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用NaCl溶液作示踪剂测定单段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并进行初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
研究以陶粒粒子为载体,采用快速排泥挂膜法,在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逐渐加大进水量和进水浓度,使微生物适应高氨氮废水环境;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NH4+-N浓度负荷冲击对NH4+-N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可用于处理高NH4+-N废水;底物浓度越高水力停留时间越长;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具有较好的抗负荷冲击能力,有利于解决实际废水水质不稳定难以达标排放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应用脉冲输入法对厌氧反应器进行了冷模试验,测定了电导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建立了一个PFR串联两个并联的CSTR的三参数流动模型,依据实验数据计算了模型参数,获得了E(t)-t方程,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证明两者具有较好的拟合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手段,对3种不同分布器下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内的气含率εg、内循环液速Uc及体积氧传质系数KLa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进气量这一直接因素外,分布器孔径及其分布密度是影响气含率的2个主要因素;相同气量下,微孔分布器有助于获得较高气含率,但气孔分布过于密集(陶瓷分布器)则会使气泡在脱离阶段发生聚并增大,导致气含率降低.循环液速Uc在低气量下(Qg< 260 L/h)主要由升降流区的气含率差△εg控制,高气量下则由△εg和回路阻力共同控制;相同气量下,不同分布器对应的循环液速Uc则主要取决于气含率差△εg,分布器对应的△εg较大,其Uc也相应较高.体积氧传质系数KLa随进气量增加而增大,其中主要贡献是气含率增大导致的比表面积a增大;相同气量下,分布器对应的气含率较高,其KLa也相应较高.  相似文献   

5.
对生物流化床处理屠宰废水的中试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了反应器运行工况的主要影响因素,取得了生物流化床的一些设计参数和运行经验。  相似文献   

6.
对多孔球为团相的三相流化床流动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讨论气体空塔流速、液体喷淋密度、填料静止高度等因素时多孔球作团相的三相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用微机回归得最小流化速度、床层压降、床层膨胀高度的计算公式.并和空心圆球为团相的三相流化床流动特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7.
以牛顿流体(H2O)为介质,研究在内部放置环形挡板的管道中,通过对物料施加振荡条件,测出物料在管道中的停留时间分布(RTD).实验在“0”时刻,在管道入口处注入KCl(氯化钾)水溶液,同时通过在出口处测得KCl溶液的浓度,以推算出牛顿流体在管道中的停留时间分布.经过对所测得的停留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建立计算停留时间分布的新的物理模型马尔柯夫链模型.  相似文献   

8.
利用电导率仪和APPLE-Ⅱ微型计算机,构成一套在线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该系统用于测定物料在连续搅拌釜式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分布,有测量精度高、安装调试容易、便于推广应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在气液固外循环流化床换热器的下管箱安装了不同型式的三相分布板,考察了分布板开孔率、安装高度,操作参数等对全床压降的影响.研究表明,分布板的开孔率、安装高度、液体流量、固体体积分率和颗粒粒度分布等对全床压降有较大影响;得到了在稳定操作情况下,使得全床压降较小且固体颗粒和气泡在管束中分布效果较好的设计参数,以指导工程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0.
多孔球三相流化床流动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多孔球为固相的三相流化床流动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讨论气体空塔流速、液体喷淋密度,填料静止高度等绎多孔球作固相的三相流化床流动特的影响,根据实验数据,用微机回归得最小流化速度,床层压降,床层膨胀高度的计算公式,并和空心圆球为固相的三相流化床流动特性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1.
生物流化床反硝化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技术.以其独具的优点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但由于从试验到放大应用存在许多困难,因而实际工程很少.现介绍国外两例将流化床应用于城市污水二级处理出水反硝化的工程实例及其运行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本文总结了菏泽发电厂沸腾式浮动阳离子交换器的运行经验,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改善运行条件,改造设备结构,提高了沸腾式浮动离子交换器的出水质量和周期制水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掌握操作条件对流化床射流区域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应用光纤颗粒浓度测量系统,对直径为1 m的半圆射流流化床射流区域颗粒浓度分布进行了考察,以聚苯乙烯颗粒为物料研究了不同操作状况(环管气速,射流气速和分布板气速)对流化床射流区域时均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操作工况下颗粒浓度分布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3种气速共同作用下射流区域颗粒浓度在径向上逐渐增大,在轴向上随着气泡的逐渐增大到崩塌其颗粒时均浓度逐渐降低.由于射流气速增加导致射流深度增加,继而固体颗粒的循环速率增大,射流区颗粒的体积浓度随射流气速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大.随着分布板气速的增加射流区域时均颗粒浓度增大,环管气速增加其射流区颗粒浓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振动流化床的分选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振动流化床的流化特性及分选性能,分析了矿粒在振动流化床中的受力情况,分析了影响矿物按床层密度分层的主要参数,揭示了振动流化床的分选机理。试验结果表明:在适当的工艺及操作条件下,振动流化床床层密度均匀稳定,各密度最大相对误差仅0.32%,加重质宏(Ep值)达0.07,为细粒煤的分选提供了一条新的干法分选途径。  相似文献   

15.
煤颗粒在流化床中着火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经典的煤着火理论,从建立流化床内燃烧热平衡方程式入手,建立了煤着火的热力模型,并用一种褐煤在小型流化床上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表明,对宽筛分褐煤,着火温度既是颗粒自身物性的函数,又是运行条件的函数。当其他条件确定以后,着火时间和熄火时间随初床温平滑变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能源消耗量的增长,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高效、低污染、燃料适应性广、负荷调节性能的洁净燃煤技术设备,在全世界受到广泛重视,正在成为燃煤技术设备的主力军。循环流化床锅炉商业化的迅速发展对其自动控制提出了很高要求。分析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的特点,并介绍了上海石化热电厂扩建工程5#机组循环流化床锅炉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前循环流化床锅炉多数燃用0-8mm的宽筛燃燃,而对4mm以下细颗粒煤的燃烧装置的研究甚少。为解决细颗粒燃烧在流化床锅炉中的良好燃烧问题,作者自行设计、安装了一台旋涡流化床实验台,并在实验台上做了冷、热态的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可靠的试验数据,为设计和研究细颗粒循环流化床锅炉提供了较可靠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鼓泡流化床内颗粒速度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径0.185m 的鼓泡床内,采用PV-5A型速度仪考察不同表观气速下两种粒径GeldartB类物料 (玻璃微珠)在不同轴向位置颗粒速度径向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床层底部颗粒速度分布与分布器设计密切相关, 而远离分布器的上部区颗粒速度主要受气泡行为影响,表现为中心区域大而边壁附近小,且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这 种趋势变的更加明显;同时在这两个区域之间存在一个过渡区,该区域内分布器的影响明显减弱,导致颗粒速度的 径向分布逐渐趋于一定的规律;而在相同轴向位置处颗粒速度变化幅值的影响会随着表观气速的增大变得剧烈。  相似文献   

19.
利用摄相机研究了内旋流流化床团相流场及气泡特性,结果表明:非均匀布风是形成内旋流的关键,最佳高风区、低风区流化倍率为初始流化速度的6倍和1.5倍:随着气泡的上升,其体积不断增大;体积越大,上升速度越快:上升速度随流化倍率的增加而迅速增大:气泡运动及大、小气泡的汇合促进了固体颗粒的上升运动。实验结果表明气泡是产生内旋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逆流化床作为一种新型的污水处理生物反应器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对于应用于好氧污水生物处理的逆流化床反应器,快速有效的启动方法的研究尚未见相关报道。作者旨在探究好氧逆流化床生物膜反应器(AIFB)启动过程中操作模式和操作条件对于微生物膜形成和反应器处理效率的影响,并最终建立一个优化的快速启动方案。对聚乙烯颗粒(PE)进行了活性炭包覆,得到活性炭包覆颗粒(PEC)作为微生物载体,以启动过程中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VSS)、附着挥发性固体浓度(AVS)、进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反应器有机负荷(OLR)作为主要标准以评价生物膜生长特性和反应器处理性能,依次研究了3种不同的启动方案且对有效的启动方案进一步进行了优化。实验发现:32 d的间歇培养启动方案和15 d的固定水力停留时间(HRT)为72 h的连续进水启动方案均获得了很低的生物膜浓度(AVS<50 mg/L)和较低的有机物去除能力。而6 d的逐渐降低HRT的连续进水快速启动方案获得了高生物膜浓度(AVS=514 mg/L)且在高有机负荷(6 gCOD/(L·d))的情况下实现了高COD去除效率(95%)。应用快速启动方案对比了活性炭包覆前后两种颗粒的启动过程,发现PEC颗粒获得了微生物膜浓度(AVS=514 mg/L)约为PE(AVS=269 mg/L)的两倍。好氧逆流化床启动过程中,短水力停留时间(HRT<3 h)是冲出悬浮微生物并使生物膜得到快速增长的关键,同时应用活性炭包覆的载体有利于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