墙上的石头贴面,奇特的标志性建筑,众多的立交桥……玻璃幕墙,石材贴面,扭曲的建筑等等,对于防灾防震和预防次生灾害,恐怕均需认真评估,作为有强烈地震背景的京、津、唐等环渤海地区的城市工作者、建设者、领导者和规划师、建筑师,如何考虑城市的长治久安?从四川大地震对于我们应该有所警示,我们应当不断增强忧患意识,增进安全观念,用科学态度继续夯实我们京城这座大厦的安全基础,为此我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2.
从阪神大地震看城市公园的防灾功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陈刚 《中国园林》1996,12(4):59-61
从阪神大地震看城市公园的防灾功能广东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陈刚阪神大地震发生在1995年1月17日凌晨5点46分,地震强度里氏7.2级,神户市是这次地震的重灾区,大阪府的部分城市也受到波及。1995年8至11月笔者受国家科委委派,赴日本参加“日本协力事业...  相似文献   

3.
以城市为对象的抗震防灾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总体规划中对抗震防灾要求的特定层面,提出了以城市为研究对象的抗震防灾空间布局思路,可以从防灾角度对城市总体规划提出限制性条件,及时为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反馈意见。由于大地震的发生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该方法考虑了超越设防水准地震灾害的影响问题。根据城市应对不同规模地震影响要完成的抗震救灾功能,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防灾分区,以防灾分区为基础进行抗震防灾空间布局,保证城市抗震防灾安全。  相似文献   

4.
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的启示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的启示刘川,徐波,梁伊独,晏群编写编者按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为了减轻灾害损失,政府正在加强提高全民的防灾意识.对于城市规划者来说,城市防灾更是一门不容忽视的课题.1995年发生的日本阪神大地震震动了全世界.一年后,日本都市计划学...  相似文献   

5.
构造城市防灾空间——21世纪城市功能设计的关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城市减灾功能愈来愈成为城市综合实力的标志。本文从介绍日本防灾空间的防灾公园设计为例,初步探讨了在我国建立城市防灾空间的构想,其宗旨不仅在于防灾公园、防空广场的建设,更在于提供给城市管理者及规划师、建筑师一种新思路,无疑,它也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给出了安全保障。1 日本的城市防灾广场及防灾公园设计借鉴火山喷发和地震,是日本这个岛国危害最严重的自然灾害。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及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都造成了极其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以生命和鲜血为代价,换来了日本对防灾救灾工作的高度重视,并且积累了不少有益的…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大地震给全国同胞带来了难以弥合的创伤,但同时也带给我们一些重要的警示,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在地震防灾、避险,以及灾后重建过程中均可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1 引言 现代人居环境建设过程中的防灾、减灾问题逐步受到重视。198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开展“国际减灾10年活动”的决议,1987年在日本横滨召开的“城市防灾”国际会议上提出了“让21世纪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安全与安心之中”的口号。众所周知,地震(主要指强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发生在大中城市的强烈地震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如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造成14.3万人死亡,1985年墨西哥大地震造成7千余人死亡,1995年发生在日本神户的地震造成5千余人死亡,2万多人受伤,建筑物、公  相似文献   

8.
《住宅产业》2009,(7):69-70
汶川地震过去已经半年多了,但这场里氏8级的大地震却给我们带来了难以衡量的巨大灾难,面对满眼的废墟,面对离去的亲人,人们痛定思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房屋结构的安全性能,无论是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还是普通的老百姓,都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视为重中之重,建造能够抵抗地震的房屋成了人们最最迫切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玉树地震发生将近1个月之际,2010年5月12日,我们迎来了第二个国家"防灾减灾日".作为一种思考,我以为,国家应该结合玉树地震的灾例,通过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规定内容,对全体国民再来一次启迪,规劝、引导、督促的教育;我更以为,国人要利用"防灾减灾日"活动跳出"摸着汶川的石头,趟过玉树的河"的被动救援思路,进行一次从智慧行动到全民族忧患意识警醒的全方位进步.或许,这才算找到了我们为什么要瞩目"防灾减灾日"、为什么要借"防灾减灾日"反思历次灾难历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就在人们普遍认为地震、火灾离我们很遥远时,上海市松江区却将防灾减灾、消防安全教育扎扎实实地做了三年。三年前,由方松街道、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松江消防支队联合共建项目——防灾减灾教育体验中心正式建成于华师大松江实验中学教学楼内,并免费对外开放。短短三年内,该中心已接待近4万人次参与互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果。2010年,华师大松江实验中  相似文献   

11.
《工程建设标准化》2011,(3):48-48,F0003
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发生了9.0级地震,其防灾绿地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灾民的避难场所,日本的城市防灾绿地建设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也是一个震灾严重的国家.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近800次,遍布除贵州、浙江两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  相似文献   

12.
3.11东日本大地震给日本和全世界带来了很多灾难,也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经验和启示。本文归纳了这次地震对日本的影响,以及各国政府、民众的不同反应。在此基础上,梳理了东日本大地震在城市防灾、应急及灾后重建中的经验,提出了日本政府、东京电力以及经济布局、城市规划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最后,对比东日本大地震和我国的汶川、玉树地震发现,日本作为世界防灾先进国家,在灾前预防、临灾预警、灾后应急系统,以及防灾硬件设施、软件环境塑造方面给我国的城市防灾规划管理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各种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效果被非线性扩大,城市规划应关注和重视安全防灾规划.东日本大地震的应急救援案例反映出城市安全中应急物资分配的深刻教训和成功经验,对我国各大城市在制定安全防灾规划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我国要充分重视城市安全防灾规划中的应急物资分配问题,加强城市应急物资的储备与管理,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库、防灾绿地的选址和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4.
日历翻卷,距5·12汶川大地震不知不觉已经有一年了,一幕幕场景依然像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地震等自然灾害是无法抗拒的,作为燃气行业的从业者,是否从中吸取了经验和教训,树立了正确的灾难防范意识,建立和完善了应急预案和体系?在灾害发生时,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灾害造成的燃气供应系统破坏降到最低,减少二次灾害的发生,这成为我们燃气行业共同面临的新课题。值此纪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本刊特发专题报道,一方面唤起全行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希望通过经验交流,充分发挥科技及严格管理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使他们成为化解种种风险、战胜灾害的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5.
唐山震后恢复重建成就暨抗震技术国际会议和第12次全国抗震工作会议在唐山市召开今年是唐山大地震20周年。为了进一步贯彻地震工作“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动员全社会力量尽可能的把抗震防灾工作做在地震发生之前,建设部于1996年7日17~20日在唐山市组织召开...  相似文献   

16.
日本阪神淡路直下型地震震情初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5年1月17日发生的被日本气象厅命名为“1995年兵库县南部地震”,即国际新闻媒体曾称为(大)孤神(户)大地震,是日本自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来最为强烈的一次大地震,属罕见的都市直下型竖向地震,给日本阪神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本文特收集了该次地震发生后,日本有关方面报道和有关震灾资料,进行了震情初步分析,并根据地震中发生的新情况提出了抗震防灾工作中应从中吸取的经验和教训,以及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以供我国建筑结构与钢结构工作者作一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震级达到9级,是日本地震观测史上强度最高的地震。像关东大地震、阪神大地震一样,东日本大地震也引发了大量火灾。由于海啸和核电站爆炸、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度,地震火灾规模及受灾程度,虽然超过了阪神大地震,但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2005年,在哈尔滨市盛传将发生地震的谣言,远在青岛的市民听到谣言后惶恐地向市地震局询问有关哈尔滨发生地震的可能性,以及是否会在青岛发生地震。  相似文献   

19.
减轻地震震害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汶川大地震造成人员财产巨大损失,从震害中反思,总结经验,采取改变地震预报观念为地震预防观念,建立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加强抗震防灾宣传,加强地震安全性评价,提高生命线工程以及农村建筑、旧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严格控制擅自改扩建及违章建筑等措施,可以大大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四川汶川大地震反映出我国城市防灾系统空间规划的薄弱问题,本文以地震频发的台湾地区为对象,介绍了其都市防灾系统空间规划的相关理论与框架,并以员林镇为案例重点引介了其中比较关键的规划方法与措施,旨在为我们的城市防灾系统空间规划提供一些经验与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