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宿天彬  吴英光 《规划师》2006,22(12):28-30
绿色生态住宅即为消耗最少地球资源和能源、产生最少废弃物的住宅,具有“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美观”的基本特征,其设计应遵循节约能源、结合气候、资源的最小化利用等原则。青岛市近郊某村作为试点宅用基地,进行了连体式绿色生态农宅设计,提出“从院到园,从园到家”的设计理念,并从农宅平面、互面、生态节能等万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上海住宅》2006,(11):104-104
金色西郊城由上海搏锦房地产开发中心有限公司开发,且由小高层及多层住宅组成的绿色景观小区,从项目的前期规划开始,我司就坚决贯彻了“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质量建设和高标准管理”的要求,争创“四高小区”的指导思想贯彻了项目开发建设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城市住宅设计现状,从居住形态、居住环境、居住建筑设计、交通规划模式等四个方面加以反思,提出我们在追求“量”的同时,也应开始重视“质”的飞跃,使我们的城市住宅建设向深层次推进。  相似文献   

4.
从商贸物流园的内涵和发展动力入手,对城市边缘区商贸物流园进行分析,进而以唐山西部商贸物流城为例,解析了包括总体发展思路、结构功能布局、产业创新设置、空间要素承载等方面内容,总结出商贸物流型“边缘城市”的基本规划模式。  相似文献   

5.
“十二五”期间,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区域发展规划政策,同时规划了国家绿色建筑先行地区,继我国陆续出台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相关规划之后,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制订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这标志着绿色建筑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走向了实际操作层面。  相似文献   

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宁新校区园林绿化规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园现状与特点,提出了因地制宜、以植物造景为主等指导思想和“南园八景”的总体布局构思。整个校园绿化规划突出“点”,重视“线”,提高“面”,点、线、面有机结合。遵循树种规划选择原则,明确样园绿化的骨干树种、基调树种和特色树种。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多功能的较园环境景观。  相似文献   

7.
《住宅产业》2008,(5):20-21
青岛银盛泰房地产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盛世景园项目总建筑面积9.3万平方米,有精装修住宅818套。该项目率先倡导“规划就是财富”、“环境就是优势”等现代开发理念,使得该项目规划与周边自然环境充分结合,还集中建设了规模达30余亩的大型景观公园,与崂山遥遥相望,两条自然水系从周边穿过,使整个项目依山傍水,环境优美。  相似文献   

8.
徽州文化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结合徽州文化园规划与建筑创作实践,就位于双重空间环境下的徽州地域的建筑创作提出解答。徽州文化园规划、建筑、景观创作三位一体,规划设计以“源”为题,重在形成徽州文化场;建筑设计以“园”为题,重在体现徽居场所精神;景观设计以“缘”为题,重在再现徽派场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浅丘风曩名胜园规划中,把水利与园湖建设结合起来,达到了“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的布景效果,并随形就势以植物造影为主,建筑为点缀,组织四十八景体现卧龙山公园“丘壑无奇山自好”“虚籁随自发,繁花自在妍”的意境。  相似文献   

10.
《城乡建设》2023,(19):72-74
<正>绿色恬园作为中德生态园中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田园环境、绿色发展、美好生活”的发展愿景,以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为总体目标,树立“好社区”示范新样板。社区区位优越绿色恬园位于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产业核心区内,依山傍水,可实现半小时与青岛主城区、胶东国际机场、鲁中地区的快速联系,规划所在区位生态环境优越,兼顾生活的舒适性与便利性。  相似文献   

11.
It is widely acknowledged that Ebenezer Howard's Garden City inspired many important urban planning achievements throughout the world. Using democratic dilemmas as a means of characterizing Garden City allows attention to be drawn to the political ‘work’ that this form of planning undertook. Examination of Garden City's realization at Letchworth and its core democratic values reveals Howard's prescient struggle with the central contradictions of democratic planning, illustrating the difficulties of achieving social goals in planning framed by liberal democracy. While significant gains were made in living conditions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arden City, its realization through largely liberal‐based market mechanisms emphasized its physical virtues at the expense of its social goals.  相似文献   

12.
浦江世博家园规划设计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体现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会主题。文章全面介绍了浦江世博家园在规划、设计中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不断完善设计质量的体会。  相似文献   

13.
厦门2007年园博园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箐 《中国园林》2006,22(1):30-35
厦门2007年园博园规划方案充分利用了现状条件,使新的景观形式建立在基址原有的地域特征的基础上.它充分考虑了展时和展后的不同需求,寻求通过展园的建设对未来城市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The Garden City Movement is recognized as a dominant forerunner of modern urban planning.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demonstrate the broad popularity and selective adoption of Garden City concepts in Zionist circles and the Jewish Yishuv (Community) in Palestine, to document their implementation in Jewish urban settlement in Palestine, and to follow their local evolution into the creation of a unique urban fabric. We show how the Garden City ideology and its implementation in England and Germany influenced the Zionist movement, its leaders, and settlers in Ottoman and British Mandatory Palestine, and led them to adopt and adapt concepts of the Garden City model as the ‘national paradigm’ of the new Jewish urban planning in Palestine. The planning was influenced by Garden City ideas, with modifications to Ebenezer Howard's original model made to suit local traditions, public demand, and Zionist goal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ssage of the Garden City movement to the physical model beginning unintentionally with the building of Ahuzat Bayit (Tel Aviv) in 1909, created a guiding principle for Jewish urban development in Palestine from 1905 until 1945, and continues to exert its influence on current planning. In conclusion, the article adds a dimension to the emerging picture of early twentieth-century Zionist settlement in Palestine as a laboratory for implementing novel planning ideas of international importance.  相似文献   

15.
张立  刘骏 《室内设计》2012,93(5):49-52
高校植物园是我国植物园建设实践中分类较为特殊、研究相对薄弱的环节,在近年的发展中,高校植物园逐渐呈现出从单一功能到多样化功能并重的建设趋势。本文通过重庆大学虎溪校区植物园的规划实践,在深入分析现状的基础上采取“两园合一”的建设模式,呼应“湖光山色;四时景”的规划理念,继而提出此次规划的对策,以满足校园功能与植物园功能的双重需求,并通过实践论证这一建设模式的创造性与科学性。  相似文献   

16.
赵晶  刘通 《风景园林》2013,(5):99-103
英国自然风景园的出现是欧洲造园发展史上一次深刻的革命,伴随着风景园的产生、发展和传播,景观规划以一种全新的手法和理念作用于城市和区域中,并对此后景观规划、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以德绍·沃尔利茨园林王国的景观规划思想与实践为例,分析了德绍·沃尔利茨园林王国的构成及其所实现的区域全面发展,论证了园林历史中的景观规划理念与实践,认为这一时期的景观规划以风景园为载体,进行了经济和社会的全面改良,带动了区域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了对中国景观规划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悉尼皇家植物园(The Royal Botanic Garden, Sydney)创建于1816年,经过200年的发展,从最早的仅具植物收集、科研功能的机构逐渐演变成集公众休闲、娱乐,城市历史、文化、艺术展示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植物园。本文通过对悉尼皇家植物园历史资料收集和规划设计的研究,总结其发展历程并探讨其地域性特色。  相似文献   

18.
瞿泽 《住宅科技》2011,31(6):31-33
以人为本,介绍上海宝祥新苑规划设计理念、总体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及节能技术应用。  相似文献   

19.
马勇 《山西建筑》2012,38(13):26-28
结合新城市花园规划项目概况,介绍了规划遵循的原则及规划目标,从如何打造立体商业,如何进行人车分流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以期保证规划区设施完善、环境优良,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20.
厦门市园林植物园是中国南亚热带地区典型的区域 性植物园,是城建系统下的第四座植物园,园内保留有民国时 期厦门二十四景中的六景。厦门植物园1960年建园,1962 年以孙筱祥先生为主导的北林团队参与初期规划设计。至 1987年首次发布正式规划,期间主要是以孙筱祥的规划思想 为指导。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结合文献史料,旨在呈现该时 期植物园规划设计和景观营造特点,窥探孙筱祥在植物园领域 中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