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凯峰 《城乡建设》2016,(10):93-94
“建筑”,是现代建筑学理论的概念,中国古代或传统时期是没有“建筑”这一词汇的,只有“营造”,如著名经典《营造法式》(见图1左)、《营造正式》《营造则例》等,其所说的“营造”,大致就是现代人们所认识的“建筑”的概念.这大约就是中国的古代建筑或传统建筑,是人类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西方建筑或现代建筑所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建筑科学体系,并逐渐为现代以来的人们所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中国传统自然观为思想基础,利用西方“场所精神”的理论方法解析中国古典园林。从生成“场所”的环境客体(包括建筑类要素和自然类要素)与感知主体(包括对空间的流动体验和对文化的多维认同)两个角度分别讨论了中国园林的空间构成和精神内涵。阐明了中国园林中的时空环境营造与体验者行为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揭示了传统自然观对当代建筑的场所营造及空间艺术表现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筑构造》和《中国建筑史》是中国建筑学专业里两门各自独立的必修课程。在认识到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主体是以“土木/营造”为代表的建构文化之当下,应该将“营造”作为充分研讨的主题。以原型、规律与形制、造型拓展3个层面,把中国传统建筑从简单到复杂的形式演变,以“土木/营造”的规律进行了体系化的归纳与诠释。通过学术性认知,意图表明不必受制于至今建筑学科规定的构造和建筑史课之界限,可在建筑学学术本质上将二者合一去理解,以更整体统一的思路去认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4.
龙涛  陈瑜  顾灵 《浙江建筑》2006,23(12):11-13
在都市中营建自然,在自然中营造建筑,二者相辅相成,已成为人类一贯的追求。本方案探讨了嘲复自然的空间行为组织方式:建筑环境的易于进入性以及动态、模糊的空间特性。表达了自由与包容的自然本性,从而寻求“自然”与建筑、与人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彭怒 《时代建筑》2010,(1):129-129
2009年12月7日,由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下三大报系之一的南方都市报报系主办的题为“社区营造与公民参与”的“第二届中国建筑·思想论坛”在深圳举行,这不仅是中国首个两岸三地学者共同参与的“社区营造”论坛,更是以面向民众、启发民智为目标的公共论坛。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继1996年建筑学报2、3期所刊本人“关于建筑学的未来几点思考”的系列论文之二,主旨为1999年国际建协在北京召开的“21世纪建筑学”大会的5个子议题“建筑与环境”、“建筑与城市”、“建筑与技术”、“建筑与文化”、“建筑教育”(不包括“建筑师的职业精神”)等方面的思潮作简要的回顾与前瞻,意在为我参与者提供背景材料。  相似文献   

7.
高萌 《城市建筑》2014,(14):40-41
本文通过对建筑外部空间中相近概念的比较,明确了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的内涵与外延。在综合归纳其属性和功能分类的基础上,从“生态化”原则出发,提出了建筑室外空间环境设计的营造内容,并提出了实现生态化的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气候变化日益严峻的背景当下,越来越多的实践和理论学者将“大气”引入建筑讨论中,这意味着一种越发全面的环境视野,是对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重新探索。文章以建筑学中的“大气”话语为线索,追溯了1960年以来的环境批判性建筑理论与实践。建筑学中的大气话语经历了四个阶段的探讨,分别是大气作为建筑的环境、建筑的氛围、建筑的材料和建筑研究的媒介。文章从“物质技术与感官心理”和“材料实践与理论架构”这两组维度,对照性地梳理了以上四个阶段之间的理论演变,最后提出了回应生态危机的建筑研究新领域―“大气建筑学”。  相似文献   

9.
《现代装饰》2014,(2):151-151
近期在香港举办的BODW论坛上,日本建筑师伊东丰雄讨论了现代建筑的局限,包括自然、场地之间的特殊联系以及地域历史和文化等。为了详细地说明这个话题,这位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提出了他对于“明日之建筑”的构想:模糊的界限、利用自然能源和材料、改变传统建筑的几何形状以及制造场地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陈重 《华中建筑》2009,27(9):17-20
建筑设计的目的是要达到建筑形制和空间营造的双赢。该文通过联系“几何形态”-“社会形态”-“建筑艺术”的设计手法演变,阐述了通过均衡的设计模式更好展现建筑学的双赢局面。在论证中采用“三角”作为图象模型,并例举了“错视”设计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王亚南 《中国园林》1993,9(1):11-12,31
在中国风景名胜园林范畴中,中国传统建筑与大自然的造化(即山水自然形胜)是互相依存、制约、映衬,美化的。这风景美学中的普遍“定律”在镇江这“城市山林”的景观里却有其独特的体现。镇江园林各景区景点大多位于单丘孤峰之上,这宁镇山脉余脉上的丘陵单个山体,其高程均偏低、面积均偏小,尽管都是真山真水,但各景区要真正达到真山真水的壮丽景像、宏恢气势、博大意境,必须克服自然地理形势的局限。但改造自然形胜又谈何容易,然而,营造镇江园林景观的历代名师巧匠却用了众多的独特建筑艺术手法达到了这个目的。历来,“深山藏古寺”,但金山却反过来,是把山藏到了寺中,俗称“寺裹山”,能一寺藏去一山的神州园林孤例,就是用建筑来改变造化,用人工来美化自然,这绝不是一角一隅一楹的普通藏拙手法,而是“巨型”建筑学藏拙的大手笔。  相似文献   

12.
寻找建筑失落的“灵魂”,正视特定情境中的社会文化对建筑生成的意义,并将其从理论认识落实到具体行动,解决当代多元文化与建筑形式风格趋同现象之间的现实矛盾,是当今建筑发展严峻和急迫的课题。论文从城市建筑的形式、风格趋同现象出发,对传统建筑生成方式提出质疑,通过回归建筑本体和意义的存在价值分析,认识到建筑师必须积极主动地以社会、文化等广泛背景为切入点进行设计,以“时间”这一全然不同的研究角度探索新思路,将社会文化“时间”作为建筑学拓展的新视野,研究建筑如何在“当代”特定社会背景和文化多元的时间维度中,营造具有不  相似文献   

13.
基于WORKSHOP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探讨了Workshop教学模式的空间形态和教学组织,指出其核心是建筑空间的“3D营造”,即形成二维、三维、虚拟现实(VR)等多层次的空间表达。Workshop包括一个较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和较为宽敞的室外场所,配置制作、材料、构造、多媒体等室内空间和大型数码影像系统,为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开展提供一个“真景”与“幻境”相融合的空间形态和支持平台。最后探讨了基于Workshop教学模式的建筑学专业教学组织特点。  相似文献   

14.
《城市环境设计》2012,(1):63-63
2012年1月10日下午“2012中国当代建筑论坛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设计研讨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拉开帷幕。本次论坛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两馆建设办公室.《中国建筑艺术年鉴》编辑部主办.RCC瑞达恒建筑咨询有限公司协办的一次高端学术论坛旨在集结建筑学界的专家学者对文化场馆设计中的中国当代建筑设计本土化问题进行探讨和总结.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也对《中国建筑艺术年鉴》(以下简称”年鉴。)进行点评.使其日臻完善。论坛同期还举行了《年鉴》的新书发布仪式。  相似文献   

15.
王骏阳 《建筑师》2020,(4):53-60
作为对柳亦春近作“边园”的评论,本文以柳亦春的建筑思辨为切入点,试图从“含混”“建筑修辞”“手法主义”的角度揭示该建筑在柳亦春的建筑实践和当代建筑学中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隈研吾开始关注建筑内部和外部的对立状况,他批判对那种以“肌理贴面”为手段的“表层”处理,并转向以材料为媒介,通过突出其本身的特质,例如厚度、透光能力、断面的质地、疏密程度等等,来建立建筑空间与环境之间的对话关系的设计思想.在这个过程中,隈研吾十分自然地从日本传统建筑中汲取了营养——内外空间的流动性,对地方工艺的提炼和再诠释,在视觉上营造出的轻盈感——使他的许多作品都散发出一种东方式的“和风”和“禅意”味道. 隈研吾认为,自己对于建筑的研究着眼于“如何使用天然的材料创造出空气感和开放的充满阳光的空间.这些建筑材料一定要灵活并且开放;结构要和谐,对人友好.所有的材料都要轻且温柔;结构的规划和通风系统可以让光线通过过滤进入室内.……只有运用前面提到的方式才能让建筑与自然合二为一.”  相似文献   

17.
循环建造的诗意 建造一个与自然相似的世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它们的建筑传统都曾经是生态的。而当今,超越意识形态,东西方之间最具普遍性的问题就是生态问题,建筑学需要重新向传统学习,这在今天的中国更多意味着向乡村学习。不仅学习建筑的观念与建造,更要学习和提倡一种与自然彼此交融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的价值在中国被贬抑了一个世纪之久。我们相信,一种超越城市与乡村区别,打通建筑与景观,打破专业与非专业界限,强调建造与自然的关系的新建筑活动必将给建筑学带来一种触及其根源的变化。建筑学正在经历从传统景观意识到现代景观观念的变迁,我们特别需要一种对建筑的深远思考,而正是这种思考将会振兴新的观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景观建筑具有双重涵义,一方面建筑本身是可观可赏的,另一方面建筑又应提供观景的场所.正因为如此,其空间也更加与众不同,与自然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对于景观建筑空间的设计观念,在建筑学和景观设计学的领域其侧重点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9.
文章着重在建筑生态语境中探讨“新三届”建筑学人的历史角色.作为中国当代建筑生态语境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复兴型知识群落,占据了优势“生态位”的“新三届”建筑学人承担了中国建筑“新启蒙”的时代使命,从建筑学的学科再造、建筑实践的疆域开拓及建筑界的系统组织三个方面,对当代中国建筑生态产生了不可替代的深远影响,其历史贡献极为突出,而发展局限亦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20.
惠山祠堂建筑群是无锡地区特有的建筑文化。本文从建筑与环境关系的角度探讨惠山祠堂群建筑中如何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结合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有为”的营造过程中.追求自然“无为”效果,取得建筑和环境的和谐统一。我们应向传统建筑学习.让建筑和城市可持续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